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悟還不夠。”顧父淡淡道,“領導人都說,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我以前不會種植蘑菇,不代表現在不會。”
大隊長:你還裝上了。
不過。
有技術的是大爺。
他正色道:“你真願意把蘑菇種植技術分享出來,帶大家賺錢?”
大隊長有遠見,能看出種植蘑菇的前景。
……一定能讓全大隊的人過上好日子。
顧父白他一眼,“不然呢,我專門來你家涮你?”
什麼人啊,他又不是信口雌黃的人,這老小子說話真煩人。
大隊長忙說:“我不是這意思,就是覺得……不敢想相信,確實不敢相信。”
他表情複雜,“這年頭啥吃的不值錢,蘑菇雖然比不上豬肉,但也沒人不喜歡。大家要是掌握了這門手藝,以後都不用愁了!”
到底,經過那幾年想也不敢想的饑荒,他們都被嚇破了膽。把能果腹的東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顧父也是從饑荒熬過來的,要不是他有個出息的兒子,要不是他們大隊背靠綿綿青山,他們家也會死人。
都是前些年的事啊。
那時全國糧食緊缺,他們聽過一個村子餓死大半人的消息。
豐收大隊的人清楚,靠上頭接濟是不可能的,於是村裡的青年勇闖深山,去找吃的,當時死了好些人,這才帶回山藥、蕨根等能填肚子的,有了吃的,村子才得以保全。
填飽肚子比什麼都重要吶。
“教!只要種出來就教!!”顧父想起饑荒年發生的事,大聲道。
不得不說,大隊長幾句話,喚醒他死去的記憶。
這蘑菇,必須種。
他甚至在想,如果饑荒時全大隊種蘑菇,那些沒的人是不是不會死。
可惜啊,時間只會朝前走。
大隊長握住顧父的手,“我代表全村人謝謝你!這事如果真能成,你就是全村的大恩人!”
顧父抽回手,手指疼的很。
一身的蠻力。
他腹誹著。
“我不是。”
“承淮媳婦兒纔是。”顧父沒貪功。
“她給的技術,給的菌種,還說會幫著找銷售渠道……”
“什麼?”大隊長大隊長,音調高揚,聽起來略顯刺耳,“聿寶娘還幫忙找銷售渠道?!!”
他眼睛緊緊盯著顧父。
顧父被吵到的險些耳背,揉揉耳朵,緩解那股不適。
“你是大隊長,管著那麼多人呢,能不能冷靜點……”
他的耳朵哎。
今天來找這人,怕不是個錯誤的決定。
“冷靜不了一點!”大隊長激動的臉發紅,眼睛冒光,“你剛說的……承淮媳婦兒幫忙找銷售渠道,是真的啊?!”
顧父:“當然是真的。我能瞎說嗎?是老三媳婦兒親口說的,剛剛說的!”
他就不是爲了臉面胡說八道的人,他說的每句話都保真。
大隊長激動地站起來,原地踱步,臉上堆滿不值錢的笑。
“老顧,你去隔壁大隊借牛屎和你種蘑菇有關係?”他問。
“當然。”
大隊長目光抱歉地看著他:“我不知道。”
“老顧,我對不住你啊。”他很愧疚,“之前知青說你的時候,我都沒替你說話。”
顧父看著他的模樣,渾身都難受,“你行了啊。”
“你不管是對的,我也沒吃虧。你要是管了,那些知青又得上綱上線,說咱們大隊針對知青羣體。”
他很無奈,“咱們針對他們做甚,又不是閒得蛋疼,有這時間,不如多犁兩畝地。”
大隊長當即道:“誰說不是啊,都是些讀書把腦子讀壞的!”
天地良心,他們大隊對知青夠寬待了,給借糧、給蓋房……甭管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給解決,誰知到最後,得了句大隊針對他們,幾個大隊幹部鬱悶得不行。
“不說他們了,說正事。”大隊長岔開話題,認真看著顧父,“老顧啊,蘑菇你好好種,有啥需要幫忙的來找我,能幫的我肯定幫,不能幫的我也硬上。”
顧父:“……”
“暫時沒需要幫忙的,就是先告訴你一聲,順利的話,過段時間就能開始蓋菇房。”
菇房也有要求,得搭菇架、鋪菇牀……麻煩的很。
“蓋房沒啥難的,村裡多的是人,到時候都聽你的,你說咋搞就咋搞。”大隊長直接說。
他不是貪心的人,沒想過偷學種植蘑菇的技術,把什麼好處都攥在自己手上,這不好。
吃相也難看。
沒必要。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這事真成了,公社能不記他一功?
哪怕不是他搞出來的,他也是豐收大隊的大隊長啊,顧家能吃上肉,他也能喝到肉湯。
一榮俱榮嘛,很好理解。
顧父聽出大隊長的意思,說道:“要是全大隊養起蘑菇,公社怕是要設防疫站,大海如果有想法,可以提前準備。”
大隊長聽出他話裡的言外之意,眼裡精光一閃。
他拍拍顧父的肩膀,言語間滿是高興,“多謝,你不提醒,我也想不起來。”
“都是自己人,客氣什麼。”顧父擺擺手。
大隊的幾個幹部,沒有一個是傻子,這麼長時間過去,都能看出他和山腳下的人有點淵源,也知道……他暗中幫襯姓喬的老先生,他們看見也只當沒看見,連問也沒問。
顧父記著他們的好意,老早想還回去,種植蘑菇的事,讓他看到希望。
說完正事,他起身,打算回家。
正當這時,顧輕舟一左一右牽著雙胞胎進來。
“大隊長叔,我去縣裡送聿寶珩寶,想借下你家的自行車。”
“在那停著,給你把鑰匙,你自己推。”大隊長二話不說,將車鑰匙給他。
連大隊長媳婦兒也沒說什麼。
顧家人客氣,借自行車從來不白借,不給大隊長家添難,他家借就借了唄。
顧輕舟道過謝,走過去開鎖,將雙胞胎放車上,推著出了門。
知道孫子要回縣裡,顧父再待不住,腳步匆匆地跟上。
等他們一走……
大隊長媳婦兒語氣急切:“你剛和承淮他爹說的啥意思?公社啥時候設防疫站,這和大海啥關係?!”
大隊長拿出捨不得抽的大前門,次啦一聲,劃著火柴,點燃香菸,愜意地吸上一口,吐出煙霧,在他媳婦兒即將捶他前,慢條斯理道:“和大海有什麼關係?”
他瞧著媳婦兒笑,神神秘秘的,“一旦防疫站設立,我有七分把握把大海塞進去。”
大隊長瞇了瞇眼,“那可說公社的防疫站,和進廠差不多,不是鐵飯碗勝似鐵飯碗,你說和大海有啥關係?”
是人都有私心,這麼好的事,他當然想給自己兒子。
大隊長媳婦兒面露喜色,整張臉冒著紅光。
“大海他爹,你說真的?”
她激動的嗓音失調,又怕驚動鄰居,死命壓著,“咱們大海要端上鐵飯碗了?!”
大隊長按住媳婦兒的肩膀,示意她先別激動,“只是有可能,不是一定沒變故,別激動的太早,你放心,我盯著,只要有機會……”
剩下的話不用多說。大隊長媳婦兒知道,沒有一半把握,他不會說這話,這麼看,她兒子端上鐵飯碗不是鐵板釘釘的事麼!
她高興道:“當家的,你真有本事!大海要真端上鐵飯碗,那……”
大隊長猜到她想說什麼,急忙打斷:“慎言!不該說的話別說,尤其是公社以後可能設防疫站的事,別往外說,小心雞飛蛋打。”
“看你說的,我是那話多的人嘛。”大隊長媳婦兒不服氣。
大隊長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你不是嗎?
搞笑呢。
大隊長媳婦兒笑容訕訕的,說道:“……這事我肯定不說,關乎兒子一輩子的大事,我纔不會壞在嘴上。”
大隊長看出她記住了,神情舒緩。
“知道就好。”
一根大前門,抽了半根,大隊長掐滅煙,剩下一半妥帖收好,溜達出門,去跟大隊其他幹部說……蘑菇種植的事了。
顧輕舟纔到家門口,便見他娘拎著竹籃子朝他走來。
“輕舟,籃子裡是我攢下的雞蛋,你想辦法拿上。”顧母吩咐道。
顧輕舟接過,掛在車頭,用手扣牢。
籃子鋪著稻草,每顆雞蛋都包裹嚴實,路上顛簸也不會碎。
“給我們的嗎,謝謝奶。”珩寶坐在自行車前樑,雙手攀著車頭,笑容燦爛。
話說完,挪挪小屁股,扭頭看他小叔,“小叔,你鬆手,我來拿。”
顧輕舟猶豫,“你行嗎,很重。”
“我可以的,把籃子固定住,我知道。”珩寶跟慣林昭來往於城裡和大隊之間,對帶東西很有一套。
顧輕舟看他自信滿滿,沒再說什麼。
先試試,有什麼情況他都能看見,可以隨時停下。
顧母又道:“你三嫂帶謙寶和珩寶回去取自行車了,你現在過去,和她一起回縣裡,路上當心啊,別把你侄子摔了,雞蛋也別摔了。”
攢了好幾天呢。
顧輕舟:“……”
完全沒提到他。
這時,聿寶貼心地說:“小叔也不能摔!”
顧輕舟拔涼的心頓時暖烘烘。
微微彎腰,用自己的臉蹭蹭聿寶的臉。
“小叔謝謝你啊。”
聿寶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暖的孩子。
淦,心快化了。
珩寶今天腦子轉的特快,說:“我們在同一個車上啊,要是摔了都得摔,連雞蛋都得碎。”
顧輕舟看向他,語塞。
“……你說的對。”
顧母揉揉珩寶的額頭,“給你機靈的,頭髮長了,到縣裡讓你媽帶你們剪剪。”
“噯!”珩寶摸了摸自己的頭髮,感覺是長了,都快遮住眼睛了,語調歡快地應。
“奶,等理寶好了,你別忘了讓我大伯送他去我家嗷。”
離開前,珩寶也沒忘記自己的好兄弟。
“好。”顧母寵溺地說。
顧輕舟看他們說個沒完,喊一聲要出發嘍,跳上自行車,一車兩崽離開。
纔到顧家三房門口,便見林昭推著龍鳳胎出來。
她的女士自行車,前後多出兩個兒童座椅。是宋舅舅幫忙焊接的,弄的很牢固,擔心謙寶窈寶撞到腿,用柔軟的尿素袋子包裹起來,又鋪上軟墊子,貴賓級待遇。
“媽媽,我們來啦。”珩寶揮著手,嗓音清亮。
“我看見了。”林昭順手鎖上大門。
大黃和琥珀乖巧蹲坐在門口,仰頭看著主人,等著送主人到村口。
“大黃和琥珀一起去。”她說。
縣裡院子的狗窩弄好了,也該帶他們過去了,免地兩個崽天天問。
聞言,大黃站起來,尾巴搖的很快,眼睛發亮地看著林昭。
琥珀圍著大黃和林昭的腿轉圈。
林昭做了個出發的手勢,“走。”
她一聲令下,兩隻狗狗如離弦的箭衝出去,跑的飛快。
窈寶坐在前頭,看見狗狗跑走,不斷催促著,“黃黃,虎虎……”
一著急又開始說迭詞。
“這就追,這就追。”說話間,林昭加速蹬車。
後座,謙寶坐姿乖巧,小身體被束的很牢,又不會難受,他懷裡抱著小金,擔心小金害怕,不住用手撫摸它的腦袋,動作很輕很輕。
“別怕,媽媽帶我們去新家。”謙寶小小聲道。
小金窩在他懷裡,尾巴緊緊圈住他的胳膊,烏黑眼睛看著不斷倒退的樹,剛開始有些膽怯,沒過多久前肢搭在謙寶肩膀,四下觀望,很是好奇。
謙寶用媽媽誇他們的語氣,奶聲奶氣誇小金:“小金真棒。
小金那圓滾滾又毛茸茸的腦袋在他頸窩處拱了拱,嘴裡發出歡快的叫聲。
林昭聽見,嘴角上揚。
養了這麼久,膽子總算大了點。
……
林昭沒在家,雲錦無心看書,也沒心思躺,乾脆坐在門口等。
遠遠瞧見他姐的身影,站起來拔腿向她跑。
“姐,你騎來的?多累啊,我說和你一起過去你不讓,有我在的話,你也不可能這麼累,汗都出來了……”宋雲錦絮叨著,接過自行車,又和顧輕舟打了招呼,推著謙寶窈寶往家走。
瞧見大黃琥珀,說道:“姐,你把大黃琥珀也帶來了啊,以後不回去了?”
“回啊。”林昭說,“偶爾回。”
來縣裡住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幹什麼都方便,然後就不想回村住了。
宋雲錦很高興,“住在城裡好,方便。”
幾人進了家。
顧輕舟本來不想進門,打算直接回的,林昭看他一眼,他沒敢再說不,推車乖乖進院子。
停好車,掃視著這院子的擺設,覺得是比村裡的好。
面積大,格局也不錯,還很新,看著就舒服。
林昭進屋一趟,拿出兩大包東西出來。
“輕舟,這些東西你帶回去,一包是糊火柴盒的材料,分給大嫂二嫂,告訴她們,我月底回去結算。還有一包是給爹孃的,紅棗和蜂蜜給娘,青磚茶給爹嚐鮮,皮手套給你。”
這些東西都是抽獎抽的,和林世繁寄回的有重合,有人問的話都有出處。
話說完,不等顧輕舟回答,林昭打發他:“拿著東西回吧,家裡要是有什麼事,來這裡找我。”
接著轉身回屋。
回大隊沒說火柴盒的事,主要因爲她不耐煩推來推去。
顧輕舟拎著東西,沒說林昭不愛聽的,只出聲道謝:“謝謝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