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蓬萊水師

蓬萊城距離登州府城很近,城池靠海而建,城內有巨大的海港,大明的水師部分駐紮在這裡,絕大部分的戰船也在這裡。

蓬萊城洪武九年建成,距今不到三百年的歷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和軍事基地,蓬萊城池只有二十五平方公里,面積不大,整個城池也只有南北兩座門,北門是引海水入內而建成的,設有水柵,南門供人員出入。

蓬萊真正出名的是距離城池一公里的丹崖山上的蓬萊閣,這裡被稱之爲神仙居住的地方,從秦朝開始,就由無數的人慕名前來拜訪,相傳秦始皇曾經在這裡求仙問道。

作爲穿越人士,鄭勳睿是不會相信這些的,不過既然來到了蓬萊城,他還是要到蓬萊閣去看看的,但也是在完成了征伐的大事情,回到蓬萊城之後的事情。

蓬萊城早就進行了清理,城內已經沒有百姓,整個的蓬萊城,本來就沒有居住的百姓,只有一些商賈在這裡做生意,鄭家軍來到蓬萊城,這些商賈也被搬遷出去了。

進入蓬萊城的時候,鄭勳睿就清楚,從這個時候開始,蓬萊城歸鄭家軍控制了,這樣的控制,將會長時間的延續下去。

控制蓬萊城,不是多複雜的事情,畢竟這座城池不大,而且當初修建,就是作爲軍事堡壘的性質,注重的是守備和防禦,鄭家軍想要徹底控制這裡,完全可以辦到。

鄭勳睿對大明水師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明朝水師曾經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水師,創造出來無數的輝煌,儘管說明末水師力量一度被削弱,可經過戚繼光的努力,水師恢復了強盛。

崇禎元年被朝廷招撫的鄭芝龍,曾經是南方最大的海盜,如今也代表了大明水師的力量,駐紮在福建的泉州。這也讓泉州水師成爲了大明水師力量最爲強大的代表,曾經代表大明水師的蓬萊水師,反而被衆人忽略了。

到達蓬萊之前,鄭勳睿的計劃之中,考慮到的是水師的強盛,就算是蓬萊水師被忽略了,可運送兩萬餘鄭家軍將士到雙島和旅順口還是沒有問題的。

進入蓬萊城。真正見到了所謂強盛的蓬萊水師,鄭勳睿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才發現自己的作戰計劃之中,出現最大的失誤地方,就是對水師實力的誤判。

剛剛抵達蓬萊城,鄭勳睿沒有關心將士安置和駐紮的情況,立刻前往北門,掌握水師船隻和軍士的情況。

水師總兵丁寶坤自從鄭勳睿進入城池之後,就一直是小心翼翼的,作爲蓬萊水師總兵,時時刻刻負責防禦後金韃子。他當然知道後金韃子的厲害,從萬曆年間的薩爾滸之戰後,真正在野戰之中打敗後金韃子、給與後金韃子大規模殺傷的也就是鄭家軍了。

再說鄭家軍的統帥鄭勳睿,本身就充滿傳奇,殿試狀元,親手創建鄭家軍,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崛起。讓流寇魂飛膽喪,讓後金韃子倉皇撤離,二十多歲的年紀,就以戶部尚書、右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漕運總督,放眼大明,尚無誰達到這樣的高度。

丁寶坤接到的命令。是服從鄭勳睿的一切指揮,從這一刻開始,蓬萊水師完全歸於鄭勳睿節制,不再服從登萊巡撫的命令,不再接受登萊總兵的號令。

至於說鄭家軍爲什麼會到蓬萊水城,丁寶坤不知道原因。

鄭家軍迸發出來的強悍氣息,令丁寶坤羨慕和敬仰。難怪人家能夠打敗後金韃子,看看將士的氣質,那種一往無前、捨我其誰的霸氣,絕非其他明軍所能夠擁有的。

丁寶坤沒有想到的是,剛剛進入到蓬萊城,甚至沒有來得及安歇,鄭勳睿就開始巡查北門水師的情況了。

陪同的丁寶坤,內心是七上八下,看到了鄭家軍的強悍,他隱隱感覺到,自己麾下的蓬萊水師,怕是拿不出手來。

來到北門,鄭勳睿看著閘口,兩邊肅立的水師官兵,以及閘口外面停泊的諸多戰船,臉上的神色很是不好,儘管說閘口外面停泊的戰船是不少的,可是憑著肉眼,都可以看見戰船的破敗,特別是其中幾艘大型的戰船,甚至能夠看見破洞。

“丁總兵,蓬萊水師軍士一共多少人,有多少戰船。”

“回大人,蓬萊水師一共有三千軍士,戰船四百零七艘,其中三桅戰船三艘,大福船七艘,福船二十五艘,哨船七十艘,海滄船一百零五艘,蒼山船一百三十艘,其餘小型戰船六十七艘。。。”

丁寶坤的回答很是流利,要麼是專門做過準備,要麼就是對蓬萊水師的情況很是清楚,從丁寶坤的回答來看,蓬萊水師的力量還是可以的。

鄭勳睿可不會被丁寶坤的回答所迷惑。

“本官若是要求蓬萊水師今日就出擊,四百零七艘的戰船,能否全部出擊。”

丁寶坤的臉色變化了,這個問題可不好忽悠,要是說水師能夠馬上出擊,鄭勳睿要求水師馬上出擊,那所有問題都露陷了。

臉憋紅的丁寶坤,終於開口回答了。

“稟大人,水師戰船年久失修,若是想著出去征伐,恐怕需要一些時日。”

“究竟需要多長的時間,本官需要明確的答覆。”

“大人,水師缺乏銀子,軍士的軍餉都難以維持,更不用說維修戰船所需費用,實在是拿不出來銀子,末將也不敢表態啊。”

鄭勳睿皺了皺眉,丁寶坤說的話應該是實話,朝廷歷來不重視水師建設,認爲投入到水師上面的銀子,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特別是在徹底打敗倭寇之後,大明不存在有什麼海面上的威脅和危險了,後金韃子的侵襲和流寇的作亂,都是在內陸,就算是後金韃子進攻和征服朝鮮,同樣是通過陸路的戰鬥和廝殺,這會讓那些目光短淺之人,徹底忽略水師的建設。

鄭芝龍領導的水師,之所以戰鬥力強悍,不是依靠朝廷撥付的銀子,而是通過控制海上運輸,從而獲得大量的錢財,投入到水師的建設之中的。

說來衆人都不會相信,儘管大明王朝的水師很是強悍和出名,可連正式的編制都不固定,亦沒有專門的水師官兵品階。

鄭勳睿想要徹底控制蓬萊城、雙島和旅順口,就必須要建立強悍的水師。

從一定程度上面來說,建設一支強悍的水師,需要的投入不會少於騎兵。

穿越的鄭勳睿,完全清楚水師的作用,海上霸主有著巨大的利益。

“丁總兵,本官再問一邊,蓬萊水師有多少的軍士,有多少的戰船。”

鄭勳睿再次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丁寶坤額頭上出現豆大的汗滴。

糊弄鄭勳睿是肯定不行的,看看強悍的鄭家軍,就可以知道鄭勳睿是清楚所有內幕的,若是繼續說謊,自己這個總兵的職位怕是保不住了。

“稟大人,蓬萊水師有軍士一千八百五十七人,戰船三百七十艘,三桅戰船、大福船、福船、哨船、海滄船以及蒼山船的數目都是符合的,小型的戰船,只有三十艘,因爲缺乏銀子,絕大部分的戰船都需要維修,若是有銀子,屬下保證三日之內,所有戰船都能夠出海。。。”

想想鄭芝龍,以海盜的身份歸降朝廷的時候,擁有一千二百多艘戰船,三萬多兵丁,代表大明水師的蓬萊水師,只有三百餘艘戰船,軍士不足兩千人,這裡面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了,由此可見朝廷對水師忽略到了什麼程度。

當然水師自身肯定也是存在問題的,吃空餉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而且鄭勳睿相信,代表大明水師的蓬萊水師,戰船絕不止那麼一點點,大型的三桅戰船、大福船以及福船等等,噸位太大,無法賣出去,也沒有誰敢買這樣的戰船,至於說其他的戰船,以報廢的名義賣出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鄭勳睿還聽說了,在蓬萊城裡面就專門有這類的商賈,負責聯繫商家購買戰船,改作運輸用的民用船隻,戰船的打造,比民間船隻的要求高很多,質量也好很多的。

“三百七十艘戰船,維修需要多少銀子。”

“至少需要一萬兩白銀。。。”

“好,本官給你一萬兩白銀,三日之後這些戰船必須能夠出海,否則你這個總兵就不要想著繼續幹了。”

鄭勳睿說出來這樣的話,丁寶坤也有些著急了。

“大人,末將還沒有說完。”

鄭勳睿看著丁寶坤,沒有繼續開口。

“末將麾下的軍士,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沒有領到軍餉,眼看著就要過春節。。。”

“知道了。”

鄭勳睿再次打斷了丁寶坤的話語。

“不要以爲本官什麼都不知道,這水師的戰船到什麼地方去了,爲什麼只剩下三百餘艘了,本官不想追究這些事宜,今日之內,稟報水師將士需要的餉銀,修補戰船需要的銀兩,所需的銀兩,本官想辦法,告訴水師所有將士,這個春節不要想著和家人一起渡過了,所有戰船,正月初一必須出海。”明末傳奇

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472章 凝聚力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11章 家務事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305章 撤兵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0章 心思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25章 突破口第494章 摘牌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60章 宿命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89章 心病難醫第864章 爆發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64章 爆發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52章 決定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304章 結盟第514章 慘敗(3)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776章 閃電戰(6)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69章 本性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589章 痛心(2)第690章 焦灼(2)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80章 講武堂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772章 閃電戰(2)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77章 秦良玉第575章 警告第574章 女兵營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774章 閃電戰(4)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671章 督戰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
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472章 凝聚力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11章 家務事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305章 撤兵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0章 心思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25章 突破口第494章 摘牌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60章 宿命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89章 心病難醫第864章 爆發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64章 爆發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52章 決定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304章 結盟第514章 慘敗(3)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776章 閃電戰(6)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69章 本性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589章 痛心(2)第690章 焦灼(2)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80章 講武堂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772章 閃電戰(2)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77章 秦良玉第575章 警告第574章 女兵營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774章 閃電戰(4)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671章 督戰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玉树县| 增城市| 平塘县| 勃利县| 苏尼特左旗| 祁连县| 龙江县| 菏泽市| 揭阳市| 祁连县| 曲阳县| 莒南县| 陕西省| 开鲁县| 天镇县| 呼玛县| 西城区| 施甸县| 乃东县| 开江县| 牡丹江市| 株洲市| 云浮市| 隆子县| 南靖县| 波密县| 健康| 桃江县| 达孜县| 永清县| 公安县| 宁晋县| 伊通| 九寨沟县| 阿拉善右旗| 车致| 应用必备| 东城区| 颍上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