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

將要出發(fā)的軍隊數量已經得知,此次隨行的正規(guī)作戰(zhàn)部隊數量爲五萬人。合併白起將軍留在高平地區(qū)一帶的作戰(zhàn)部隊十萬人,加起來的總兵力已達十五萬。

數算此次出征的總人數,那麼應該是在四十萬到四十五萬人之間。聽著人數好象不少,但有些人並不再作戰(zhàn)序列裡面。十五萬的正規(guī)部隊不算,剩下的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人是負責往來運輸以及保障後勤補給的軍工。由此可見,打仗就是打後勤保障的說法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

按照當時作戰(zhàn)一比三的兵卒與後勤保障比例,換算下來的一名兵卒需要三名軍工的輔助支持。也就是說,奔赴前線的十五萬人的正規(guī)部隊,應該是由四十五萬軍工來保障其後勤的。此次前往高平地區(qū)的實際後勤總人數不過三十萬人,所以從一比三的這個比例來看並不多。

全國動員幾十萬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開始通知到各自準備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對於呂子本人而言,可能是剛剛纔得到的出征消息。而對於整個出征兵團而言,在得到韓國派出和談使臣時就已經開始著手。

隨著各路兵馬紛紛彙集到離都城咸陽三十里外的大營,戰(zhàn)爭的氣息愈發(fā)顯得凝重起來。大軍將至,玉石俱焚。

上黨郡!你到底是個陷阱?還是一塊肥肉?

在得知出征的大軍明日一早就要進發(fā)的消息,呂子在家急得也是不行。當初答應白起將軍的事,至今還沒有踐諾。關於秦軍將士的撫卹金的提議,總因爲各種原因導致一直沒機會跟秦昭王提及。琢磨著出發(fā)之前,怎麼著也要跟秦王見上一面。當面奏請此事,畢竟這關係到秦軍將士們的未來。

吃罷午飯,呂子囑咐孫十三留在家中等王翦和李信的消息。說話間總感覺那個地方不對勁,稍一打量才發(fā)現這位剛纔穿著軍裝吃的飯。這種情況一般都發(fā)生在兩軍對壘的前線,身在大後方怎麼能穿成這樣!?

孫十三自然也沒二話,當即表明立場。就是晚上睡覺也是不脫的,你能把我怎麼著!?

呂子滿腦子都是事,也就懶得再跟十三吵吵。囑咐在家留守,就打算即刻動身去王宮說事。這人還沒出門口,就碰到王齕的部下前來召喚。通知裡說,馬上趕去大帳聽用。

呂子還以爲有重要軍情需要通知下達,趕緊騎上馬急匆匆趕了過去。沿途聽說前線的戰(zhàn)報傳遞回來了,最後一批傷員也已全部返回。整個戰(zhàn)役打下來,一共斬獲首級五萬!

聽到這消息,他也是暗自思量。從拔第一座城開始到第九座城池,自己可是全程跟下來的。記得當時滿打滿算也不過兩萬,什麼時候變成五萬的!?就算第十座城池沒有和平解放又被這小子給屠了,整座城裡面總數也不超過五千人。那剩下的二萬多顆首級是從何而來的!?

呂子一算數量不對,當時就恨得是牙根癢癢。這個神經病果然舊疾又發(fā),再度濫殺無辜!於是打定主意,等聆聽王齕將令以後即刻趕去王宮面陳此事。無論如何也不能再任由此人爲將,簡直就是一大變態(tài)!大變態(tài)!

左庶長王齕每次出征以前都有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必須要去都城邊上的軍戶村慰問軍烈屬。同時還會帶著秦王批準下發(fā)的錢糧及一些生活物資,以送給那些家境十分貧寒的軍戶。畢竟這是快過年了,關心關心還是應該的。如果沒有他們的勇敢和犧牲,也就沒有將軍的顯赫一時。

等還在咬牙切齒的呂子趕來,由將校級軍官組成的慰問大軍正式出發(fā)。得到慰問消息的軍戶們比過年還要高興,因爲今年過年可以有米有面有肉吃了。自發(fā)地迎出好幾裡地,只爲表達對這位大將軍的敬愛之情。

說起王齕老將軍來,恐怕當前的秦國對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到秦昭襄王這一代,他已經服侍過三代秦王。想來也是戰(zhàn)功赫赫,堪稱一代名將。

秦軍陣亡將士裡就有很多是他曾經的部下,生前作戰(zhàn)勇敢並深受器重。可惜的是,有些陣亡將士的家庭生活到現在都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觀。幾十年前出征的時候是個茅草屋,幾十年後還是個茅草屋。什麼叫幾十年如一日,想來這應該就是吧。

當看到送五個兒子上前線都沒有回來,此時早已哭瞎雙眼的老婦蹣跚著從茅草屋迎出來。隨行慰問的衆(zhòng)將心裡頓時被堵得滿滿的,莫名的壓抑讓每個在場的人愴然淚下。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很多家中的壯勞力都死在前線只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更有甚者是年輕人回來了,卻因爲殘疾導致行動不便反被老人照顧。這對於原本就生活困難的家庭而言,無疑於是雪上加霜。

都說獲得戰(zhàn)功就能換回一畝三分地來,前提是你家裡還有勞力可以去耕種。家裡的年輕人出征都陣亡了,留下的地由誰來種!?

跟著王齕將軍身後的呂子輕聲問道:“左庶長大人,這種情況爲何到現在都沒有改觀?”

王齕轉頭看看呂子,不由地輕嘆一聲。“自我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都是如此的。只認戰(zhàn)功不認人,藉此以激勵百姓的鬥志。說改不容易啊,畢竟幾代秦王都是如此。就是想改,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當今的昭襄王其實早就知道此事,但也是束手無策啊。”

“他們可都是我大秦的子民,都是英雄!導致這樣的結果,如何不讓衆(zhòng)將士心寒?”

聽到呂子這麼說,王齕停下腳步。示意慰問大軍繼續(xù)前行,然後說道:“多少年前就立下的規(guī)矩,百姓們也都是認可的。因秦國常年對外作戰(zhàn),咱們此時國庫空虛。一旦實現改制,就會牽扯到幾十萬軍戶家庭。你算算這待需要多少?咱們那來這麼多的錢糧供給他們嗎?”說完,長嘆一聲。“小夥子!本將軍年輕的時候跟你一樣,也曾想過如何解決此事。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終於發(fā)現這就是命!該著的!豈是人力所能及的!?象咱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將軍,平時盡點心也就是了。”

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場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zhàn)鬥經驗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huán)防陣第二十八章 將軍出城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九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九章 誰的夢想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零六章 百萬大軍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軍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zhàn)鬥經驗第四章 十里酒樓第七十八章 山前王村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黔陬縣城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zhàn)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一百零三章 競價現場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第九十八章 未來的王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八章 防禦作戰(zhàn)第九章 飛來書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三章 勝者爲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五十五章 夜長夢多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躍馬飛崖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七十章 藍色天空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一十九章 天地之間第六十一章 勘察現場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九十六章 排水系統(tǒng)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四章 趙軍巡哨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zhàn)旗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八十五章 軍功爵位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十二章 楚考烈王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三十五章 戰(zhàn)與不戰(zhàn)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三十章 弱水三千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
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場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zhàn)鬥經驗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huán)防陣第二十八章 將軍出城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九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九章 誰的夢想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零六章 百萬大軍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軍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zhàn)鬥經驗第四章 十里酒樓第七十八章 山前王村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黔陬縣城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zhàn)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一百零三章 競價現場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第九十八章 未來的王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八章 防禦作戰(zhàn)第九章 飛來書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三章 勝者爲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五十五章 夜長夢多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躍馬飛崖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七十章 藍色天空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一十九章 天地之間第六十一章 勘察現場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九十六章 排水系統(tǒng)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四章 趙軍巡哨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zhàn)旗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八十五章 軍功爵位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十二章 楚考烈王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三十五章 戰(zhàn)與不戰(zhàn)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三十章 弱水三千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沿河| 余干县| 雷波县| 淮安市| 册亨县| 大田县| 宝清县| 象州县| 韶山市| 高要市| 横峰县| 家居| 平远县| 儋州市| 随州市| 武功县| 乃东县| 龙门县| 广昌县| 佳木斯市| 苏州市| 苗栗市| 鱼台县| 原平市| 五大连池市| 南溪县| 闻喜县| 东至县| 驻马店市| 江华| 都兰县| 易门县| 望城县| 汉寿县| 新野县| 常熟市| 北宁市| 合阳县| 扬州市|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