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

看著面前的小公主,陳越心裡生出絲絲憐惜,輕輕揮揮手,一旁服侍的蝶兒臉上露出笑意,帶著幾個宮人輕手輕腳的離開了御書房。

感受到陳越的灼灼目光,坤興翻看的速度驟然下降,一朵紅暈在臉蛋上出現,慢慢向耳根擴散。

看著坤興的羞態,陳越頓覺有趣,便一眨不眨的看著坤興的背影。

手一抖,一點墨水滴在雪白的紙張上,很快洇了一大團,坤興沒好氣的把毛筆扔一旁,裝過頭氣哼哼的看著陳越:“都怪你......”

陳越哈哈一笑,上前拉住了坤興的纖手,微微一用力,便把坤興從座上拉起,伸手攬在了懷裡。坤興伸出拳頭在陳越胸口捶了幾下,便伏在陳越胸口不動了。

室內頓時寂靜了起來,一股旖旎的氣氛在蔓延。

......

“呀,快鬆開!”坤興漲紅了臉,一把把陳越退開,後退了幾步坐在了椅子上,臉色通紅的盯著陳越,胸口一起一伏的。

陳越訕訕的也坐了下來,岔開道:“怎麼樣,看這些累不累?”

坤興悠悠的一嘆:“快累死了,現在我才知道當初我父皇是何等的辛苦,我只是看看這些奏疏,並不批閱決斷,便覺得頭都大了,我父皇每日要批閱那麼多。”

陳越笑笑:“陛下精力充沛直追洪武爺,不過有些事陛下做的並不好。”

坤興鼓起了眼睛:“不許說我父皇壞話!”

“哪有啊?”陳越委屈道,“我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那你說說我父皇哪裡做的不好?”坤興瞪著眼睛問道。

陳越道:“陛下勤政直逼洪武爺,但是有一點陛下不清楚,當初洪武爺推翻蒙元一統天下,其威勢天下無人不服,洪武爺雄才大略,在一片廢墟上再造華夏,制定各種制度一直延用到今天。

而天下到了今日,各種規矩已經存在幾百年,朝廷各部各司其職,大明的制度趨於穩定。只要沒有內訌,只要不朝令夕改,只要制定計劃之後按部就班的推進,大明再維持百年完全不成問題。

而陛下登基以來,先是聽信東林黨人的規劃,罷廠衛,信任東林君子,而絲毫沒有意識到權力需要制衡,皇權若是沒了廠衛這些爪牙,便只能任由文官們愚弄。

而事實上便是如此,失去了廠衛失衡之後,文官們猖獗日盛一日,而陛下失去了耳目,很多事情只能任由他們愚弄。

之後隨著形勢的惡化,陛下對文官們失去了信任,開始凡是親力親爲,堅持自己處理每一件朝政,每天批閱奏疏到深夜,然而呢?大明的形勢更加的惡化,朝臣們陷入永不止休得黨爭,陛下疲於處理朝政,天下形勢持續惡化,於是內閣大學士走馬燈的換著,沒人能幹上三年。

皇帝視大臣們如草芥,大臣們視皇帝如仇寇,口裡說著忠君,乾的卻全是爲自己的勾當。等到順賊揮師東下,一個個爭著搶著投降。”

“你,你,”坤興公主指著陳越,眼睛通紅,“你好大膽,這些難道都歸在我父皇頭上不成?”

陳越嘆了口氣,“天下形勢惡化到如今這個地步,當然不能全怪陛下。但是憑真心來說,陛下做的真的很好嗎?”

坤興聞言默然,天下惡化到現在這個地步,要說父皇做的真的好,真有些虧心,可是,這些總不能全怪父皇吧?

“當然不能全怪陛下,大明到了現在這種形勢,就如一個老人,步入了老年,各種頑疾根深蒂固,若是能妥善照顧,當能多活些時日,若是像陛下這樣行事操急,便只能加速死亡。”陳越嘆道。

“你的意思是說大明便真的沒救了?”坤興問道。

“正常的形勢確實如此,不過誰讓有我呢,有我在便完全不同。”陳越笑道。

“哼,不知羞!”

“剛纔我說的意思不是爲了批評陛下,而是告訴你爲君者該怎樣,我知道公主你一心爲了大明江山,爲了完成陛下中興大明的心思。但很多時候不是你勤政事情便一定會變好,你要學會放手,學會信任臣子。

爲君者不必事事親力親爲,若是這樣,要大臣們何用?

爲君者只要做到耳聰目明,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知人善任,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做到這些就可以了。至於繁雜的朝政,涉及到真正的大事才需要過問,像一般的庶務交由內閣處理便可。朝臣們做事不好,有督察院御史們查漏補缺,有錦衣衛爲公主你盯著,所以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爲。”

看著坤興公主認真的樣子,陳越生怕她變成另一個崇禎,便挖空心思勸誡著。

聽了陳越的話,坤興公主仔細思考好久,這才點點頭。

“人家明白了,可是人家現在對好多事真的不懂,想盡快熟悉朝政啊。”坤興委屈道。

陳越笑笑:“熟悉可以,但不許太累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熟悉政務也得慢慢來,不能指望一日吃個胖子。”

坤興點點頭,知道陳越是擔心自己,爲自己著想,乖乖道:“知道了......”

“你剛剛說我父皇被朝廷那些大臣們愚弄是嗎?你現在還讓我相信他們?”過了一會兒,坤興公主突然想起什麼,疑問道。

“愚弄很正常,相權君權之爭歷朝歷代都有。文官們總想把皇帝當成一尊佛供起來,天下事才能任他們爲所欲爲。所以纔有萬曆爺被大臣們逼的數十年不上朝。

而一個皇帝若是能做到耳聰目明,便能明辨是非不被大臣們愚弄,才能掌控著這個天下。陛下錯就錯在一登基便廢除了廠衛,等於是自斷了自己的耳目,然後他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文官們告訴他的,又豈能不受愚弄。

而公主你卻不同,現在錦衣衛掌握在咱們手裡,而且錦衣衛規模會越來越龐大,又有誰敢愚弄咱們?所以和陛下相比,公主你的起點無疑要高出很多。

對大臣們既要防範,又得信任,要不然這麼多的朝政事務該如何處理?”

坤興公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不懂沒有關係,有我呢,慢慢學就是。”陳越笑道。

坤興公主點點頭,依偎在了陳越胸前。

“阿越,這天下如此,難道真的是我父皇的過錯嗎?”坤興公主還有些耿耿於懷。

“有陛下的責任,更多的卻是大明的固有頑疾。”陳越道。

“你能不能詳細說說?”

“大明的頑疾很多,最大的頑疾便是朝廷百姓貧困,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宗室、勳貴、士紳,這三批人佔據了大明九成以上的財富,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貧困不堪。若是平常年月,大家好歹能有口飯吃,日子還能過的下去。可是最近這幾十年,天氣越來越冷,北方連年旱災顆粒無收,百姓們嗷嗷待哺。而朝廷非但拿不出賑災的錢糧,反而爲了對付關外的滿人連年加徵賦稅,使得百姓們雪上加霜,纔不得不鋌而走險,於是便有了了陝北流民的暴動,持續了十多年之久,而大明也因此落到如今的境地。

不過現在大明丟失了半個河山,封在北方的宗室大部分不復存在,南方的宗室本來就不太多,而北京的勳貴們大都不復存在,南京的勳貴兩年前被我清洗了一番,現在也只剩下寥寥幾個。如今三者中唯一存在的便是士紳,而偏偏在南方士紳們的勢力根深蒂固。

進者爲官,退者鄉紳,這大明與其說是你們朱家的,不如說是士紳們的,在這南方,士紳們控制著大明八成以上的土地,控制著大明九成以上的財富,朝廷的旨令僅僅能下到縣城,而廣大的鄉村便是士紳們的天下!

士紳們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卻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賦,士紳們掌握著天下所有的生意,卻從來不繳商稅。南方的商貿發達之極,茶瓷絲綢棉布行銷天下海外,可是朝廷每年收的商稅寥寥無幾,朝廷的收入只有鹽稅田稅,殊不知真正的稅收大頭卻是商稅,可是這些生意都掌握在士紳們手裡,而大明根本沒有商籍,便是想收商稅也無從收起。

朝廷的稅收都壓在那些貧困的百姓身上,都說江南富裕魚米之鄉,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每逢災年,還是有無數的百姓賣兒賣女。

士紳,便是附在大明軀體上的水蛭,一日不清楚,大明便一日不能康復!”

“可是,若是沒了士紳,誰來爲我朱家管理天下?而咱們要真的對付士紳的話,必然滿朝反對,處處烽火,不用滿韃打來,恐怕士紳們便能把咱們推翻。”坤興公主疑問道,雖然她和崇禎一樣,對著官員們本能的不信任,可是卻也知道,大明離不開士紳。

陳越讚許的點點頭,很是爲坤興的聰慧感到高興,“咱們自然不能輕易對士紳們宣戰,至少現在不能。天下未定,咱們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局,所以我在和史可法他們虛與委蛇,即便打入南京也沒有動他們一人。

只有咱們的實力達到一定的程度,等到咱們趕走了滿韃收復了江山,威望一時無兩之時,才能真正對他們動刀。

當然那時也不是把他們全部殺光,而是要推行士紳一體納稅,徵收商稅人頭稅。

而且,咱們要培養咱們自己的勢力,培養真正能取代這些士紳們的力量。

士紳們仰仗的便是科舉做官,非進士不得做官這個規矩,咱們要漸漸把這個打破。”

“不考科舉也能做官?”坤興微微皺眉問道。

“當然,誰規定的非得進士才能當官?那些讀書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靠著熟讀四書五經,靠著會些幾篇文章便能當一縣之主,可是很多人庶務一點不懂,即便做官事情也都是下面的胥吏們去做,既然如此,爲何不能讓胥吏們直接做官?這些胥吏都是世代爲吏,若論熟悉政務誰能熟悉得過他們?可偏偏非進士不得爲官這條規矩,使得無數的人才智不得施展,沒有上升的途徑,只能拼命的撈好處。若是給這些人打開一條出路,這些人未必不能做的更好。

比如現在的江西巡撫閻應元,原本不過是江陰的一個典史,幹了多少年立了很多功勞才升爲主薄,若是沒有意外他這一生也休想當上知縣。可是在西賊攻入江西之後,那些縣令知府們一個個或者降賊,或者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城池被賊軍打破,而只要這個小吏出身的閻應元,不僅守住了吉安府城,反而主動出兵擊賊,擊敗了賊軍大將,爲我軍牽制了數萬賊軍,若是沒有閻應元,便是我想擊敗賊軍也困難許多。你說說,那些舉人進士出身的官員們,有幾個能比得上這個閻應元?

所以,我已經在江西做了試點,提拔這些有能力的吏員當官,輔以我駐軍的軍官,徹底改變江西的官制。

現在江西湖廣太多的地方淪陷,朝廷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儲備的官員,只能暫時同意我的要求。不過用不了多久,史可法他們肯定會上奏加開恩科,用新科進士取代我委任的官員,希望你到時一定要阻止他們。至少開恩科絕不允許。”

坤興公主點點頭,“我明白了。”

陳越繼續道:“還有,我準備在南京開一座武備學堂,向天下廣招學員,兩年的學習期滿之後一律進入軍隊。咱們大明的衛所軍制早已敗壞,只有改變軍制,才能提高戰鬥力。

同時,我準備以後再開始商學院、工學院,培養各種技術性人才,以後慢慢的以這些學院的學生取代科舉進士們,逐漸改變大明的官制,等到北伐成功,等到咱們的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之時,便是和士紳們決戰的時刻,我大明到時必然會中興!”

陳越的一番話令坤興目瞪口呆,她完全沒想到陳越佈局如此深遠,而聽到大明必將中興時,坤興的呼吸侷促了起來。

大明中興,這是崇禎一生的理想,也是坤興公主以後的目標。而陳越的這番話,令坤興公主看到了中興的希望。

ps:今天中秋節放假,回到老家幫著我爹收玉米,幹了一天農活累的要死,九點鐘才閒了下來,明天還得至少一天。但是想想現在時強推時期,斷更會讓編輯大大失望,更會令讀者兄弟姐妹們失望,於是咬著牙寫了四千字。

第235章 絕望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867章 覺華島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998章 趁雨襲擊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379章 手腳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355章 號脈第399章 考覈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819章 對峙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550章 拒接聖旨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191章 凱歌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708章第304章 決斷第646章 奪情第1031章 海戰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191章 凱歌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587章 行情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684章 破岳陽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359章 媚香樓第343章 入宮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705章 朱聿鍵的野望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801章 張煌言的選擇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動手第473章 抉擇第304章 決斷第九十章 毒舌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276章 殺機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223章 勸降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695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879章 無路可退的吳平第452章 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698章 著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424章 板甲第580章 俘獲第794章 分歧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833章 絕路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800章 妥協第698章 著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892章 大破鐵甲兵,吳三桂陣前反正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863章 抵達金州
第235章 絕望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867章 覺華島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998章 趁雨襲擊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379章 手腳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355章 號脈第399章 考覈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819章 對峙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550章 拒接聖旨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191章 凱歌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708章第304章 決斷第646章 奪情第1031章 海戰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191章 凱歌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587章 行情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684章 破岳陽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359章 媚香樓第343章 入宮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705章 朱聿鍵的野望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801章 張煌言的選擇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動手第473章 抉擇第304章 決斷第九十章 毒舌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276章 殺機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223章 勸降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695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879章 無路可退的吳平第452章 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698章 著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424章 板甲第580章 俘獲第794章 分歧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833章 絕路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800章 妥協第698章 著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892章 大破鐵甲兵,吳三桂陣前反正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863章 抵達金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荆州市| 邳州市| 泸定县| 渑池县| 珲春市| 琼结县| 兴海县| 仙桃市| 清徐县| 竹溪县| 镇宁| 咸丰县| 迁安市| 遵义市| 敖汉旗| 光山县| 宁晋县| 昌邑市| 城口县| 江阴市| 宁夏| 会泽县| 壤塘县| 库伦旗| 黑河市| 于都县| 中江县| 西昌市| 嘉义县| 伊春市| 孝感市| 襄城县| 福清市| 潜江市| 汶上县| 堆龙德庆县| 普兰店市| 五常市| 陇南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