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腹背受敵

秦國伐漢。

武關和雒陽的秦軍正在大量締結,明擺著這是一副吃定漢軍的架式,得悉漢軍斥候的緊急烽火急報,劉邦大驚失色,從年初開始,就連續的派出數路使者,前往各地諸侯處遊說,尋求再一次合縱抗秦的合作機會,但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共抗暴秦。

這是當初諸侯們相約的誓言。

張耳提議合縱不成,不甘心的劉邦又遣了張良再往彭城遊說,張良與張耳兩張出馬,從遊說辯術層面來講,陣營著實奢華。

爲了消除項羽的敵對情緒,張良再用重金行賄了已經靠邊站的項伯。項伯倒也用心,在連續不停歇的對項羽進行騷擾之後,張良終於見到了新婚不久的項羽。

新婚燕爾。

在張良的眼裡,項羽的氣色要比一年前精神了許多,這估計是近日少有的征戰的緣故,一個冬天的將養,對於項羽久疲的身體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項羽是一個天生的戰將,太久的沉寂肯定會讓他不舒服,只不過,在張良小心翼翼的提出楚漢合縱,共抗秦國的提議後,項羽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理由讓張良這個智者也無語。

近日,美人虞姬身體忽然有恙,愛了江山更愛美人的霸王項羽決定留在彭城,守在虞姬的身邊不遠離。

這算什麼狗屁的拒絕理由,不想合縱就不想合縱,女人有的是,又什麼時候能夠擺到檯面上來說了。

真要是這樣算的話,漢王劉邦的身邊還有呂雉和戚姬兩個女人正鬧得不可開交,那他劉邦是不是可以乾脆隱退不做漢王了。

張良黯然迴歸,在心智如狐的智者在碰到不講常理的對手時,也只能徒乎奈何,在項羽表示出消極的態度後,那些見面就吹捧他漢王高義、漢王仁者的小諸侯一個個避而不見,而象魏豹、吳芮、趙歇這幾個有實力的諸侯則紛紛表示,最近境內盜賊四起,手裡的軍隊都用來剿平亂匪了,實無餘力支援漢國。

無力派兵抗秦,這是擺到檯面上的理由,在私底下,張良聽到的傳言則更加的不堪。

“漢王不智呀,竟然去行刺李原,這引火燒身,本王實在無能爲力。”這是和劉邦一向關係不錯的長沙王吳芮的態度。

“漢王,不過是假仁假義的僞君子罷了。”這是來自於西魏王魏豹的態度,魏軍在當初聯合攻打滎陽時被劉邦坑得不淺,不僅萬餘大軍被吞併,就連大將武蒲也陷死在了滎陽城下,這筆無頭冤案到現在還要魏豹耿耿於懷。

“劉邦那廝,也有今天。”活躍在鉅野澤的大盜彭越在得到秦軍伐漢的消息後,禁不住痛快的大叫了一聲。

與魏豹一樣,彭越對劉邦的無恥作風也有親身的體驗,而作爲一路上的對手,這些年彭越是看著李原從一介小兵成長爲一國執政的,那些心懷妒忌的諸侯一直傳說李原得了前丞相李斯的幫助,這讓明白真相的彭越更對李原敬服。

“看來秦國與漢國之間馬上要發生戰事,要想安全還是早早的離開郢城爲上。”這是劉邦麾下的一些消息靈通人士的打算。

投靠劉邦,不過是混口飯吃。

犯不著把命給搭上,沒了漢王、還有魏王、長沙王、燕王等等,再不濟就跑到彭城去求霸王混一口飯吃。

不同的人,對時局有著不同的理解,但不約而同的,均表示出不看好劉邦的意思。

——。

三十年河東,三十河西。

諸侯皆是牆頭草,指望不上。而劉邦這個曾經的楚國西征軍統帥,在人品一次次的敗光之後,也開始失去了號召力。

孤軍相抗強秦。

若是放在一年前,秦軍來犯,他老劉根本不懼。

區區一個殘秦,一羣被趕得四處逃竄的殘兵,還能有什麼作爲。但現在,劉邦卻再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了。

李原是什麼人?

是殺了樊噲、傅寬、酈食其、周茍、周諜、曹參等數名漢將的大仇敵,是將他劉邦從豐饒的關中趕回漢中,又從漢中驅逐到南郡的宿敵。關中根本打不進去,漢中根基又丟了,在秦軍的壓迫下,漢軍能夠佔了臨江這塊地方歇腳已經是老天幫忙了。

要是當初,不是那麼執意對李原趕盡殺絕,不是在人家跑到雍歧邊地之後,還依舊不饒不休的追殺,不是在看到秦國有強大跡象時,又效仿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試圖一勞永逸,秦軍出關的第一個打擊目標又怎麼會是漢國。

每想及此,劉邦就悔不自禁。

連帶著,對竄唆自己當初進攻秦國的一衆部下也埋怨起來,在這種不利的情形下,漢國上下人心惶惶,整軍備戰事務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

軍事方面,曹參戰死、酈商投降之後,周勃接替擔任漢國的太尉,負責漢軍的編練和整訓、擴充,周勃的能力與曹參相比,還是要稍不足一些,不過,比起其它漢將來說,周勃已經算是做得相當不錯了。

西城一戰,漢軍被殲滅萬餘人,滯留在蜀郡的酈商一部又潰散,在這樣的困難情形下,周勃以南郡、南陽郡爲根據,帶著漢軍東征西討,一路掃平了共敖的殘餘勢力,並且收編了多股活躍在長江大澤之中的盜賊,同時,以強行徵募的方式,迅速的將漢軍擴充到了接近二十萬人。

爲應對秦軍的進攻,漢國太尉周勃自率七萬餘主力部隊在南陽郡的宛城堅守,試圖以堅兵固城,作長久的堅守打算。同時,劉邦在郢都聚集起了十萬大軍,準備隨時或增援周勃,或拔腳跑路——。

國事如斯,家事也是無趣。

南郡郢都一帶地處河澤江流地帶,氣候陰溼,對劉邦這樣一個年已五旬的高齡長者來說,這樣的地方並不適合養老養生。

而更讓劉邦煩心的是,內宅失火,隨著戚姬生下兒子劉如意,關於漢王繼承人的爭奪也越發的白熱化起來。

一面是強勢又甘苦與共的結髮之妻呂雉和大兒劉盈,一面是溫柔可人又美貌討人喜歡的美人戚姬小兒劉如意。

夾雜在兩個女人、兩股勢力之間,劉邦感到心力交瘁。而在他一次次的病倒不起時,呂雉與戚姬的明爭暗鬥也越發的加劇。

漢王年歲已高。

不知哪一天就會一覺不起,要是真有那麼一天的話,這王位由誰來繼承,是劉盈還是劉如意,照現在水火不容的情形,一方上臺那就是另一方的末日。

——。

秦新曆四年,四月二日。

在南陽郡北的戰場上,擔負掩護任務的秦軍偏師突然發難,神武侯李原親自率領一萬步卒、五千騎兵從北向南,沿著三川郡雒陽通往南陽郡宛城的馳道大舉殺來。

消息傳到宛城。

漢軍主將周勃臉色立時灰暗了下來,李原的厲害他已領教了多次,每一次都沒能佔到什麼便宜。經過一番思量,周勃決定立即調動漢軍主力聚集到宛城以北,而和以往不一樣,這一次,周勃的背後,不再有曹參頂著,他必須獨擋一面,抵擋住秦軍的進攻。

從四月二日到十日。

秦、漢兩軍在南陽郡北部的丘陵地帶展開激戰,蘇角、蒙虎的騎兵部隊就象一羣來去無蹤跡的飛隼一樣,不停的對步履緩慢、隊伍不整的漢軍進行騷擾,這讓倉促成軍的漢軍將卒苦不堪言。

人數上的優勢,在騎兵與步兵的天然差異面前,變得無足輕重。周勃無奈之下,只得一次次的將麾下將卒聚集成團來抵禦秦騎兵的攻擊。

四月十一日。

戰局突變,韓信的東征秦軍出武關,兵分二路沿漢水東進,並於四月十三日進抵漢中平原一帶的鄧縣、樊城。

十五日,秦將曹信急速東進,率領麾下的月氏將士在輔兵的協助下,以密集精準的長距離弓箭壓制城垣,然後用撞車強行撞開城門,樊城的漢將劉賈雖然調集了約三千餘士卒守城,但在曹信的猛攻下,城池僅告一日夜便失守。

劉賈不敵,領殘部退往宛城一帶,幾乎在樊城被破的同時,鄧縣(新野)的漢軍在馮宣部的巴族勇士的圍攻下,苦苦支撐二日後投降。

秦軍疾速東進。

所到之處,漢軍不是潰散,就是舉了白旗投降。劉賈是劉備的堂兄,在行軍打仗方面一向老成持重,樊城的地勢易守難攻,卻沒有想到僅一日夜就被秦軍給破了城池。胡人和巴人兩支先登銳士的出色表現,讓漢軍將領聞風喪膽。

四月十九日。

韓信軍先鋒一支馮宣部從小道快速南下,突然出現在了郢城的外圍,這一變故讓漢國上下齊齊色變。

層層的佈防,竟然成了一觸即破的笑柄,驚惶失措之下,劉邦連遣灌嬰、呂澤等將領對江澤平原一帶實施大掃蕩,試圖一舉圍殲滲入之敵。而馮宣部在驚嚇了劉邦之後,卻象是失蹤了一般,向西遁入茫茫的神農架原始叢林,不知去向。

隨後,擺出進軍郢都直搗漢國國都的韓信軍,從漢水流域突然再次轉向,由南向北,襲擊周勃漢軍的背後,不及提防的漢軍輜重部隊在秦軍的攻擊下,損失慘重,周勃的漢軍陷入到了腹背受敵的窘境之中。

第83章 人質脅迫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353章 江東子弟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92章 兵入關中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177章 虎牢關大戰(二)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77章 禁忌之戀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32章 權與謀第516章 坑道戰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84章 趙賁趙成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21章 大神“月關”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60章 冒險一搏第73章 風捲殘雲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267章 再戰鉅鹿第337章 無路可逃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69章 神武王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48章 秦匈三番戰第228章 閻妞妞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22章 復仇之戰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262章 冷酷無情第240章 末日競賽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71章 奸細第196章 神射手第22章 花木蘭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7章 大盜彭越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254章 新長安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194章 李仲翔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95章 再見劉邦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193章 秦匈對決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509章 韓信北地軍團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303章 雨中惡戰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254章 新長安第368章 衣錦還鄉第332章 百家爭鳴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
第83章 人質脅迫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353章 江東子弟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92章 兵入關中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177章 虎牢關大戰(二)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77章 禁忌之戀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32章 權與謀第516章 坑道戰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84章 趙賁趙成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21章 大神“月關”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60章 冒險一搏第73章 風捲殘雲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267章 再戰鉅鹿第337章 無路可逃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69章 神武王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48章 秦匈三番戰第228章 閻妞妞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22章 復仇之戰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262章 冷酷無情第240章 末日競賽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71章 奸細第196章 神射手第22章 花木蘭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7章 大盜彭越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254章 新長安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194章 李仲翔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95章 再見劉邦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193章 秦匈對決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509章 韓信北地軍團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303章 雨中惡戰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254章 新長安第368章 衣錦還鄉第332章 百家爭鳴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武汉市| 普格县| 赤峰市| 大荔县| 靖安县| 屏东县| 中方县| 焉耆| 宕昌县| 眉山市| 东乡县| 德钦县| 临城县| 册亨县| 新疆| 湖口县| 正定县| 亳州市| 泉州市| 彰化县| 达拉特旗| 浏阳市| 靖州| 河西区| 衡山县| 平谷区| 泾源县| 弋阳县| 禄劝| 孙吴县| 沅陵县| 江永县| 华安县| 将乐县| 垫江县| 博爱县| 东丽区| 烟台市| 龙州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