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

朱慈烺親征的態度非常堅決,根本不聽任何勸告。並不是朱慈烺喜歡去打仗,而是這次大戰太重要了,應龍軍六個軍,以及各地軍馬加在一起,超過四十萬大軍,大明現如今根本沒有任何人適合擔當主帥的重任。

要說大明現如今的各個將領,以秦良玉和黃得功爲最,只不過秦良玉乃一女子之身,又年過七十,加上身負在四川抵禦張獻忠的重擔。而黃得功雖然有些威名,也會帶兵,但謀略萬萬比不上多爾袞,再加上,上一次的九江之敗,威望大損,兩人都擔不了統帥幾十萬大明軍隊抵禦多爾袞清軍的重任。

至於如同崇禎時期一般指派內閣重臣統兵,在朱慈烺眼裡,就是一個笑話,內閣的那幾個重臣全都是文臣,輔助他治理大明還行,但根本不通兵事,把大明現如今所能抽調的全部大軍交到他們任何一人身上都是嫌命長的找死行爲。

所以,不管是親征左良玉還是這次北上抵禦滿清,朱慈烺其實都是不得不以皇帝之尊來擔任主帥。

朱慈烺不敢說自己有多會打仗,也不敢說自己的謀略比多爾袞強,一定能打敗清軍,但他是皇帝,大明的皇帝,至少沒有任何將領敢違抗他的命令,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同時士兵們知道自己的身邊有著皇帝在,士氣也會高漲不少。

會不會打仗沒關係,不需要他這個皇帝臨陣指揮,衝鋒陷陣,謀略不足也沒關係,他可以參考各個將領的謀略。

由於各路大軍早已匯聚到南京城周圍拱衛,糧草,兵器等也早就準備充足了,只要將東西裝好車,大軍便可以很快出徵,朱慈烺親征的時間就定在兩日後。

山東泰安城內,當多爾袞率軍到達濟南城的時候,紀鋒早已接到清軍南下的消息。

“諸位,清軍八十萬大軍南下,聲勢浩大,我等在泰安縣只有六萬人馬在,不宜硬拼,根據皇上的部署,將以泰安爲起點,一路向兗州,濟寧方向逐步抵抗撤退,進最大的可能殺傷清軍的士卒,削弱清軍的實力,最後退往徐州,與到來的朝廷大軍主力一同,依託徐州堅城與清軍決戰!”紀鋒將早已你擬定好的戰略方針部署。

山東一共有十萬大軍存在,不過泰安只是一箇中等縣城,最多能容納六萬大軍,剩下的四萬大軍泰安縣東面幾十裡外的萊蕪縣。

“皇上要與清軍決戰?”山東副總兵呂延壽從紀鋒的話裡面聽出了這則重大的決定。

史可法原本也在泰安的,但他的職位太高,朱慈烺爲了避免他影響紀鋒的決策,將他改任爲了江淮總督,統籌徐州和江淮等地的防禦要務。

“不錯,皇上早有指示,我等的任務便是不斷在路上設伏,拖延清軍南下的進程。”紀鋒點了點頭說道。

紀鋒做爲應龍軍第一軍軍長,朱慈烺的心腹將領之一,曾在朱慈烺的一份手諭當中得到過朱慈烺的暗示。

呂延壽眉頭緊皺,總覺得滿清勢大,朝廷與滿清決戰有些不妥,其實在他心裡,是偏向以防守爲主了,大明有長江天塹在,阻擋清軍在江北不成問題。

呂延壽本想說些什麼,但又想到自己不過是前線將領,皇上又什麼決定根本輪不到他來提意見,而且他也不敢指責皇上,最後只能暗暗一嘆,聽從命令,先一路撤往徐州再說。

大明中興元年五月八日,大清碩英親王阿濟格率領由四萬滿蒙騎兵和六萬漢旗軍組成的十萬先鋒大軍抵達泰安城下,對泰安展開第一輪試探性進攻。

泰安縣位於濟南城濟南城正南方,北臨泰山,是通往兗州濟寧一帶的要道,雖然也可以繞過去,但卻要繞百餘里路,清軍八十萬大軍南下,若是繞道,定然會打擊士氣,多爾袞絕不可能這麼做,攻下泰安縣是必須的。

由於大炮運送速度過慢,只能跟隨大軍主力行進,阿濟格率領的先鋒大軍只攜帶了十架可拆卸的投石車,不過還沒等投石車投上幾次石頭便被泰安城牆上的四門守城大炮轟碎了。

“進攻!”阿濟格憤怒的揮軍攻城,恨不得立刻拿下泰安。

“殺啊----”

這只是一次試探性進攻,進攻的人數只有數千。

“放箭!”紀鋒輕蔑一笑,一揮手。

泰安城內射出無數箭雨,清軍留下了三百餘具屍體後,撤了回去。

“哼!如此多的箭雨,明軍主力竟然沒有撤退,看來是打算據城死守了。”阿濟格冷冷一笑,一次試探性進攻他便能確定,泰安城內的數萬大軍還在。

“紀鋒,待攻下泰安,本王必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阿濟格永遠也忘不了上一次他十萬餘大軍竟然讓紀鋒率領一萬五千人從他大軍的軍營鑿出一條血路殺到泰安城下,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讓他成爲全天下的笑柄,紀鋒可以說是踩著他阿濟格的腦袋才成就了今天的威名,就算生吃了紀鋒的肉也不能解他的心頭之恨!

半日後,多爾袞率領七十萬大軍主力到達。

“嘿,清軍人數還真是多啊,一眼都看不到頭!”紀鋒笑著道。

清軍主力達到之後,八十萬人馬,密密麻麻的一片,紀鋒站在七米高的泰安城牆之上都一眼看不到邊際,可想而知清軍的聲勢有多麼浩大,不過這並不能令紀鋒有半點畏懼的意思。

不僅是紀鋒,應龍軍第一軍的所有士兵也都沒有露出任何恐懼,上一次紀鋒帶領他們從清軍十萬大軍的軍營當中殺過,給他們帶來的自信太強了,讓他們以爲清軍不過如此。倒是那些從江淮調來的普通士兵面色蒼白,雙腳打顫,要不是應龍軍將士那自信的神情給了他們些許安慰,這些普通明軍士兵的士氣都要崩潰了。

一騎快馬突然從清軍當中奔出,在離泰安城牆近百米處朝泰安城牆上大喊。

“大清攝政王有令,速速開城投降者加官進爵!否則一旦破城,不留活口!”這是攻心術,若不是泰安有紀鋒和兩萬應龍軍在,還真有人起開城投降的念頭,畢竟在很多大明將官的心裡,滿清始終是比大明更加強勢的,這次八十萬大軍南下,大明最好的結果也是據守長江天塹。

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1035章 快速發展的歐洲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1027章 緊迫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215章 救援(一)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910章 完全碾壓(三)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7章 城外遇險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41章 定立帝號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479章 孝莊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39章 回到南京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858章 駛進馬六甲海峽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33章 馬士英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338章 妥協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三)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749章 進攻緬甸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37章 戰後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三)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12章 潞王死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77章 事後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191章 鄭森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10章 固安之戰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73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一)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862章 壯烈(三)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165章 劉宗敏戰死(上)第4章 兵臨城下
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1035章 快速發展的歐洲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1027章 緊迫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215章 救援(一)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910章 完全碾壓(三)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7章 城外遇險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41章 定立帝號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479章 孝莊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39章 回到南京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858章 駛進馬六甲海峽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33章 馬士英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338章 妥協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三)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749章 進攻緬甸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37章 戰後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三)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312章 潞王死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77章 事後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191章 鄭森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10章 固安之戰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73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一)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862章 壯烈(三)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165章 劉宗敏戰死(上)第4章 兵臨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鹤山市| 中方县| 绥德县| 中方县| 沈丘县| 温宿县| 昆山市| 策勒县| 牡丹江市| 辉县市| 松滋市| 嵊州市| 陕西省| 哈密市| 沭阳县| 凤山县| 孟村| 天祝| 磴口县| 醴陵市| 黄陵县| 通化县| 城市| 阜平县| 科技| 顺昌县| 丹东市| 溧阳市| 巴里| 南通市| 女性| 普安县| 广德县| 化隆| 天长市| 南木林县| 湘乡市| 呼图壁县| 宁武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