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

民族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

北方邊境各民族的異常變動,並沒有讓西庇阿感到警覺,對文明發(fā)達的羅馬人來說,北方的那些部落,不管是高盧人、還是薩克森、日爾曼人,都是野蠻人,征服他們的目的,只是爲了獲取更多的奴隸罷了。

陸上的爭霸,剛剛揭開壯麗的序章。海上的爭奪,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白熱化的跡象,被教訓了一頓的克拉蘇急不可耐的率領(lǐng)艦隊主力出海覓戰(zhàn),但海上的戰(zhàn)事不比陸地,廣闊的海洋到處都是通道,不可能象陸戰(zhàn)一樣據(jù)守關(guān)隘,迫敵不得不戰(zhàn)。

羅馬艦隊沿著愛琴海一帶來回了好幾次,除了驚擾了沿海的漁船外,連秦國艦隊的影子也沒有發(fā)現(xiàn),至於堵到特洛伊港口去尋戰(zhàn),克拉蘇的腦子還不胡塗,遠離本土作戰(zhàn),一旦艦隊的補給不足,羅馬艦隊再強大也只能淪爲對方的俘虜。

——。

時間過得飛快。

地中海炎炎的夏季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巴爾幹半島這個火藥桶終於爆炸了。

色雷斯將領(lǐng)斯巴達克斯率領(lǐng)七千勇士,以大無畏的勇氣翻越阿爾卑斯山,一下出現(xiàn)在了亞平寧半島北部的高原上,如果只是這麼一下襲擾,羅馬人還不當回事,區(qū)區(qū)七千人的隊伍也折騰不起什麼大浪。

但很快讓人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在北方的重鎮(zhèn)米蘭,斯巴達克斯解救了數(shù)十個莊園的奴隸們,並將這些莊園內(nèi)的包括色雷斯人在內(nèi)的各個民族的奴隸組織起來。幾乎是在一瞬間,一支人數(shù)多達五萬的奴隸大軍出現(xiàn)在了羅馬共和國的境內(nèi)。

八月間。奴隸部隊圍攻米蘭數(shù)日不下,斯巴達克斯決定放棄圍城策略,轉(zhuǎn)而尋道直取亞平寧半島南部的羅馬最大城市、都城羅馬城。對於他的這一戰(zhàn)略構(gòu)想,隨軍的秦軍參謀韓安國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以韓安國的想法,色雷斯奴隸大軍雖然人多勢衆(zhòng),但在裝備上、人員素質(zhì)上與正規(guī)軍有相當大的差距,他們開始起義之時,是憑著一股子的銳氣。加上羅馬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纔始得以壯大。但在羅馬人發(fā)現(xiàn)這股奴隸部隊的破壞力之後,以西庇阿的軍事眼光,是絕對不會讓斯巴達克斯有可趁之機的。

所以,最爲穩(wěn)妥的策略,應該是從原路返回,再次翻越北部山脈。回到巴爾幹半島一帶,在那裡奴隸軍隊可以得到秦國大軍的支援,而不會陷入到孤軍奮戰(zhàn)的窘境。同時,這支軍隊的加入,也能加快巴爾幹半島的統(tǒng)一時間,彼得烏斯的高盧軍團此時正被曹信的秦國大軍壓制在了佩拉一帶。

萬分可惜的是。韓安國的這一主張並沒有被採納,色雷斯人在接二連三的勝利消息面前衝昏了頭腦,斯巴達克斯在部下們的勸諫下,頭腦發(fā)熱開始想著要在亞平寧半島建立一個屬於色雷斯人的偉大國度。無奈之下,韓安國只得與斯巴達克斯分開。率領(lǐng)秦軍參謀小隊迴歸。

八月末,羅馬執(zhí)政官西庇阿終於聚集起來足夠?qū)Ω杜`起義隊伍的軍隊。在羅馬城下,斯巴達克斯的隊伍遭到十五萬羅馬軍隊的圍攻,全軍戰(zhàn)死四萬餘人,斯巴達克斯僅僅率領(lǐng)著不到萬餘的殘部突圍而出。

這個時候,如果按照歷史的慣性,斯巴達克斯會選擇繼續(xù)向南進軍,希望藉助海盜的船隻,渡海回到故鄉(xiāng),後來的發(fā)展則是由於海盜的叛變,讓他們又不得不再一次踏上從陸路北上的艱難之路,最終整支奴隸大軍全軍覆沒。

幸好的是,年輕的斯巴達克斯這時終於回悟過來,韓安國的勸解之語,李原在臨行出征之時的警告,在他的心頭回響,奴隸起義軍餘部最後決定,沿著南下之路返回北方,然後伺機從阿爾卑斯山翻越迴歸。

這一路之上,儘管有千難萬難,儘管會有羅馬軍隊阻擋,但只要奴隸們堅定迴歸家鄉(xiāng)的信念,就一定能活著回去。

——。

巴爾幹半島。

原馬其頓王國都城佩拉,在秦軍的三面圍攻之下,搖搖欲墜。

困守城中的彼得烏斯怎麼也想不到,堂堂羅馬將領(lǐng),高盧軍團統(tǒng)帥,麾下曾經(jīng)擁有近二萬勇士的他,竟然會被打得象縮頭烏龜一樣,只能依靠城牆和壁壘來保護自己。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壁壘在幾年前,還是腓力四世頑抗的依靠。

高盧軍團曾經(jīng)強悍,但也要看面對的是怎麼樣的對手,如果只是秦軍大將曹信,彼得烏斯就算處於下風,也能夠應付下去,畢竟,高盧人強壯的身體不是吃素的,但這一次,秦軍出動的兵力足足有十萬人,而且率領(lǐng)這支西征秦軍的,竟然是赫赫有名的神武大帝李原。

沒有錯。

李原親征了。

這一消息在彼得烏斯付出了足足四千將士的代價後,終於從幾名血路殺回的高盧將士口中證實。

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李原以欺騙手段,瞞過了正忙於國內(nèi)平亂的羅馬人,秦國方面一面宣稱神武大帝在新安城接見各地使者的盛況,一面則秘密調(diào)遣軍隊,組建新的征伐歐洲的遠征軍,這支精銳之師由來自駱甲軍的騎兵、曹信軍的重步兵以及部分的機弩兵、天雷兵組成,軍中將領(lǐng)也是將星雲(yún)集。

駱甲、曹信爲李原的左膀右臂,李左車爲參謀,楊玉、周平、季心爲年輕一輩的精銳之將,同時,還有鍾離昧、季布等一干不甘寂寞的宿將也是千里迢迢,從遙遠的關(guān)中、關(guān)東一帶來到了東歐。

大秦統(tǒng)一亞歐大陸的關(guān)健一役即將打響。

作爲一個老軍人,還有什麼比看到晚輩在戰(zhàn)場上取得勝利更值得驕傲的了,鍾離昧和季布現(xiàn)在只希望,能夠在李原的身邊,用他們的經(jīng)驗時時提醒這些年輕人,讓他們不因小勝而驕,不到最後一時絕不忘形。

在這樣的陣容面前,彼得烏斯孤軍奮戰(zhàn),獨木難支,他的高盧軍團從三萬人一直被打的只剩下了五千人不到,而在苦苦的請求西庇阿派遣援軍無果後,彼得烏斯終於絕望了。

“西庇阿大執(zhí)政官,我彼得烏斯已經(jīng)戰(zhàn)到了最後,對得起你了,現(xiàn)在,該是爲高盧人找尋一條出路的時候了。”

九月三日,在高盧降兵的勸說下,彼得烏斯決定獻城投降,城中殘餘的約四千餘名高盧士兵全部放下武器,脫去象徵羅馬士兵的甲衣、盔纓,整齊的從佩拉城中的壁壘走了出來,向城外的秦軍投降。

接受彼得烏斯降書的,是他的老對手曹信。這一次,曹信倒是沒有取笑這位君士坦丁堡談判老朋友的意思。既然彼得烏斯投降了,那今後就不再是敵人,而是可以並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了,高盧人在法蘭西半島上,還可以成爲秦國的另一個可能的盟友,而他們一旦被組織起來,就能在羅馬的西北方形成一支不可忽視的牽制力量。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彼得烏斯這傢伙要識趣,如果他死心塌地的想著爲羅馬人效力的話,李原並不介意殺死一個降將。

——。

巴爾幹戰(zhàn)事。

隨著高盧軍團的覆滅被結(jié)束。

得到西庇阿命令,前來亞德里亞海灣增援的克拉蘇艦隊,圍著佩拉外海灣繞行了足足七天,也沒見一個高盧人從海路逃出來。

“彼得烏斯這雜種,居然背叛了我們,真是不可饒恕。”在終於打探到高盧軍團投降的消息後,克拉蘇不由的長出了一口氣,他雖然嘴裡罵著彼得烏斯的話,但在心裡卻是大大高興了一番。

克拉蘇與彼得烏斯的關(guān)係素來不睦,一個國家的內(nèi)部,海軍與陸軍之間有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爲資源和供應是定量的,而滿足了一方另一方就只能餓肚子,這些年來,克拉蘇的艦隊發(fā)展的很快,而彼得烏斯的高盧軍團則因爲是外族的關(guān)係,在羅馬軍中屢屢受到排擠和打壓。

沒能救出高盧軍團的壓力,因爲彼得烏斯的投降而不復存在,克拉蘇的艦隊揚帆東進,對於羅馬海軍來說,尋覓那支擊敗了格雷爾的秦國艦隊纔是他們最爲重要的事情,至於其他,則都不重要。

阿爾卑斯山脈南麓。

米蘭城中。

羅馬執(zhí)政官西庇阿滿臉疲憊的躺在情婦克麗奧佩特拉的懷裡,眼眸中佈滿了血絲,這些天來,與斯巴達克斯奴隸隊伍的激戰(zhàn),消耗了這位執(zhí)政官太多的精力,這使得他很難再有精力和體力來滿足如狼似虎的女人的需求。

“克拉,你說說,秦人真的長得象猴子,他們不僅會爬樹,還會象猴子一樣尖叫嗎?”西庇阿聲音緩緩的問道。

對於秦國的一切,西庇阿從不感興趣到不得不去了解,這中間的變化只在於秦國不斷表現(xiàn)出的咄咄逼人的勢頭,但就是這樣,西庇阿也一樣瞧不起秦人,原因無它,因爲他是一個種族論的狂熱支持者。

西庇阿認爲,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白種人纔是最爲優(yōu)等的民族,至於黃種人、黑人那都是下等民族,是天生的被奴役的對象。

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23章 黑金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9章 名聲初起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nèi)耗第214章 青羊觀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179章 虎牢關(guān)大戰(zhàn)(四)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269章 拋石車登場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241章 大決戰(zhàn)(一)第22章 復仇之戰(zhàn)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17章 勇者勝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51章 羅馬人,我們來了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127章 韓信歸秦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210章 諜戰(zhàn)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zhàn)(三)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427章 決戰(zhàn)江南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513章 教訓將二代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164章 霸王項羽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410章 而立之年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350章 秦楚大決戰(zhàn)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468章 “**”的危險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136章 老對手第80章 樓煩將第117章 背水一戰(zhàn)(一)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80章 樓煩將第51章 大將軍章邯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18章 竹槍威武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zhàn)(二)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76章 青年近衛(wèi)軍第480章 小公主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122章 背水一戰(zhàn)(六)第392章 秋高馬肥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404章 天罰第116章 無恥之徒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zhàn)第186章 三國大戰(zhàn)第150章 甘六郎第60章 冒險一搏第282章 人是無價的第49章 計中計第226章 通婚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32章 權(quán)與謀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350章 秦楚大決戰(zhàn)第111章 豐收季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jié)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zhàn)(三)第70章 一網(wǎng)打盡第405章 大破匈奴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3章 滎陽之變(三)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494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5章 西征咸陽第228章 閻妞妞第247章 英雄所見
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23章 黑金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9章 名聲初起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nèi)耗第214章 青羊觀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179章 虎牢關(guān)大戰(zhàn)(四)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269章 拋石車登場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241章 大決戰(zhàn)(一)第22章 復仇之戰(zhàn)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17章 勇者勝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51章 羅馬人,我們來了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127章 韓信歸秦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210章 諜戰(zhàn)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zhàn)(三)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427章 決戰(zhàn)江南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513章 教訓將二代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164章 霸王項羽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410章 而立之年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350章 秦楚大決戰(zhàn)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468章 “**”的危險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136章 老對手第80章 樓煩將第117章 背水一戰(zhàn)(一)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80章 樓煩將第51章 大將軍章邯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18章 竹槍威武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zhàn)(二)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76章 青年近衛(wèi)軍第480章 小公主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122章 背水一戰(zhàn)(六)第392章 秋高馬肥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404章 天罰第116章 無恥之徒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zhàn)第186章 三國大戰(zhàn)第150章 甘六郎第60章 冒險一搏第282章 人是無價的第49章 計中計第226章 通婚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32章 權(quán)與謀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350章 秦楚大決戰(zhàn)第111章 豐收季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jié)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zhàn)(三)第70章 一網(wǎng)打盡第405章 大破匈奴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3章 滎陽之變(三)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494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5章 西征咸陽第228章 閻妞妞第247章 英雄所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和顺县| 胶州市| 郁南县| 巴楚县| 南陵县| 乌兰浩特市| 清水河县| 永昌县| 治县。| 靖远县| 宁陕县| 思茅市| 洛南县| 萨嘎县| 宝坻区| 甘孜县| 黔江区| 德清县| 白城市| 康平县| 洛川县| 通道| 临夏市| 营口市| 弋阳县| 高平市| 宜君县| 三穗县| 池州市| 扎赉特旗| 龙州县| 枣强县| 旬邑县| 曲周县| 行唐县| 息烽县| 海南省| 东港市| 内江市|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