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來人是父母,紙裡終究包不住火,許暉無論怎麼隱瞞,還是沒辦法瞞住家人。
這一段時間來他的遭遇、痛苦和無助,甚至生死歷險都統統暴露在父母面前,用不著猜測誰是泄密者,許暉住院後,光警察都去了家裡三回。
不過,這些事情被邵強給兜底了,算是他對許暉愧疚的一種補償,他單獨找了許父,在不泄露案情的前提下大致告知前段時間抓捕案犯時,很巧合被許暉撞見,所以許暉也做了一些配合抓捕方面的事情,因爲案情本身存在著危險,導致許暉受了傷。
雖然這樣含含糊糊的話,很難讓許父信服,但邵強的身份,以及誠懇的態度,終究讓許父放棄了刨根問底式的追究,畢竟大方向沒走錯,其他的也就不談了。
望著病牀上的許暉,許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從上初中開始,每隔一兩年,兒子就要躺一回醫院,這是什麼狗屁運氣?
工作後也是如此,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事情越搞越大,真的是讓人放心不下。
不過兒子倒也沒有扯謊和吹牛,若不是別人說,許父還真不敢相信許暉開了公司,自己做了老闆,這其中的艱難和曲折,許暉從未向家裡提起過,許父的心裡不是滋味。 Wшw.тт kán.c ○
與許父的一言不發不同,母親不停的在許暉耳邊各種叮囑和嘮叨,此時的許暉乖的像只羊羔,直到父母離開病房,帶上房門的一剎那,他的眼淚奪眶而出。
此後的兩三天很平靜,偶有人來探望,也是有限的幾位老兄弟,再有就是邵強和唐老闆。
許暉將魏少輝說的項目跟唐老闆描述了一遍,很吸引人,但到底做不做,他還在考慮,關鍵也要看唐老闆的態度。
老唐聞聽之後,原本很頹廢的情緒立刻一掃而空,反覆問了許暉幾個關鍵問題後,當即決定要幹,而且要堅定不移的幹,恨不得許暉立刻就給魏少輝會電話。
“我只有一個問題沒想明白,這麼好的事情,魏大哥爲什麼會給我們做,他身邊沒人了麼?”雖然許暉知道到魏少輝很看重唐老闆,但還沒有到那種拱手送蛋糕的程度吧?
“我感覺,魏老闆很可能不方便,像他做到這種程度的大老闆,很多事情不能親自下場,找人代勞是通行的做法。而且物流配送這樣的輔助服務,在魏老闆眼裡也真不是什麼大生意,所以我覺得沒啥問題。”
唐老闆分析的頗有道理,其實他還有話沒明說,既然魏少輝也是未來綜合商超的股東,其中肯定有很複雜的利益和股權關係,很多事情都在提前佈局,不方便出面的事情自然要有信得過的人來做,在這一點上,老魏對他和許暉真是沒得說。
想想看,人家旗下的一個公司就能拿下綜超配送基地的建設項目,實力相當牛逼,魏老闆的能量絕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一間坤鵬商貿公司。
跟著這樣的大佬混,人家吃吃肉,我們喝喝湯都能肥的流油,這是相當難得的機會,唐老闆豈能放過?
許暉沒意見,雖然還有些潛意識的不安,但現在沒得選,就算他不同意,唐老闆也會上桿子去做,難不成爲了點莫須有的不安就跟唐老闆分家?那豈不讓人笑掉大牙?那麼多兄弟到哪兒吃飯去?
事情定下來,許暉當著唐老闆的面給魏少輝打電話,魏大少很開心,約定兩天後就來談合作細節,爭取年前先把大框架的協議簽下來。
看來老魏要求非常急,許暉與唐老闆一琢磨,乾脆二人的新公司就落實在這兩個配送基地上,也甭刻意再找什麼新地方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機遇到時,自有貴人來相助。
唐老闆又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立刻離開醫院,忙著回家去整理資料,很多細節都要儘快成文,方便跟許暉商量修改,還有他親戚又給了他一些關於金州那家大綜超的物流模式,多加學習和借鑑總歸沒壞處。
離著過年還有一個禮拜的時候,許暉終於得到了準予出院的消息,據說顱骨那道疑似裂開的縫隙收縮的非常快,各方面檢查後的指標也都不錯,到底是年輕,機體恢復能力強。
這幾天,許暉一下子忙了起來,自然是爲了新公司的事情,與魏少輝面談了兩次,都是偷著跑出去的,唐老闆打掩護,一起騙那老頭子。
魏少輝雖然有時候看上去吊兒郎當,但幹起正事兒來非常認真,面對許暉和唐老闆,他居然還帶了兩個助手,搞得非常正式和嚴肅。
其中一個是專業的財務分析師,專門搞預算測算的,另一個是搞規劃和投資,包括公司設立和股權分配籌劃。
第一次面談就像上課,兩個助手把魏少輝的想法和意圖用他們專業的語言描述,各種數據和圖表羅列了一大堆,厚厚的一摞紙,搞的許暉各種懵圈,好像又回到了課堂聽天書一般。
畢竟高中文化,許暉從未接觸過財經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建鑫搞的幾家小店,都是作坊式的野路子管理,拿個小本本就能記錄和算賬,反正有錢賺就可以,至於規劃、預算和存貨分類模型等等這些東東,真的是另一個世界。
許暉忽然感覺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剛剛聽了一會兒就汗顏無比,而唐老闆比他好一些,懂不懂都拿支筆記錄,不一會就記了滿滿一張紙,之前準備的很多東西完全用不上。
而魏少輝則樂滋滋的叼著香菸,端著紅茶,既不插話,也沒有任何所謂指導,似乎就是專門在欣賞許暉和唐老闆的囧態。
第二次見面就好多了,因爲變成了以魏少輝爲主,兩個助手只是在需要提供數據的時候才插話。
魏少輝張嘴當然是大白話,偶爾還會噴出幾隻草泥馬,這一下就很容易懂了,實際上就是昨天兩個助手數據分析的概括。
比如,雙方合資後各佔多少本,達到什麼樣的配送規模就能賺錢,配送中心的庫房類型、數量、佈局等等,在淡季、旺季的貨物吞吐量,由此得出一年下來總的配送週轉量範圍,然後對應的是人員及設備配置,最後得出總投資額。
一條線捋下來,很清楚,許暉和唐老闆都能聽懂,但總的投資額把他倆嚇了一跳,居然能夠達到千萬規模,倆人的舌頭一個比一個吐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