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1章 政策變化

到縣城時已經是晚上八點過了,卡車並非多停留,跟著就回北斗去了。

至於方大軍帶著小丫頭,在老地方住下,算起來,前前後後,在招待所已經住過很多回了,也算是老熟人,不出所料王宏文也住在這裡,包括其餘不少公社書記,一時間讓住房有些緊張。

方大軍是直接花錢住的高檔房,安頓好了之後,讓小玉琴先休息會,他跟著就去敲響了剛從前臺打聽到的位置,也正是王宏文的住房。

“大軍,你這麼快就到了。”門一開,王宏文有些驚訝,而房間裡面還有一個人,沒想卻是前進公社的書記幸長春。

“恩,剛好事情忙完了,就早點過來。”方大軍並沒有表示驚訝。

進屋後,才發現茶幾上有不少資料,還有紙筆,看來兩人正在商議什麼,幸長春有些瘦高,和王宏文的年歲差不多,原本也有爭奪的資格,但現在怕是被王宏文拉攏了。

他其實並不想參合官場上的事情,但又必須關心,因爲這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

“方廠長,服裝賣得可好。”幸長春主動打著招呼。

兩人早就打過照面,水泥廠還承包了前進公社的土地,準備用來修建二期工程的,方大軍回聲道:“幸書記,你還是直接叫我大軍吧,服裝生意現在還可以,具體怎麼樣還要看後面的情況。”

寒暄了片刻,就煙霧繚繞了起來,王宏文也開始說些現在的情況,之前的消息是元旦過後纔會確定區書記的名額,但月中時高層會議結束後,上面的政策變了,已經有明文的紅頭文件發了下來,縣裡的意思是分三步走。

一是:復立區公所機構,二是:區領導著手給各個公社社員劃分土地的事情。三是:陸續把大的公社改造成鄉。至於鎮這個編制還沒提,不僅上面還沒有明確的政策,也因爲區公所的職能就相當於鎮,若是恢復了鎮,那麼就沒必要恢復區公所了,不然就會出現工作重疊。

王宏文兩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他們可以說從參加工作開始。就一直在公社體制下,之前只是收到區公所的事情,沒想到現在連公社都要被取消了,不僅稱呼變了,集體制度也發生轉變。

雖然說起來是好事,村民們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但同樣的,村民也有了更加的壓力,因爲到時候上交的公糧就是按分配的土地面積來分攤了。

這樣就會導致,能幹的家庭會獲得更多的糧食,而種植不當,或是幹活不行的家庭,多分土地未必是好事。說不準還不如現在公社集體分配。

方大軍不是體制內的人,現在確切聽到消息,自然是欣喜無比,分配土地到戶,這是大勢,誰也無法阻擋歷史的車輪。而且變化之快,會讓老一輩的農民反應不過來,現在大家爭相要土地。但三十年後,卻會面臨有土地卻沒有勞動力願意種植的尷尬局面,不少農村十室九空,良田都成了荒地。

也不用三十年時間,農民就會從最開始無法承受上交公糧的數量,到後面取消各種土地稅務,反到還能獲得各種補助。

搶耕、喜耕、嫌耕、棄耕、勸耕、退耕……

但至少大華夏。終止了幾千年前來農民對土地的依賴,也給了農村孩子更廣闊的世界,是好是壞,不作評價!

處在位置不一樣。關心的點自然不同,方大軍當即就開口問道:“土地怎麼劃分?”

李長春接話道:“按年齡、戶頭、子女長幼……”

大概就是,原則上之前的大隊先保持不變,村委會、隊變組的事情等分了土地再說,爭取在過年之前把土地分配下去,開春之後,各個家庭纔好耕種自己的土地,確保明年的公糧上交不出問題。

好比方大軍所在的新橋大隊,現在的土地是多大面積,依舊保持不變,不去搶奪別的大隊土地,也不會割讓土地給其餘大隊,然後就是由現在戶頭上的人數來分配。

計劃生育的問題還比較鬆,基本不是超生太嚴重都能上戶,這點不用在意,然後就是按年齡,年齡越大,優先分配土地,哪怕你已經八九十歲了,只要沒掛,就能獲得土地。

這一點方大軍是非常贊同的,這是美德,當然,若某位老人是孤寡戶,自己無力耕種,不想要更多的土地,也不強迫,不然真要了,種不出糧食,反到還會拖欠公糧。當然也可以要了土地,給別人耕種,由並人上交需要交納的公糧。

跟就按年齡排下來,排完大人就輪到半大孩子了,這裡以先結婚組建家庭的優先,這是指領了結婚證的,而以前老婚姻法結婚的也算。

家裡子女多的,不一定就賺了,首先是解決長子長女的土地,每家的孩子都照顧到之後,在考慮後面的拖油瓶,也就是先給每個有孩子的家庭,解決一個孩子的土地,然後在來考慮超生的游擊隊。

到了孩童這裡,假使還有多餘的土地,會優先考慮男童,然後纔是女童,因爲女的遲早要嫁人。最後下來,是不可能每個孩童都分配到土地。

這裡面絕對會有扯皮的事情發生,但大方向上能做到公平。這也僅限當地政策,根本環境來分配。

另外以前的自留地,依舊不變,還是屬於自留地,不納入測量分配統計,同樣的,自留地也不會按面積上交公糧。

同時,分配土地不假,但勞動工具和場地,依舊先保持集體制度,比如:水庫、渠道、曬穀場、打穀機、耕牛等,這依舊是集體的,大家都有使用權,因爲這些東西也是大家創造的。

對於如能盈利的,如打米房、磚頭廠、豬場等,這個就看有沒有下家願意接手了,若是要接下,就花錢購買,或是承包,相應的,會給公社一些租金。

甚至連水庫也能承包,但在旱季,水庫必須放水,以保證農田灌溉。

當土地分配後,新生兒就只有等機會,土地從家庭分離出去,大概也就只有出現家庭成員過世、女兒外嫁、戶口遷移等情況。

雖然嫁了女兒,會失去一個人的土地,但是取了媳婦過來,同樣能獲得土地,這一嫁一取就抵消了。大概情況也就是,若是現在家裡有五個人的土地,最多也就是變成四個人,或是六個人的土地,整體所擁有的土地波動不會過大。

而且這只是現在,根據方大軍的記憶,後面國家會出臺土地多少年不變更的政策,也就是即便你的戶口遷移了,依舊會保留著之前屬於你的土地,但這樣的政策,起碼是十年之後的事情去了。

方大軍能想象到在分配土地時,各個公社的火熱程度,絕對會發生爭吵、罵街等扯皮的情況,因爲土地面積是一方面,土地的位置好壞也是重中之重,位置不一樣,肥沃程度不同,耕種方便不同,這都牽扯到是否能獲得豐收,以及勞動力的安排。

但這個年代,仍然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時代,大家都有使不完勁,不怕苦不怕累,能完成種種不可思議的建設。

方大軍猛然間發現自己其實很幸福,因爲他能見證這一切,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土地,同時也要履行自己使用土地之後的義務,爲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回過神來,想了想,分配土地的事情固然重要,但這是大勢,他只需要去見證就可以,而區書記的位置纔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區公所先成立,然後在領導各公社分配土地,這就是現在仁義的新政策。

爭奪方面,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當中,王宏文可以說佔盡了優勢,北斗總共七個公社,王宏文爭取到了六個公社的爭持。

目前北斗有三個候選人:王宏文、幸長春,以及北斗主公社,相當於鎮書記的楊梅才。

因爲區公所是派出機關,所以區書記不用通過選舉,直接由縣人民政府指定人選就可以。這也是因爲現在的選舉法不夠全面,算是鑽了空子。

雖然不用大規模選舉,但是縣政府內部還是會有投票,也會根據各方面進行參考,畢竟若是選出一個下面公社不服氣的區書記,壓不住場面,往後的工作可能就會出問題。

現在的情況是幸長春已經講明會主動放棄提名,這下就成了王宏文與楊梅才兩人爭奪了。最終公佈名單的時間是在30號當天,也就是還有最後兩天的時間了。

甚至於連區公所的印章都已經刻好了,上面的字分了三行,沒辦法章是圓的,放在一行刻不下。上面一行是“泗川省”三個大字,然後第二行是“仁義.縣人民政府”,第三行爲“第十二區公所”。北斗屬於第十二個區,仁義最邊緣的地帶。

這個印章上面忽略掉了市的稱呼,直接掛的省的名頭,這個章很硬啊,區書記的權利也很大,大概介於鎮書記和縣書記之間,平均下來,一個區書記,至少管理著一點五、甚至是兩個鎮的範圍。

“楊書記那邊有什麼大優勢?”方大軍開口問道,既然來了,而且兩天後就出結果,他自然是要等到最後名單公佈出來,若是能幫上什麼忙,也不會含糊。

第299章 壞了第53章 蜂窩煤第257章 招聘會(下)第367章 團聚第55章 朝九晚五第312章 考察隊的尷尬第158章 文藝青年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185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78章 聯合第96章 那年,黑白畫面第39章 左右逢源第329章 萬畝山茶第341章 張燈結綵第367章 團聚第340章 稅收變化第295章 十二個鋪面第81章 水泥廠第242章 皆大歡喜第12章 國家糧第330章 高風亮節第54章 生活智慧第140章 面子工程第30章 再生稻第38章 打牙祭第41章 大忽悠第28章 原來是你第59章 盤點賬目第375章 收穫第37章 縣裡來人第342章 年終第328章 致富曙光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114章 方廠長第333章 破格提拔?第15章 節操何在第256章 招聘會(中)第327章 清涼幽香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266章 如何面對第18章 口乾舌燥第367章 團聚第109章 刀頭敬酒第319章 激進第53章 蜂窩煤第270章 魔鬼身材第219章 收穫巨大第259章 大忽悠第4章 鼓動入夥第187章 金池的震驚第173章 資金到手第24章 得很之名第125章 鎮西第193章 所見所聞第368章 不一樣的生活第319章 激進第15章 節操何在第149章 視察工地第33章 盆滿鉢滿第192章 逛書店第81章 水泥廠第188章 一臉呆滯第150章 驚人的利潤第263章 錢不可細算第336章 走馬上任第145章 牛兒燈第109章 刀頭敬酒第59章 盤點賬目第242章 皆大歡喜第358章 日用百貨第379章 一九八八第110章 如意算盤第306章 八連擊第193章 所見所聞第195章 臥底?第187章 金池的震驚第319章 激進第147章 那年,第一次看電視第356章 整合第366章 壞人第148章 蜻蜓點水第304章 蘋果、蘋果第321章 砍樹第244章 大老闆第248章 利益分配第79章 能奈我何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46章 縣城一夜第261章 空手套白狼第224章 一杯咖啡第111章 熱火朝天第356章 整合第322章 楠木 村第1章 1982年的肉票第260章 演技第85章 動員大會第351章 春天裡第318章 針對第136章 九牛一毛第140章 面子工程
第299章 壞了第53章 蜂窩煤第257章 招聘會(下)第367章 團聚第55章 朝九晚五第312章 考察隊的尷尬第158章 文藝青年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185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78章 聯合第96章 那年,黑白畫面第39章 左右逢源第329章 萬畝山茶第341章 張燈結綵第367章 團聚第340章 稅收變化第295章 十二個鋪面第81章 水泥廠第242章 皆大歡喜第12章 國家糧第330章 高風亮節第54章 生活智慧第140章 面子工程第30章 再生稻第38章 打牙祭第41章 大忽悠第28章 原來是你第59章 盤點賬目第375章 收穫第37章 縣裡來人第342章 年終第328章 致富曙光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114章 方廠長第333章 破格提拔?第15章 節操何在第256章 招聘會(中)第327章 清涼幽香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266章 如何面對第18章 口乾舌燥第367章 團聚第109章 刀頭敬酒第319章 激進第53章 蜂窩煤第270章 魔鬼身材第219章 收穫巨大第259章 大忽悠第4章 鼓動入夥第187章 金池的震驚第173章 資金到手第24章 得很之名第125章 鎮西第193章 所見所聞第368章 不一樣的生活第319章 激進第15章 節操何在第149章 視察工地第33章 盆滿鉢滿第192章 逛書店第81章 水泥廠第188章 一臉呆滯第150章 驚人的利潤第263章 錢不可細算第336章 走馬上任第145章 牛兒燈第109章 刀頭敬酒第59章 盤點賬目第242章 皆大歡喜第358章 日用百貨第379章 一九八八第110章 如意算盤第306章 八連擊第193章 所見所聞第195章 臥底?第187章 金池的震驚第319章 激進第147章 那年,第一次看電視第356章 整合第366章 壞人第148章 蜻蜓點水第304章 蘋果、蘋果第321章 砍樹第244章 大老闆第248章 利益分配第79章 能奈我何第267章 習慣成自然第46章 縣城一夜第261章 空手套白狼第224章 一杯咖啡第111章 熱火朝天第356章 整合第322章 楠木 村第1章 1982年的肉票第260章 演技第85章 動員大會第351章 春天裡第318章 針對第136章 九牛一毛第140章 面子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阿勒泰市| 长治市| 鹿邑县| 鹤峰县| 英德市| 鹤峰县| 正蓝旗| 多伦县| 寻甸| 治县。| 当涂县| 景泰县| 铜川市| 禹城市| 农安县| 台北县| 西安市| 金乡县| 永安市| 富民县| 巴林左旗| 揭西县| 朝阳市| 从江县| 扬州市| 清流县| 察哈| 巴彦淖尔市| 柏乡县| 瓮安县| 沧州市| 尤溪县| 金溪县| 乐平市| 始兴县| 福泉市| 察隅县| 博乐市| 涿州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