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9章 原來是他

鄧牧之做夢也都沒有想到,這些此刻的目標居然是自己!

丁雲毅也是聽的莫名其妙,鄧牧之什麼時候得罪金虜了?還是那個大漢奸范文程吃飽了撐的,實在無聊派人跑到蘇州來刺殺大明的一個知府?

皺了一下眉頭:“究竟怎麼回事?”

那個刺客不敢有一絲一毫隱瞞:“其實,我們雖然是范文程派來的,但范文程也不過是爲他新得的一個謀士做的這件事情?”

“新得的一個謀士?”丁雲毅越聽越是糊塗。

那個刺客趕緊道:“這人范文程對他非常器重,聽說此人就是江南一帶的人,很有才氣,他從江南一路到了遼東,差點餓死,後來被范文程發現,帶回去救活了,那人對范文程感激萬分,從此後就成了范文程的門下。聽說這人文采斐然,寫出來的東西篇篇錦繡,范文程一見便愛不釋手,後來很多摺子都是范文程先寫好了,再由這人修訂文字。非但如此,此人在政治上也很有自己想法,因此被范文程當成寶貝一般,不管什麼都是有求必應......”

丁雲毅恍然大悟,他忽然想通了什麼,明白了歷史上的一件奇案了。

滿清僞天聰九年以前《清實錄》全文載錄范文程的第一份奏疏:“昨命臣等思想目前事宜,臣等雖愚魯,敢不具管見以聞。沙河堡官員查發逃奔人,是頭緊顧頭之意。以向年之插漢兒,彼尚不敢少抗,豈敢抗汗今日之兵耶......若計所入之關,無如雁門爲便,既無沮滯,又居民富庶,可資飽騰......汗如必欲深入。又恐無隙可乘,徒敗聲名耳......不入則就此回兵,庶爲上策。勿徒勞兵卒也......”

從這份奏疏,可以看出范文程在兩個方面的弱點。其一,此時范文程的文學修養欠佳。表述水平不太高明。此疏的文字相當粗糙,毫無文采,有的句子使人難解其意,把它與乾隆初撰修的《清太宗實錄》所記的這一奏疏相比,便可不言而喻了。

比如,原疏一開始稱:“汗昨命臣等思想目前事宜,臣等雖愚魯,敢不具管見以聞。”“思想”兩字,恐非當時高人雅士習用之詞,既愚又魯。還加“管見”兩字,也太累贅羅嗦。乾隆修之實錄將其潤色爲:“皇上昨命臣等籌度目前事宜,臣等雖愚,敢不竭所知以聞。”兩相比較,乾隆修實錄的史官。將原疏之“思想”改爲“籌度”,去一魯字,再把“具管見”變爲“竭所知”,雖僅小小變動,顯然使其比較文雅略有文采了。

原疏有“沙河堡官員查發逃奔人,是頭緊顧頭之意”。什麼叫“查發逃奔人”?表述太不通順了。乾隆版改爲“查發逃去人民。以還我者”,一下子就使人們明瞭其意,知道是明朝官員將從後金逃去的人丁查出送還。至於所謂“頭緊顧頭”,顯系地方性的通俗口語,不易爲他省人知曉,乾隆版改爲“是不過暫救目前之急”,使其文字表達水平大爲提高。全文類似之弊,俯拾即是。

其二,此時范文程在軍政大事上還相當幼稚,見識不高,議不精闢,對後金與明之形勢,瞭解不透,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所上之計實爲下策。范文程、寧完我與大多數降金漢官一樣,竭力主張對明用兵,大舉深入,直搗京師。揆諸當時形勢,此議未免太偏太急太險,如若照此行事,後果難以設想。

先就後金本身條件而論,此則,女真男丁不過六萬左右,加上漢軍一旗、蒙古一旗,共十旗,丁數不會超過八萬,而且貝勒、大臣之中,有的已開始享樂腐化,士氣較前有所削弱。

遼東漢民因受先汗努爾哈赤晚年的虐待,被屠殺、遷徙、抄沒爲奴,滿腔怨憤,紛欲棄金投明。其次經濟危機也相當嚴重,四年以前,“國中大飢”,鬥米價銀八兩,牛一頭賣銀一百兩,良馬一匹值銀三百兩,布一匹價九兩,出現了“人有相食者”的悲慘景象。

至於周邊形勢,同樣不妙。南面朝鮮,既懷天聰元年被迫訂立城下之盟屈服於金之新恨,又念念不忘二百餘年忠於大明的長遠歷史,一心要擺脫後金壓抑與明聯合抗金。東北方面,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雖星夜逃走,但並未覆滅,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西邊的明國,儘管曾數敗於金,但幅員遼闊,臣民衆多,人口超過後金幾百倍,明軍也數十倍於八旗軍,並於天聰四年收復永平、遵化四府州縣,迫使勇猛善戰的二大貝勒阿敏狼狽逃回瀋陽。後金處於四面被圍的困難境地。在後方不穩、腹背受敵、敵衆己寡的條件下,不做好充分準備,就要遠征千里以外的大國京都,談何容易,弄不好,被截斷後路,想退回故里尚且不能,焉能進據紫禁城入主中原。

所以,皇太極並不急於飛襲燕京,稍後一些時候,還斥責漢官之此見爲謬論。何況,這次出征,原爲攻擊林丹汗,不料彼先期遠逃,八旗軍追逐四十餘日,連蒙古大汗的影子都未見到,鞍馬勞累,缺水少糧,得不償失,貝勒、大臣之中,不少人已有怨言,如果還要快馬加鞭遠征明國,僅有十日之糧的疲師,怎能獲勝!因此,范文程的計謀,實爲下策,與天聰汗皇太極的方針,是背道而馳的。

但是,幾乎就是一夜之間,范文程便脫胎換骨,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非但文筆間大有進展,而且上的摺子何止是文字通順而已,簡直就是字字珠璣。

若是文字功力可以靠多讀書積累出來,但軍事政治方面的見識,除了天分以外。非得靠日積月累不可。可這個范文程卻好像受到了神仙指點一般,在這兩方面突飛猛進,先是推翻了過去自己提的那些建議,接著提出來的新的對朝政的見解,沒有一個不是讓人大爲驚歎折服的。這以後,皇太極便一天也離不開此人了。

這種情況出現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忽然開竅了。可難道文字功底、軍事、政治見解竟然能夠同時開竅?難道原本一個在政治上鼠目寸光的人,居然突然能變成政治大家?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了。

另外一種可能,便是他的身後有高人在那指點。

現在聽刺客的這些話。後一種可能纔是歷史的真相了。

難怪,難怪,丁雲毅心裡想著。順口問道:“那個范文程請來的人,叫什麼名字?”

“呂燕韓......”

這個名字一出,鄧牧之面色大變。

丁雲毅卻沒有發現鄧牧之的變化,只覺得“呂燕韓”這個名字聽著怎麼如此耳熟?想了好久也都沒有想出來,乾脆不再去想:“既然這個呂燕韓有如此才華,皇太極難道沒有聽說過此人嗎?”

“以前不知道,我是范文程的心腹,所以清楚。後來據說皇上......啊,皇太極聽說了此人,也曾召過。但呂燕韓說他無心仕途,只願意侍奉在范文程身邊,皇太極也就算了,只是讓他好好的爲大清效力便是......”

“哦。這人倒有些意思......”丁雲毅點了點頭:“那這次派人來刺殺鄧牧之是怎麼回事?爲何又忽然轉來刺殺我了?”

刺客慌忙說道:“呂燕韓說,大明的蘇州知府鄧牧之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若要他盡心盡力爲范文程,懇請先殺死鄧牧之,爲他出了胸中這口惡氣。范文程答應了下來,還專門向皇太極借了幾名高手......領頭的那個叫巴思多,就是方纔被大人殺了的,是皇太極的貼身護衛。到了蘇州之後,一直在等待刺殺鄧牧之的最佳機會,後來忽然聽說大人要來蘇州了,巴思多忽然說呂燕韓專門交代,若是有機會刺殺丁雲毅......那就不管鄧牧之,先殺......先殺丁雲毅......至於爲什麼要這麼做,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這事可就古怪了,自己什麼時候和呂燕韓結下了這樣仇恨?丁雲毅想了半天也都沒有想明白,又覺得這個名字耳熟,想來是自己在戰場上和他對戰過吧。

他轉首向鄧牧之道:“鄧黃堂,你幾時得罪了呂燕韓?”

鄧牧之面色有些尷尬,隨即便正色道:“不說此人倒還罷了,說起來我倒想起此人來了......武烈伯,請借一步說話......”

他把丁雲毅請到一邊,低聲道:“武烈伯,這人原來是和憐玉指腹爲婚的......”

“啊,我想起來了,怪不得覺得這名字如此耳熟。”丁雲毅恍然大悟,這可不是自己那位正房鄧憐玉從小定親的嗎?古人說大恨莫過於奪妻,怪不得呂燕韓非要殺了自己,原來是因爲有奪妻之恨,可忽然想了起來:“不對,你不是說他已經死了嗎?”

鄧牧之嘆息一聲:“妹夫,你不要怪我欺騙了你,到了今日,我不得不和你說實話了。這呂燕韓,當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他老子死在大牢裡後,他便公然誹謗朝政,魚肉鄉里,這還暫且不說,他還居然在一次酒醉後和我說,大明江山合當將亡,要和我一起及早定下對策云云。我當場勃然變色,嚴厲斥責了此人,原想治他的罪,但我念及他家和我家的交情,終究還是沒有忍心,沒有想到我的一點私心,卻幾乎差點連累到了妹夫,他到底還是投降到了金虜那裡那......”

他說到這裡擦了一下眼角:“我想這樣的人,如何能成爲我的妹夫?只會給我鄧家蒙羞,我硬著頭皮騙我那苦命的妹子說他死了,還欺騙了武烈伯,請武烈伯治罪!”

他一會一口一個“妹夫”,一會又變成了“武烈伯”,聽得丁雲毅嘆息不已。

這也不能全怪鄧牧之,這時代的士子最重顏面,呂燕韓這樣的人是絕對不能要的,他編造出謊話來騙自己和鄧憐玉,也是有原因在裡面的,自己如何能夠治他的罪?

“不怪你,只是將來不知如何對憐玉解釋啊。”丁雲毅說著,腦中暈眩了下,方纔失血太多,強行撐到現在,此時已然堅持不住。

“快,快扶武烈伯到馬車上去休息,再派快馬去蘇州把大夫請到路上來!”鄧牧之趕緊扶住了丁雲毅叫道。

親眼看著丁雲毅被攙扶上了馬車,鄧牧之把親自詹寶齡叫了過來,當日便是他吩咐詹寶齡去除掉呂燕韓的,他朝詹寶齡看了眼,陰沉著臉問道:“怎麼回事?”

方纔聽到呂燕韓的名字,詹寶齡早就知道事情壞了,這時候鄧牧之一開口,詹寶齡趕緊低聲說道:“大人恕罪,那日我去常熟,呂燕韓已經跑了,我到處找尋不到,又怕大人責罵,又貪心大人許諾的那個小官,因爲,因此便回來對大人撒了謊說呂燕韓已經被我殺死了......”

“混帳,混帳。”鄧牧之連聲斥罵:“你這麼一謊報,差點壞了我的大事。還好被我矇混了過去,將來還不知道如何收場纔好。”

詹寶齡大著膽子說道:“大人,我看丁雲毅的樣子也不知道真相,蘇州城裡知道此事的人幾乎也都沒有,怕是不用擔心什麼。”

“你懂什麼。”鄧牧之狠狠的瞪了一眼:“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呂燕韓留著究竟是個心腹大患,那次沒有除掉他,將來早晚都要壞事。可他現在遠在金虜那裡,晚了,晚了。”

在那裡想了一會,吩咐道:“丁雲毅這次去蘇州,是爲參加江南書院落成之事,你以照顧之名在他左右,一刻不可放鬆,給我去到處找名醫,找上好的刀傷藥,趕快把他治好,趕緊把他送離蘇州纔是”

“是,大人,明白了。”

鄧牧之惡狠狠地道:“這次事情若是再要給辦砸了,你自己把腦袋讓人拿過來請罪吧!”()

第371章 安部城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573章 滿清夢碎(下)第251章 多鐸第89章 暫別澎湖第465章 鄭芝龍的寶藏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581章 官員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284章 出征第127章 海戰第566章 巍巍大明,慷慨赴死!第220章 第三日:浴血奮戰第2章 海戰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0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49章 諸玉前第394章 浴血賈莊第472章 衆貝勒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502章 馬尼拉的投降第42章 武裝押送第130章 衝賊!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308章 夜襲張獻忠第75章 綁架第89章 暫別澎湖第544章 勸降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299章 赴臺第449章 鑿船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427章 不講道理的丁雲毅第411章 證人第34章 上下一心第241章 麻將之父第269章 “刁頭”丁雲毅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300章 滿城皆說張西銘第19章 獻寶第398章 熟女、蘿莉......第328章 血在燒!第3章 丁巡檢第385章 將軍使者第314章 最後的十八人第259章 探子第417章 八字治國方略第288章 海戰之後第315章 總兵官第538章 京都平叛第283章 聯合艦隊第497章 鬼伯第545章 皇太極之死(上)第128章 誰與我浴血奮戰!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應!第108章 海患(下)第197章 平亂!第414章 “能劇”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386章 王直第245章 金刀衛第2章 海戰第120章 一隻鼎、兩隻鹿第449章 鑿船第191章 矛盾初現第52章 唐定王第537章 火槍第429章 大戰松山(上)第559章 丁雲毅——吳三桂!第486章 大擊潰第281章 多方反應第180章 雙刀在手,天下我有!!!第502章 馬尼拉的投降第589章 大航海時代到來!第117章 三年之約第506章 馬尼拉的巨大災難第137章 療傷第213章 大戰張獻忠第196章 “兵變”第291章 大海之王第150章 靈光閃現第423章 血戰鄭家軍第390章 抵抗者——殺無赦!第195章 這是大人的臺灣!第47章 中國札記第553章 武烈王——丁雲毅!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101章 一道傷,一杯酒!第268章 父子第183章 人才第62章 弟兄們,跟我衝!第410章 到處都是疑點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302章 收買第238章 衝突
第371章 安部城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573章 滿清夢碎(下)第251章 多鐸第89章 暫別澎湖第465章 鄭芝龍的寶藏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581章 官員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284章 出征第127章 海戰第566章 巍巍大明,慷慨赴死!第220章 第三日:浴血奮戰第2章 海戰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0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49章 諸玉前第394章 浴血賈莊第472章 衆貝勒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502章 馬尼拉的投降第42章 武裝押送第130章 衝賊!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308章 夜襲張獻忠第75章 綁架第89章 暫別澎湖第544章 勸降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299章 赴臺第449章 鑿船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427章 不講道理的丁雲毅第411章 證人第34章 上下一心第241章 麻將之父第269章 “刁頭”丁雲毅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300章 滿城皆說張西銘第19章 獻寶第398章 熟女、蘿莉......第328章 血在燒!第3章 丁巡檢第385章 將軍使者第314章 最後的十八人第259章 探子第417章 八字治國方略第288章 海戰之後第315章 總兵官第538章 京都平叛第283章 聯合艦隊第497章 鬼伯第545章 皇太極之死(上)第128章 誰與我浴血奮戰!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應!第108章 海患(下)第197章 平亂!第414章 “能劇”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386章 王直第245章 金刀衛第2章 海戰第120章 一隻鼎、兩隻鹿第449章 鑿船第191章 矛盾初現第52章 唐定王第537章 火槍第429章 大戰松山(上)第559章 丁雲毅——吳三桂!第486章 大擊潰第281章 多方反應第180章 雙刀在手,天下我有!!!第502章 馬尼拉的投降第589章 大航海時代到來!第117章 三年之約第506章 馬尼拉的巨大災難第137章 療傷第213章 大戰張獻忠第196章 “兵變”第291章 大海之王第150章 靈光閃現第423章 血戰鄭家軍第390章 抵抗者——殺無赦!第195章 這是大人的臺灣!第47章 中國札記第553章 武烈王——丁雲毅!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101章 一道傷,一杯酒!第268章 父子第183章 人才第62章 弟兄們,跟我衝!第410章 到處都是疑點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302章 收買第238章 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扶绥县| 丘北县| 双峰县| 洛阳市| 广南县| 呼玛县| 黄大仙区| 长阳| 应用必备| 中江县| 酉阳| 沅陵县| 仁布县| 澳门| 梁山县| 全州县| 华宁县| 武宣县| 内黄县| 长乐市| 莎车县| 合江县| 潜江市| 绥芬河市| 闵行区| 临桂县| 哈密市| 敖汉旗| 武宣县| 天峻县| 林西县| 余庆县| 昭通市| 万山特区| 松阳县| 奉化市| 通化市| 南雄市| 东兴市|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