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章 反間

蒙恬的大軍在取下太原之後,卻並沒有順勢攻打上黨郡,而是往北攻下了一時無準備的雁門郡和雲中郡、九原郡。本來秦廷面對虎視耽耽的蒙恬大軍還是有些防備的,不料他們卻只是在北方的郡縣折騰,這使朝廷內的恐懼之心大減。衆人都認爲蒙恬等人不過是趁著秦大兵徵楚的時機擴充自己的地盤,同時又怕觸怒了朝廷所以就對邊疆各郡動了手。

所以當一些太原等郡的人逃到咸陽城來時,趙高、胡亥等人也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這些郡縣雖然是名義上秦的領地,但其實卻不能爲朝廷帶來一點利益,甚至朝廷還要將得來的稅收的一部分用來接濟這些地方的人。但是章邯卻是看出了這幾個地方的重要,這幾個郡縣表面上的確對朝廷沒有貢獻,但它們卻有著大秦極其精銳的戰士。由於這裡的百姓生活在邊疆,所以他們總是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比如分佈在郡外的猛獸,比如雖然不多,但依舊出現的匈奴人。倘若沒有一身氣力和武藝,這裡的百姓早就死去了,但因爲朝廷的不重視,所以這裡的人並沒有被徵調進軍隊中。或許也是因爲秦軍本來就是一個強大的存在,所以對這些並不是士兵出身的百姓並不太過於看重??墒钦潞獏s是在北地做過一段時日的將領的,他曾見過那些不遜於秦軍主力的北方漢子的戰鬥力的,現在這幾個郡居然接連被破,使得章邯有些坐不住了,於是他進宮了。

“皇帝,現在蒙恬軍不斷地取下那些北疆的郡縣,對我們很是不利啊?!闭潞辜钡氐?。

“如今我大秦的心腹之地都已經是戰火連綿了,還有什麼心力去看顧那些不太重要的邊疆之地呢,何況蒙恬等人不過是趁火打劫,擴張一下自己的勢力,也不會威脅到我大秦的生存。有他們在北方,還可幫我們擋住匈奴人,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相對於章邯來說,胡亥是一臉的輕鬆。

章邯早就知道皇帝會有這樣的反映,忙將自己知道的北方幾個郡的實情說了出來,然後分析道:“現在的確會如皇帝所說的一般,蒙恬他們的舉動對我大秦的根本沒有傷害,但是若讓他們因爲得到北方諸郡的百姓的支持而兵力大盛的時候,我大秦就要面對比楚、齊等軍更爲厲害的對手了。所以末將希望皇帝趕快讓末將領軍去幫助剩餘的幾個郡縣,以免他們也落在蒙恬手中。”

章邯這個自己用來制約趙高的人物胡亥自然不會讓他離開,於是他爲難地道:“你且讓朕想一想,去北疆諸郡守護,又將派出數萬人馬,那我咸陽城與函谷關中的兵馬就會大減,這樣豈不是內部空虛了?!?

“皇帝如今我們的敵人有齊、楚、趙和蒙恬軍。齊人被楚人幾戰打得已經元氣大傷,一時半會是沒有多少力量來作亂了,楚人又正和白將軍他們交戰中,肯定騰不出手來,至於趙人更是隻有邯鄲一城而已,不過茍延殘喘,所以末將看來這些敵人都對我們沒有威脅,皇帝又何必在意呢?”章邯的心思現在完全放在北方諸郡,所以便想當然地道。

胡亥聽了他的分析也覺得有理,但是要章邯率軍前去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肯的,於是他提出了另一個方法:“那朕就讓其他的將領率軍前去援助,至於將軍,還是留在朕的左右爲好。”

章邯在胡亥說了這句話後,也記起了自己是讓胡亥和趙高平衡的人物,如果自己現在卻了北方,那咸陽城中就無人制得住趙高了。於是他無奈地道:“遵旨。不知皇帝會派什麼人前去支援北方諸郡?!?

“這。。。”胡亥一時倒也找不到將領能夠擔此重任,現在咸陽城中的將領倒是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趙高的人,自己還真沒辦法將他們調去北方,一時不知如何說了。

章邯也看出了胡亥的無奈,於是道:“臣的副將王離,乃是當年助始皇帝平定六國的王翦之孫,王賁之子,也是善戰之將,可讓他帶兵前去。”

“王離,”胡亥念著這個並不熟悉的名字,問道:“既然他是名將之後,爲何朕卻從未聽說過他?”

“只因王離此人太過剛直,得罪了趙高與李斯,使得雖有一身才學卻無處可用,臣也是到了咸陽後才得知有他這麼個人的還望皇帝能夠重用他。”

“既然是章將軍推薦的人,那朕自然信任,就讓他帶五萬人馬去北方支援吧?!?

於是咸陽城中本來就不多的守衛力量又減了幾成,而此時蒙恬卻已經佔領了九原郡,然後又領兵返回了上郡。接下來纔是他們的重頭戲,攻擊讓秦廷著緊的上黨郡。他攻打北方諸郡本來的用意是爲了讓秦人有一個錯覺,當自己並不想滅了大秦,現在攻打上黨也不過是一個繼續擴充地盤的行爲,這樣秦雖然會派大軍來,但卻不會孤注一擲,同時也爲扶蘇做了準備。但此時,王離的五萬大軍卻恰好也來到了上黨郡。

王離畢竟是世家出身,也是熟讀兵書之人,在得知蒙恬的行爲之後,他反而想到了要攻擊上郡,這樣就能化被動爲主動。只要上郡被攻擊,正在北邊作戰的蒙恬必然回師來救,那樣他就可以和蒙恬正面交鋒了,同時北邊的危機也自然解除了。所以他的大軍沒有直奔北方,反而是想經過上黨郡而前往上郡。這一下,兩軍正好在上黨碰面了。

九江城外楚營中,項羽還是在不斷地問著項梁:“叔父,如今我軍已經大佔上風,可爲何你總是不讓我帶兵殺上城去呢?這都又是五日過去了?!?

項梁悠閒地看著他的侄子,笑道:“羽兒,上次我軍能如此輕易地將秦兵擊潰靠的還是運氣,並不是我們的將士比秦兵英勇善戰,這次倘若我們逼得過緊,恐怕他們會來個魚死網破,到時候我們楚軍就會有大的傷亡,到時候不利的還是我們。”

“難道叔父想將他們就這樣困在城中,讓他們最終餓死其中嗎?”

“這倒不用,依我想來,再熬上幾日,九江城中的動亂就更大了,到時候我們的計策就能夠實施,那時不用太大的傷亡我們就能取下九江城。”

項羽看著智珠在握的項梁,卻是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能夠輕易地取下九江城,這時他看到了在帳中一角,正看著書簡的范增,於是問道:“是範先生出的計策吧。”

范增放下書簡,微笑道:“正是,在下也是從上次的秦兵破九江城的計策中想出來的。我就要用他們的方法將這九江城再取回來。”

“我聽逃出來的楚兵說秦兵是射了勸降信進去,才使守城的士卒軍心大亂,從而等不及我們來援這九江城就破了,難道範先生也想來這一招?”項羽問道,臉上露出了輕蔑之色。

“秦人心中十分明白,倘若現在開城投降,我楚軍必然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我們想要勸降是做不到的。”范增似乎知道項羽對自己的輕蔑,忙把不可能的原因給說了出來。

“既然這樣,先生還說要照秦人的方法破城?”項羽十分不解。

“我從那日一戰中就看出了秦軍雖然有十萬之衆,但是卻並不團結一致,其中分爲兩個派系。那日在與我楚軍交戰,前方的數萬人陷於苦戰時,後方的數萬人卻丟下這些袍澤於不顧,返身逃回了,我想這兩批軍馬必然是互不統屬的,甚至兩名主將間還有嫌隙。只要我們把握住這一點,這城就易破得很了?!?

項羽畢竟也是一個將才,聽了范增的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先生是說我們可以用反間計,讓這兩支秦軍反目,我們正好趁機入城?”

“是的,所以我才拜託項將軍讓他這些日子按兵不動,爲的就是尋找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項羽一聽能夠順利入城,已經把剛纔的惱怒放在了一邊。

“我們的人可以進城的機會,只要我們的人能夠混進城去,就能挑起城中兩員秦將相互敵視,從而讓秦軍之間產生矛盾,甚至發生爭鬥。這樣城頭的守護自然就減弱了,我軍就能輕易殺進城去了?!?

“而且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缺口,我們的探子已經懷中藏著密信進去了。”一直沒有插話進來的項梁也說道。

“是哪裡?”項羽忙問道。

“城牆的西北角被人發現有個豁口,正好可以讓人攀進攀出,可惜只有一人可進,所以只能讓探子進去。否則我們可以趁夜讓大批士卒進城打開城門了?!表椓河行┩锵У氐溃岸椅覀冎榔渲心莻€叫趙長克的將領乃是趙高的族弟,他必然會防著其他將領一手,所以我就要那探子被他的人抓住,其中的密信卻是白班寫給我的。你說要是讓趙長克知道白班和我有往來,他會有什麼反映?”說著哈哈大笑。

“那侄兒現在就去點齊人馬,好趁著城中亂起之時殺進去。”項羽說著就跑出了營帳。

“將軍現在就告訴小將軍這一切是否太早了?”

“不會,我想城中的亂子就要起了?!表椓赫f著看向了九江城的方向,似乎已經看到裡面亂作一團。

第77章 聽君一席話第44章 同牀共枕第235章 攻守易勢(2)第180章 兩地攻防第182章 兩地攻防(3)第292章 秘密外泄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229章 三城之戰(5)第84章 離開第269章 行險第211章 酈食其第36章 戰吳中(1)第152章 失策第131章 實戰演練第35章 劉邦起義第238章 籌謀反擊(1)第139章 絕境第240章 籌謀反擊(3)第295章 僵持與轉機第155章 刺趙(3)第316章 失策第268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08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72章 重逢第65章 韓信第247章 陣戰第118章 血戰無名谷(2)第79章 軍功之爭第135章 變數第138章 中計第317章 陷阱第73章 試探第16章 有驚無險第115章 決裂(2)第133章 初戰泗水第290章 絕境逢生第92章 再上征途第245章 夜戰第328章 他鄉遇國人第156章 趙高身死第119章 血戰無名谷(3)第332章 轉變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263章 殺俘第91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0章 初見項羽第69章 劉邦降楚第291章 援軍到第197章 收服章邯第10章 風雪赴咸陽第170章 冒險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331章 戰事再啓第166章 破三川(2)第90章 英雄氣長,兒女情也長第167章 最後的刺殺第29章 攻與守(1)第82章 欲離難離第205章 奇襲第169章 函谷關第29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9章 絕境第196章 自投羅網(2)第181章 兩地攻防(2)第189章 天下易主第228章 三城之戰(4)第107章 戰臨淄第229章 三城之戰(5)第222章 一觸即發第278章 開誠佈公第97章 意外(2)第221章 草原風暴第9章 籌謀反擊第221章 草原風暴第246章 出城第68章 伏擊第24章 鐵了心第314章 滅族第258章 叛亂第317章 陷阱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345章 下場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驗第257章 等待第52章 慘敗第35章 劉邦起義第52章 慘敗第278章 開誠佈公第151章 伏擊第140章 被俘第295章 僵持與轉機第11章 雪中行第173章 兵臨咸陽第12章 秦相李斯第264章 危城第169章 函谷關第70章 端午節第156章 趙高身死第327章 匈奴再犯(2)
第77章 聽君一席話第44章 同牀共枕第235章 攻守易勢(2)第180章 兩地攻防第182章 兩地攻防(3)第292章 秘密外泄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229章 三城之戰(5)第84章 離開第269章 行險第211章 酈食其第36章 戰吳中(1)第152章 失策第131章 實戰演練第35章 劉邦起義第238章 籌謀反擊(1)第139章 絕境第240章 籌謀反擊(3)第295章 僵持與轉機第155章 刺趙(3)第316章 失策第268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08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72章 重逢第65章 韓信第247章 陣戰第118章 血戰無名谷(2)第79章 軍功之爭第135章 變數第138章 中計第317章 陷阱第73章 試探第16章 有驚無險第115章 決裂(2)第133章 初戰泗水第290章 絕境逢生第92章 再上征途第245章 夜戰第328章 他鄉遇國人第156章 趙高身死第119章 血戰無名谷(3)第332章 轉變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263章 殺俘第91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0章 初見項羽第69章 劉邦降楚第291章 援軍到第197章 收服章邯第10章 風雪赴咸陽第170章 冒險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331章 戰事再啓第166章 破三川(2)第90章 英雄氣長,兒女情也長第167章 最後的刺殺第29章 攻與守(1)第82章 欲離難離第205章 奇襲第169章 函谷關第29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9章 絕境第196章 自投羅網(2)第181章 兩地攻防(2)第189章 天下易主第228章 三城之戰(4)第107章 戰臨淄第229章 三城之戰(5)第222章 一觸即發第278章 開誠佈公第97章 意外(2)第221章 草原風暴第9章 籌謀反擊第221章 草原風暴第246章 出城第68章 伏擊第24章 鐵了心第314章 滅族第258章 叛亂第317章 陷阱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345章 下場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驗第257章 等待第52章 慘敗第35章 劉邦起義第52章 慘敗第278章 開誠佈公第151章 伏擊第140章 被俘第295章 僵持與轉機第11章 雪中行第173章 兵臨咸陽第12章 秦相李斯第264章 危城第169章 函谷關第70章 端午節第156章 趙高身死第327章 匈奴再犯(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贵阳市| 河津市| 同心县| 安徽省| 会理县| 扎赉特旗| 常宁市| 蓝田县| 泽州县| 泰州市| 吴川市| 镇安县| 滁州市| 苍溪县| 富宁县| 米易县| 黄梅县| 旺苍县| 巩义市| 文登市| 怀远县| 门头沟区| 峨边| 横山县| 泾源县| 庄河市| 嘉黎县| 诸暨市| 兰州市| 云霄县| 安吉县| 伊金霍洛旗| 丹棱县| 平度市| 建平县| 拜城县| 来宾市| 临高县| 长子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