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節 責問與剖白

四郎頓時苦了臉,說起來,這家中,他最怕的人便是大了他四歲的二哥。

一來是因老爹曾不疑從前在外爲官的時候多,在家中的時候少,他一向是被二哥管著的,二來是老爹溫文爾雅,慈父形象,從前與孩子們相少的時候少,且他們兄弟幾個,個個才學卓然,實在也不需他多說,一旦歸家,老爹自然想著他們生母早逝,便分外疼他們。倒是這二哥,平時臉上總掛著淡淡的笑,人畜無害的樣子,修理起他和老五來,卻從不留情。

兩兄弟無奈的對望了一眼,五郎撇了撇嘴,反正回來前,已做好了挨訓的思想準備,躲是躲不過去的,索性先讓二哥一通爽快罵了,父親回來時,興許見他們已經被罵,反倒心疼,責罰起來,還能輕些。

曾子固怕正屋裡責罰兩兄弟,有簧兒和十娘在地上玩,不太好開訓,二是怕被母親朱氏聽到,又要爲這兩人求情,便率先跨步,去了後屋裡,四郎五郎只得灰溜溜的跟了去。

入了後院,進東廂三人的屋子,曾子固坐了下來,看著面前垂手而立的兩人,臉上依舊掛起那淡淡的笑:“這會兒不用給我編那些有得沒得的理由,我也不耐煩聽假話,你們二人到底爲什麼回家?”

默了片刻,五郎可憐巴巴的看著四郎,四郎只得硬著頭皮回道:“我兩休學了。”

“你說什麼?”

曾二郎越是生氣,說話越慢。五郎腹誹,明明很生氣了,還裝。

“我和五郎休學了。”四郎老實又答了一遍。

曾子固氣的差點吐血,自己放棄在京中太學裡就讀,回家裡來,一是爲了照顧身體不好的已經老邁的父親,二是都說居京城,大不易,他回家來,本身也是幫家裡減輕一項大開支,並且還能爭些錢,幫著大哥曾子曄減輕負擔,這樣下面的弟弟妹妹們,都能受到好些的教育,安心讀書做事。

結果現在倒好,這兩小子,竟然休學了。

要知道京中太學裡,集中著滿大宋一流的大儒和學子,能在太學裡就讀,向前輩請教學問,與同輩精英們交流心得,那是怎樣難得的地方?全大宋,能入太學就讀的,又有多少人?他放棄的,是別人做夢都不敢想的機會。也是多少人削尖了腦袋,也不得入其門的可以讓人一步登天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他的老師永叔公,一直希望他能待在京城,在他身邊學習,曾子固何嘗不知,能在老師的身邊,日日聆聽他的教導,將會對他未來的人生,有多大的幫助?可家中境況如此,他又不屑學那些文人學子們,去投謁求別人的資助,且在京中,老師也已經資助了他不少,總不好連一家人的生計,都指望老師吧?

生氣過後,曾子固又覺得心痛。

斂了臉上的笑,沉聲道:“可否告訴二哥,爲何休學?”

見他語氣沉緩,面無表情,四郎知道這回二哥是真氣著了,忙回道:“二哥,你別生氣,我和小五並沒有犯錯,也不是被學裡辭學回家的。實在是,”說到這裡,四郎語氣一頓,內心爭鬥了一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清明節祖母回來祭完祖,回了臨川便大病了一場,可想著家中艱難,不許六妹給家裡報信,我和五郎,也是休假時回臨川家中,才知道的。因祖母不捨得用好藥,一直拖到現在,才慢慢好了。二哥,老祖母明年已經九十高壽了,我們這些做兒孫的,怎能眼看著老祖母受苦卻無動於衷?又怎能棄家中境況不顧,在學裡安心讀書?若果真如此,這書不讀也罷。一個連家人都不懂體恤的人,就是學問再好,以後又如何報效國家,造福百姓,我想,不管是父親還是二哥,都不希望我和小五,成爲這樣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無情之人吧?二哥,你連太學裡就讀的機會都能放棄,我和小五,不過是放棄州學罷了,再說,在家中一樣學習,州學裡的教援,在我和小五看來,尚還不如二哥。”

聽了他一席話,曾子固甚是無力:“那你們也不該就此休學,就算有什麼想法,我和父親都在家中,爲何不寫信回來商量一下?家中的事情,無須你兩擔心,如今家中不過一時艱難罷了,豈能因爲這個,而耽擱學業?難道那些連飯都吃不上的人家,因爲生計艱難,就放棄學業?何況咱們家,還遠沒到那一步呢。做了錯事,就該受罰,等父親回來,我會把這事稟明,等過了端午,你兩趕緊回臨川州學裡去。我會給劉知州寫封信,向他靠個罪?!?

因曾子固的才名,臨川知州大人劉軍對他十分欣賞,別的學子都是寫文投謁,以期能拜會長者名儒,以尋賜教,亦有那些赴京趕考卻無盤纏的,也會投謁,以望得到資助,這是大宋國仕林中的風氣,曾子固就曾得臨川劉知州的資助,只不過曾子固並未投謁,而來那劉知州知他文名,上任後,曾給曾子固寫過一封信,所以曾子固去臨川時,纔去拜會了這位知州大人。後來他去京城時,這位劉知州,也資助了他二十貫的盤纏,就是四郎五郎入州學,也是這位知州大人,親筆書信推薦了去的。

見二哥讓他和四郎回去,五郎急道:“二哥,我和四哥都已經回來了,又何必再去?再說,在家中一樣看書,我和四哥保證,以後必定考中進士,就算不去入州學,在家中也絕不會荒廢了學業?!?

“曾子翊我告訴你,你以爲在州學裡,只是讓你讀書識字的嗎?若是如此,父親母親何必爲你們浪費銀錢?我們曾家別的沒有,就是藏書還值得稱道,家中書房裡的上萬藏書,也足夠們們看一輩子的。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便是學問之道,並非一味死讀,你在州學中,纔有與別人交流學習,藉以提升自己的機會,纔有成長的空間,難道你和四郎,讀了這麼多年的書,連這樣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

這些道理,五郎和四郎自然是懂的??山兴麄冄蹱帬幙粗患胰耸芨F,他們著實也坐不住,在家中就算不能出力,至少也省減了花銷吧?

五郎一梗脖子:“不管二哥怎麼說,總之我是不會再回臨川的。連小八妹都能爭錢養家了,我和四哥是男兒,豈能連妹妹都不如?”

“你……”曾子固一拂袖,怒道,“曾子翊,你若當直堅持,那現在就給我滾出曾家去?!?

“二哥你能回來,爲何我們就回不得?再說了,二哥雖是兄長,可前頭還有大哥呢,這家,還輪不上你來當,你也無權讓我滾?!?

“五郎,”四郎連忙拉住氣的要走的二哥,又連連向五郎打眼色,“五弟,你怎麼和二哥說話的?兄友弟恭這是我們應該爲小九他們做的榜樣,你們如今這樣,難道娘在九泉之下,看到不會傷心麼?”

有了四郎這句話,曾子固邁出門的腳頓了下來,五郎的頭也耷拉下來,四郎就又勸道:“我們都是親兄弟,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的?二哥說的都有道理,五弟你就算有想法,也不該那樣與兄長說話,二哥難道不是爲了我兩好麼?大哥已經三十多歲,又行商在外,忙於家計,並不能一心浸在書中,說句難聽的話,以後想考中也難,二哥又爲我們放棄了太學,窩居在這小縣城中,我們江西雖學風鼎盛,可到底與京城無法相比,二哥也是爲了我們。若是你我再讓父兄失望……五弟,不管你怎樣想,我,我回學裡去。你若是還當二哥是兄長,就聽他的。”

五郎垂著頭不說話。

曾子固嘆了口氣,柔聲道:“二哥知道你是好兄弟,這回就聽二哥的,別再叫父親傷心了。他若是再氣病了,你該如何自處?你放心,家裡的事情,我會想法子的。祖母那邊,你們兩也要常去探望,有什麼事,多幫著六娘做做,那老屋裡只有一個老僕,都是六娘一人辛苦。明年就是春闈,我們幾兄弟一起去京城進試,哪怕一人中了,也好慰祖母和父親之懷。祖父那一輩,我們曾家七人中了進士,祖父更是高居吏部郎中,父親雖有蔭補,卻還是自己去考了進士,好挺直腰桿爲官,父親一輩,叔伯門,也是六人中了進士,如今我們這一輩,還沒有一個考中的,如何對得起先祖對得起父親對得起我們曾家的門楣?你們都要爭點氣?!?

曾子固拍了拍五郎的肩膀,繼續道:“二哥前幾日還收到老師的信,之前因寄了你們的文章給他老人家看了,他很高興,亦把你們二人都誇了一通,尤其是五弟,老師都誇你文章醇正雄渾,大氣開闊,實在是可造之才,只是還差在年齡小,見識到底不夠,若假以時日,多些經歷,不比爲兄的差,老師還特地讓我們入秋後,一起去京中,到時就京中名流交集,正是我們好好取人之長的時候,讓我們好生準備來年春試,若是沒有盤纏,他會想辦法,讓我們不用擔心,只管好好做學問。我們又怎可叫老師失望?五郎,你可聽進去了?”

第一百八十章節 飯莊出事第二百二十九章節 傳聞中的李卓第二百六十九章節 懇求第二百七十六章節 報恩?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一百六十九章節 搬到薇園第一百二十六章節 新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節 商議(求票羅)第二百九十四章節 讓人驚歎的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六章節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八十七章節 第一次真正遠行第二十章節 如何發財第二百零七章節 背後付出第一百一十二章節 月色清淺第二百六十一章節 情定第二百六十二章節 蔡暖娘第二百一十四章節 武家出事第五十七章節 尋人不遇第四十三章節 相互試探第一百三十六章節 鴛鴦譜第五十二章節 千金臨門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十三章節 夜市偶遇第三百三十二章節 生死不明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三百零六章節 遮風擋雨第一百四十九章節 喜得米酒第六十二章節 獨家試賣第五十八章節 尋求庇護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百零一章節 家中變故第三百零二章節 失火和查封第一章節 居家生活第十七章節 嬉鬧田園第三十八章節 辛夷丫頭第二百五十六章節 世界第一大都市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九十五章節 戲裡戲外第二百六十章節 冷第三百三十四章節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節 隆重開業第二百七十二章節 驚喜第一百九十五章節 夜路相遇第二百三十一章節 雷人之人第二百五十章節 初吻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節 還是家最好第二百五十九章節 遇險被救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二百六十二章節 蔡暖娘第十三章節 出城放風第二百九十一章節 家人相見第三百二十一章節 深夜拜訪第一百四十五章節 錢婆子鬧事第一百七十七章節 實地考察第二百二十五章節 葬禮與親事第二百七十章節 意外來客第四十六章節 人逢喜事第一百八十四章節 兩家顧客第八十三章節 買賣人口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繁華汴京城第二百七十章節 意外來客第九十一章節 傲驕兩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節 福兮禍所至第一百二十八章節 充滿希望的新一年第一百章節 拜訪喬老伯第九十六章節 雲莊別墅第七十三章節 大宋的中秋不一樣第四十七章節 再訪古莊第五十三章節 寶馬駕到第七章節 歷史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節 來賀第二百六十九章節 懇求第一百九十八章節 尷尬相對第三十五章節 歡喜冤家第十六章節 留下伏筆第一百九十章節 偶遇轉運使第六十七章節 拜師學藝第三百三十三章節 冷 汗第二百一十一章節 林昭慶的考量第三百零五章節 赫有名的王介甫第一百三十七章節 精貴的牛肉第一百五十章節 備嫁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一百三十二章節 市坊歌謠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二百二十五章節 葬禮與親事第三百零八章節 如願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十四章節 田園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節 壽宴(下)第一百四十六章節 誰與爭峰第八十七章節 行前準備第二百三十四章節 福兮禍所至第二百四十五章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二百六十三章節 逸郡王府
第一百八十章節 飯莊出事第二百二十九章節 傳聞中的李卓第二百六十九章節 懇求第二百七十六章節 報恩?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一百六十九章節 搬到薇園第一百二十六章節 新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節 商議(求票羅)第二百九十四章節 讓人驚歎的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六章節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八十七章節 第一次真正遠行第二十章節 如何發財第二百零七章節 背後付出第一百一十二章節 月色清淺第二百六十一章節 情定第二百六十二章節 蔡暖娘第二百一十四章節 武家出事第五十七章節 尋人不遇第四十三章節 相互試探第一百三十六章節 鴛鴦譜第五十二章節 千金臨門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十三章節 夜市偶遇第三百三十二章節 生死不明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三百零六章節 遮風擋雨第一百四十九章節 喜得米酒第六十二章節 獨家試賣第五十八章節 尋求庇護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百零一章節 家中變故第三百零二章節 失火和查封第一章節 居家生活第十七章節 嬉鬧田園第三十八章節 辛夷丫頭第二百五十六章節 世界第一大都市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九十五章節 戲裡戲外第二百六十章節 冷第三百三十四章節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節 隆重開業第二百七十二章節 驚喜第一百九十五章節 夜路相遇第二百三十一章節 雷人之人第二百五十章節 初吻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節 還是家最好第二百五十九章節 遇險被救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二百六十二章節 蔡暖娘第十三章節 出城放風第二百九十一章節 家人相見第三百二十一章節 深夜拜訪第一百四十五章節 錢婆子鬧事第一百七十七章節 實地考察第二百二十五章節 葬禮與親事第二百七十章節 意外來客第四十六章節 人逢喜事第一百八十四章節 兩家顧客第八十三章節 買賣人口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繁華汴京城第二百七十章節 意外來客第九十一章節 傲驕兩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節 福兮禍所至第一百二十八章節 充滿希望的新一年第一百章節 拜訪喬老伯第九十六章節 雲莊別墅第七十三章節 大宋的中秋不一樣第四十七章節 再訪古莊第五十三章節 寶馬駕到第七章節 歷史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節 來賀第二百六十九章節 懇求第一百九十八章節 尷尬相對第三十五章節 歡喜冤家第十六章節 留下伏筆第一百九十章節 偶遇轉運使第六十七章節 拜師學藝第三百三十三章節 冷 汗第二百一十一章節 林昭慶的考量第三百零五章節 赫有名的王介甫第一百三十七章節 精貴的牛肉第一百五十章節 備嫁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一百三十二章節 市坊歌謠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二百二十五章節 葬禮與親事第三百零八章節 如願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十四章節 田園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節 壽宴(下)第一百四十六章節 誰與爭峰第八十七章節 行前準備第二百三十四章節 福兮禍所至第二百四十五章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二百六十三章節 逸郡王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镇远县| 陇南市| 远安县| 汾西县| 龙川县| 惠安县| 武安市| 公安县| 临夏市| 仪征市| 长春市| 康马县| 辽阳市| 威信县| 南江县| 松潘县| 彩票| 运城市| 钦州市| 汶上县| 蓬莱市| 梁河县| 香河县| 尉氏县| 石首市| 洛宁县| 收藏| 庆城县| 宜章县| 澜沧| 雅江县| 滨海县| 吴堡县| 湖南省| 神农架林区| 阳高县| 禄丰县| 海口市| 图木舒克市|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