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

楊雲楓的大婚,整個長安城皆知,並不是因爲楊雲楓此時的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了,只是人人都好奇,爲何皇帝李隆基願意如此下嫁天之驕女李穎不但對楊雲楓沒有任何以後婚姻的限制,而且連一座駙馬府都沒有賜給楊雲楓,大街小巷之中是議論紛紛,加上一些不懷好意之人的煽風點火,整個長安城就楊雲楓迎娶李穎一事是衆說紛紜,不一而是。最好的全本小說網站超速首發

楊雲楓本來也不知道這些坊間傳言,直到有一次聽到自己府裡的丫鬟在嚼舌頭,這才知道此事,心中鬱悶難填,本來就因爲大婚搞的自己和入贅一樣,有些窩火,再加上這些傳言,楊雲楓如何按耐得住,但是細細一想,這些無風起浪之言,自己當真生氣又能如何加上大婚之後,李穎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妥,心情也不是很好,本來對於李穎來說,自己應該給她一個完美的婚姻纔是,這些都不是李穎想要看到的,更不是自己希望的結果,想清楚了這些,楊雲楓只能苦苦一笑,不了了之

楊府自楊雲楓迎娶了李穎之後,表面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實際上內部已經做了調整,李隆基派了數百個貼身的丫鬟與小監來伺候李穎,楊雲楓不置可否,但是李穎看出楊雲楓似有不喜之色,本來是要求李隆基撤換回去的,但卻被楊雲楓阻止了,這畢竟是李隆基的一番心意,再如何說,李穎也是李隆基最疼愛的閨女,表達一點爲父者的心意,作爲女婿如何能說什麼所以便讓這些丫鬟與小監們留了下來。

然而,楊雲楓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此時的楊府後院,已經猶如皇宮後宮一般,雖然宗露與李穎是青梅竹馬的朋友,但是畢竟身份不同,特別是那些皇宮裡出來的丫鬟和小監,那氣勢上似乎就要比原楊府的下人要高出一頭,雖然婚後李穎與宗露還是情同姐妹,但是下人之間的冷戰已經悄悄展開了。

楊雲楓因爲開始準備遼東之行,所以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宗露與李穎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倒是郭婞茹與謝阿蠻兩個女子事先感覺到了當中的不妥,而這兩個女子都與宗露比較親近,所以或明或暗的都向宗露反應了這個情況,宗露聽聞後只是皺了皺眉頭,隨即一笑了之,反而勸謝阿蠻與郭婞茹多擔待一點,畢竟李穎的身份是公主。

婚後三日,李隆基特地派高力士前來宣楊雲楓與李穎進宮面聖,楊雲楓與李穎都換上了盛裝,與高力士一起進宮,一路之上高力士不斷的恭維楊雲楓,楊雲楓幾次要給紅包,都被高力士拒絕了,最終李穎衝著高力士笑道:“高公公,雖然你是父皇身邊的一個公公,但也算是看著穎兒長大的,穎兒一直都將公公你打坐叔伯看待,我夫君一番心意,也就是做侄女的一點心意,您還是收下吧”

高力士聽李穎這般一說,更是不敢接受了,身爲皇帝身邊的一個公公,即便身份再尊貴,也心有餘悸,不再是完人,如今一個天之驕女如此說,簡直把高力士感動的老淚滿面,喜極而泣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紅絹包著的東西,遞給李穎道:“這份禮物是老奴早就準備好的,說句犯忌諱的話,正如公主所言,老奴也是看著公主自小長大,早已經將公主您當做自己的子侄了,不過老奴身份低下,這禮物又實在是微薄難出,所以老奴一直放在身邊,也不知道該不該給公主老奴這一輩子都是宮裡當差,看慣了人情冷暖,也見慣的虛情假意,表面上對老奴恭恭敬敬,背地裡又罵老奴是醃狗的大有人才,,如今聽公主這般一說,老奴真是無地自容了既然公主也當老奴是叔伯,那麼豈有叔伯收自己子侄紅包的道理這份禮物還請公主笑納”

楊雲楓見高力士眼角都已經含淚,暗歎李穎的這一句話說的好,關鍵不是禮物與紅包的問題,以後要是還當官爲李隆基效力,這高力士就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以後只怕還有許多事要勞煩高力士,李穎看清了這個形勢,一個暖高力士心的話,說的是恰到好處,而高力士在宮裡呆了這麼多年,也服侍了李隆基這麼多年,看著李穎長大也屬於實情,那就肯定知道李穎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如今李隆基看做掌上明珠的公主,將自己這個已不是完人的奴才當做叔伯,這如何能不感動。

李穎自然是笑著接下了高力士的禮物,打開一看,是一對玉鐲,雖然不如三日前那些達官貴人送來的禮物,但是也非高力士所言的微薄難出之禮,楊雲楓雖不諳玉器,但也看出那玉鐲色澤光潤,起碼也是百年以上的老玉。

高力士見李穎打開了自己的禮物,滿心歡喜地對自己說謝謝時,兩行老淚終還是流了下來,連忙側過頭去,用衣袖偷偷擦拭了之後,這才道:“這是老奴的奶奶留給老奴的娘,老奴的娘臨終前又交給老奴,說讓老奴以後成家立室之後交給老奴的媳婦的唉老奴是不可能有什麼子孫了,所以老奴將這玉鐲就送給公主了”

楊雲楓面露笑容一直沒有說話地看著,這時卻見李穎將手上的龍鳳鐲摘了下來,將玉鐲帶上,仔細地把玩了一番後,看向高力士,笑道:“多謝高公公”

高力士見狀更是感動不已,那龍鳳鐲乃是李隆基送給李穎的嫁妝,還是自己親自監工督造的,如今李穎將自己親身父親,還是當今皇上送給她的龍鳳鐲摘了下來,卻帶上了自己這個“卑賤”的奴才送的一對玉鐲,任誰也會感動不已了,連忙對李穎道:“公主,萬萬使不得,那龍鳳鐲乃是皇上對公主的心意,老奴的玉鐲如何能比”

李穎微微一笑道:“父皇每年送本宮的珠寶玉器不計其數,而公公送本宮的玉鐲卻僅次一對,如何能比相信父皇知道了,也絕對不會怪罪”

高力士嘴上連道不敢,臉上呈現出惶恐之狀,心中卻是在暗暗竊喜,畢竟一個公主如此對自己,作爲一個奴才,哪怕是奴才頭,那也還是奴才的自己,如何能不開心。

楊雲楓聽高力士之後的語氣都有點語無倫次了,不斷地和李穎嘮著李穎小時候的事,楊雲楓也不插話,只是靜靜地坐在馬車內聽著,高力士這時才注意到楊雲楓,連忙對楊雲楓拱手笑道:“老奴一時高興倒是忽視了駙馬爺了,真是萬死”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無妨無妨,公公儘管說就是了,反正我也沒聽過公主小時候的事蹟,反正去大明宮也有段路程,聽聽也好”

李穎這時衝著楊雲楓微微一笑,伸出手握住了楊雲楓的手,楊雲楓緊緊地握住李穎的手,兩人相視一笑,聽著高力士侃侃而談著李穎小時候如何同男孩子一般調皮楊雲楓見高力士在這一刻,完全就真的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老者,不再是地位顯赫的大內總管了。同時也想起了自己之前的鬱悶,這時心中突然使然,李穎所作的一切都是在爲自己鋪路,如此一個真心對自己的女人,即便自己是名義上受了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駙馬就駙馬吧即便當真入贅又能如何只要能和自己喜歡,也真心喜歡自己的女人在一起,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又有什麼關係

一路到了大明宮的丹鳳門前,楊雲楓與高力士同時下車,高力士連忙伸出手扶著李穎走下馬車,楊雲楓見高力士對李穎的態度,暗自好笑,也就讓這高力士做這一次“健特悶”了。

高力士命著守城的將士將城門打開,這時聽著身後傳來一陣馬蹄之聲,轉身看去,只見一匹快馬已經到了丹鳳門前,楊雲楓看的真切,馬上之人正是昔日與自己有過過節的吳澄江,只見其臉色凝重,一臉正色地正看著楊雲楓,不時地瞥向一邊的李穎。

自從楊雲楓從蜀中、南詔之地回到長安,還是第一次見到吳澄江,他自然也知道這吳澄江與李穎也是青梅竹馬,只怕在世人心中,曾幾何時還都以爲這吳澄江將是駙馬的第一人選,然而時過境遷,此刻的駙馬爺不是別人,正是他楊雲楓是也,雖然楊雲楓知道吳澄江此時出現,定然不善,但是從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優勝者的氣勢,衝著吳澄江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冷聲道:“喲,這不是吳公子麼楊某大婚之日,一心想看到吳公子,卻不見神蹟,今日才見吳公子”說著嘖了嘖嘴道:“看樣子吳公子清瘦了不少嘛”

吳澄江這時從馬背上躍下,走到楊雲楓身邊,冷冷地看了楊雲楓一眼,隨即與楊雲楓擦身而過,楊雲楓本以爲吳澄江是衝著李穎而來的,這也難怪,本來是洗乾淨屁股,等著坐上駙馬的位置的,如今卻被自己捷足先登了,要是自己,也是千萬個不服氣,楊雲楓轉頭看去,卻見吳澄江已經走到了李穎的身旁,眼神卻沒有落在李穎的身上,停滯了片刻之後,這才進了丹鳳門。

高力士見狀這時悶哼一聲,低聲對李穎道:“這個吳澄江越來越沒有規矩了,見了公主、駙馬爺也不行禮”

吳澄江的舉動完全出了自己的意料之外,本來一心想著吳澄江自己要麼就是找自己鬧事的,要麼就是找李穎訴苦的,不想對自己與李穎只言不語,就進了丹鳳門,想到這裡,心中一動,吳澄江進宮是做什麼

楊雲楓這時緩緩走到高力士與李穎的身旁,看著吳澄江的身影已經在丹鳳門後的廣場上越來越小,這才低聲問高力士道:“高公公,莫非皇上今日也宣吳公子面聖了”

高力士這時立刻點頭道:“不錯,駙馬爺只怕還不知道吧這遼東節度使吳立國正是吳澄江的父親,皇上這次讓吳澄江進宮面聖,只怕是與遼東之事有關吧”

楊雲楓與李穎聞言面色都是微微一動,吳澄江的父親吳立國乃是遼東節度使,李穎自然知曉,她之所以心動,自然是因爲楊雲楓不久便要出使遼東了,而楊雲楓之前也看過宗武御給自己的遼東官員名冊,也確實見過吳立國的名字,只是當時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吳立國就是吳澄江的父親,暗想還真是應了那句無巧不成書了。

高力士見楊雲楓與李穎都沒有說話,眼神都落在了走遠了的吳澄江身上,心中也略微一尋思,看向了吳澄江的背影,沉吟了片刻後,這才伸手對楊雲楓與李穎道:“公主,駙馬爺,皇上只怕久等了”

楊雲楓與李穎這纔跟著高力士進了丹鳳門,一路邁向了紫宸殿,楊雲楓也算不清自己這是第幾次進宮見李隆基了,不過似乎次數也不算太多,而每次似乎都是高力士引見的,這一次高力士的態度明顯與前幾次又完全不同了,高力士是李隆基身邊最貼心的人,從高力士對自己的態度,楊雲楓完全能感覺到自己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在朝堂之中的地位。

三門到了紫宸殿的宮殿門前,高力士客氣地衝著楊雲楓與李穎道:“公主與駙馬爺稍後,老奴先進門通報一聲”說著連忙從側門進了殿內。

楊雲楓與李穎站在宮殿門前,良久沒有說話,楊雲楓瞥了一眼李穎,這時低聲道:“穎兒,你是不是擔心我去了遼東,吳立國會對我不利”

李穎轉頭看了楊雲楓一眼,沒有說話,面色沉重,良久之後,這才淡淡地道:“我與吳澄江之間的事,夫君想必也早有所聞不過吳立國此人,我還是有點了解的,他斷不會不顧遼東大事的,不過這次父皇召見吳澄江,使我心裡沒底,只怕這次吳澄江也會去遼東吧若是他去了的話,此時就有點”

楊雲楓沒等李穎說完,就基本瞭解了李穎的意思,看來在李穎眼中,吳立國此人還是以國事爲本的一個幹吏,但是若是吳澄江去了,只怕明著不會與自己如何,但是暗地裡使絆子,也是在所難免了,想到這是冷冷一笑,握住了李穎的手,沉聲道:“穎兒放心,南詔、蜀中形勢只怕也不必遼東安穩多少,我依然還是一路走過來了,還會怕吳澄江不成”

李穎這時看著楊雲楓,輕輕一嘆,道:“我知道夫君定然有能力對付吳澄江不過不過我還是希望這種事不要發生的比較好”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詫異地看著李穎,卻在這時只聽殿內傳來了高力士的聲音道:“傳燕國公主,駙馬覲見”

李穎這時撒開了楊雲楓的手,清了清喉嚨,率先走進了紫宸殿中,楊雲楓看著李穎的背影,不及多想也跟了進去。兩人走到正殿的一側,被高力士領著進了一旁的偏殿,剛進門就聽到李隆基爽朗地笑聲道:“澄江啊這次去遼東,你替朕問候令尊一聲,就說朕也有三四年沒見過他了,朕可真是懷念當年與他把酒言歡的時光啊”

楊雲楓與李穎聞言面色又是微微一變,楊雲楓暗道,還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看來這吳澄江去遼東的事也是鐵定的了,想著兩人走到李隆基的座下,給李隆基請安道:“參見父皇”

李隆基這時哈哈笑道:“免禮了,都是自家人,無需這些繁文縟節賜坐”

楊雲楓與李穎謝禮之後,坐到一側,這時擡頭見吳澄江正坐在自己對面,冷冷地看了自己一眼後,立刻又轉頭看向了上座的李隆基,楊雲楓心中一動,不及多想,也看向李隆基,卻聽李隆基這時笑著看向楊雲楓與李穎,這時問李穎道:“穎兒,你現在已爲人婦,過的可習慣”

李穎臉上微紅,只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卻引得李隆基又是一聲大笑之後,這纔對楊雲楓道:“雲楓啊,我這個寶貝女兒雖然是天之驕女,但是性格有些男向,你可要多擔待一點”

楊雲楓連忙起身拱手道:“不敢,不敢”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纔好。

李隆基這時微微一笑,撫須道:“雲楓,朕今日讓你與穎兒來,一是想看看你小兩口新婚燕爾的生活如何如果有什麼需要,儘管向朕開口”說著又看向了李穎,見李穎沒有說話,這纔看向了楊雲楓對面坐著的吳澄江,這才道:“二來吧,雲楓,朕知道你的能力,不過再能幹的人,也需要有個幫手不是所以朕做主給你安排了一個副使”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看向了吳澄江,只見吳澄江面無表情地也正看著自己,卻聽李隆基這時繼續道:“雲楓啊,這一路前去遼東,只怕事務繁雜,澄江的家父乃是遼東節度使,有他給你做個副手,只怕你遼東之行也能省不少事”

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二卷【洛陽賦】 【第2?19章】倒戈相向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4章】商州來援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五卷【南詔撫】 【第5?11章】郭女失蹤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
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二卷【洛陽賦】 【第2?19章】倒戈相向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4章】商州來援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五卷【南詔撫】 【第5?11章】郭女失蹤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临海市| 安福县| 苍梧县| 瑞昌市| 古浪县| 宁海县| 灵台县| 锡林浩特市| 廊坊市| 绍兴市| 怀化市| 九寨沟县| 运城市| 汤原县| 绥芬河市| 苍梧县| 太和县| 长海县| 洞口县| 西畴县| 和政县| 宜川县| 兴业县| 阜南县| 大同县| 巴塘县| 石门县| 行唐县| 乐都县| 宁海县| 三穗县| 莆田市| 金堂县| 凤冈县| 深州市| 庆安县| 陆丰市| 乌兰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