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天臺寺

開皇17年7月。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大隋建國至今,已是17個年頭了;南陳滅亡也已有8年之久——當然了,這個8年,只是按照建康城破、陳後主降隋算起的。如果以三吳、嶺南的零星反抗義軍被隋軍撲滅作爲天下一統的標準的話,天下太平纔不過6年多而已。

烈日炎炎,草木蔥蘢,江南炎夏,好不令人悶燥。

括州臨海縣、天臺山中,一行甲冑鏗鏘的大隋左翊衛勁卒,在盤曲蜿蜒的山道上氣喘如牛地小跑著,汗水順著甲葉的縫隙層層滴落,連綴在一起之後便猶如雨夜屋檐下的珠串一樣淅淅瀝瀝,著實讓人看著難受。

後世有李太白詩云:“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雖是常見的李氏誇張之語,卻也可以看出天臺山之雄峻非比尋常。那羣士卒清晨登山,上午正是最熱的時候,到了將近正午,因爲已然爬到了四五百丈的高處,故而雖然列日當頭,居然倒是逐漸涼爽了起來。一行在蒼松竹林之間小憩一陣,用山泉灌了個水飽後,登時恢復了精神,繼續踏上登頂的征途。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天臺寺,已經出現在視線盡頭了。

一個看似校尉職銜、穿著明晃甲冑的軍官手搭涼棚眺望了一番,回頭拿著馬鞭在一根老竹上啪啪磕了兩下,伴著簌簌而落的竹葉大喝道:“歇好了氣力便趕緊繼續趕路,晉王殿下有令,可是要儘快請得智顗大師親赴揚州!能早一天便是一天。”

……

天臺寺內,住持智顗大師端坐一處斗室之內,面前只有一個未曾受戒的短髮沙彌服侍。兩人低聲碎語,也不盡是說些佛理,尤其是那小沙彌言辭頗有機鋒見地,竟也能讓年高德劭的智顗大師屢屢微露讚許,渾不似尋常假正經出家人的嚴肅。

斗室頗爲簡陋,雪洞一般沒有裝飾,也沒有牀榻桌案、供奉神龕,僅有一些字幅掛於四壁。中間兩個相對的蒲團之間,放著一個未曾上漆的木盤,無非是陶壺粗碗,點著兩盞釅茶。室內氛圍融洽,顯然是不知道外頭有兵馬迫近。

智顗大師年約六旬,法相莊嚴:他乃是天臺宗事實上的開山鼻祖,一代宗師,修行氣度自然是沒什麼好多說的。

後世東瀛某小國自命佛法傳統淵深,其實不過都是從智顗大師的徒子徒孫那裡學去的皮毛而已。s173言情小說吧九百年後某號稱“第六天魔王”的東瀛軍閥頭子,在被禿驢們欺負得冒火之後,一橫心把號稱“東瀛佛國祖庭”的比睿山延歷寺給燒了。而那延歷寺只是東瀛法祖最澄法師隨遣唐使來國清寺苦學多年有成後、回國蓋成的,按照這個倫序算法,天臺寺可算是“東瀛祖庭之祖庭”了。

智顗大師如此高人,按說能夠坐在他對面的沙彌定然也不是凡品了。不過細細觀之,那竟然是一個不過十三四歲的少年人,脣紅齒白,眉目清明,頭上髡了一副寸許短髮,並無燒戒,顯然也不是嚴格按照佛門弟子的要求嚴格修持之人,平素剃髮應該也不勤快。觀其形貌,雖然年紀還小,卻已然有五尺半身段(隋尺),骨架清癯俊健,眉宇間透出一股天然莫名的英朗氣息。

如果非要給這種氣場一個詳細一些的描述,那隻能說,這是一種數百年詩禮浸潤的世家積澱、和個人從小顛沛苦楚的歷練所磨合出來的氣質。就好像一顆深在遠山凍頂絕壁之上的釅茶,飽經風霜、光華內斂之後,等待著滾珠碎玉般的沸泉,將其內涵慢慢浸潤熬煉出來。

一老一少的對坐論道,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打斷了。

“大師!山門外有大批朝廷兵馬過來了,不知是何事情,看著來得很急。”

聲到人到,隨著這一聲壓抑而急促的喊聲,斗室的門被一個三十好幾的中年人撞開了,只見那中年人跌跌撞撞,一身的讀書人打扮磕髒了好幾處,頜下五綹長鬚紛亂駁雜,好不狼狽。

智顗大師淡定地轉過頭去,對著中年書生微微頷首,隨後古井不波地問道:“率更,你雖沒有正式入我門下,也算是在此靜修多年的了,怎得這般沉不住氣。來人打著何人旗號?多少兵馬?”

中年書生也知道自己此前魯莽失態,趕緊正了正衣冠,單手不倫不類地打個問訊,說道:“回稟大師,來人約莫一兩百衆,都是左翊衛的衣甲徽號,距離寺裡只有一里多地了。某怕他們是要對小師弟不利的,也不敢查問來意,便趕緊回來報信了。”

智顗大師白眉一挑,“左翊衛?那便是宇文述那老狐貍派來的了。晉王殿下往年與老衲交遊論法,也不曾派遣兵馬前來,怎得這次……莫非真個是知道了蕭居士的身份?”

說著,智顗大師目光轉向那個少年沙彌,少年也是心中一凜:“弟子該往何處避走,還請大師明示!”

見對方並不拘泥,也沒做出啥不合時宜的剛烈出格舉動,智顗大師心中略定。看了一下中年人,又看看少年,智顗拍板道:“來人已經如此這般近了,這寺中又無其他下山之路,便去後院外牆下竹林間避走一時,待退兵再出來便是。老衲與晉王殿下多有書函往來,也曾蒙晉王誠志問法,想來宇文述便是得了什麼消息要想邀功,只要不曾有確鑿的真憑實據,也是不敢妄爲的。”

“弟子本是該死之人,得蒙大師庇護數年,已然是法外之幸。今日又要連累大師承擔如此風險……大師得晉王如此賞識,本可輕易北去,執掌一名山古剎……”

少年人眼圈一紅。他自小失怙,祖父與叔父也在六年前死於非命,後來母親也病亡了。他本人從7歲時便得蒙智顗大師收錄教養,雖然智顗是個出家人,但是在少年眼中其親近程度實則與親祖父別無二致。此刻聽了對方的大包大攬,他這般說自然是真情流露。

“咄!休要胡說!老衲一介出家人,只求宣化弘法,難不成還拘執那些俗禮虛名?當年武帝崇佛極盡,捨身珈藍,雖後來橫遭侯景之禍,綿延橫禍數十載,但終究是大恩於我佛門,老衲雖未能全部身受,怎敢不令其果報有終。”

說完,中年人便扯著小沙彌去到後院,開了一扇柴門,放其自走入後山竹林之中,自己返身回到寺中。

……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左翊衛的隋兵便來到寺前,不過還算收斂,只有爲首數十人入內,也不敢喧譁嘶鬧,只是恭敬肅請智顗大師出來相見,轉交晉王殿下手書。

智顗爲了不讓人看出異狀,依然如同楊廣此前多次相招時那般拿捏,並不出來相迎。那校尉也不以爲忤,問明瞭去向,親自到智顗的禪房門外行禮恭請。

“左翊衛門下校尉劉灌,奉晉王殿下手諭,懇請大師速往揚州相見。”

“將軍遠來不易,且入奉茶。”隨著一聲嘎吱響動,明顯很久沒上油的木門緩緩打開,智顗示意那名校尉入內,一邊奉上茶水,一邊觀其行色,見著實看不出一絲殺氣後,才緩緩坐回蒲團問道,“晉王殿下此前相召,莫不是以文士往還,今日爲何勞動將軍?”

劉校尉一口氣喝乾了一碗濃茶,拱了拱手說道:“好教大師得知,此番實在是晉王急切得緊——晉王妃突染重疾不起,遍訪揚州名醫無效。嗣後卻是王妃自言得神人託夢,說是命數有些違礙,非得大師代懺開解,方得無恙。晉王伉儷情深,不忍愛妻受苦,又怕尋常信使往還遲延、招呼不周,故而命宇文述大人遣人日夜兼程快馬趕來——倒是末將來得唐突了。”

聽了如此這般說辭,智顗倒是鬆了一口氣——原來動用這些武夫前來,只是要自己走一趟揚州,給晉王妃做做法事經懺,並無他意。只是以他數十年的養氣功夫,面上自然是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的。

“勞晉王殿下費心了,既然信重老衲,老衲自當從命——劉校尉準備何日啓程,可是今日便要下山麼?”

“若是大師身體沒什麼不便的話……”

“既如此,還請劉校尉先出去片刻,待老衲略作準備,一個時辰後便下山——下山的山路老衲也是走得慣了,入夜時分總能到臨海縣上歇息的。”

“大師自便。”劉校尉說著,便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

智顗目送劉校尉掩門離開,也不馬上動作,靜靜打坐喝完一碗茶,把前因後果想明白了,才起身繞到寺中人跡罕至的後院——這裡尋常不得他的首肯,僧衆是罕有到此的——轉入後院後,便見到中年書生在一旁窺伺。

“來人只是晉王請老衲去揚州做經懺的,和蕭居士並無瓜葛,讓他不必躲藏了。”

“那便好,那便好!我說小師弟也不是這等薄命之人。”中年書生聞言果然面露喜色,一邊說著一邊就往後牆邊的小門走去,想讓外出躲藏的小沙彌趕緊回來。

中年書生在竹林中行不多遠,壓著嗓子喊了幾聲,便聽到了小沙彌的迴應:對方居然躲在後山陡坡上兩叢交錯的老竹上,從坡頂一眼望去,顯然是看不見的,若是剛纔那羣隋兵搜查,想來也不可能找到。

小沙彌一聽來的隋兵不是抓自己的,也是面露喜色,緊繃的神經也鬆弛下來,正要讓中年書生搭把手把他拉上去。

卻不防,老竹表面光滑,又被少年人緊張之下汗水打溼了一段,要想發力爬起來的時候,小沙彌居然腳下一滑,“咔嚓”一聲折了一段竹枝倒了下去,沿著山坡滾出足足七八丈坡地,才被下頭的竹子架住。而小沙彌的腦門在一根竹管上狠狠磕了一下,瞬間便有嫣紅的血色透了出來。

“師弟!”

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9章 首惡第42章 議取平壤第93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0章 滔天毒計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71章 誤認絕癥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4章 曾母逾牆第65章 試船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得見第10章 乘風大勝第6章 平蜀在望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79章 攤牌第1章 遼東城下第79章 攤牌第27章 狂攬小弟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5章 棋高一著第24章 試探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0章 不爭第15章 新李密三策第5章 論持久戰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1章 八艘飛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100章 變天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8章 虞世南第53章 分崩離析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70章 飛來橫禍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79章 攤牌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章 江東復甦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6章 謀反前夜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66章 一種二熟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9章 樑唐爭鋒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9章 皮島海戰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2章 分化瓦解第23章 貌似烏龍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87章 工程藝術第85章 代差利潤第3章 迎戰許紹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49章 邀天之幸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4章 福船建成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章 鳴鳳元寶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44章 反心萌發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38章 以退爲進第51章 亡國滅種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1章 軍事第二後勤第一第1章 白雲蒼狗第19章 涿郡淪陷第68章 進展神速第62章 以戰促和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章 人走茶涼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30章 秋風掃落葉
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9章 首惡第42章 議取平壤第93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0章 滔天毒計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71章 誤認絕癥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4章 曾母逾牆第65章 試船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得見第10章 乘風大勝第6章 平蜀在望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79章 攤牌第1章 遼東城下第79章 攤牌第27章 狂攬小弟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5章 棋高一著第24章 試探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0章 不爭第15章 新李密三策第5章 論持久戰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1章 八艘飛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100章 變天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8章 虞世南第53章 分崩離析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70章 飛來橫禍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79章 攤牌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章 江東復甦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6章 謀反前夜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66章 一種二熟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9章 樑唐爭鋒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9章 皮島海戰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2章 分化瓦解第23章 貌似烏龍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87章 工程藝術第85章 代差利潤第3章 迎戰許紹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49章 邀天之幸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4章 福船建成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章 鳴鳳元寶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44章 反心萌發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38章 以退爲進第51章 亡國滅種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1章 軍事第二後勤第一第1章 白雲蒼狗第19章 涿郡淪陷第68章 進展神速第62章 以戰促和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章 人走茶涼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30章 秋風掃落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张北县| 连城县| 康马县| 江都市| 都江堰市| 句容市| 苍梧县| 定南县| 刚察县| 阳原县| 鹿泉市| 珲春市| 定安县| 呼和浩特市| 博客| 兴和县| 喀什市| 南和县| 五家渠市| 抚顺县| 泰和县| 遂昌县| 三门峡市| 石首市| 孝感市| 莱阳市| 慈溪市| 张家川| 淄博市| 墨玉县| 武冈市| 鸡泽县| 九龙坡区| 贵港市| 额济纳旗| 习水县| 赤峰市| 镇安县| 宝应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