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時國內環境還算和平,楊騰飛又寵老婆,桑二孃對於這個大家閨秀出身的兒媳婦兒,更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羅婉很慶幸,她沒有因爲年齡原因拒絕楊騰飛,錯過這一段姻緣。
兩人在這段堪稱蜜月的兩年光景中,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楊騰飛特地請顧曉曉起名,但被顧曉曉婉拒了。她不想一直以恩人的身份存在兩人心中,兩夫妻商議之後爲孩子取名楊明笑。
那些前塵往事,早就被遺忘在天涯海角,無人去提宋秋生,連羅婉自己在很多年後,都疑心年輕時那些荒唐事兒,是否真的存在過。
至於黃仁貴之流,由於經營血汗工廠壓榨勞工拖欠工資毆打女工和童工,被憤怒的工人們聚集在一起,直接堵到他家中,發生流血衝突,他驕奢淫逸的生活從此終止。
黃仁貴的死根本沒掀起什麼大風浪,工人運動層出不窮,廣大人民爲了爭取權益不斷抗爭,報紙上也只佔了豆腐乾兒大小一塊兒。
還是後來楊騰飛調查黃仁貴一事,得知他已經死去之後,將這消息告訴了羅婉。
後來國內局勢緊張,楊騰飛在軍中職位不斷上升,羅婉毅然放棄了教職,選擇隨軍,同時加入同一黨派,在軍中進行文藝宣傳工作。
她認真負責,出身良好又曾在社會底層生活過一段時間,同時精通外語爲人謙和。參軍之後和楊騰飛夫唱婦隨,奮鬥在戰鬥第一線。
方嘉惠的傑出和優秀,讓羅婉心生慚愧。她在奔波過程中不忘學習,又在丈夫的幫助下練了各種防身術,爲了記錄下戰士們英雄戰鬥的時刻,同時讓華夏國擁有自己的喉舌,她選擇了成爲戰地記者。
這一選擇在當時看是極其冒險的,楊騰飛出於安全顧慮曾反對過。但羅婉意志堅定,在生了第二個孩子之後。正式成爲一名戰地記者,奮鬥在戰火紛飛的一線記錄下了非常珍貴的一手資料。
正是在羅婉的帶動下,當時國內出現了相當一批傑出的戰地記者。其中女士佔了近三分之一,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難得之事。
無論是楊騰飛還是羅婉,這一生都堪稱傳奇,但每當有人對他們進行採訪。爲其撰寫回憶錄時。兩個人都會說對他們影響最深的人是春陽第一任領導人顧小姐。
有好事者,曾挖掘過幾人早年間的經歷,發現楊騰飛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顧小姐做事了,羅婉女士也是在很年輕的年紀邂逅了顧小姐。
他們璀璨的人生中,顧小姐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心靈導師還是人生指引一切都成了謎,甚至有許多人專門研究起顧曉曉對建國初期各個行業人才的影響。
至於對顧曉曉生平的研究。早就成了一門歷史分類學科。
她博古通今,無所不能。她興辦實業,開辦了橫跨世界的春陽慈善國際組織,對華夏抗戰以及再次立國,擁有著不可替代的貢獻。
傳奇兩字已經不足以形容顧曉曉的偉大功績,大家提起她時向來不吝惜所有讚美之餘,是她讓中國輕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還有人曾經過縝密調查分析,認爲她在軍工業貢獻同樣卓著。
實業家慈善家外交家政治家文學家華夏傳統行業繼承保護者琳瑯滿目的頭銜,全都屬於一個人,更讓人稱道的是顧曉曉的獨女方嘉惠青出於藍,雖未勝於藍,但也獲得不朽功勳。
方嘉惠年近四十才成婚生子,後世子孫無不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顧曉曉在世時留下的家訓,一直綿延傳承,但再不曾出現像顧曉曉和方嘉惠那樣出類拔萃的人。`
後世,留與後人評說,財富名利榮譽對顧曉曉來說只是過眼雲煙,她來過奮鬥過,終究無悔過
在方嘉惠可以獨當一面時,顧曉曉離開了任務世界,而她的輝煌的一生,在史書上卻只是剛剛開始。
回到空間之後,顧曉曉有些恍惚,在多年高強度的工作下,她鮮少有餘閒,除了儘量抽空和方嘉惠共度親子時光之外,連楊騰飛還有羅婉他們,忙起來後見個面都要各種排時間。
適應了這種忙碌的生活,到了空間中,滿眼碧綠流水潺潺,遠處青山如黛,讓人心情莫名放鬆了許多。
更讓顧曉曉驚喜的是,靠近岸邊的水中長出了一片荷花,翠綠色的荷葉連成一片,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楚楚動人。
顧曉曉涉水走了兩步,將荷葉移向鼻間,清涼甜味沁人心脾,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出了水,顧曉曉打開了個人電腦,只見花瓣如雨落下,一個粉雕玉鐲小人兒頭以吳家的家世,吳寶珠在後宮中堪堪也能立足,奈何一朝天子一朝臣。榮惠帝去了之後,陳斯年先下手爲強,從宗室裡挑了個三歲的孩子,也就是現今的成陽帝推到了龍椅上。
先前,陳斯年的狼子野心還遮上一遮,用七八歲的孩童擋住悠悠衆口,如今直接將三歲小童方維正推上龍椅。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顧曉曉摸了摸自己細嫩的臉頰,新帝登基才一年,連方維正這個名字。還是登基前倉促起的。吳寶珠也纔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在現代還是花季雨季的高中生,在這裡已經成了新帝的母后。
四月的方維正登基當日,還淚灑龍椅。被嚇得戰戰兢兢。下了朝就直奔乳母張氏懷抱,只讓文武百官對陳斯年愈發不滿,同時對大周前景更加不樂觀。
閹黨作亂,外戚弄權,再加上時不時出現的天災,大周已然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只是缺少一個契機,一個振臂高呼的人。一個能結束大周亂象的人。
顧曉曉按了按太陽穴,吳寶珠養在深閨之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女誡女德樣樣明瞭,偏偏對朝政不甚感興趣。
那些宮闈秘事,以及朝中黨派紛爭,雖然吳寶珠成爲皇后又升級爲太后之後,吳家曾亡羊補牢給她灌輸過各種朝政提點她在宮中需謹慎度日,預防鬼魅伎倆。
但吳寶珠心地善良爲人寬和,這些東西雖然記在心裡,但真遇到事兒上,常瞻前顧後拿不定主意。
只因她上面還壓著太皇太后,吳家在前朝又是昨日黃花,所以她在後宮中沒什麼權柄在手,但人身安全尚能得到保障。
但顧曉曉總覺得不太對,吳寶珠未曾和榮惠帝圓房就守了活寡,成爲太后意味著她這輩子都是皇家人,不能有自己的子嗣,所以對方維正頗爲照顧。
方維正入宮時才三歲年紀,父親只是永嘉帝膝下一個不受寵的皇子,被封爲穆王,遠封在西南靠近夷人之地,多瘴氣蛇蟲鼠蟻。
當初陳斯年是在榮惠帝駕崩之後,八百里加急,命人將方維正接進京來。
小孩子的眼睛最是純淨,小皇帝對吳寶珠頗有親近之意,但對太皇太后白容波則懷有敬畏之心,不敢與她親近。
論起年紀來,太皇太后白容波也就二十二歲的年紀,她年輕貌美容顏正好,手中還把持著後宮大權,小皇帝理應與她親厚纔是。
但不知爲何,小皇帝依戀乳母張氏,喜歡到吳寶珠膝下玩耍,唯獨害怕和太皇太后相處。
顧曉曉將有關白容波的記憶盡數蒐羅出來,印象最深的卻是她塗著豆蔻鮮豔修長的指甲,以及金光燦燦的甲套。
陳斯年與太皇太后白容波關係極爲親近,兩人狼狽爲奸,一個把持內宮一個左右朝政,若非陳斯年乃是閹人,兩人關係早就該遭人懷疑了。
十七歲的吳寶珠人生經歷不長,但是跌宕起伏,她過的沒心沒肺,顧曉曉接手之後,只覺心神俱疲,要從她過往經歷中,一點點推敲出現在的處境。
約莫兩個時辰之後,顧曉曉纔將朝裡朝外的情況梳理了一遍,腹中微覺飢餓,這才喚了宮人,讓她們準備點心和水果墊墊肚子又要了一道甜湯。
古人講究過午不食,對於宮中來說,所謂不食,只是不像早宴午宴那般,擺出琳瑯滿目的山珍海味,單叫幾道菜、點心水果和湯品,是不算用膳的。
領命的宮人,不是先前送天香露的宮女,顧曉曉裝作不經意的問了句:“紫檀呢,爲何不見人影,又到哪邊偷懶了。”
回話的宮女顯然有些緊張,將膝一彎緊張道:“回太后娘娘,紫檀犯了錯,被九千歲派人帶走進行懲罰了。”
她微拱著背,整個人幾乎要貼到冰涼的地面上去,秀髮用木簪子挽起低低的垂著。
九千歲可以隨意處置太后身邊的人,若她不問,想必連通報都沒有一聲,足可見其淫威之盛。
這樣一個人,讓她如何不忌憚。
新故事開始了,今天爆更,求月票、評論、打賞等等一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