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0章 星辰大海

秦新曆七年,十一月。

燕北,秦國東線上的軍事重鎮,漁陽。

一次決定秦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軍事會議正在召開,參加此次軍議的,幾乎囊括了秦國東、南、西、北各個軍種的將領代表,同時,長安的朝廷也遣派了長史關躍作爲代表參加,與他一起來到燕地的,還有李原已經約有大半年不曾見到的小娘辛追。

辛追的到來,讓李原在疲憊之中,終於有了釋放身心的溫柔港灣,作爲秦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李原身邊的女人不多,贏玉漱、顧蕓娘、辛追三個都是經歷過一番風雨的,因爲年齡、閱歷、個性方面的不同,這三個女子在相處中有過隔閡,也有過沖突,而現在,她們更多的是彼此的包容。

在上一次滯留長安期間,因爲贏玉漱輕信贏氏的所謂血統之說,而差一點內宮動盪,李原在驚怒之餘,也是痛下殺手,清除了宮中那些被延請回來的舊宮人、老嬤嬤,經過這一輪的清除,長安的內宮中服侍宮女大爲減少。

沒有了那些說三道四的長舌婦,向來耳根子軟的贏玉漱也只得將精力更多的放在教導李燁身上,而同時,她與顧蕓孃的關係也逐漸得到修補,本來就沒有大的矛盾,又是在滎陽要好的姐妹,有些事情說開了就好。

這次辛追到燕地來,除了私事之外,還確有公幹,薊縣這座燕地的郡城,正在朝著北方重鎮、一地大城的方向努力,辛追長安大城廣受好評之後,自信心也是空前高漲,如今,關中、關東的一些城池在設計構造方面,也多來請教這位未來的“國母”,當然。這其中,肯定有地方郡守想要討好李原的意思。

戎馬控惚。

男人的戰場,就在天高海闊的這一方天地間。

這些年來,李原基本上一年中大半的時間在各地或指揮戰事,或巡視地方,留在長安的時間少之又少。

靠在李原寬厚結實的胸膛上,傾聽著一陣陣有力的心跳,辛追的心也跟著“碰碰”的跳動起來。

從青澀小娘,到待放的成熟女子。

五年間,辛追在一次次的幸福憧憬中。展望著未來生活的美好,並漸漸的成熟起來,而現在她等到了。

事實證明了,李原是值得信賴的男人。

他雖然不是那種那種天生的情種,不會此生只守一人,但他卻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是一個能夠爲心愛的女人撐起一片天空的男人。

難得的有佳人相伴,李原已經知足了,那種安逸舒適、摟過美貌嬌蠻小娘一覺睡到大天亮的日子。李原不是沒想過,但只要一想到胡亥的悽慘結局,他就驚醒了過來。

歷史上的那些明君帝王,一開始也都會告誡自己。不能沉迷於牀榻之間、聲色女樂,但最終無不在溫柔鄉里墮落。

人過苦日子不易。

而習慣驕奢的生活卻是很容易。

——。

十一月八日。

李原在燕北的漁陽郡召開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守衛北方邊境線的兩大軍事集團。燕北軍團和九原軍團的主將王離、韓信外,遠在南方的各軍主將或副將也分別參加。

其中,王尚、蔣渝因爲各有重要任務。分別派遣了副將前來,位於河西的西進軍團主將李仲翔一直跟隨在李原身邊,在參加完這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後再行迴轉。

在統一中原之後,秦軍內部已經有不同聲音出現,當前必須給各級將領們樹立一個新的目標,通過開闊將領們的眼界,打破只依靠利益和地域分割的小集團,而在更大範圍內建立各軍種之間的聯合,以防止出現志滿意驕、不思進取的情況。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的存在。

隨著秦國的強大,不同出身、不同背景將領之間,也開始形成一個個小的圈子,這種小圈子的存在,漸漸的將將領們分成了不同的派系。根據閻樂這個“大內總管”的情報,目前,秦軍內部各派主要分成了三大派系。

其一是跟隨李原一起打江山的親信將領,這些將領包括了王尚、駱甲、曹信、李仲翔、白廣季等秦軍中堅力量,他們有著相同的出身,同時又與李原關係密切,而且現在也多是鎮守一方的軍中重將。

其二是邊軍集團,以王離爲首,包括了蘇角、蒙虎、楊翁子等將領,不過,這一集團目前分化嚴重,蒙虎被李原任命爲廷尉,基本上是脫離了邊軍體系,楊翁子在與王離鬧翻之後,帶著親卒投了燕地,如今已是韓信軍的副將。

其三是陸陸續續投奔的將領,這個集團比較分散,包括了象韓信、蔣渝、李左車、彭越這樣投奔過來的將領,也包括象季布、鍾離昧、丁公這樣的楚漢降將,與前兩個集團相對緊密的聯繫相比,這個派系的內部沒有一個突出的領袖人物,將領與將領之間,更多的是靠個人的感情在維繫著。

比如韓信與鍾離昧的關係,由於他們之間個人的私誼,使得他們之間的聯繫,要比其他將領更密切一些,但這種聯繫又不能單純的以派系爲進行劃分,畢竟在涉及到關係秦國國事的重大事項上,李原不會放任將領之間的私誼影響到軍隊的穩定。

在秦軍不同派系之間,親信集團超脫於其他兩大集團之上,沒有人會犯傻到和李原的嫡系去爭一個長短。但其他兩個派系,則是矛盾重重。

邊軍和燕軍,兩個主將王離和韓信素來不睦,一方是邊軍的宿將,經歷過幾番變故依舊活躍在第一線,另一方是新生的後起之秀,被歷史所推崇的有名的兵法大家。主將的不和,帶來的就是北方邊境的不穩定,而出於共同防禦和抗擊匈奴騎兵來犯的目的,兩大秦軍實力集團之間,又確實需要多加協調。

具體來說,九原的邊軍方面,由於擁有河套的天然牧場,騎軍上的優勢明顯,但在步軍方面,王離麾下的這些馬上健兒則要差了一籌。而與九原軍相比,韓信麾下的這些燕地健兒,更多的是從中原一帶精選出來的青壯,步戰方面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基礎,而騎馬作戰於農耕子弟來說,還是很陌生的一個兵種。

未來,秦軍的征途會走向更遙遠的地方,李原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親征,只有秦軍各部的合作協同,纔有可能在對付騎術精湛的匈奴遊騎時確立自己的優勢。

放棄任何一方,而無條件的支持另一方,都是無奈的一種選擇,而李原更希望,通過這次戰略層面的分析會議,能讓只看到眼皮子底下這點利益的將領們擡頭看一看,秦國的敵人就在眼前,現在還不是高枕無憂的時候。

這一日,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兵種的秦軍將領聚集一堂,一起傾聽神武王李原講解天下地理、人文風情——。

李原的聲音沉穩而平靜,彷彿在訴說一個個如神話般的故事,化身爲歷史地理老師,教授一羣未知的學生,這種感覺讓李原陶醉其中,思緒也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中學時代。

他從地球形狀爲橢圓形開始,七大洲的分佈,人類的起源、再到古希臘、埃及、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起伏伏,這一個個象徵著人類發展進程的大事件,讓傾聽的秦軍諸將一個個目瞪口呆。

“我們怎麼可能生活在一個圓形的星球上,那爲什麼我們不會頭朝下掉下去,這圓球又究竟有多大?”這是喜愛探究物理天文知識的聽衆在思索。

“七個大洲,這些地方到底在哪裡,是在遙遠的海上,還是在絲綢之路的西方盡頭,它們距離秦國有多遠,要是騎馬的話需要多久,乘坐舟楫又需要多久?”有志成爲旅行家的將領在默默的算計著。

“那些異族的文明,與我們大秦相比,究竟哪一個更加的厲害,還有敵邦的武器,攻城槌、巨石車、重騎兵,比起秦軍的武器、甲士來,又有什麼的不同?”象李仲翔這樣對西方有所瞭解的將領,則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考慮,要是讓他統兵出征的話,應該如何去面對未知的敵族了。

在衆人被這個星球上的歷史地理、人文風情吸引之時,李原終於拋出了他蓄謀已久的一番鼓動之言。

“將軍們,秦國的擴張步伐,纔剛剛開始,在漁陽以北的地方,匈奴人正虎視眈眈,在西域一帶絲路上,我們需要面對匈奴人、月支人、還有來自天山以西的異族的挑戰,在大江以南的地方,在昔日秦國南征軍折戟沉沙的地方,我們要用冰冷的刀劍、鋒芒的箭矢,讓那些叢山深嶺中的蠻族知道,敢於冒犯秦國威嚴的,都必須付出代價。所以,我的將軍們,你們的目光,不應該放在計較小利上面,而應該站在高處,遙望陌生的星辰大海。你們的腳步,沒有理由停歇下來,大秦的旌旗正等著你們插向這個星球的每個角落——!”(未完待續。。)

ps:??新的征途開始了。

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255章 美人同浴第218章 賭博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228章 閻妞妞第22章 復仇之戰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457章 基督教與天師道第15章 運籌帷幄第30章 白馬之戰(六)第58章 焚糧毒計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156章 贖人割地第288章 斬樓蘭第463章 斯巴達克斯第196章 神射手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119章 背水一戰(三)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386章 讀書郎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1章 危城雍丘第195章 圍殲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111章 豐收季第8章 你敗了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327章 黑火藥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90章 胡亥之死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51章 大將軍章邯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42章 滎陽之變(二)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237章 夜襲夜襲第299章 凱旋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457章 基督教與天師道第257章 李左車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73章 風捲殘雲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325章 凝聚人心第196章 神射手第24章 大風歌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257章 李左車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111章 豐收季第87章 黃雀在後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216章 南征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66章 鍾離昧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22章 復仇之戰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33章 玉漱公主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
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255章 美人同浴第218章 賭博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228章 閻妞妞第22章 復仇之戰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457章 基督教與天師道第15章 運籌帷幄第30章 白馬之戰(六)第58章 焚糧毒計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156章 贖人割地第288章 斬樓蘭第463章 斯巴達克斯第196章 神射手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119章 背水一戰(三)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386章 讀書郎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1章 危城雍丘第195章 圍殲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111章 豐收季第8章 你敗了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327章 黑火藥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90章 胡亥之死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51章 大將軍章邯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42章 滎陽之變(二)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237章 夜襲夜襲第299章 凱旋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457章 基督教與天師道第257章 李左車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73章 風捲殘雲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325章 凝聚人心第196章 神射手第24章 大風歌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257章 李左車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111章 豐收季第87章 黃雀在後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216章 南征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66章 鍾離昧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22章 復仇之戰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33章 玉漱公主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吉林省| 利辛县| 固镇县| 彭阳县| 雅安市| 龙山县| 瑞安市| 绥滨县| 灵台县| 长泰县| 威信县| 奈曼旗| 中方县| 宁都县| 永兴县| 望谟县| 怀安县| 红安县| 江油市| 大厂| 漠河县| 长宁区| 海原县| 宣化县| 大丰市| 吉水县| 肥城市| 郯城县| 含山县| 封丘县| 来凤县| 安阳县| 阳曲县| 临夏市| 荆州市| 开封县| 桃园县| 天气| 阜城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