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

有著自己的想法的項羽最終沒有選擇子嬰給出的兩條路子,羞憤務必的他從一名侍衛的手中奪過一柄長劍便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項羽一死,楚國剩餘的殘餘勢力在秦軍的攻勢下立時土崩瓦解,至此崩亂五年之久的天下在三世皇帝子嬰的手中再次一統。

這一年是三世皇帝二元年。

此時雖然處於淮河沿線,然而空氣中的也已經夾雜了不少的寒意,此時已經到了秋末冬初。

然而就在所有的人沉浸在秦軍戰勝楚國,終於重新一統全國的喜慶中之時,一封從燕地而來的戰報帶著北地的寒意來到了垓下。

嚴格來說,這是一封大勝的喜報。

在之前匈奴雖然佔據了秦軍五座城池,秦軍戰損達七千之衆,然而死在城下的東胡人不下五萬之數。

在最後沮陽血戰之中,東胡人丟下了七八萬具屍體,而匈奴十萬精銳基本上在沮陽沒有逃出多少人。

燕地戰事,秦軍陣亡萬餘,而東胡人死了十多萬,匈奴的十萬精銳也經本上損失殆盡。

然而子嬰卻是知道這份戰果的是軍神李牧和五千秦軍士卒用烈火焚身的決絕換來的。

北方的草原終究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啊!

子嬰緊緊的抓著這一份戰報看著北方想到。

……

雖然子嬰已經決定要解決草原之事,然而卻不急在這一時,馬上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在這個尚沒有棉花的時代,在冬季北進草原作戰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當然子嬰也不是什麼都不做,隨著南地的平定,秦軍的主力在子嬰的調度下已經開始緩緩的向著北方移動。

根據戰報,冒頓已經是已經死在了沮陽城下,冒頓死了,匈奴的主力完了,草原的形式可想而知。

匈奴實力大損且羣龍無首,已經被匈奴人征服的月氏和東胡人絕對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草原上牲畜上膘打草一般也是在秋季,然而這個秋季草原是是在和大秦的兩線戰爭中渡過。

若是戰事順利從大秦擄掠足夠的糧食這個冬天也無所謂,然而南下的匈奴人勇士卻是差不多全軍覆沒。

此時草原上不但牲畜沒有養肥更沒有積攢出足夠過冬的草料。

爲了生存,哪怕是寒冷的冬季草原上的戰爭恐怕也少不了,等明年春暖花開,草原上部族實力耗損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大秦入住中原的時候了。

就在子嬰準備回返咸陽之時,一夥不速之客卻拖住了子嬰的腳步。

秦軍在攻佔了項羽的老巢會稽郡之後,意外的解救了一夥“外國友人”。

據其自稱他們是從樂浪海的另一邊而來的,前來向上國之主求助。

樂浪海的另一邊,子嬰第一反應便是扶桑,也就是如今的某島國,要知道子嬰可是一直以爲當年徐市那小子帶著三千童男童女跑到了日本去了。

這件事子嬰一直沒忘。

如果這一隊使節是真的從扶桑過來的話,不正好可以瞭解下徐市究竟有沒有去了日本。

而且既然他們能夠順利到達中土,說不定這些人手中掌握著從中土到日本的海圖也說不定。

要知道日本來使在在漢代時便時有記載,《漢書·地誌》有載“樂浪海中有倭人……以歲時來獻”。可以見得當日本已經與漢代有了較爲緊密的交流。

在這個時候雖然史書上沒有兩地交流的記載,然而卻也不能否認中土和扶桑就沒有聯繫,說不定來了就被剁了也不一定。

這幫人不就是秦軍從楚國的大牢裡救出來的,若是再晚一陣子說不定這些人也就去見他們大神去了。

子嬰當即命令將這一支隊伍送來垓下。

垓下距離會稽並不遠,五日後這一隊的“外國使節”便被帶到了子嬰的面前。

誠言,這幫人的形象也是讓子嬰大吃一驚,作爲代表國家形象派出來的使節,長得倒是還可以,不過子嬰看到這些人第一反應便是這難道不是扶桑那邊來的,而是小人國來的。

這些使節的平均身高恐怕最多隻有一米五左右,立在最前面的正使憑藉著將近一米六的身高已經是這一隊人裡當之無愧的“巨人”了。

“出雲國使臣叩見大秦皇帝陛下!”一見子嬰這一隊的使臣便直直的衝著子嬰行禮道。

讓子嬰驚訝的是這正使竟然說的是中土之語,雖然語調有些奇怪罷,不過仔細聽的話倒是可以聽得清楚。

而且顯然來的路上,一些禮儀包括對子嬰的稱呼秦軍將士應該是都跟這些人介紹了。

出雲國子嬰的記憶裡倒是有一丁點的印象,貌似這個國家是日本傳說中的一個古國。

如此到可以確認這些使臣是真的來自於日本。

“貴國遠居海外,貴使竟然能習得秦音,可否爲朕解惑?”子嬰直接問道。

“回稟陛下,下臣之語乃是習自吾祖。”那使臣規規矩矩的解釋道:“周紀崩壞,諸侯混戰數百載,上國之民多有避禍海外者,其人自稱‘高民’,吾之先祖亦是於百餘年前渡海漂泊至出雲。

今扶桑百國,爲王者亦多爲高民後裔,且以習秦語爲貴。”

聽完這使節的敘述,子嬰總算明白了過來,之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混戰一些過不下去的老百姓甚至卿大夫便渡海去海外逃難討生活,其中一部分便逃到了如今的日本。

和當地甚至沒有開化的土著相比,這些人自然掌握著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幾百年的發展中便慢慢的通過收攏土著形成了百餘個微型國家。

其中佔據統治地位的便是當年那些渡海的中原民衆,這個正使能夠長到接近一米六的身高,恐怕也是因爲是那些最初的“高民”的後裔。

不過那些人和基數巨大的土著相比,畢竟是少數羣體,估計再通婚上幾代人恐怕就都一樣高了。

“爾等來我大秦有何事?”子嬰繼續問道。

子嬰一說到這,這使節突然間神情激動了起來。

撲通一聲跪倒了地上,衝著子嬰說道:“下臣叩請上國皇帝救我出雲國,我出雲國願世世代代爲大秦附庸!”

說著話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簡來,便要起身呈送給子嬰。

“止步!”守衛在一旁的侍衛持劍立時上前擋住了使節的前路。

劍已出鞘。

自從荊軻刺秦的事情發生之後,大秦侍衛對這些試圖接近皇帝的使節就有些敏感。

見到兇神惡煞般的秦軍侍衛持劍擋在自己的面前,這個使節頓時有些驚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子嬰見狀知道侍衛們也是忠於職守只得略一示意,一旁的宦官過去將使節手中的國書取來,遞給了子嬰。

子嬰打開一看,內容和那使節說的差不多,無非就是出雲國受到了一夥實力極爲雄厚的“高民”的攻打,希望能夠得到上國的援助,出雲國願意世世代代爲上國的附庸。

一大夥“高民”正在攻打出雲國。從之前使節的敘述中子嬰已經知道了“高民”是扶桑對東渡的中原人的稱呼,一大夥“高民”的話難道是……

“那些高民是什麼根底你可清楚?”子嬰繼續問道。

那使節顯然還沒有從方纔的震懾中回過神來,戰戰兢兢的回道:“回稟陛下,這些人根底我扶桑百國亦是不清楚,不過這些人十餘載之前從登陸扶桑時便有數千人,只不過大多數都是孩童。

剛開始還只是佔據了沿海的一小塊區域,不過這些年他帶去的孩童長成之後,便開始大規模擴張,扶桑百國近乎半數被其所滅。”

“那夥人的頭領是不是叫徐福?”使節說到這裡,子嬰大至少已經確認了那些東渡日本的人的身份,便打斷了使節的敘述問道。

“陛下怎知?”子嬰突然說出了那支隊伍的身份,讓這使節頓時有些驚詫不已。

難道那支隊伍和眼前的大秦皇帝有所關係,那自己這一行前來豈不是羊入虎口。

“你只需要回答朕是不是?”子嬰繼續發問道。

聽到子嬰這句不含多少情緒的問話,那使節不敢隱瞞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是,那夥人的頭領據傳言名叫徐福,有搬山蹈海呼風喚雨之能,自稱自己是高天原的神明派來統治大地的天子,終歸會成爲大地的皇者,所以他的手下都稱呼他爲神武天皇。

他的軍隊號稱是要給扶桑百國帶來和平,所以自稱爲大和軍。”

第五百四十二章 你想怎麼死第四十七章 石油第四百九十四章 曹無傷的疑惑第二百零四章 中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斷尾求生第八十三章 黎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立儲第三十三章 給刺客講鬼故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陰韓信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雲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現狀第二百八十章 十里亡魂第三章 驚懸一線第四百八十六章 秦帝子嬰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願可求第二十二章 貍陽有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鬼第二百三十五章 美人心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城之辯第四百五十二章 蠻夷大長老第十五章 軍神李牧第三十八章 神秘墨門 上第二百零一章 一時手誤第四百一十六章 甌雒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三章 九族歸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何以視君第三十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四百九十一章 兵出武關第六十三章 擒拿李牧第五百五十一章 伸進扶桑的一隻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四百八十一章 血詔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性第五百二十一章 目標——草原之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回返南越第二十三章 二坑徐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背後的人第二百八十章 十里亡魂第四百七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伐楚之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八章 巡幸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屎尿大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三十五章 臣有所請第四十六章 饑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媳婦分房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兵下平輿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大坑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程路遠,恕老朽難以相伴第四百七十章 沛公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納壯的心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章 汝奈何之第五十六章 戰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韓魏生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第三百六十四章 強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黑夫家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跳板第一百三十一章 變故橫生第五百六十章 朝鮮歸秦第四十九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二章 迴天第九十一章 荊軻第四百二十章 插兄弟兩刀第四百七十四章 敗亡第五百六十二章 末路第六十五章 奔逃第四百一十六章 甌雒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力士被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最後的戰國第一百八十章 隨波而去第二百零四章 中招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是見義勇爲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高犯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營中演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蕭何入轂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燒薊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使命第十一章 君子有所爲第三十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良之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得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革第五十五章 再會李牧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爲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將歸位第四百五十章 扶蘇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流不盡第二百七十五章 刺秦 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一百四十七章 愛兵如子第二十四章 傻人有傻福第四百九十九章 護軍都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靈渠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四百九十章 盟書
第五百四十二章 你想怎麼死第四十七章 石油第四百九十四章 曹無傷的疑惑第二百零四章 中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斷尾求生第八十三章 黎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立儲第三十三章 給刺客講鬼故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陰韓信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雲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現狀第二百八十章 十里亡魂第三章 驚懸一線第四百八十六章 秦帝子嬰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願可求第二十二章 貍陽有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鬼第二百三十五章 美人心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城之辯第四百五十二章 蠻夷大長老第十五章 軍神李牧第三十八章 神秘墨門 上第二百零一章 一時手誤第四百一十六章 甌雒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三章 九族歸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何以視君第三十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四百九十一章 兵出武關第六十三章 擒拿李牧第五百五十一章 伸進扶桑的一隻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四百八十一章 血詔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性第五百二十一章 目標——草原之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回返南越第二十三章 二坑徐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背後的人第二百八十章 十里亡魂第四百七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伐楚之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八章 巡幸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屎尿大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三十五章 臣有所請第四十六章 饑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媳婦分房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兵下平輿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大坑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程路遠,恕老朽難以相伴第四百七十章 沛公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納壯的心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章 汝奈何之第五十六章 戰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韓魏生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第三百六十四章 強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黑夫家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跳板第一百三十一章 變故橫生第五百六十章 朝鮮歸秦第四十九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二章 迴天第九十一章 荊軻第四百二十章 插兄弟兩刀第四百七十四章 敗亡第五百六十二章 末路第六十五章 奔逃第四百一十六章 甌雒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力士被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最後的戰國第一百八十章 隨波而去第二百零四章 中招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是見義勇爲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高犯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營中演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蕭何入轂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燒薊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使命第十一章 君子有所爲第三十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良之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得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革第五十五章 再會李牧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爲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將歸位第四百五十章 扶蘇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流不盡第二百七十五章 刺秦 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一百四十七章 愛兵如子第二十四章 傻人有傻福第四百九十九章 護軍都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靈渠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四百九十章 盟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西青区| 大兴区| 通山县| 鄂温| 闻喜县| 黎平县| 白城市| 卢氏县| 武义县| 合川市| 南昌县| 扎兰屯市| 饶平县| 电白县| 珠海市| 霞浦县| 类乌齐县| 岳普湖县| 淅川县| 临清市| 成武县| 凌源市| 台东市| 山东省| 治县。| 广安市| 屏边| 吴川市| 库尔勒市| 宁津县| 通许县| 宁化县| 平果县| 林甸县| 酒泉市| 剑川县| 岳阳市| 遵化市| 荥阳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