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2章 大蟒

四月初,天氣漸熱,一如中原的局勢,隨著攻勢的發(fā)動,黑夫已進軍至成皋。

成皋就是後世的虎牢關(guān),此地乃洛陽東門戶,黑夫?qū)⒅笓]所和羽翼營都安置在此,可就近指揮滎陽之役——過去數(shù)月,樑地的楚軍項梁部也曾以“十八路”縣公來進犯成皋,然秦軍更衆(zhòng),且成皋以西守東佔盡優(yōu)勢,楚軍人心不齊,未取得什麼便宜,如今更採取了守勢,戰(zhàn)線在慢慢向東推進。

李必、駱甲等人所率的秦軍前鋒三萬人已度過汜水,包圍了滎陽,滎陽東有鴻溝通淮泗,北依邙山臨黃河,南面遙望京索,西過成皋接洛陽,地勢險要,爲南北之綰轂,東西之孔道,怎麼看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秦軍也按照黑夫的要求,在滎陽擺足了架勢,又是樹立攻城器械,又是清掃周邊的楚軍據(jù)點,並截斷了滎陽與大梁的聯(lián)繫,看上去來勢洶洶,可實際上,卻只用了三成力。

這一點,黑夫一方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攝政起用的將領(lǐng),如李必、駱甲、楊喜等,不僅是昔日降將,還是西河之戰(zhàn)中,被項籍擊敗的人啊……”

羽翼營的陳恢對此的解釋是:“春秋時,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曾於崤之戰(zhàn)喪軍辱國,身遭俘虜,晉人以爲,秦穆公必怨此三將入於骨髓,若此三人歸,必烹之。然秦穆公覺得罪在於己,卻不殺三人,反而復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希望彼輩能悉心雪恥,最終在王官之戰(zhàn)大敗晉師,一雪崤之恥。”

“不戮敗將,使之戴罪立功,此秦之古制也,始皇帝不殺李信、蒙恬,方有其在塞北協(xié)助攝政夏公,北逐匈奴之舉,若似楚人一般,敗者或死於斧鉞,或畏罪自戮,又豈能總結(jié)成敗,以免覆轍呢?”

他們羽翼營存在的目的,就是總結(jié)以往戰(zhàn)役的經(jīng)驗,因何而勝,爲何而敗,這些“敗軍之將”的經(jīng)驗,便是很好的素材。

“李必、駱甲自從在西河走了項籍,便一心雪恥,爲西河人復仇,常居於軍營,休沐不歸,與士卒同衣食,日夜操練,方有今日軍容一新。”

不過掰扯這麼多,陳恢也明白,攝政原模原樣起用半年前西河之戰(zhàn),被項籍擊敗的幾個手下敗將,除了讓他們知恥後勇外,就是要讓滎陽看上去有一線生機,以吸引楚軍援兵來救滎陽。

黑夫甚至還要求,但凡發(fā)現(xiàn)滎陽出去的求救使者,殺九放一。

但前鋒李必部稟報的消息卻讓黑夫驚愕:滎陽守軍本有兩萬,卻在秦軍抵達前撤走了萬五千人,而這麼多天過去了,城內(nèi)連一封求救信都沒往外發(fā)……

黑夫察覺到了蹊蹺,召問陳恢道:“滎陽圍困幾日了?”

“已有七日。”

“這七日來,樑、陳兩地的楚軍動向如何?”

“自項聲部從鴻溝東渡後,項梁部斥候時常至滎陽附近刺探,但都淺嘗輒止,項梁主力仍在大梁,並無西援之意。”

項梁用兵是十分小心翼翼的,面對黑夫的圍點打援,十分謹慎,那他那個一貫以莽撞出名的侄兒呢?

陳恢稟報道:“潁川酈食其遣使者來報,說是項籍主力本已拔營,但最後卻停在了許、葉之間,不再北上。”

“被看穿了麼?”

黑夫有些遺憾,他們的計劃是,吸引大梁的項梁五萬餘人向西救援,陳郡的項籍徵召當?shù)厝藬U軍後的四萬餘人穿過還是楚國“盟友”的韓國來援。

當楚軍共計十萬主力彙集到這片區(qū)域後,就以河南、河內(nèi)、南陽、潁川合計二三十萬的總兵力,打一場殲滅戰(zhàn),一戰(zhàn)定江山!

很可惜,敵人也不是傻子,大概是看出了蹊蹺,愣是放著這必救之地不救。

既然楚人不上當,黑夫畢其功於一役的打算似乎落空了。

“何必呢,對這天下而言,長痛不如短痛啊。”

黑夫聳了聳肩:“即便楚軍避戰(zhàn)不救滎陽,也不過是慢性死亡……”

戰(zhàn)術(shù)上的誘敵只是撞大運的取巧,真正讓楚人難受的,是嚴絲合縫的戰(zhàn)略,現(xiàn)在的秦軍,如同一條巨蟒,慢慢纏緊楚國小猴子,充滿肌肉的蠕動身軀,從膠東、江東、衡山、南陽、潁川、三川、河內(nèi)各方收緊,只等勒斷猴子的骨骼,再一口吞下!

“無論如何掙扎,結(jié)局都已註定。”

既然對方不肯配合,黑夫遂下令道:

“告訴前鋒,也不必收著了,既然器械已畢,兵卒士氣正旺,那就對滎陽,發(fā)動強攻罷,主力亦渡汜水,在周邊做好策應,以防楚軍真來救援。”

猶如黑蛇信子吞吐,他下達了對滎陽的判決:

“五日之內(nèi),必拔此城,務(wù)必乾淨利落,讓這一戰(zhàn),作爲宣告楚國滅亡的,第一聲鐘響!”

……

“仲父以爲,滎陽不可救。”

而與此同時的,陳郡召陵縣,被阻止發(fā)兵的項籍放下從大梁送來的信,又看向特地從淮南趕到此地的范增。

“亞父也欲阻我?”

范增道:“滎陽確實救不得,鍾離眛也看出來了,黑夫此舉,是爲了誘我主力西去,然後依靠南陽、河內(nèi)之師,斷我後路,以數(shù)倍兵力,將楚軍圍殲,他特地警告了上柱國,切勿援之。”

項籍道:“但鍾離眛卻留守於滎陽,我豈能坐視不理?”

范增道:“鍾離眛之所以留守,是爲了將計就計,以數(shù)千人及一座孤城拖延時間,好讓我軍做好準備,上柱國若不想辜負他,便不該去救援,而應帶著主力後撤。”

項籍冷笑:“一味避戰(zhàn),難道就能讓黑夫不戰(zhàn)而潰?”

這半年來,他雖未負一戰(zhàn),但打的所有仗都覺得憋屈——西河之戰(zhàn),六國所有人見黑夫已搶先入關(guān),佔領(lǐng)咸陽,都心生怯意,不願與之提前決戰(zhàn)。

唯獨項籍一語道出了真相:西河之戰(zhàn),大概是最後一次,雙方都輸不起的戰(zhàn)爭了……

“當時我便說了,一旦吾等退卻,以黑夫之軍,合關(guān)中之卒,不出一年,其甲兵將數(shù)倍於六國,而六國亦將星散,像過去那樣,被各個擊破。”

一切還真如項籍所料,就在他千里回援淮南的時候,黑夫已派韓信奪取河東,重創(chuàng)魏國。

而當項籍爲了破局,選擇進攻黑夫大本營淮南、衡山,想找到這條大蟒的七寸,卻遇到了光滑的鱗身,與此同時,秦軍又同時在中原、上黨開闢了戰(zhàn)場,趙國也實力大損。

對此,遠在南方的項籍卻無力救之,儘管在汝南打贏了一仗,殺共尉,卻難以在南陽取得更大的戰(zhàn)果。

“爲何我每一場仗都贏了,但楚國卻日益走向敗局?”

項籍能感到,那條黑蟒在一點點纏緊楚國,他奮力揮舞四肢,卻無濟於事,只覺得無比憋屈。

范增卻道:“實力懸殊,韓、樑百姓不附,現(xiàn)在楚軍能做的,不是攻,也不是守,只有退!保全每一個楚卒,勿要使之枉死在韓、樑,他們每個人,都是楚國翻盤的依仗。”

“退到什麼時候?”

“退回楚地,回到能百姓能竭力協(xié)助我軍,拼死與秦作戰(zhàn)的地方。”

項籍皺眉:“若依照亞父之策,不僅要放棄滎陽,連韓、樑也要盡數(shù)棄守?”

“上柱國。”

范增嘆息道:

“老朽活了七十餘歲,所以明白一個道理。”

“信人不如信己,仗打倒這地步,這局勢,除了楚人自己,已經(jīng)沒有哪個盟友,是靠得住的了!不論是韓國,還是樑地屈從於楚的縣公們,此時此刻,萬萬不能使之在吾等後方,而應退回楚地,使之在黑夫後方!”

“黑夫必分兵防備,於是越往東,他能用於作戰(zhàn)的兵力越少,當年王翦非六十萬大軍不敢伐楚,而現(xiàn)在,黑夫麾下有多少?南陽、河南、淮南三軍合計,可有三十萬?”

范增道:“所以,我軍當退到秦軍分兵留守新占城邑的時候,退到彼輩驕傲輕楚的時候,退到我專而敵分的時候,退到黑夫以爲,楚人膽怯,迅速東進,與我決戰(zhàn)可定天下局勢的時候!”

大蟒再長,也終究有限,當它伸長了身子追逐獵物時,或許就是最脆弱的時候。

“到那時,秦軍越地數(shù)百里而戰(zhàn),上柱國只需要背靠楚人,一場漂亮仗,便能一舉扭轉(zhuǎn)頹勢!”

項籍默然良久後,啞然失笑:“亞父常詬病我用兵好賭,你什麼時候,也學會了博賭?”

范增搖頭:“在西河時,是老朽錯了,一味希望穩(wěn)妥,但這局勢,有時候只能靠賭,以期打破局面。”

而且,賭徒只有在輸了的時候,纔是貶義啊……

當年項燕將軍,不就是靠空間拉扯秦軍補給線,最終換來戰(zhàn)機的麼?唯一的問題在於,這種戰(zhàn)術(shù),對一向用兵穩(wěn)如王翦的黑夫,有用麼?

但他們,還有更好的辦法麼?

項籍沉默良久後,卻投袂而起。

“亞父之策雖善,但鍾離眛未曾負我,籍亦不能負之!”

范增只覺得絕望,自己方纔說得口乾舌燥,莫非是白講了?

“項羽,你……”

他做決定是依靠感性,而非理性,這是范增最大的無奈。

項籍卻止住了范增:“計謀籌算,亞父之長也,然戰(zhàn)場搏殺,籍至長也。夫戰(zhàn),勇氣也,在西河時,我軍退了,從此一退再退,從關(guān)西退回關(guān)東。今日若坐視滎陽淪陷,棄而不救,只怕士氣將更加低落,連楚人裡邊,都將分崩離析,有什麼資格,讓彼輩追隨我拼死一搏?”

“故滎陽可以放棄。”

“但鍾離眛,籍必救之!”

他的言語斬釘截鐵:

“我至少,要試一試!”

……

PS:今天只有一章。

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02章 折節(jié)下交第139章 張蒼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450章 河邊骨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454章 狼之子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109章 羔裘第186章 材士第953章 奇蹟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848章 深海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569章 蒿里第927章 麗人心第869章 山海第119章 絕地第380章 秦頌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78章 項燕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67章 短兵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317章 六王畢!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zhàn)爭!第982章 去留第150章 陳屍第579章 兩戰(zhàn)第605章 你爹第388章 一個莖結(jié)出兩個果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42章 法吏第347章 法術(shù)勢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003章 移席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8章 罪與罰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680章 玩蛇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160章 大夫爵第32章 伯兄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950章 孰立?第836章 鼠第81章 掠賣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893章 望夷第889章 主角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20章 存韓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82章 盲山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008章 太昊第328章 何器?第574章 坑術(shù)士第97章 足跡學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37章 梟子第478章 法教第643章 長街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959章 河東第578章 邊釁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00章 調(diào)虎離山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58章 好男兒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583章 甌越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845章 遺臭萬年
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02章 折節(jié)下交第139章 張蒼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450章 河邊骨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454章 狼之子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109章 羔裘第186章 材士第953章 奇蹟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848章 深海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569章 蒿里第927章 麗人心第869章 山海第119章 絕地第380章 秦頌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78章 項燕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67章 短兵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317章 六王畢!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zhàn)爭!第982章 去留第150章 陳屍第579章 兩戰(zhàn)第605章 你爹第388章 一個莖結(jié)出兩個果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42章 法吏第347章 法術(shù)勢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003章 移席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8章 罪與罰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680章 玩蛇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160章 大夫爵第32章 伯兄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950章 孰立?第836章 鼠第81章 掠賣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893章 望夷第889章 主角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20章 存韓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82章 盲山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008章 太昊第328章 何器?第574章 坑術(shù)士第97章 足跡學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37章 梟子第478章 法教第643章 長街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959章 河東第578章 邊釁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00章 調(diào)虎離山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58章 好男兒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583章 甌越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845章 遺臭萬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静乐县| 宝坻区| 科技| 新田县| 西乌| 金寨县| 醴陵市| 肇东市| 金门县| 长宁县| 罗甸县| 六枝特区| 虞城县| 咸丰县| 咸丰县| 崇礼县| 新绛县| 墨竹工卡县| 凤台县| 海淀区| 苍溪县| 平和县| 定边县| 将乐县| 大化| 叙永县| 徐闻县| 洛阳市| 温宿县| 宜城市| 上杭县| 甘孜| 大悟县| 华池县| 桦南县| 南岸区| 多伦县| 嫩江县| 威海市|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