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8章 太昊

作爲朝廷的太祝,叔孫通此番隨九卿之一的太僕章邯,押最後一批後軍三萬人及糧秣數十萬抵達陳地淮陽。

時隔十六年,故地重遊,叔孫通少不了在一衆來自中原各地的儒者士人面前大爲感慨。

他當時因爲老師孔鮒不願應秦始皇之召,故而來晚,結果在外頭被一個黑臉秦吏攔住搜身,十分細緻,只差將他脫了個精光。

而之後叔孫通與兩個老儒爲篡改孔子說過的話,吹捧秦穆公之事在廟內爭吵,又爲黑夫聽見……

這些事情,叔孫通當然不會講,他只模糊地說了下自己的見聞,對衆儒道:

“時秦始皇帝問對,而夏公爲率長,自捉刃立於側。既畢,我歸於曲阜,魯人問曰:’秦王何如?‘我答曰:’秦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刃人,此乃真英雄也!”

聽到這,羣儒士人先大讚黑夫,又誇叔孫通慧眼能識明主。

全然忘了前段時間,他們這些與叔孫通有舊的人,還曾抱怨叔孫通做了朝廷的大官,卻不推薦他們爲吏,而專門推薦能斬將搴旗的羣盜壯士。

當時叔孫通便說過:“夏公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而現在,他果然沒忘記這羣在中原擁有一定話語權的故舊,花了幾個月時間將他們一一召集起來,今日匯聚於淮陽,正是要爲黑夫謀劃一樁大事:

“祭太昊陵!”

太昊本是任、宿、須句、顓頊等東夷風姓小國之祖,但後來,在古史不斷的層疊累積與故事嫁接下,與“庖犧氏”,也就是伏羲神話徹底結合。

傳說伏羲乃是三皇之一,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又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爲禮。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絃之瑟。木德王。

總之,是個聖人,也和黑夫一樣,是個大發明家,八卦、書契、娶嫁、馴化牲畜、音樂,都被歸功於伏羲。

其都於陳,立一百一十一年崩,葬於宛丘之北,這便有了太昊陵。

祭太昊陵,這本來是羽翼營裡的新貴,名爲“黃石”的謀士建言,但叔孫通倒也極其贊成,對黑夫道:

“當年秦始皇帝雖祭舜帝,可實際上,卻是完全選錯了祭祀之神。舜帝雖爲五帝之一,但在陳地,只有陳國後裔每年祭拜,但太昊不同,不論是陳之後,還是楚之遷民,貴、士、庶,皆極其崇敬,稱之爲人祖,每年二月二必祀之。”

關東與關西異俗,尤其重禮,要叔孫通說,哪怕蠻夷奪取了中原,也要表現出對禮樂的重視,來做裱糊,好贏取貴族、士人的支持。

何況是夏公呢?

於是叔孫通就糾結起中原儒生士人,讓他們參與進來,制定祭拜的禮儀,說是參與,其實都是他按照夏公的需求拿主意——因爲夏公要在從宋地南下陳地時,先祭陵而後入城,時間很緊張。

七月十五,祭祀的這一天,夏公的一萬親衛早已將太昊陵圍得水泄不通,雖是傳說,但城北還真有座如山般高大的陵阜,至於裡面埋的是不是太昊,天知道,反正有了周、陳、楚官方背書,在此立廟,每年祭拜,不是也是了。

在等到夏公後,叔孫通便說起了此事:

“最初的墓冢可沒有今天這麼高大,只不知從何時起,民間傳說用家鄉的土給人祖添墳,可以生兒育女,免除災禍。於是,前來朝拜的男女都要從家鄉帶來一袋黃土,撒在墳頭上。久而久之,伏羲墓便有了山丘這麼大。”

中國人的信仰,果然很真實。

黑夫大笑,末了又突然問了叔孫通一句話:

“靈麼?”

叔孫通一愣,旋即想起,攝政東來前,夫人已經有孕,如今也已七八個月了吧,他立刻道:“據說很靈。”

“我過去曾隨夫子入內,這裡面有一求子石,上有一個明顯的孔狀,過去有這樣的說法,想要男孩便把手指放進去向,左轉三圈,要女孩向右轉三圈,而後,將手再放入袖中,便能應驗。”

黑夫道:“若真如此,當年東門豹便應來試一試。”

又笑道:“當然,現在也來得及。”

聽上去,他好像是“幫朋友問的”。

但在稍後,在後世淮陽“擔經挑”的前身,那奔放激昂的祭祀巫舞中,黑夫卻悄悄將手指,放進了讓衛士事先檢查過三遍的求子石中。

又向右,轉了三圈,喃喃道:

“這次,希望能生個小公女……”

……

“太牢之祭,告慰羲皇。

五百春秋,必有明王。

季世多事,夏公東出。

再統天下,除暴安民。

今於宛丘,並奏華章。

老樹羽去,新宇輝煌。

不腆之儀,伏惟尚饗。”

隨著太牢獻上,冗長的祭文總算唸完了,今天的儀式,是叔孫通全權負責的,他對黑夫說過:

“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爲之節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願頗採古禮與秦及六國儀雜就之。”

而這典禮,也的確以周禮與秦、陳、楚之禮雜糅,算是都兼顧到了,看得中原儒生士人不住點頭,認爲得體。

入城前舉行祭祀太昊的儀式,一方面是強調這位“繼業者”不僅繼秦之業,也繼三皇五帝的正統性,足以讓陳地士人明白其願意入鄉隨俗的善意。

但普通人,卻是全然看不懂的,所以在典禮結束後,黑夫進行入城儀式時,特地換下祭服,換上了另一身衣服,在相迎的三老面前晃了一晃。

只這一露面,便足以讓淮陽人驚愕。

“我沒看錯罷……”

本來對秦人抱有仇恨的淮陽御夫莊賈,遠遠看見夏公那巍峨的高冠後,有些吃驚:

“他穿著的,居然是楚服!?”

……

陳地雖被攻克已半月之久,但依然有些動盪,楚人純粹是被武力壓制住,一向注重安全的夏公,自然不會多露面,只是入駐淮陽後,頻繁邀請當地士人去商議,要如何以陳郡陽夏人,郡尉吳廣等人爲首,組建新的郡府。

所以解釋夏公用意的使命,依然落到了叔孫通身上。

“汝等沒看錯,夏公穿的,的確是楚服。”

在召集陳地三老、士人的宴會上,叔孫通如此爲黑夫背書。

“夏公本就是南郡安陸人,亦西楚之地,言荊楚之語,與陳人乃是同鄉也。他素來節儉,平日裡燕居時,穿的是短制楚服,今日特地穿上長制楚服,冠楚冠,是因爲進入陳地,特地入鄉隨俗也!”

“入鄉隨俗?”

陳地父老都有些驚訝,當年秦始皇帝入陳,可是以征服者姿態進來的,這位夏公,倒是有些與衆不同。

又聞叔孫通全程只言夏,不提秦,這羣有產者的排斥之心,遂淡去不少。

而在宴席之上,叔孫通如此描述夏公對陳地,或者說,對楚國,對六國之地的統治計劃:

“齊政修教,因俗而治!”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007章 贏家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61章 亂第627章 極盛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07章 南征第158章 受金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9章 回家(上)第553章 袒右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51章 朕安第869章 山海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649章 藥(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469章 海大魚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953章 奇蹟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17章 大時代第561章 亂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590章 縱橫第1026章 鳴鏑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678章 風暴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625章 碣石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333章 司馬欣第123章 任俠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56章 王翦第783章 子胥鴟夷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23章 煮酒第18章 袍澤們第320章 帝業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60章 將陽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954章 東出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03章 拾骨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228章 夏子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1002章 積木第296章 趙佗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35章 潺陵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552章 羣雄第124章 攻權第383章 豳風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08章 家園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36章 可願爲吏?第204章 郡命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820章 信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639章 韓信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269章 墨攻第977章 中山狼第954章 東出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955章 酈生
第1007章 贏家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61章 亂第627章 極盛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07章 南征第158章 受金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9章 回家(上)第553章 袒右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51章 朕安第869章 山海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649章 藥(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469章 海大魚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953章 奇蹟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17章 大時代第561章 亂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590章 縱橫第1026章 鳴鏑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678章 風暴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625章 碣石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333章 司馬欣第123章 任俠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56章 王翦第783章 子胥鴟夷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23章 煮酒第18章 袍澤們第320章 帝業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60章 將陽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954章 東出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03章 拾骨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228章 夏子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1002章 積木第296章 趙佗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35章 潺陵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552章 羣雄第124章 攻權第383章 豳風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08章 家園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36章 可願爲吏?第204章 郡命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820章 信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639章 韓信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269章 墨攻第977章 中山狼第954章 東出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955章 酈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万盛区| 什邡市| 翼城县| 永安市| 汝城县| 武穴市| 舟山市| 老河口市| 玛纳斯县| 叶城县| 杂多县| 淮安市| 大田县| 宝丰县| 扶风县| 普格县| 贵阳市| 巫溪县| 辰溪县| 桐乡市| 九台市| 石泉县| 中江县| 五台县| 平昌县| 金湖县| 梧州市| 廊坊市| 安多县| 瑞安市| 张掖市| 金寨县| 贵南县| 英吉沙县| 都江堰市| 忻州市| 刚察县| 巴彦县| 胶州市|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