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2章 李一姜之死

唐州城總督府,八月十三月未圓。

李一姜這幾天總是心神不寧的,右眼皮直跳,弄得他煩躁不已,拿片白紙貼上纔算完事。暗罵幾聲晦氣,對陪他南下的幕僚抱怨道:“南方真是個鬼地方,來了後就沒碰到件順心的事。”

幕僚微笑道:“大爺不必太過焦慮,南人對咱們有些牴觸也是意料之中的。”頓了頓,又笑著道:“大戲在江北,也不知道文家那位唱得怎麼樣了?”

李一姜順著右邊眉毛慢慢地揉搓,有些幸災(zāi)樂禍道:“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南蠻子最愛抱團,他文銘義以爲(wèi)他是誰?要獨鬥兩省大戶,莫非腦袋被門擠過?”

這時外面?zhèn)鱽砬宕嗟那瞄T聲:“大爺,該用晚膳了……”

李一姜聽了,苦笑道:“又到晚上了,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真是虛度光陰啊……”他自知家裡派血殺暗殺了秦雷,自己可能會遭到秦雷殘餘勢力的瘋狂報復(fù),因而除了剛到唐州府,憑著聖旨收走了喬遠(yuǎn)山和胥耽誠的大印之外,便住進了重兵把守的總督府,再沒過一次露面。

通常怕死的人都不會太短命,除非有人一心想殺死他,且有付諸實踐的能力。

等碗碟擺上,是李一姜最愛吃的中都菜,樣式繁雜、精益求精,十幾樣擺了滿滿一桌。但再好的美味也要有胃口去品嚐,李一姜整日窩在府裡吃了上頓接下頓,又不活動,自然食慾不振,再加上精神有些萎靡,看著一桌子油膩竟然一口都不想吃。

他對旁邊等自己下筷子的幕僚道:“你先吃吧,我有些沒胃口。”吩咐廚房送些清口小菜過來後,他便起身到內(nèi)間小憩去了。

等他走了,幕僚便一人守著滿滿一桌子菜開懷吃起來。

李一姜剛閉上眼沒多久,便聽到外面一陣劈里啪啦的碗筷落地聲,緊接著又是砰地一聲悶響,便沒了聲息。他雖然養(yǎng)尊處優(yōu)多年,但也是在十七年前浴血奮戰(zhàn)過的老兵,再加上他那恐怖的血統(tǒng),彷彿對危險有天生的直覺。

李一姜並沒有出聲,也沒有馬上出去查看。他先不聲不響的起身,取下掛在牀頭的軟甲穿上。穿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在京裡時還很合身的寶甲,已經(jīng)有些緊了。竟然還有心情自責(zé)一聲,南下後太懶惰了,可見李渾的種就是有些與衆(zhòng)不同。

穿戴好了,這纔拿起桌上的寶劍,輕手輕腳來到牆邊,用劍尖將門簾挑開一條縫,瞇眼往外看去,只見那幕僚仰面朝天躺在地上,面色青紫,口吐白沫,看起來是中了劇毒。

他這才深吸口氣,大聲嚎道:“來人哪!有刺客!”話音未落,幾隻弩弓便穿透門簾射了進來,悉數(shù)釘在對面的櫃子上。李一姜瞄一眼泛著幽幽藍(lán)光的弩箭,在心中將敵人的危險程度跳到最高。

突然,他身後的窗戶發(fā)出砰地一聲,便支離破碎了,木頭碎屑向裡噴灑的同時,兩個黑衣人從窗口魚躍進來。就在他不由自主回頭望向身後時,從門裡也衝進兩個黑衣刺客。

從門外衝進的刺客視線掃過房間,並沒有看到任何人,他們立刻明白目標(biāo)在什麼地方,立刻躬身向前翻滾,試圖儘量遠(yuǎn)離身後的牆壁。

當(dāng)左邊一個黑衣刺客面向牆壁起身時,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伴已經(jīng)趴在地上。

吧嗒一聲,黑衣刺客瞳孔一縮,擡頭望去,便看到一個身材魁梧的虯髯漢子,山一樣的站在牆邊,滿臉輕蔑的望著自己,他手中的寶劍,正吧嗒吧嗒的滴著血。

這時另外兩名刺客也已經(jīng)站定,三人相互看一眼,便齊齊舉刀衝了上去,他們只需在目標(biāo)身上留下一個微不足道的傷口,兵刃上的劇毒便會把目標(biāo)麻痹,甚至殺死。

李一姜也不離開牆邊,就那樣不丁不八的站著,只是將手中的寶劍橫了起來。

三柄利刃從上中下三路幾乎同時刺了過來,但李一姜卻分明可以看到它們的先後順序,閃電般的一劍劈飛最下面的一柄利刃。左手的劍鞘同時遞出,正好阻住上面一柄的去路。右手的寶劍再猛地往上一撩,盪開中間一柄。

這一劈、一格、一撩,僅在一次呼吸間完成,看上去像是神乎其神的同時盪開了三柄利刃的進攻,而且讓右邊一人露出好大空當(dāng)。身體的反應(yīng)快過大腦,李一姜手中的寶劍靈蛇般探出,瞬間點在右邊那人喉嚨上,又倏地收回,重新護住身前。

中劍的刺客捂著喉嚨一陣咯咯作響,便軟軟摔在地上。另外兩個刺客彷彿有些猶豫,對視一眼,便齊齊轉(zhuǎn)身向後,看起來竟要逃跑。李一姜哪肯放過這好機會,寶劍電光火石般刺出,以他豐富的對戰(zhàn)經(jīng)驗,這一劍可以劃到右邊刺客的背上,但不能造成致命傷。

就在這時,異變突生,那刺客硬生生止住去勢,定在原地。李一姜猝不及防間,寶劍便輕易刺透刺客的肩頭。那刺客哀號一聲,非但不向前掙脫寶劍,反而向李一姜的方向猛退一步,那寶劍便硬生生又刺進七寸,拔都拔不出來。

李一姜趕緊撒手撤劍,而另一個刺客的袖箭也激射過來,正中他的胸口。李一姜只感覺胸口猛地一震,喉頭一甜,險些吐出血來。而那袖箭也叮地一聲,落在地上,並沒有扎透李一姜的寶甲。

刺客的利刃緊接著迎面刺來,李一姜胸中氣血翻騰,手臂無法發(fā)力,只好側(cè)身讓開這一擊,兩步跑到窗邊,一躍而出。

還未落地,幾柄利刃便劈頭蓋臉向他砍來,李一姜虎吼一聲,把自己抱成團,用後背硬接了這波攻擊,同時藉著這股猛勁,又躍出了一丈多遠(yuǎn),竟然衝出了包圍圈。

李一姜這近乎玩命的一下,著實把刺客們鎮(zhèn)住了,他們像看怪物一樣,盯著大口喘息的李一姜,若不是看到他頸上留下的鮮血,便要放棄這次精心謀劃的刺殺了。

感到後頸傳來的火辣,李一姜心中嘆息一聲,知道寶甲終究還是沒有將自己完全護住。他開始感到視線有些模糊,狠狠的朝自己面頰一掌,竟奇蹟般的又清醒過來。

刺客們面面相覷,他們兵刃上的毒藥,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順著血液麻痹人的身體。從沒見過有人摑自己一掌便能重新振奮起來,即使是敵對,也不得不感嘆李家人都有一副野獸般強悍的身板。

趁著刺客愣神的機會,李一姜的視線快速掃過四周,這才發(fā)現(xiàn)到處是廝殺的場面,自己的衛(wèi)士和黑衣的刺客無聲的搏殺著,即使金鐵交加也沒有一絲聲響,看上去詭異極了。

再看到有衛(wèi)士滿面痛苦的張大嘴巴,脖子漲的通紅,卻仍然無聲的叫喊。他才知道,自己失聰了。

刺客們很瞭解自己毒藥的效果,見李一姜一臉的疑惑,便知道他的耳朵出毛病了。刺客們立刻四散跑開,又從各個方向同時攻了過來。

李一姜手中僅有一個劍鞘,又聽不到身後的腳步聲,只好咬牙壓抑住翻騰的氣血,向靠近手下的方向衝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快些,再快些,絕對不能停!

兩個刺客見他手持劍鞘衝了過來,便橫刀要阻住他的去路。沒等刺客將招式施展開,李一姜手中的劍鞘便飛射出去,正中左邊一個的額頭,砰地一聲,將其砸到在地。李一姜虎吼一聲,便揉身從砸出的空當(dāng)中鑽了出去,速度竟然比受傷時還要快。

剛奔出兩步,便感覺背後一痛,緊接著幾隻弩箭射在背上,那些弩箭仍然沒有刺透他的寶甲,卻將他打得控制不住身子,趔趄出去。

幾乎同時,又有四支弩箭射到他的雙腿上,其中右腿鮮血噴涌而出,李一姜再也站立不住,噗通跪在地上,手臂撐著地面,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刺客們見狀大喜,爭先恐後撲上去,都想搶這個頭功。就在七八個刺客圍攏上來,剛要動手砍下他的頭顱時,李一姜突然受傷猛獸般嘶叫一聲,拔下腿後的四支弩箭,一手夾著兩支,猛地向前躍去,猝不及防間,他面前的兩個刺客被捅了個正著,弩箭穿心而亡。

李一姜面前終於一片開闊,而他的護衛(wèi)也已經(jīng)殺開一條血路,離他不足兩丈遠(yuǎn)了。李一姜踉踉蹌蹌的又奔跑幾步,突然直挺挺的撲面摔了出去,轟然倒地.而他的腦後,還插著一直顫巍巍的羽箭。

一直隱忍不發(fā)的刺客首領(lǐng)終於射出了致命的一箭。

刺客們望著李一姜伏在地上的巨大身子,竟沒有敢上前去查看的。刺客頭領(lǐng)罵聲廢物,大鳥一般掠過場中,到了李一姜身邊,舉刀便要將其梟首。

首領(lǐng)的鋼刀全力劈下,砍在李一姜的脖子上,卻感到一陣巨大的阻力,那刀砍進一半,便再也不能前進分毫。刺客首領(lǐng)心中駭然,趕緊撒手後撤,卻是來不及了!

血殺乃是李家訓(xùn)練出來的,血殺會的垂死一記,李一姜沒理由不會。

地上的李一姜突然詐屍一般躍起,只見他脖子上卡著鋼刀,後頸偏下還有一支弩箭,渾身浴血,狀若厲鬼,把刺客首領(lǐng)唬的呆在當(dāng)場,還沒來得及反應(yīng),便被李一姜一手按住肩膀、一手扳住下頜,伴著驚天動地的一聲暴喝,刺客統(tǒng)領(lǐng)的頭顱便被硬生生扯了下來,只有一絲皮連著脖子。

鮮血噴涌間,李一姜用最後的力氣將雙眼睜開一絲縫,看一眼血色的世界,這才重新倒下,再也一動不動。

直到刺客們被絞殺乾淨(jìng),都沒有再敢靠近地上趴著的李一姜一步……

秦雷把信紙遞還給沈冰,輕嘆道:“一次投放三百刺客,從總督府密道中潛入,下毒不成便不顧惜性命的悍然出擊,完全用人命拖住李家侍衛(wèi),再用人命換取李一姜的性命。”閉目沉思片刻,他輕聲道:“即使是孤,能在這羣刺客劍下逃生的機率也不會超過一成。”

沈冰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問道:“王爺,您認(rèn)爲(wèi)這是哪方的刺客?”秦雷呵呵笑道:“有話你就直說,休要賣關(guān)子。”

沈冰表情不變,自己回答道:“這麼多人能悄悄潛入城中,找到總督府的密道,顯然不是齊楚密諜可以做到的。而咱們大秦能做到這一步的,除了太尉大人,只有一人。”

秦雷搖頭阻止他繼續(xù)往下想,沉聲道:“沒必要去臆測這些,我們只要知道兩件事便可,第一,李一姜死了;第二,我們回京後麻煩大了。”

沈冰終於把他吞吐的話說出來,輕聲道:“王爺,屬下的意思是,中都城至少有兩個可以隨手覆滅咱們的人物;而咱們離了南方,沒有鎮(zhèn)南軍、南方士紳百姓的全力支持,就好比魚離了水、樹離了土,很難與京裡那些根深蒂固的勢力抗衡。爲(wèi)何不……”

秦雷淡淡望了他一眼,輕笑道:“爲(wèi)何不留在南方,稱病不還?”

“嗯,屬下就是這個意思,請王爺三四。”沈冰終於把自己的心思說了出來。這不僅是沈冰一個人的看法,石敢、石勇他們也這樣想,三人在等待秦雷的間歇,交換了下意見,最終商量由沈冰向秦雷說項,這纔有方纔的一番話。

秦雷面色不變,輕聲道:“孤問你幾個問題,然後咱們再討論回不回去。”

沈冰點點頭,輕聲道:“王爺請講。”

“十七年前的南方強些還是現(xiàn)在的強些?”

秦雷一提十七年這個敏感的數(shù)字,沈冰便明白了,他低聲道:“十七年前強些。”十七年前正是百年以來的國力鼎盛時期,大運河也沒有今日這般不堪一用。而現(xiàn)在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哪裡能比得過從前。

秦雷知道沈冰是個極其內(nèi)秀的傢伙,只是他的位置決定了他考慮問題都是從秦雷的角度出發(fā),所以大局觀稍差了點。這是高度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見他臉上露出瞭然神色,秦雷又問道:“你覺得大秦強在哪裡?”

“強兵!”秦國人都會不假思索的說出這個答案,沈冰也不例外。

秦雷見他一臉自豪的樣子,不禁莞爾道:“那這些強兵都在哪裡?南方又佔了幾支?我們又能掌握幾支呢?”

沈冰臉漲的通紅道:“中都的二十萬禁軍,東方的三十萬徵東定東軍,和二十萬鎮(zhèn)南軍。”頓了頓,又吭哧道:“我們一支都掌握不了。”別看鎮(zhèn)南軍對秦雷惟命是從,如指臂使,但秦雷只要流露出絲毫分裂的傾向,他敢保證,伯賞別離會第一時間揮軍北上,將秦雷撕成碎片。

無關(guān)乎什麼交情,只因爲(wèi)大秦一旦造成這種事實上的分裂,便休想再東進南下一步,還是乖乖等待被兩國瓜分來得比較實際些。這是以南下爲(wèi)己任的伯賞元帥不可能容忍的。

秦雷見沈冰額頭滲出冷汗,知道他完全明白了,便不再提問,把車窗拉開道縫,望著窗外妖嬈的河山,沉聲道:“凡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後二百五十年的戰(zhàn)亂紛爭,已讓諸國疲憊、矛盾橫生、天下人心思定,這段分裂便要走到盡頭了。在此時,合便是大勢,大道湯湯逆之者亡。任何企圖分裂的行爲(wèi),都是逆潮流而動,都將衆(zhòng)叛親離,不得善終。”

沈冰伏首受教。

一陣涼爽氣息從車窗吹進來,讓兩人精神一振,臉上也不由自主露出笑容,晴川湖到了,山莊便不遠(yuǎn)了。

離開八十天之後,秦雷終於重新回到出發(fā)的地方,這裡也將是他另一段征程的起點。

第643章 公堂之上第18章 無間道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80章 八個老豆第381章 獵第33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第548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艱也!第256章 現(xiàn)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424章 借債,拿喜兒抵債第59章 圈禁也是一種愛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192章 麪粉第701章 雲(yún)詭波譎第545章 戰(zhàn)之殤第657章 規(guī)模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420章 瑜不掩瑕第324章 皇家兄弟第27章 那一個難忘的夏日第45章 大秦第一負(fù)翁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409章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514章 告捷!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請假條第551章 悲慘世界第81章 弓對騎第626章 攻門!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461章 血戰(zhàn)入江口第七零三章第255章 隆郡王赤膊上陣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659章 鏖戰(zhàn)(上)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613章 靈驗不靈驗第16章 大戰(zhàn)前夕第337章 現(xiàn)世報第586章 男人要忍;男人更要狠!!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592章 對壘者,對著壘也!第112章 石老闆看宅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292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541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第242章 落雁塔驚現(xiàn)芳蹤 怪文士妙語解籤第702章 走向輝煌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七零三章第77章 稍息立正齊步走第166章 北伐第261章 黃泥湯氾濫山前路 車校尉挑撥鷹揚軍第184章 仙人脾氣很暴躁第6章 會少卿秦雷問計 質(zhì)子府皇子話別第305章 陽謀論第548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艱也!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465章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第211章 情書第124章 起腳隨意踢 取勝鴛鴦腿第387章 怒火燎原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486章 男人更要狠!!!第156章 氣數(shù)一盡 渾噩昏沉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610章 搬家第454章 船兒過水無痕第305章 陽謀論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234章 永不低頭!永不退縮!永不道歉!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349章 穿牆而過很受傷第261章 黃泥湯氾濫山前路 車校尉挑撥鷹揚軍第196章 事關(guān)復(fù)興衙門存亡第500章 迎親迎親!第439章 如玉君子第677章 祭第462章 一個名將和兩個疑似名將之間的戰(zhàn)鬥第302章 彪悍的人生果然是一貫的彪悍第162章 競標(biāo)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09章 昭武訓(xùn)子論英雄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shù)小試牛刀第474章 最差勁的無間道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273章 太子爺雄姿英發(fā) 秦雨田獒口奪食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277章 秦球球抓單槓 隆郡王鬧吏部
第643章 公堂之上第18章 無間道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80章 八個老豆第381章 獵第33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第548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艱也!第256章 現(xiàn)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424章 借債,拿喜兒抵債第59章 圈禁也是一種愛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192章 麪粉第701章 雲(yún)詭波譎第545章 戰(zhàn)之殤第657章 規(guī)模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420章 瑜不掩瑕第324章 皇家兄弟第27章 那一個難忘的夏日第45章 大秦第一負(fù)翁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409章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514章 告捷!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請假條第551章 悲慘世界第81章 弓對騎第626章 攻門!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461章 血戰(zhàn)入江口第七零三章第255章 隆郡王赤膊上陣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659章 鏖戰(zhàn)(上)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613章 靈驗不靈驗第16章 大戰(zhàn)前夕第337章 現(xiàn)世報第586章 男人要忍;男人更要狠!!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592章 對壘者,對著壘也!第112章 石老闆看宅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292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541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第242章 落雁塔驚現(xiàn)芳蹤 怪文士妙語解籤第702章 走向輝煌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七零三章第77章 稍息立正齊步走第166章 北伐第261章 黃泥湯氾濫山前路 車校尉挑撥鷹揚軍第184章 仙人脾氣很暴躁第6章 會少卿秦雷問計 質(zhì)子府皇子話別第305章 陽謀論第548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艱也!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465章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第211章 情書第124章 起腳隨意踢 取勝鴛鴦腿第387章 怒火燎原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486章 男人更要狠!!!第156章 氣數(shù)一盡 渾噩昏沉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610章 搬家第454章 船兒過水無痕第305章 陽謀論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234章 永不低頭!永不退縮!永不道歉!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349章 穿牆而過很受傷第261章 黃泥湯氾濫山前路 車校尉挑撥鷹揚軍第196章 事關(guān)復(fù)興衙門存亡第500章 迎親迎親!第439章 如玉君子第677章 祭第462章 一個名將和兩個疑似名將之間的戰(zhàn)鬥第302章 彪悍的人生果然是一貫的彪悍第162章 競標(biāo)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09章 昭武訓(xùn)子論英雄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shù)小試牛刀第474章 最差勁的無間道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273章 太子爺雄姿英發(fā) 秦雨田獒口奪食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277章 秦球球抓單槓 隆郡王鬧吏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芷江| 巨野县| 澄城县| 轮台县| 金溪县| 冷水江市| 曲周县| 周宁县| 越西县| 周至县| 皮山县| 精河县| 中阳县| 伊吾县| 通辽市| 万年县| 车险| 沙雅县| 昌平区| 毕节市| 淅川县| 闵行区| 长兴县| 溧阳市| 栾川县| 武隆县| 商河县| 靖边县| 水富县| 瓦房店市| 鲁甸县| 介休市| 三都| 淄博市| 文昌市| 石泉县| 盐山县| 青海省| 乐业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