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傳國玉璽(二)

泰鬆自從見了額璘臣之後,一路平靜的的進入東哈喇慎部的領地,收到了其首領蘇布地和一干部落首領們的熱情招待。

蘇布地曾經(jīng)在大明和後金兩者之間徘徊了許久,如今這纔算死心塌地的上了大明的船,當然這也與大明高明的政策有關,後金對蒙古的政策一項是聯(lián)姻,這項政策的好處就是用親情血緣來維繫,但這種關係既是世界上最牢靠的又是最脆弱的,而朱影龍卻知道,對於這些還處於半奴隸制度的民族,他們重視血緣,但又最忽視血緣,而利益纔是永恆的,大明對蒙古施行的是經(jīng)濟和文化的滲透,除了宗教之外幾乎全方面的合作,這樣蘇布地不知不覺的就被大明拐上了自己的戰(zhàn)車,其他蒙古各部也有不少因爲大明的做出巨大犧牲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從而對大明的態(tài)度改變不少。

軍事改革也並非一帆風順,反對的聲音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文官集團,本來軍政分開就引起這些人不滿,帶兵打仗,指揮千軍萬馬的機會一下子被掐斷了,尤其是“文官指揮武將”的政策的完全被廢除,這一點讓自認爲“諸葛孔明再世”的文官們心生嫌隙,但這也沒有辦法,朝廷這一次可不是說著玩玩的,皇帝主導的軍事改革可不是那麼容易推翻的,而且皇上上頭也沒什麼人,能夠影響到皇帝想法的人幾乎都是支持軍改的人,因此文官集團也只能徒呼奈何!

軍改之中一條關係到從軍官到士兵所有人利益的就是軍銜制度了,軍銜制度的設立最大的獲益人是軍隊中最基層的軍官是士兵,軍人是最富有熱血的一個稱呼,他們雖然大多是社會最低沉的農民和工人構成,目不識丁,他們爲朝廷、國家、民族在沙場之上拼殺,除了爲了混一口飽飯之外,也渴望得到朝廷的認可,軍銜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認可,一種榮譽。

所以軍銜制度一經(jīng)公開並大力宣傳之後,立刻引起了全軍的共鳴,許多鬱郁不得志的軍官甚至喜極而泣,因爲這個軍銜制度將會改變他們的命運,可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報效朝廷。

軍銜跟軍功有著莫大的關係,同時軍銜跟軍職又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而軍銜的高低又與軍人的福利和餉銀掛鉤,所以說軍銜制度也可以說是文官的“九品等級制度”相仿的制度。

由於暫時不設元帥,目前軍銜最高等級是大將,朱影龍的意思現(xiàn)在不想把現(xiàn)在的軍官的軍銜定的太高,免得以後沒有上升的餘地,而大將的人數(shù)則被朱影龍限制在十人之內,寧缺毋濫。

這樣武將的軍銜與文官的爵位就成爲大明兩大榮譽等級制度,除了皇家直系子弟,今後所有爵位和軍銜都將變成終身制度,人死,一切都消失。

本來軍銜的評定是要設定一定的年齡限制的,但朱影龍仔細考慮之後,這在和平時代或許是最穩(wěn)的做法,但在戰(zhàn)爭期間,年齡限制就是一種束縛了,況且大明在今後一段日子裡並不會太平靜,戰(zhàn)爭隨時都可能爆發(fā),因此軍銜與年齡就沒有掛鉤。

現(xiàn)在規(guī)定的軍銜最高的爲大將,因此大將的評選就成了所有人最關注的熱點之一。

關於這一點,從軍機閣送過來的十名大將人選朱影龍一下子劃掉了八人,還包括他的老岳父熊廷弼在內,大將名單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軍機閣首輔大臣孫承宗,他是軍中第一人,因此授予大將軍銜沒有人有異議,第二個就是西南軍區(qū)的司令員秦良玉,雖然秦良玉在大明的將星中不是最閃耀的,尤其是現(xiàn)在風頭最勁的洪承疇,平叛一戰(zhàn)中立下巨大功勳,風光則是一時無二,七大軍區(qū)除了武漢軍區(qū)的左良玉之外,幾乎在軍機閣送上來的大將人選上都榜上有名,但這些人幾乎都被否決掉了。

但這是皇上的決定,沒有人會傻到去跑到皇上面前問原因。

因此,大將一下子從十人縮減成了兩人,不過這也讓接下來評選上將的人選爭奪更加激烈,誰都知道大將還有八個名額,一旦評選上上將,就有機會升到大將,因此上將的名額似乎更牽動著所有高級武將們的心。

上將的名額自然也有限制,最高不超過十五人,在職和賦閒都算在內。

第一上將的名額沒有人跟熊廷弼搶,他既是國丈,又是名將,軍中第二人,實至名歸。

第二上將是張國維,身爲英國公的他代表的是傳統(tǒng)軍中貴戚的勢力,能量不可小視。

第三就輪到遼東軍區(qū)司令官袁崇煥,這個也沒有意義,人家守城的功績在那邊,再說遼東軍現(xiàn)在除了皇帝就服他。

第四是樑廷棟,第五是常炎林,第六是洪承疇,第七是沐天波,第八是陸浩天,第九是徐允禎,剩餘六位空缺。

中將將官可就多了,遼東軍區(qū)就有六位之多,滿桂、趙率教、祖大壽、尤世祿等,北京軍區(qū)兩位,一位是黃得功,另外一位就是馬祥麟,南京軍區(qū)四人名,分別是宋獻策、鄭南生、熊兆璉和周鬱,廣州軍區(qū)三人,西南軍區(qū)四人,秦家兄弟和劉澤請,西北軍區(qū)兩人,盧象升和吳襄,武漢軍區(qū)的左良玉和禁軍統(tǒng)領周淮安,一共二十三人。

少將軍官就更加多了,吳三桂、顏佩偉、賀人龍、李瑤、張鳳儀等五十六位將官入選在列,少將中最爲耀眼的自然要數(shù)吳三桂,他是大明施行軍銜制度後授予將軍軍銜的最年輕的一位將官,才二十歲出頭,前途不可限量,就連他父親不過纔是中將軍銜,與他不過相差了一級,當然最令百姓津津樂道的卻是李瑤和張鳳儀兩位女將軍,這是開天慌的頭一遭。

秦良玉已經(jīng)邁入古稀之年,功勳卓著,即便是授予大將軍銜也沒有多少人敢異議,而這兩位女將一位是名門之後,而且還是秦良玉的兒媳婦,細算起來,加上秦家兄弟,一門六將,這在今後的大明歷史上也是無人超越的,可謂是空前絕後,而李瑤更富有傳奇色彩了,原本是叛將,後歸順大明,卻沾著姐妹入宮做了皇妃的光,一下子身登龍門,成了執(zhí)掌皇家禁軍的第一位女將軍,雖算不上空前絕後,但也算的上是後無來者,而且執(zhí)掌禁軍之後,隨即入住養(yǎng)心殿,享受的可皇妃一樣待遇,這不能不讓人產生了一絲絲聯(lián)想,因爲有李箐的先例,因此李瑤入住養(yǎng)心殿也沒有遭到太大的反對意見,但是李箐後來的遭遇卻不禁讓更多的人臆測,這位成熟美麗的女將軍會不會步入李箐的後塵,變成皇上後宮中的一員。

由於李瑤並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因此大多數(shù)人也只能暗中猜測一下,並不敢隨意亂說。

由於先前朱影龍以開設所謂的軍事學習班爲理由,將一些可能會反對軍改和軍中的刺兒頭都關到通州軍校裡面是回爐再造了,因此軍改雖然有些動盪,還殺了好幾個煽動反對軍改,妖言惑衆(zhòng)的高級軍官,軍改這才順利的推行下去。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沒有鮮血,這一點來之未來時空的朱影龍早已有所認知,他能做的就是將這種流血降到最低罷了。

當然,朱影龍更知道國內其實矛盾非常尖銳,但是一直相安無事,這與他個人威望以及用一連串的勝利堆積起來的,只要他能一直這麼勝利下去,自然這種矛盾就會慢慢的找到機會化解,時間能改變一切。

這其實也是朱影龍輕易的不動刀兵的原因,一次挫敗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導致自己幾年來的心血覆之東流,只有在逼不得已的份上,被人欺負到頭上,纔不得不狠下心來痛擊來敵,中、荷臺灣一戰(zhàn)就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爆發(fā)的。

朱影龍對現(xiàn)在的歐洲各國都是持謹慎太多,大明周邊環(huán)境還非常惡劣,沒有必要把這些海上強國逼的太緊,這些殖民國家一項以利益爲重,大明與荷蘭雖然仇恨依舊存在,但並非是那種切國之痛,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換了一個新的巴達維亞總督之後,和談就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爲此,朱影龍親自召見了外交部荷蘭通譯何斌,並且親自面授機宜,授予他全權與荷蘭人談判的權力,戰(zhàn)爭得不到的,要在談判桌上拿到,大明現(xiàn)在差不多控制了南中國海和東海、黃海海域,荷蘭人想要抱住自己在東亞的利益,只能跟大明合作!

泰鬆這一次回蒙古可是帶了一份令所有蒙古部落首領不得不接受的一份厚禮,那就是種痘技術,蒙古新生兒極易夭折,而導致新生兒夭折的最大的禍首就是出天花,蒙古新生兒出生率本身就很低,又極易出天花導致死亡,因此存活率非常低,泰鬆帶去了李箐歷時三年研製出來的種痘技術能讓新生兒存活率上升五層,這樣一份大禮,沒有那個蒙古部落不心動,因此泰鬆一路走來,便成了蒙古百姓們心中的“女活佛”,這也是朱影龍利用泰鬆大收蒙古民心的舉措之一,反正這種技術掌握在大明的手裡,也就等於掌握了蒙古新生兒的生死,這纔是朱影龍最想要的。

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4章 挑撥(一)第7章 夜審(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4章 真相(一)第8章 倭寇(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6章 一統(tǒng)天下(三)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章 停戰(zhàn)和談(二)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8章 日審(二)新書發(fā)佈了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10章 誤入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12章 袁崇煥(一)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7章 協(xié)理朝政(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0章 沈溪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2章 創(chuàng)業(yè)第6章 一統(tǒng)天下(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8章 倭寇(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10章 沈溪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四)第8章 九·一八(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10章 戰(zhàn)爭爆發(fā)(一)第6章 時不待我(二)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6章 睡了李箐(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4章 真相(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9章 血戰(zhàn)寧遠下一(下)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二)第9章 主動權(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四)第2章 盛京風雲(yún)(三)第9章 熊瑚第8章 血戰(zhàn)寧遠中(一)第2章 朱恭枵(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1章 和親聯(lián)姻(二)第8章 遭遇一戰(zhàn)(三)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5章 歸順(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9章 海蘭珠(三)第11章 寧遠(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夜戰(zhàn)錦州(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6章 圍困南京(一)
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4章 挑撥(一)第7章 夜審(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4章 真相(一)第8章 倭寇(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6章 一統(tǒng)天下(三)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章 停戰(zhàn)和談(二)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8章 日審(二)新書發(fā)佈了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10章 誤入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12章 袁崇煥(一)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7章 協(xié)理朝政(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0章 沈溪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2章 創(chuàng)業(yè)第6章 一統(tǒng)天下(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8章 倭寇(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10章 沈溪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四)第8章 九·一八(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10章 戰(zhàn)爭爆發(fā)(一)第6章 時不待我(二)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6章 睡了李箐(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4章 真相(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9章 血戰(zhàn)寧遠下一(下)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二)第9章 主動權(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四)第2章 盛京風雲(yún)(三)第9章 熊瑚第8章 血戰(zhàn)寧遠中(一)第2章 朱恭枵(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1章 和親聯(lián)姻(二)第8章 遭遇一戰(zhàn)(三)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5章 歸順(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9章 海蘭珠(三)第11章 寧遠(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夜戰(zhàn)錦州(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6章 圍困南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虎林市| 山东省| 曲周县| 蛟河市| 阜新市| 永兴县| 衡阳县| 南川市| 邢台市| 安康市| 宝丰县| 新野县| 长泰县| 龙游县| 合阳县| 湘潭县| 乌兰察布市| 万宁市| 进贤县| 建阳市| 邹平县| 咸丰县| 八宿县| 安庆市| 紫金县| 晴隆县| 镇坪县| 谷城县| 莒南县| 灌南县| 德清县| 台北县| 四会市| 瑞金市| 闽侯县| 四子王旗| 同仁县| 仁化县| 汉源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