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李政父子還是想多了。
他們就象陷入到了怪圈之中的伊索,爲(wèi)了李家的榮辱興衰而患得患失,作爲(wèi)一個古人,他們的眼界就和關(guān)中的那些宗族父老一樣,爲(wèi)了光祖耀祖而沾沾自喜,爲(wèi)了子孫能夠飛黃騰達(dá)而處心及慮。
就算是二千餘年之後,在現(xiàn)代文明的社會裡,某個同樣姓李的著名伶人,爲(wèi)了自己犯了強姦罪的兒子不吃官司,到處說情到處找關(guān)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
其實,都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溺愛,也不能不孝。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胸的開闊,李原淤積在心底的那一股不平之氣也漸漸的散了。
在這個紛亂的時世,一個沒有生存能力的孩子,要想活著成長,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李原的本體之所以會那般的忿恨,根子不是李斯不撫養(yǎng),而是李斯對待三個兒子分別不同的待遇。
大兒李由從武,二兒李政從文,三兒李原——。
李斯不管怎樣,也算是養(yǎng)育了自己,縱算這種養(yǎng)育只是物質(zhì)上的一點施捨,也比出生之後便拋棄不管來得好的多。
不管以前如何,李原現(xiàn)在對待李斯的態(tài)度就是二個字:瞻養(yǎng)。
在物質(zhì)上,提供安逸舒適的住所和吃食,讓老人有一個休養(yǎng)天年的地方,同時,李斯要是願意的話,可以在空閒時間寫寫著作,把自己輔助始皇治理秦國的經(jīng)驗給記錄下來,爲(wèi)即將重生的新秦貢獻一份力量。
至於,重新讓李斯出山爲(wèi)相的想法,李原則從來沒有過。
權(quán)力的慾望會讓人迷醉,要愛護一個人,就讓他遠(yuǎn)離權(quán)力。在權(quán)力面前,李原自己都不能保證時時清醒,更何況有過沉迷記錄的李斯。
——。
咸陽城外,灞橋上。
人山人海。
昔日熱鬧人頭涌動的大秦都城景象又回來了,儘管城垣上還殘留著刀劍留下的長長劈痕,在橋頭的石獅身上,還有一道道被鮮血浸染了的印跡。
秦人從北方的九原、南方的巴郡、西邊的臨洮、東邊的夏邑彙集到咸陽,來到這座破壞得很厲害,幾乎只剩下四分之一可以住人地方的都市。他們不糊塗,他們也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城池毀了,可以再建。國家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對於這些普通的秦人來說,能夠再一次看到秦國的旌旗飄揚在咸陽的城頭,就是一樁最大的喜事。
大秦復(fù)國了。
渭水兩岸、關(guān)中大地,一片歡騰。
這一年,對於老秦人來說,是太不容易的一年,是艱難渡日的一年,也是親人離散、茍且偷生的一年。
這一年,關(guān)中連番被項羽的楚軍、劉邦的漢軍劫掠,秦人多年積累的財富被洗掠一空,這讓他們對秦軍的再度崛起充滿了期待。
車隊緩緩前行。
黑底白字的旌旗獵獵作舞。
長公主贏玉漱命人捲起車簾,定定的看著越來越近的灞橋,看著越來越清晰的咸陽城垣,不知不覺,她的眸子裡遍是淚水。
“父皇,你看到了嗎?”贏玉漱喃喃說著。與她有著同樣心緒的,還有華庭公主贏玉曼等一衆(zhòng)咸陽的故人。
對於贏玉漱等人的感觸,李原沒有去打擾,車隊就在人羣的擁堵下慢慢前行,當(dāng)行進到灞橋上時,歡呼聲達(dá)到了最頂點。
“大秦,大秦!”
“李侯,李侯——!”
人羣突然的爆發(fā)出一陣陣的歡呼聲,這呼喊之聲給予了一個人:李原。
如果不是李原堅持著不放棄,此時的三秦大地,還在楚人龍且或者劉邦的統(tǒng)治下,至於約法三章的笑話,對於每一個秦人來說,不過是一次寫在竹簡上爲(wèi)新上位者鼓譟的讚歌罷了。
“曹信,守住橋頭,勿讓人羣靠近——!”在灞橋這頭的李原,皺了下眉頭,面前的熱鬧場面讓他回憶起了後世某些旅遊景點在長假期間人山人海的景象。
人多,容易造成意外的事故。
在秦國一片歡騰的歡樂氣氛下,李原不想出現(xiàn)什麼踐踏之類的安全事故,曹信長得孔武有力,又兼失了一隻眼睛,僅是樣子就已足夠的嚇人,相信在這樣的兇神惡煞面前,就是有一、二個想搗亂起鬨的也會息了脾氣。
“末將領(lǐng)令。”曹信獨眼一翻,大聲應(yīng)道。
在戰(zhàn)場上失了一隻眼睛之後,曹信性情越發(fā)的暴烈,領(lǐng)令之後,幾隊親卒在他的指揮下,一下子迫近了亂哄哄的人羣,面對這樣一員殺氣騰騰的悍將,那些只是看熱鬧的百姓紛紛避讓,他們只是來瞧一瞧心目中的英雄,可不是來和戰(zhàn)場上拎著敵人首級的悍卒拼生死的。
——。
在灞橋的河灘一角。
停著從各處駛來的船隻,在森林草被還沒有被完全破壞的秦代,涇渭分明的悲劇還沒有發(fā)生。
關(guān)中的渭水體系,不僅滋養(yǎng)了萬千秦人,但讓水路的交通便利發(fā)達(dá)。
青石臺階。
滑滑的,有些青苔長在上面,一腳踩上去,一不小心就被滑落到護城河裡。一身鮮亮衣服的十四、五歲小娘伸長著白皙的脖子,鼓起塗著紅色胭脂的腮幫子,好奇的左顧右盼,在她身後,兩個樣子笨笨的家僕和一個稍大一些的婢女則是一臉惶急的神色。
“小姐,這兒人多,我們還是趕快進城吧。要是有什麼閃失,奴婢們可擔(dān)當(dāng)不起。”小婢女趁著人擠開一點的功夫,使勁拉扯住小娘的衣服,不讓她再擠上前去。
“哎呀,你們快放手,知道不,今天神武侯等會兒要到灞橋上來迎接長公主的車駕,錯過這個機會,再想見到侯爺就難了。”小娘興奮的擺著手,毫不理會女婢家僕可憐的眼神。從臨夏到咸陽,這一路數(shù)百里的路程,讓年幼的小娘感到了枯燥和單調(diào),現(xiàn)在好不容易有了新的興奮點,她怎麼捨得離開。
“李侯,在哪裡?”隨著車隊越來越近,人羣開始譟動起來,被擠在人堆裡的小娘驚聲叫了起來,在推搡之下,她和家僕婢女一下子被衝散了。
注:這小娘是誰,呵呵,重要人物第一次出場,歷史上有名的,小蘿莉呀,要加戲份。給票票收藏,下一章節(jié)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