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2章 選擇權

收到美軍艦隊離開阿德萊德的消息,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權。

可以說,準確的情報在這個時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牧浩洋做的前期部署發揮了作用。

當時,第一艦隊與第二艦隊就在珊瑚海,只是在新赫布里底羣島與所羅門羣島之間,沒有深入。按照牧浩洋的判斷,弗倫奇從塔斯曼海進入珊瑚海、即從南面直接北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弗倫奇只有一個選擇:繞過新喀里多尼亞與新赫布里底羣島,從東面攻擊所羅門羣島,然後前進入珊瑚海,全速向西南航行,進入岸基航空兵的掩護區域,等待中國艦隊前來決戰。

如果是牧浩洋指揮美軍艦隊,他就會這麼打。

只是,指揮美軍艦隊的是弗倫奇,而不是牧浩洋。

爲了安全起見,牧浩洋讓龔繼飛向珊瑚海南部海域派遣了十二艘潛艇,在新喀里多尼亞與澳大利亞之間建立起了一道潛艇警戒線,用四艘潛艇在新喀里多尼亞與新赫布里底羣島之間的海峽進行巡邏,在新赫布里底羣島與斐濟羣島則部署了十二艘潛艇,另外安排十艘潛艇在新赫布里底羣島東北方向上巡邏。也就是說,用三十八艘潛艇,封鎖了西南太平洋幾座主要羣島之間的海峽。

只要弗倫奇率領艦隊前來決戰,就不可避免的要經過這些被潛艇監視的海域。

問題是,這種部署,弗倫奇也能想到,而且他肯定知道,中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差不多部署了一百艘潛艇。

這樣一來,弗倫奇很有可能繞更大的圈子,比如繞過斐濟羣島。

事實上,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美軍控制著斐濟羣島,而且在這裡部署了上百架反潛巡邏機,東面的薩摩亞羣島羣島也在美軍控制之中。也就是說,如果弗倫奇斷定中國海軍會動用潛艇監視主要海峽,他就會利用部署在斐濟羣島與薩摩亞羣島的反潛巡邏機,在斐濟羣島東面開闢出一條安全航道,然後從這邊北上,再轉向西進。

針對這一情況,牧浩洋選擇了動用岸基反潛巡邏機。

主要就是,斐濟羣島離所羅門羣島超過了兩千公里,在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外,而且離馬里亞納羣島也有五千公里,差不多在戰略轟炸機的打擊半徑之外了,向斐濟羣島東面部署潛艇的風險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建立四條潛艇警戒線,已經用掉了三十八艘潛艇。如果讓更多的潛艇執行偵察警戒任務,艦隊得到的反潛掩護就將降低。顯然,牧浩洋肯定不希望艦隊在作戰的時候遭到美軍潛艇偷襲。

這個時候,牧浩洋有點後悔,沒有及時攻佔瑙魯。

雖然龐躍龍提出過攻打瑙魯,但是被牧浩洋否決了。主要就是,當時所羅門羣島戰役進行得還算順利,沒有必要增加一處必須派重兵防守的地點。隨後,等到牧浩洋覺得有必要攻打瑙魯的時候,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打響了,陸戰隊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調動,也就擱置了起來。

可以說,如果佔領了瑙魯,情況將大不一樣。

比如,可以在瑙魯部署反潛巡邏機,用來監視斐濟羣島北面海域。

因爲波納佩島離斐濟羣島太遠了,所以牧浩洋只能在所羅門羣島部署反潛巡邏機,擠佔了有限的地面資源。

更嚴重的是,擾亂了前線部署。

針對這個問題,牧浩洋想到了一個比較有效的解決辦法,即讓空軍向所羅門羣島部署戰略預警機。

雖然在搜尋海面目標的時候,戰略預警機不比反潛巡邏機出色,主要是戰略預警機配備的雷達主要用來搜尋空中目標,對海探測能力不比反潛巡邏機上的雷達好多少,但是在複雜的戰場上,戰略預警機的任務彈性更加突出,即能同時搜尋海面與空中目標,並且指揮其他飛機活動。

當然,這免不了要讓戰略預警機承擔巨大的作戰風險。

要知道,戰略預警機是空軍中,價值最高的作戰飛機,造價甚至超過了戰略轟炸機。

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空軍總共只有不到四十架戰略預警機,美國空軍裝備的戰略預警機也只有五十來架。到二零五四年,中國空軍戰略預警機的數量增加到一百架以上,而且以每個月四架的速度遞增。

可以說,這已經是戰略預警機的最大產能了。

要知道,在各種作戰飛機的性能都飛速提升的情況下,空軍對戰略預警機的性能要求也水漲船高。

當時,中國空軍對戰略預警機的需求量高達一百八十架。

主要就是,在面對衆多威脅的時候,預警機的使用方式發生了變化,以前只需要一架戰略預警機就能完成的任務,現在需要好幾架。在大陸戰場上,空軍已經採用了全新的預警機部署戰術,由三架戰略預警機組成一個機羣,其中一架是領隊長機,三架預警機呈品字型編隊飛行,相隔距離在五十公里到一百公里之間,僚機通過高速戰術數據鏈把探測到的空情信息發給長機,由長機集中處理,然後再把處理後的信息分配給僚機,分別引導最近的戰鬥機作戰。

該戰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幅度延伸了被動狀況下的探測距離,提高了探測精度。

說得簡單一些,組成編隊飛行的戰略預警機,實際上形成了一個最基本的被動雷達探測基陣。

實戰早已證明,被動雷達是探測隱身飛機的最佳手段。

只是,在只動用一架戰略預警機的情況下,對隱身飛機的最大探測距離很難超過三百公里,而戰術上需要預警機提供五百公里左右的探測區域,才能確保己方的防空戰鬥機能夠及時攔截來襲敵機。

組成了空中探測基陣之後,戰略預警機對隱身戰鬥機的被動探測距離超過了五百公里。

可以說,正是這一戰術上的改變,幫助中國空軍牢牢掌握著大陸戰場的制空權,爲地面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問題是,空軍對戰略預警機的需求也因此大幅度提高。

事實上,一百八十架只是最基本的數量需求。當時,空軍更加需要一種性能先進的戰略預警機,而且明確要求這種戰略預警機必須配備性能強大的計算機,充當機羣的長機,處理海量空情信息。

這方面的研製工作已經開始,新式預警機以dy-1大型電動運輸機爲基礎,配備了一臺浮點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十兆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第一架工程樣機已經開始製造,預計能在二零五五年初量產。

當時,第二種超級戰略預警機也在研製之中,載機是dy-2,不但配備了性能更加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還具備了幾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即其供電系統是一套集成質量爲二百二十噸的小型聚變反應堆。

按照空軍的規劃,這兩種超級預警機將成爲未來的空中指揮中心。

當然,這些都是美好的設想,在二零五四年都沒變成現實。

牧浩洋要求空軍向所羅門羣島派遣戰略預警機,也有更加長遠的考慮,即在接下來的艦隊作戰中,這些預警機將引導空中戰鬥。

當然,在牧浩洋看來,珊瑚海方向上的威脅並不大,美軍繞過斐濟羣島的可能性最大。

以美軍艦隊的航速,也就不過多航行一天而已。

當然,弗倫奇也有可能採用更加冒險的戰術,比如用反潛巡邏機在斐濟羣島西面開闢出安全航道。

還有可能出現更加極端的情況,即美軍艦隊從塔斯曼海直接北上進入珊瑚海。

總而言之,弗倫奇有很多選擇。

在戰與不戰的問題上,選擇權在弗倫奇手上,牧浩洋能做的,只是儘量完善部署,然後讓龔繼飛與佟少雲耐心等待。

接下來的幾天裡,牧浩洋的判斷正在變成現實。

最明顯的徵兆就是,美軍從六月十四日開始,降低了在珊瑚海上空的作戰力度,減少了戰鬥機的出動數量。可是根據之前統計的戰報,部署在澳大利亞的美軍戰鬥機應該還有一千二百架左右。也就是說,美軍還沒有喪失作戰能力,只是因爲其他的原因,沒有繼續與中國空軍爭奪珊瑚海的制空權。

這個其他因素,顯然與正在趕來的美軍艦隊有關。

按照牧浩洋的判斷,如果弗倫奇打算率領艦隊殺入珊瑚海,首先就得摧毀所羅門羣島上的空軍基地,而美國空軍已經盡了全力,仍然沒有達到目的,所以弗倫奇肯定會採取突襲的戰術,比如讓美國空軍全力出動,吸引中國戰鬥機升空作戰,美軍艦隊則趁此機會發動突然襲擊。

當然,也有可能是顛倒過來的,即由艦隊當誘餌,讓空軍擔任突襲任務。

如果美軍的作戰準備足夠充分,還有可能雙管齊下,艦隊與空軍同時出動,確保達到作戰目的。

不管怎麼說,美軍艦隊肯定會來,問題只是在什麼時候、從什麼方向上到來。

當時,牧浩洋做了一個特殊安排:讓司馬文正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加強進攻力度,給美軍制造更大的傷亡與損失。

可以說,牧浩洋已經認識到,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鬥,將對弗倫奇產生影響。

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4章 宣戰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5章 奔赴前線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6章 強渡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5章 偃旗息鼓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02章 衝刺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9章 救援行動第43章 各有所謀第62章 戰略意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84章 轉變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8章 圍捕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36章 前仆後繼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1章 精密計劃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25章 先做準備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2章 絕命之行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3章 狙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63章 全力以赴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3章 無限制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8章 高歌猛進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5章 夜空魅影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9章 進軍神速第65章 門檻第5章 戰略方向第90章 機遇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98章 決裂第282章 秘密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79章 立場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5章 完勝之途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4章 迴歸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40章 此消彼漲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01章 反擊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2章 和平第8章 倒計時第6章 點火第35章 支柱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57章 切入點第31章 不可避免
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4章 宣戰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1章 政治變更第35章 奔赴前線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6章 強渡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5章 偃旗息鼓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02章 衝刺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9章 救援行動第43章 各有所謀第62章 戰略意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84章 轉變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8章 圍捕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章 千錘百煉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36章 前仆後繼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1章 精密計劃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25章 先做準備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2章 絕命之行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3章 狙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63章 全力以赴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3章 無限制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8章 高歌猛進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5章 夜空魅影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9章 進軍神速第65章 門檻第5章 戰略方向第90章 機遇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98章 決裂第282章 秘密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79章 立場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5章 完勝之途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4章 迴歸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40章 此消彼漲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01章 反擊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2章 和平第8章 倒計時第6章 點火第35章 支柱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57章 切入點第31章 不可避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剑川县| 保德县| 文化| 公主岭市| 卓资县| 奉节县| 舒兰市| 秦安县| 积石山| 英吉沙县| 东乌| 海盐县| 台山市| 微山县| 大英县| 厦门市| 克拉玛依市| 建德市| 湛江市| 政和县| 佛教| 泗洪县| 仙居县| 钦州市| 蓬安县| 北安市| 卢湾区| 砚山县| 东平县| 蕉岭县| 修水县| 津南区| 隆德县| 小金县| 兴安盟| 东台市| 从江县| 濮阳市| 商都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