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二章 回遼

大魏迎來新帝的第十天,楚國三皇子孫昭登基爲帝,改國號‘盛昌’。又過七日,完顏洪烈之子完顏律自稱天可汗,建國‘大元’,定國號‘天順’。至此除蜀國外,其它三國都迎來嶄新的時代,同時也開始新的征程。

“今天該是我那徒兒登基的好日子,不能親臨觀禮,心裡很過意不去啊。”

京城遼王府,王昊算著日子,一臉遺憾之色。

“如今你的身份與往日不同,就算聖上理解,也難免若來一身騷,還是安穩些爲妙。”

蘇瑤認真的提醒一句,王昊無奈的點點頭。

www? ttκá n? c○

他是大魏鎮守邊關的遼王,徒弟是大元開國國君,如果來往過於密切會讓人怎麼想?正是爲了避嫌,王昊才放棄了前去觀禮。

“怎麼也沒有想到,擔子壓在丹婭身上,她竟然可以做到這一步,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你現在應該好好祈禱,大元國沒有南下的打算,要不然未來的某一天,你們會刀劍相向。”

王昊聞言,嘆了口氣,道:“難道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說不得因爲我的關係,兩國將世代和睦的共處下去。”

蘇瑤也不怕打擊王昊,繼續道:“中原三國,哪個皇帝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至於北邊則歷代天可汗都想南下征服中原,這是刻在骨子裡,融入血液中的東西,不會因任何關係的存在而消失和轉移。”

“遼王這個位置看似尊榮至極,可同樣也把你架了起來,總有一天有你難受的時候。”

王昊懶散的半躺在椅子上,用篤定的語氣回答道:“在我有生之年,大元不得南下,大魏不得北上,至於我身後如何,打生打死就眼不見爲淨了。”

“感情拘束不了野心。”

“三十萬威遠軍可以。”

王昊牽起蘇瑤得手,胸有成竹道。

·······················

正月普天同慶之際,江湖上卻突然傳出一個驚天動地得消息。

滅亡已久得魔教死灰復燃,當年魔教之子接任教主之位,並對外放言,將對當年參與滅教得個人以及宗門勢力進行報復。

大壯這是明目張膽的向江湖正派挑釁。

身在京城的王昊無意間得到這個消息,當即豎起大拇指大讚大壯威武。

魔教重現江湖的第五日,蜀國境內巫山派被大壯親自帶隊打破山門,全宗上下盡數被誅殺。大壯之所以如此心狠手辣,全因當年魔教被攻陷後,巫山派人馬曾以斬草除根爲由殘殺許多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

巫山派的血洗,讓平靜的江湖徹底動盪起來,有瑟瑟發抖者,亦有準備聯合起來進行第二次除魔戰役。

江湖上的事情,王昊暫時關心不過來,因爲正月一過,王昊向皇帝告辭,返回遼州坐鎮,臨走之前,君臣二人在御書房密談了半日之久。

離開皇宮時,恰巧遇到一批女子進宮選秀。

如今皇帝尚無子嗣,再加上妃子也只有可憐的三人,著實不像話些,所以選秀成了當務之急。

王昊無意間瞥了一眼,本是無心之舉,不想看到某一姑娘頗爲眼熟,並非模樣上的熟悉,而是給他的感覺似曾相識,心中難免大奇。

秀女的年齡都在十六到十八之間,這個年齡的女子,王昊並沒有相熟的纔對。

王昊見秀女們走遠,也就沒太上心,總不能過去查看一番吧?這要是讓曹潤知道了,哪怕關係匪淺,也得破口大罵。

朕還沒來得及選呢,你倒是先琢磨起來了。

如果王昊真上前查看一番,或許一些事情也就不會發生,而這小小的錯失,將引發巨大的蝴蝶效應。

第二日,王昊帶著人馬離開京城,城門口衆多官員不避嫌的親自相送,場面極爲熱鬧。

張浩然如今以入朝拜相,來到王昊面前,抱拳道:“今日一別,再次相見不知何年何月,祝君一路保重。”

朝廷有令,藩王無旨,不得擅離藩地,未來見面的機會的確少之又少。

“我雖不能隨意離開藩地,但你可以去找我不是?就看你有沒有心了。”

王昊調笑一句。

二人對視,隨之哈哈大笑。

“陛下給我說的那件事,我總覺的有些不妥,回頭找機會勸勸。”

王昊臨走時,正色的提醒一句。

張浩然點點頭,表示心中有數。

王昊最後和衆人話別,向北而去。

·····································

半個月後,王昊回到了奉陽城,休息幾日後,開始大刀闊斧的軍隊改制和調整。

王昊明面上管制三州軍政大權,其實真正管著的只有遼州和幽州,幷州歸人家慕容氏執掌,王昊不能橫插一腳。

遼州將軍繼續由張繡擔任,總領一州軍務,他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在王昊心中,他就是不二人選。趙雲龍前往幽州,任幽州將軍,州將軍的位置他眼饞已久,如今算是得償所願。

幷州的位置慕容氏自行推薦,最終的結果不出意外,由慕容復擔當,這也就意味著慕容隆成徹底退居二線。

說到慕容氏不得不提一句,當初慕容隆成和曹潤的協議是受封藩王,且擁有‘世襲罔替’之尊榮。現在看來並沒有得償所願,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最終只得了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之位。

國公比起王爺肯定差了許多,但慕容隆成最終坦然接受,而這件事情對他們而言不見得是壞事。

偏將的任命王昊就不管了,讓他們自行提名,他最後拍板。

除去任命州將軍外,三州兵馬也將擴編,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各州擴編至八萬,且還要組建遼王直屬部隊,人數在六萬左右。

如此一來,北地三州的總兵力就達到了理想的三十萬,而這三十萬大軍將是未來鎮守北地國門的重要力量。

遼王直屬部隊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五萬輕騎兵,他們由輕羽騎擴建而來,陳到爲騎兵主將。神鋒騎擴編至一萬,仍由李義真統領。還有五千陷陣營,高舜爲主將。

原本王昊打算將陷陣營也進行擴建,結果高舜不同意,認爲五千兵馬是最合適的架構,對此王昊也不強求。

軍事上處理完後,政務方面,王昊沒有大動作,除了極個別的人員提降外,主體構架近乎未動,而這也是袁方的提議。

軍事上王昊擁有絕對的權威,怎麼動都沒人不服。政務方面則不同,一個處置不好,很有可能出岔子。

一切處理妥當已是一個月後,而之後的很長時間,王昊過上了安穩悠閒的日子。

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章 刺客第三百四十四章 盛元五十年·終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章 蠻奴第六十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零一章 邀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九十章 解圍第二百七十七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情第五百四十二章 伐楚·二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線索第四百零四章 叛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蜀滅·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不意外?第七十四章 治嘴第四十一章 連夜抓捕第四百四十章 合作第五百零四章 冰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門相殘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二百四十九章 騎兵破敵第二百八十章 時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拳百萬·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逍遙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拳換一劍第三百六十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章 離島第四百七十七章 燕王落幕·上第六十五章 交戰·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闖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蓮教總壇·一第五百二十章 進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十戰十捷·中第三十九章 縣尉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蓮教總壇·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七十八章 燕王落幕·下第九十三章 回家第五百零九章 決心第三百零二章 師父相邀第二百八十二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六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六章 掌控者第四百零七章 兩騎一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玉鐲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湖神話第二百二十三章 盛元五十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結束了第六十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六十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緣人第五百零六章 馬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過江第一百零五章 拳出如龍·下【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圖半壁江山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河、天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奪命書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贖身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二百五十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六章 及時雨第二百零六章 救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黑戟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章 藍圖第三百二十八章 支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零九章 攝政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殘老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光頭老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蜀滅·下第四百五十章 首輔第四百五十章 首輔第八十五章 救人·下第二百九十章 滅李計劃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河、天地第五百一十一章 返遼第二百四十七章 風澗峽第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僧北道·下第二百零七章 烈屬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賢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伐楚·二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梟雄落幕第三百七十五章 圍剿寧王第六十一章 大總管第四百零九章 攝政王第五百章 太安三年第四百一十章 軍令第八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救人【補更】
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章 刺客第三百四十四章 盛元五十年·終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章 蠻奴第六十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零一章 邀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九十章 解圍第二百七十七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情第五百四十二章 伐楚·二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線索第四百零四章 叛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蜀滅·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不意外?第七十四章 治嘴第四十一章 連夜抓捕第四百四十章 合作第五百零四章 冰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門相殘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二百四十九章 騎兵破敵第二百八十章 時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拳百萬·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逍遙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拳換一劍第三百六十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章 離島第四百七十七章 燕王落幕·上第六十五章 交戰·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闖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蓮教總壇·一第五百二十章 進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十戰十捷·中第三十九章 縣尉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蓮教總壇·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七十八章 燕王落幕·下第九十三章 回家第五百零九章 決心第三百零二章 師父相邀第二百八十二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六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六章 掌控者第四百零七章 兩騎一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玉鐲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湖神話第二百二十三章 盛元五十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結束了第六十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六十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緣人第五百零六章 馬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過江第一百零五章 拳出如龍·下【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圖半壁江山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河、天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奪命書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贖身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章 泰昌初年·年末第二百五十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六章 及時雨第二百零六章 救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黑戟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章 藍圖第三百二十八章 支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零九章 攝政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殘老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光頭老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蜀滅·下第四百五十章 首輔第四百五十章 首輔第八十五章 救人·下第二百九十章 滅李計劃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河、天地第五百一十一章 返遼第二百四十七章 風澗峽第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僧北道·下第二百零七章 烈屬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賢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伐楚·二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梟雄落幕第三百七十五章 圍剿寧王第六十一章 大總管第四百零九章 攝政王第五百章 太安三年第四百一十章 軍令第八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救人【補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介休市| 自治县| 彭泽县| 六安市| 滦南县| 普安县| 新邵县| 泗水县| 政和县| 延吉市| 炉霍县| 崇阳县| 吐鲁番市| 溆浦县| 岢岚县| 陆河县| 泾川县| 涪陵区| 镇原县| 宜丰县| 安义县| 梧州市| 喀什市| 正定县| 茶陵县| 合江县| 神木县| 皋兰县| 临桂县| 龙江县| 哈尔滨市| 蒲江县| 小金县| 遂平县| 湖州市| 安义县| 玉龙| 高邑县| 资兴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