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死亡陷阱

收費章節(12點)

當時,主攻地點是湯斯維爾,有五個陸戰師在這邊。到二月十日,五座野戰機場全部投入使用。

有野戰機場支持,空運效率大大提高。

別的不說,DY-1與DY-2能夠間接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機場起飛,把重型裝備與作戰物資運過來,花十五分鐘充電之後,再起飛返航,也就不需要佔用新幾內亞到上的前沿野戰機場了。如此一來,空軍就能把戰術戰鬥機派往前沿野戰機場,爲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在此之前,因爲沒有辦法在目的地充電,大型電動運輸機只能從前沿野戰機場出發,而且也只能返回前沿野戰機場。結果就是,空軍不得不讓戰術航空兵後撤,把前沿野戰機場讓給運輸機。

現實上,也正是缺乏空中掩護與空中支援,陸戰隊在二月五日到九日處於危險之中。

所幸的是,美澳聯軍判斷錯誤,認爲中國陸戰隊會攻擊澳大利亞東北角,結果把防線設在了實際攻擊地區北面。

也就是說,中國陸戰隊是在美澳聯軍的前沿防線後方發起的進攻。

這一場景,與莫斯科會戰中幾乎一模一樣,即防禦部隊不得不面對突然從身後殺出來的進攻部隊。

當時,在凱恩斯到諾曼頓的防線上,至少有四十萬美澳聯軍。

等到中國陸戰隊站穩腳跟,這四十萬美澳聯軍基本上就被包圍了。結果就是,美澳聯軍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把中國陸戰隊趕向大海,而是如何突圍,衝破中國陸戰隊設在南面的封鎖線。

問題是,美澳聯軍手裡根本沒有與突圍有關的作戰計劃

沒有任何人想到,中國陸戰隊會採用如此瘋狂的進攻戰術,更沒人想到四十萬美澳聯軍會在戰鬥打響的那一刻被從天而降的中國陸戰隊包圍,以至到了二月六日,美澳聯軍司令官唐納德上將都不願意相信。

一時之間,美澳聯軍司令部亂成一團。

當時,有人認爲應該讓凱恩斯與諾曼頓的部隊堅守,有人認爲應該向南進攻,有人認爲應該讓部隊突圍。

能夠說,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結果就是,幾天下來,美澳聯軍竟然沒有向前線部隊下達一道有意義的命令,讓四十萬大軍原地待命

隨後,唐納德被解職,就與他在這五天裡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有關。

現實上,唐納德有點冤枉,因爲他只是司令官,只負責下達命令,可是他手裡根本沒有能夠下達的命令。

堅守十萬大軍肯定在劫難逃,而且後勤補給線被切斷之後,很快就會崩潰。

向南進攻?簡直是癡人說夢十萬美澳聯軍是面向北方進行進攻部署的,因而支持進攻的作戰部隊都在南面。如果轉爲向南進攻,就得把部隊掉轉一百八十度,絕對不可能在幾天之內辦到。

至於突圍,問題愈加嚴峻,因爲誰也不知道該向哪裡突圍。

二月六日,中國陸戰隊就攻入了湯斯維爾,並且在次日佔領了這座居民數量不到兩萬的小城鎮。雖然駐守該地的軍隊在退卻的時候,破壞了港口基礎設備,還在郊外的機場上埋設了成千上萬的地雷,只給中國陸戰隊留下了一片廢墟,但是湯斯維爾是澳大利亞東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中心之一,從布里斯班通往凱恩斯的鐵路就得通過湯斯維爾,而且這裡還是橫跨澳洲大陸、通往達爾文港的鐵路的起點站。此外,還有三條公路在此交匯,且都是高等級公路。

湯斯維爾失守,凱恩斯的美澳聯軍就不可能向南突圍了。

二月八日,中國陸戰隊的三個師攻入了休恩登。

這座常住人口還不到一萬的小城鎮是澳大利亞東北地區,重要性僅次於湯斯維爾的交通樞紐中心,扼守著從湯斯維爾到達爾文港的鐵路,還有一條向南到達朗裡奇、再轉爲向東不斷通到羅克漢普敦的鐵路,而羅克漢普敦在湯斯維爾與布里斯班之間,是布里斯班北面人口最多的城市。

休恩登淪陷,北面的美澳聯軍愈加不可能間接向南突圍了。

到二月十日,二十個陸戰師已經在湯斯維爾到克朗克里之間展開,形成了一條寬度達到六百公里的戰線。

這下,北面的美澳聯軍要向突圍,就只能向西前進,越過巴克利臺地、或者沿著卡奔塔利亞灣南面的沿海平原前往達爾文港。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死亡之路。

要知道,在諾曼頓到達爾文港之間,只有兩條東西向的公路,一條在沿海平原上,一條在巴克利臺地上,而這兩條公路都是普通公路,通行能力非常有限。更要命的是,在諾曼頓與達爾文港之間,正是澳大利亞最荒涼的地區,不但人煙稀少,大多數城鎮的距離都在一百公里以上,而且只有幾條季節性河流,缺乏淡水。要知道十萬人,一天至少需要八十萬升淡水。如果算上車輛等耗水大戶,在這片荒漠地區的水源,根本不可能保證四十萬人全部到達達爾文港。

能夠說,只有瘋子,纔會不顧一切的進入荒漠。

別忘了,現在是二月份,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亞最爲炎熱的月份,北部荒漠裡中午時的最高氣溫在四十五攝氏度以上,夜間卻突然降到十度以下,就算是受過專業鍛鍊的職業探險家,也不會貿然進入這片荒漠。

現實上,直到二月十日,美澳聯軍都沒回過神來。

二月十一日,唐納德上將被解職,由馬歇爾欽點的陸軍五星上將赫里斯出任美澳聯軍總司令,同時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

當天,赫里斯就來到了布里斯班。

他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被困的美澳聯軍向西突圍,隨即著手組織救援行動,以確保四十萬大軍順利到達達爾文。

赫里斯很有魄力,是那種說幹就幹的人,只是做事欠缺考慮。

嚴酷的自然環境是一大問題,守在附近的中國陸戰隊是更大的要挾。毫無疑問,中國陸戰隊絕對不會看著四十萬美澳聯軍突圍。

結果就是,從當天晚上開始,阻止美澳聯軍突圍成爲中國陸戰隊的首要任務。

第一道阻擊線,就在諾曼頓西面,即弗林德斯河。

因爲來不及派遣地面部隊,主要是龐躍龍一口氣把二十個陸戰師全都派出去了,而充當戰役預備隊的八個陸戰師還在所羅門羣島上,估計要到二月二十日,才能到達澳洲,陸戰隊暫時無兵可派。所以這場阻擊戰,以火力打擊爲主,即動用克朗克里附近的五個陸戰師的全部遠程火炮,外加上千架戰鬥機,輪番打擊渡河的美澳聯軍,讓美澳聯軍無法順利越過這道天然障礙。

當時,陸戰隊也出動了一些地面部隊,不過基本上都是負責前沿觀察的偵察兵。

四十萬美澳聯軍花了三天才渡過弗林德斯河,火力打擊也持續了三天,結果只有不到三十萬人順利到達對岸。

根據美澳聯軍的作戰記錄,在渡河的時候,很多官兵都死於炮火打擊。

幾天之後,美澳聯軍官兵的遺體到達弗林德斯河河口,分發的血腥味引來了成千上萬條鯊魚。後來,弗林德斯河河口被稱爲“血灣”、也被稱爲“鯊魚灣”,就與這場導致十多萬美澳聯軍官兵陣亡的戰鬥有關。

渡過弗林德斯河,只是突圍的第一步。

接下來,美澳聯軍還要強度穿越兩百公里的荒漠,渡過緊挨在一起的奧古斯塔河與格雷戈裡河,然後選擇進入巴克利臺地、或者繼續在沿海平原上行進,前者需要前行大約兩千公里才能到達達爾文港,後者則需要行進一千八百公里,而在進入澳洲北部荒漠之後,最近的補給站在一千公里之外。

現實上,中國陸戰隊根本沒有必要派地面部隊去阻擊美澳聯軍。

在奧古斯塔河與格雷戈裡河再次以火力阻擊美澳聯軍之後,中國陸戰隊只需要保持高強度的空中打擊,迫使美澳聯軍不斷深入荒漠,並且重點打擊美澳聯軍的輜重部隊,就能讓美澳聯軍永遠留在荒漠裡。

最終,活著到達達爾文的美澳軍人不到一萬。

也就是說,每四十名突圍官兵,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在穿越澳洲北部荒漠的時候,因爲物資緊缺,一些走散了的小股部隊,還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

即便那些活著到達達爾文的軍人,也變成了廢人,再也無法拿起武器戰鬥。

後來,爲了安頓與處置這些軍人,美澳聯軍還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僅用來照顧這些人的軍醫與護士就有一千多名。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澳聯軍向南突圍的話,肯定能有更多的官兵衝破包圍圈。

原因很簡單,在二月中旬,中國陸戰隊的防線是分開了的,沒有連到一起,相鄰部隊之間有很大的空隙。只需美澳聯軍分散突圍,而且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力條件,肯定有更多的軍人到達後方。要知道,在這四十萬軍人中,有十萬澳軍,其中至少有兩萬人是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的本地人。毫無疑問,這兩萬澳軍官兵肯定比中國陸戰隊官兵愈加熟悉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

可惜的是,赫里斯太想建功立業了,而且錯誤的認爲人定勝天。

,!

第54章 自亂陣腳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44章 防空火網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0章 惹是生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83章 空中遭遇第79章 立場第77章 分歧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章 宣戰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26章 內訌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9章 盲目猜測第198章 追趕第233章 蠶食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04章 小人物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5章 風頭正勁第72章 新崗位第54章 自亂陣腳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0章 剋制第60章 海蛇之吻第63章 卸甲第5章 宣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章 新戰線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38章 不歸路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5章 預演第9章 做徹底第79章 另闢蹊徑第64章 孤注一擲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66章 硬骨頭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40章 豐收時期第74章 交易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0章 迎難而上第88章 奢望第46章 豐收年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78章 中國化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43章 根源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7章 太空戰第66章 不可避免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87章 接敵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8章 不知進退第282章 秘密第4章 戰爭危機第112章 和平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5章 關鍵情報第80章 援助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71章 任人唯才第6章 錯失先機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319章 反思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2章 幕後推手第23章 戰略誤判第29章 嚴陣以待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
第54章 自亂陣腳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44章 防空火網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0章 惹是生非第66章 真假英雄第83章 空中遭遇第79章 立場第77章 分歧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章 宣戰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26章 內訌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9章 盲目猜測第198章 追趕第233章 蠶食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04章 小人物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5章 風頭正勁第72章 新崗位第54章 自亂陣腳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0章 剋制第60章 海蛇之吻第63章 卸甲第5章 宣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章 新戰線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38章 不歸路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5章 預演第9章 做徹底第79章 另闢蹊徑第64章 孤注一擲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66章 硬骨頭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40章 豐收時期第74章 交易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0章 迎難而上第88章 奢望第46章 豐收年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78章 中國化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43章 根源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7章 太空戰第66章 不可避免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87章 接敵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8章 不知進退第282章 秘密第4章 戰爭危機第112章 和平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45章 關鍵情報第80章 援助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71章 任人唯才第6章 錯失先機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319章 反思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2章 幕後推手第23章 戰略誤判第29章 嚴陣以待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互助| 中西区| 湖州市| 曲阳县| 利川市| 沙雅县| 昆山市| 达孜县| 永春县| 宁南县| 石家庄市| 资源县| 锡林郭勒盟| 教育| 余干县| 大英县| 庆安县| 来凤县| 白银市| 金平| 天镇县| 荃湾区| 阿拉尔市| 盘锦市| 南陵县| 鄂托克前旗| 南昌市| 余干县| 巴楚县| 城固县| 宁乡县| 扎兰屯市| 怀安县| 奉节县| 海安县| 郁南县| 东辽县| 雷山县| 深水埗区|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