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燭軀體所化的千里荒山長出青草與參天大樹,環境優美,但此山並未連接地脈,仙獸修行所需靈氣稀薄,並未有主。】
【北燭並沒有將龍仙戰爭結束的消息告訴地底世界的燭人,燭人剛接觸修煉,擁有十年道行的王不過百,外界隨便一族就能將燭人覆滅。】
【而北燭的元神難以離開這座軀體。】
【北燭不知道龍族、仙會怎麼看待非獸、非龍、非魚、非仙的“人”。】
【北燭落後太多,他依稀記得灰色高牆升起,探出一爪輕易捏住一個世界的山、風、雷、火四尊天地巨神,然後……它們消失了……】
【收爲手下征戰世界?玩具?食物?】
【北燭心中恐慌。】
【燭人之王堅信像“炎祖”一般開拓世界,庇護族人,改善族人的環境會得到“父神”的讚美,在烈焰中昇華。】
【燭人之王能夠明顯感受到“父神存在”,在完成一件對燭人族羣有功績的事之後,頭腦明顯更加清醒,修行速度增加,冥冥之中如有神助。】
【北燭元神世界,星河般浩瀚的燭光會注視每一位“燭人之王”,普通燭光在烈焰之中昇華成一朵朵金色“燭光”,最終成一顆凝實的珠子,落在北燭額頭。】
【燭人的自然崇拜,共同匯聚而成的羣體意識體。】
【北燭通過“世界羣體意識”可以改寫自身元神世界的規則。】
【他擁有改寫世界規則的偉力,地面會長出大山,河水漂浮在半空,熔漿無法傷害“燭人”,他竟然從普通生物,成爲了類似其他世界那樣的天地巨神!】
【北燭掌控這種偉力,沒有喜悅,反而更加擔憂外面的龍與仙!】
【但大陸之上遍佈仙獸一族,每一座通天大山都擁有祖仙!】
【燭人族羣壯大,躲不了!】
【白鹿一族來到這座無獸的山定居,北燭暗中窺視,那一場大戰白鹿一族全族戰死大半,只剩下十二頭白鹿,被其他仙獸驅趕至此。】
【白鹿一族的長者佈下大陣,連接附近山脈,卻在家裡下方發現有一塊山脈大陣無法探查的區域,白鹿長者帶著三名族人進入地底世界,發現了燭人部族。】
【望著穿著各色袍子,直立行走,有說有笑的燭人。】
【白鹿長者大驚失色,圓頭、軀幹、四肢、袍子、能言、燭人的形象無限接近於仙!】
【燭人部族也發現了白鹿一族。】
【一名“燭人”騎著一頭四足踏地的白色高貴走獸而來。白鹿長者的形象是獸身人身,長角獸蹄,身穿一件白色絲綢衣袍,衣帶飄飄,仙風道骨。】
【這是仙獸道行高深到一定程度,才能變化而成的“仙體”。】
【這是模仿創造它們的“祖仙”行爲,朝著祖仙進化,仙獸認爲直立行走是仙之智慧的象徵,是成仙必經之路,同時它們也保持了身爲獸的頭顱與部分特徵區分彼此。】
【白鹿長者三千八百年道行,實力只在真仙之下,方纔被祖仙賜下這一件絲綢白袍,封爲鹿山之神。】
【而眼前的燭人弱小,族人九成皆是“凡獸”,卻有遮體之衣,口吐語言,顯然擁有不俗的智慧。其中燭人“幼崽”望著白色走獸,眼睛有好奇,有膽怯,有羨慕……】
【鹿山之神心中驚駭。】
【情緒與文字、語言代表智慧,是仙之路的開始!】
【創造燭人與地底世界的存在,比白鹿的祖仙更加偉大!】
【那一位燭人之王僅僅八十年道行,見鹿山之神道行深不可測,認爲是燭人分支,熱情邀請他回了部族作客。】
【鹿山之神開口說話,它來自外面的世界,出了這座荒山,往東南三萬裡便是祖地鹿山,它們的祖仙在抵抗的龍族戰爭中,被一尊大神擊殺,迴歸天地,白鹿一族衰敗淪落於此地。】
【燭人一臉茫然,它們心思單純,會爲死去的族人歌唱,習慣抱成一團睡覺,無法理解什麼是戰爭。】
【來自“燭魚一族”的遠古記憶,那時它們太過弱小,但團結起來,卻可以掀起席捲天地的浪潮。】
【燭人與祖仙一般純粹,鹿山之神意識到燭人是剛誕生不久的仙獸幼崽,其中道行最高的也才百年。】
【鹿山之神沒找到“燭人的祖仙”,它也不意外,祖仙打一個瞌睡就是幾萬年,它不敢吵醒燭人的祖仙。】
【鹿山之神想爲自己的族羣找到一位祖仙,決定與燭人交好。】
【鹿山之神告誡燭人,祖仙乃是天地之氣凝聚而成,並無上下之分,以顏色與衣袍區分名字,祖仙心思純粹,就算生氣也只是不會理睬你,但仙獸與仙獸之間的習性天差地別,有一些仙獸茹毛飲血,喜好吞噬其他仙獸爲樂。】
【燭人之王心中一驚,約束著想要離開“祖地”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族人。】
【之後,鹿山之神發現燭人智慧極高,壽命卻很短,部族中最年長的燭人,莫約活了兩萬個睜眼閉眼,不到八十歲。】
【對於長生種仙獸而言,這實在短暫。】
【鹿山之神已經食氣而生,白鹿一族幼崽則吞食野果與青草,與燭人習性相同,鹿山之神時不時來到地底世界,與燭人交換野果種子。】
【又百年,鹿山之神看著肉體逐漸老去的燭人之王,未成真仙,沒了軀殼,元神是無根之源,會消散於天地。】
【鹿山之神讓白鹿叼來一株沾染“仙氣”的草,燭人之王服下後,肉體竟奇蹟般地重返身強體壯的青年韶華。】
【與此同時,其他燭人部族的王者們逐漸步入暮年,紛紛開啓新一輪的王位更迭。】
【在這新老交替之際,唯有他,燭人之王“啓”,沒有歸於創世大神的燭人之王。】
【這樣的傳奇引起軒然大波,無數其他部族的燭人遠道而來,希望爲自己飽受肉體衰敗苦痛折磨的王,求得一株能讓王者重返青春歲月的仙草。】
【燭人之王“啓”毫不猶豫地應允了其他部族的懇求,找到好友鹿山之神,希望換取重返青春年少的“仙草”。】
【鹿山之神遲疑,與燭人之王“啓”言明,仙草不算稀奇,但非得是通天大山纔有,白鹿一族如今只有三株,而你們燭人之王卻有百位!】
【你們決定誰吃?】
【“啓”沉默良久,最後空手而歸,他如實告訴其他部族的使臣,大家並沒有怪罪“啓”,反而那些強壯的燭人決定前往外面的大山,爲自己的王取來“仙草”!】
【“啓”只得與它們一同前往求取仙草,他知道此事一旦開頭,便再也無法約束族人對外面世界的好奇。】
【北燭不得已,在一片紅光之中顯化出元神一角,告誡在場燭人:“你們一旦離開荒山,我的力量無法庇護你們。你可記得鹿山之神曾說過,仙獸與仙獸不同,它們茹毛飲血,殘暴兇狠。”】
【“但我要告訴你們,外面的世界,比鹿山之神所說的還要危險萬倍。”】
【啓凝視著紅光繚繞中的巨神身影,神色激動至極,他點燃了火焰,引領著族人翩翩起舞,歌聲嘹亮,頌揚著偉大的父神。】
【啓高聲說道:“偉大的父神,外面的世界雖然危險,但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在你的庇護下。”】
【身爲燭人之王的啓,早已知曉“世界”在百年前已經停止了擴大,然而,新生的燭人卻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他們燭人之王不會對族人發動戰爭,他們遲早會離開這裡。】
【北燭沉默了,他已經無法再擴大地底世界,不是元神道行。】
【而是因爲周遭的山脈乃是另一位“祖仙”的身軀所化。除非他能狠下決心,誅殺那座山上的“祖仙”。】
【鹿山之神讓一頭白鹿指引啓與燭人,它們一同前往十萬裡外的大山,那座大山上住著性情較爲溫和的仙獸。】
【啓與白鹿越過河流與高山,求來十三株仙草,加上種子,在回來的路上卻遇到了性情兇猛的仙獸“黑豹”,它看見白鹿,非要吃了白鹿。】
【啓與燭人自然不肯。】
【雙方鬥法,那頭黑豹雙拳難敵四手,重傷退去。】
【三月,黑豹一族的黑山之神,帶著數百族人,前來這座不知名的荒山興師問罪。】
【鹿山之神出面調停。】
【黑山之神不屑一顧,沒有祖仙庇護的獸與山神,會慢慢失去智慧,成爲凡獸。】
【“白鹿一族,還有那個什麼人族,以後每年需得上貢十萬族人,供我族食用……”】
【話音未落,天地驟然一暗,紅色眼睛睜開,緩緩湊近黑山之神。】
【啓與燭人在一旁高呼“父神!”】
【黑山之神瑟瑟發抖,完全不敢反抗,那是比黑豹的“祖仙”還要偉大的存在,一個小小荒山竟然有這樣的存在?】
【荒山有祖。】
【大神北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