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8章 九真一假

汪孚林故意提到真定知府錢普,就是想看看朱翊鈞對此有沒有反應。然而即便是他,也著實沒料到這位從小接受帝王教育的小皇帝,竟然會如此沉不住氣,他不過是起了個頭,朱翊鈞就這麼輕輕巧巧上了鉤,問出了一句成熟的皇帝絕對不應該問出來的話。

此時此刻,朱翊鈞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可一旁侍立的幾個宦官卻登時面色大變。儘管是在應該絕對保持肅靜的御前,卻仍舊有人不可抑制地咳嗽了出來。在這突然寂靜下來的屋子裡,突然響起這樣的聲音,自然是極其刺耳,可朱翊鈞剛剛沉下臉想要呵斥,但轉瞬之間,少年天子就閉上了嘴,但眼神裡卻閃動著懊惱和慍怒的光芒,放在原本穩穩當當放在扶手上的右手也不知不覺握成了拳頭。

顯然,朱翊鈞也已經察覺到,自己問了一句蠢話。

“皇上說得不錯,就是那個錢普。”汪孚林卻第一個開口打破了沉寂,彷彿沒事人似的說道,“臣之前也在外頭聽過,他送給元輔那一乘轎子的傳聞。據說那轎廳起居臥室分開,足足需要三十二人方纔能夠擡起,內中除卻元輔之外,還能夠另外容小童兩人在內伺候。”

此話一出,屋子裡氣氛就更加古怪了。朱翊鈞之前還後悔問話太急,竟然泄漏了自己從下頭宦官處聽到過如此傳言,可轉瞬間汪孚林竟然自己捅破了這一層窗戶紙,他在最初的錯愕之下,竟是鬆了一口氣,但心情卻有些五味雜陳。

既覺得汪孚林能夠接著自己的話茬往下說,身爲張居正的心腹卻絲毫不爲尊者諱,這分明是站在他一邊,但同時卻又擔心,萬一汪孚林把自己說過的這話拿去告訴張居正,那回頭張居正會不會聯合馮保和李太后,再訓他一頓?

而汪孚林說完這個道聽途說的傳言,就立刻話鋒一轉道:“臣素來是個極其直爽的人,既然已經到了真定府,又和知府錢普打了照面,臣就直截了當向錢大人請教了一下轎子這個問題。”

此話一出,御座上的朱翊鈞瞪大了眼睛,就連當時也在旁邊充當八卦人士的張寧也傻了。幾個太監則是彼此交換著眼色,心中不約而同轉著一個念頭。

莫非汪孚林是打算替錢普又或者張居正文過飾非?

“錢知府很爽快地表示,他確實在首輔大人當初南下葬父時,送過一乘轎子,還準備了轎伕。”汪孚林看到朱翊鈞那眼神一下子銳利了起來,頓了一頓的他就繼續說道,“但他對於轎子的規制卻大叫冤枉,他說,他敬獻的轎子確實很大,中間可以放屏風和軟榻,軟榻上可以額外放個小幾,供首輔大人處理公務和休息,此外還可以容一個小童伺候。而且,他堅決聲稱轎子只用了八個轎伕,絕對沒有三十二個。”

“臣那時候還以爲他遮遮掩掩,追問之下,他一時急了,就和臣理論了起來。首先,他說能找到一班八個,兩班十六個能夠前後步伐配合的轎伕分兩班趕路,已經是極其不容易。正如同宮中鑾駕,只要是轎伕一多,必須要精心訓練,否則臨時找的人,轎子擡起來也走不起來,前前後後必然跌跌撞撞,處處碰壁。他上哪去找擡過十六人擡大轎的人?”

“而轎子越大越複雜,重量自然會越重,而元輔三月十三日從京師出發,四月初四抵達江陵,總共是五千一百七十里路,只用了二十日,換算到每天趕路的路程,常常得二百多裡。縱使一路騎馬,一天趕二百四十里尚且已經要顛散了架子,更何況是擡著轎子趕路的轎伕?別說兩班,十班人輪換能比騎馬更快?所以,錢知府說,這轎子就是從真定府出發,到北直隸和河南邊界的邯鄲爲止,總共經過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三府之地。”

如果說經史文章這種東西,朱翊鈞還有點概念,大明輿圖,他也看過,可對於真正的距離,一步都沒有出過皇宮的這位萬曆皇帝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聽了汪孚林這話,他不禁挑眉問道:“如果是坐轎子,每天走不了二百多裡?”

這一次,張寧也終於意識到了關鍵,遂小心翼翼地說:“皇上,驛站傳遞緊急軍情,分爲兩檔,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其中後者需要走夜路,換馬不換人,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馬力。而若是朝廷官員需要緊急趕路,往往難以做到如同鋪軍傳遞軍情這樣的速度,每日白晝馳驛二百四十里已是極限。”

朱翊鈞雖聽人說過張居正這轎子形同鑾駕的驕奢,可四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加急是緊急軍情的兩種驛傳方式,騎馬的速度比轎子快,這種常識他還是有的,想到騎馬可以通過驛站不斷換馬趕路,轎子那晃晃悠悠的速度確實不可能更快,他的眉頭微微舒展了一些,卻只聽汪孚林繼續說道:“不過,如果從制度來說,錢大人這轎子確實還是有些逾越制度,畢竟從前的規矩是,大臣四品以上才能坐轎子,且不能超過四人擡,而勳戚武將更不許坐轎。”

此話一出,屋子裡那幾個侍立的太監登時咯噔一下。

這年頭還有誰真的守著從前那些規矩?京城坐八人擡的勳戚高官都有,更何況外頭?至於什麼勳戚武將不能坐轎子,那就根本是空話,這些個養尊處優,刀劍未必舉得起來的勳貴們,誰不是年紀還不大就坐著轎子招搖過市?

要真是皇帝聽了汪孚林的,因此追查下去,汪孚林也許要因此被人銜恨,可這小子是蝨子多了不怕癢,到頭來李太后又或者馮保開始查張居正那轎子傳言從何而起,他們豈不是倒黴?

於是,一個太監慌忙說道:“皇上,汪掌道所言甚是,但當初四品以上官才能坐轎子,而且不能超過八人,這是弘治年間的規矩了。”

他這一開口,另外一人也連忙插嘴道:“張先生畢竟是當朝首輔,這路上又有內閣急件,坐轎子的時候還能順帶處理一下公務,真定知府錢普這事情固然辦得有些差池,可用意倒也是好的。”

當第三個人想要開口插話的時候,卻只聽砰的一聲,看到小皇帝一拳頭砸在扶手上,他頓時噤若寒蟬,哪裡還敢說一個字?而讓他更加心驚膽戰的是,彷彿捶了扶手還不夠,朱翊鈞竟然又直接砸了旁邊的一個杯盞,隨著那咣噹一聲,幾個伺候的太監再也不敢有半點僥倖,竟是全都撲通跪了下去,那動作絕對稱得上整齊劃一。

見此情景,張寧不由得有些猶豫,但當他瞧見汪孚林對著他做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搖頭動作,想到剛剛這位年輕掌道御史的膽大包天,他最終還是咬咬牙忍住了下跪請罪的動作,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那裡,心裡卻著實七上八下擔心極了。

雖說皇帝這火氣好像不是衝著他和汪孚林來的,可天子都已經這樣發火了,他們這樣直挺挺站著真的好嗎?

汪孚林確實不想沒事就當磕頭蟲,更何況,他敏銳地感覺到,朱翊鈞的這股怒意,確實不是衝著他們來的。而且,他甚至可以進一步斷定,這些被小皇帝親自挑進乾清宮中,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爲近侍的太監,之前肯定是急功近利想要表現自己,因此察言觀色,覺得小皇帝應該是打算逐漸拿回皇權,於是故意就挑著張居正驕奢淫逸的事情來說。可你說就說了,關鍵時刻面對一定的壓力就立刻開始撇清,這讓朱翊鈞情何以堪?

說到底,張宏實在是老謀深算,一旦小皇帝由此意識到自己親自挑人也未必牢靠,那麼接下來又會是怎樣的態度?

“滾出去!”

這絲毫不加任何指代的三個字,汪孚林聽了卻絲毫沒有任何動容。士可殺不可辱,大明朝的文官們可是以“風骨硬挺”出名,到底還不是清朝那些奴才,他絕不認爲,朱翊鈞這話真的會衝著自己來。畢竟,不大見皇帝的臣子如果因爲一言不合就遭到“滾出去”的待遇,外頭不得譁然一片?

最重要的是,他心知肚明自己絕對只是起了個頭,撩撥到皇帝怒火的,恰是那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太監!

果然,幾乎沒有太多遲疑,就只見那幾個太監滿臉倉皇,卻是連求饒解釋都不敢,紛紛弓著身子面朝皇帝往後退去,須臾,汪孚林就非常滿意地看到,這間東暖閣裡就只剩下了朱翊鈞以及張寧,還有自己。看到張寧那張臉顯然緊張極了,他趁著朱翊鈞不注意,丟了個眼神過去讓張寧稍安勿躁,自己卻長揖行禮道:“皇上息怒,臣之前只是實話實說,若是有言辭不當,還請皇上恕罪。”

把那幾個平時東拉西扯非常能說,關鍵時刻卻一個個忙著撇清自己的傢伙趕了出去,朱翊鈞的心情這才勉強好了一點。見汪孚林那不卑不亢長揖行禮的樣子,再看到張寧也隨之躬身,他看著覺得遠比那幾個磕頭蟲來得順眼,當下自以爲非常大度地擺了擺手。

“不是你們的錯,都起來吧。都是那幾個傢伙亂嚼舌頭,如今發現事情不對,卻又立刻改口,簡直目無君上,可惡!”再次罵了一聲之後,朱翊鈞就看著汪孚林,沉聲問道,“剛剛張寧所言,包括真定在內的各府縣迎接張太夫人,你可有什麼要補充的麼?”

汪孚林既然不確定錦衣衛劉守有到底是不是已經投靠了皇帝,他就選擇了實話實說,隨便補充了幾條張寧沒提到的,然後才把話題轉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小節上。

“皇上,太夫人到了真定的時候,聽過畿南三大的說法,曾經想要去真定府隆興寺內祭拜那座千手千眼觀音像,但考慮到可能驚動太大,而且魏公公一路行來,已經很辛苦,日程又緊,最終就放棄了。而接下來其他府縣,太夫人畢竟年事已高,不耐應酬,所以大多沒有和當地守臣多做接觸,都是張家長公子張敬修出面。主司們的饋贈大多是土產,少數也有文房四寶,但大概是考慮到有臣這個出了名挑剔的御史在,貴重的東西不多。”

說到這裡,汪孚林就笑了笑說:“臣將這些饋贈一一記錄存檔,皇上若要看……”

他從袖子裡拿出一本摺子,雙手呈了上去:“但恕臣直言,臣畢竟只是從真定陪伴太夫人到京城,沒走太多路,真定以前各地主司迎來送往以及饋贈如何,這要問司禮監魏公公。”

朱翊鈞沒想到汪孚林不但是嘴上說,而且竟然還落在紙面上,深知嘴上說話不可靠的他頓時眉頭一挑,心中更生出了幾分莫名的好感,畢竟字據這種東西那是最容易出事的。而張寧則是一面在心中暗自咂舌於汪孚林真夠大膽的,竟然就這麼當面在這絕對稱不上保密的乾清宮遞張居正的“黑材料”,一面卻趕緊開口說道:“皇上,奴婢不像汪掌道這麼好記性好筆頭,也沒這麼做準備,回頭也一定具折細細稟明。”

如果汪孚林提前準備了這樣的摺子,張寧也準備了,朱翊鈞說不定還要稍稍猶豫懷疑一下,可看到張寧那明顯措手不及的樣子,朱翊鈞心裡那早有偏向的天平頓時更偏了一點,等到他接過汪孚林手中的摺子,隨手翻看了一下,發現比如木耳這種山珍連分量都記得清清楚楚,硯臺更是表明了形狀尺寸,他忍不住有些古怪地擡頭看了汪孚林一眼。

“難不成張家人收禮的時候,你就在旁邊?”

“回稟皇上,張家兄弟幾個素來不涉外務,所以送禮的人是我陪著張敬修見的,禮單也是我謄抄的。”

所以啊,有你這個門神在,別人還敢隨便送禮嗎?

張寧在心裡瘋狂腹誹,見朱翊鈞果然也有些發愣,但終究還是合上了東西,點了點頭,他就意識到,皇帝面前的這一關竟是差不多已經過了。

至於接下來他在馮保,汪孚林在張居正面前,這要怎麼解釋,因爲皇帝這邊很可能又要在乾清宮大動干戈,反而並不是那麼難爲的事。

從東華門出宮,張寧和汪孚林分道揚鑣,一路往北進了黃瓦東門內的司禮監,他坐下等候馮保接見,大約一刻鐘之後,他果然就看到一個小宦官飛也似地衝進了司禮監公廳,引來了外間好一陣竊竊私語。等到人出來之後,好幾個寫字、典簿等就圍了上去,這小宦官卻也不保密,唾沫星子亂飛和衆人說起話來。他畢竟已經是可以參與批紅的隨堂,沒有上前,但還是隱隱約約聽到那邊傳來了隻言片語。

“皇上……發落……一口氣逐了四個人……”

此時此刻,張寧只覺得心頭又是佩服又是驚歎。汪孚林那九真一假的說法,居然還真的管用!

ps:就一更……一會兒陪老媽上華山醫院……(。)

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722章 較量的開始第675章 在行動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4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872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837章 惡毒的心計第950章 小魚小蝦的戰略第142章 馮師爺的好感,葉縣尊的家底第797章 風波再起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419章 仇人擺闊,翁婿掏錢第849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843章 殊途同歸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534章 姑爺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378章 頂牛!第769章 衙內揍家奴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765章 廷推背後的奧妙第890章 慈悲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517章 露底的汪小官人第234章 葉大炮出馬第882章 接包袱第648章 入嗣這件事第643章 架空和減負第249章 園中話往昔第710章 放你一馬,巡視貢院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8章 孤注一擲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564章 誰詐誰第647章 外來的和尚也不好唸經第845章 搶先一步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820章 孤家寡人第696章 漏網之魚?第409章 去丹陽“做客”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67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2章 奸細?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439章 終於出了一口惡氣!第85章 九小姐和八卦閨秀團第706章 心狠手辣第715章 虛張聲勢,見微知著第37章 好爲人師的李師爺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第294章 浮香坊上鴻門宴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929章 負荊請罪(上)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298章 哥被人欺負了!第629章 天子私心,譚綸承諾第931章 妥協的交易第933章 當面告黑狀第292章 府衙辦地契,再拜凃府尊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427章 當了一回窮親戚第239章 鬧事的來了!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2章 真坑爹!第507章 乾綱獨斷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822章 新上司的新做派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830章 謝老師您找錯人了!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見胡公了第529章 誰嚇誰,誰怕誰!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153章 君子協定,挺身而出第347章 你怎麼戾氣這麼重?第177章 賀壽遇到閨秀團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633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49章 苦心孤詣的猴子戲
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722章 較量的開始第675章 在行動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4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872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837章 惡毒的心計第950章 小魚小蝦的戰略第142章 馮師爺的好感,葉縣尊的家底第797章 風波再起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419章 仇人擺闊,翁婿掏錢第849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843章 殊途同歸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534章 姑爺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378章 頂牛!第769章 衙內揍家奴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765章 廷推背後的奧妙第890章 慈悲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517章 露底的汪小官人第234章 葉大炮出馬第882章 接包袱第648章 入嗣這件事第643章 架空和減負第249章 園中話往昔第710章 放你一馬,巡視貢院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8章 孤注一擲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564章 誰詐誰第647章 外來的和尚也不好唸經第845章 搶先一步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820章 孤家寡人第696章 漏網之魚?第409章 去丹陽“做客”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67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2章 奸細?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439章 終於出了一口惡氣!第85章 九小姐和八卦閨秀團第706章 心狠手辣第715章 虛張聲勢,見微知著第37章 好爲人師的李師爺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第294章 浮香坊上鴻門宴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929章 負荊請罪(上)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298章 哥被人欺負了!第629章 天子私心,譚綸承諾第931章 妥協的交易第933章 當面告黑狀第292章 府衙辦地契,再拜凃府尊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427章 當了一回窮親戚第239章 鬧事的來了!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2章 真坑爹!第507章 乾綱獨斷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822章 新上司的新做派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830章 謝老師您找錯人了!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見胡公了第529章 誰嚇誰,誰怕誰!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153章 君子協定,挺身而出第347章 你怎麼戾氣這麼重?第177章 賀壽遇到閨秀團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633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49章 苦心孤詣的猴子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上思县| 新津县| 江西省| 抚宁县| 荣成市| 迭部县| 铁力市| 上林县| 海南省| 磐安县| 阿拉尔市| 平潭县| 辉南县| 宁都县| 双桥区| 绥宁县| 庆城县| 蒙自县| 宁晋县| 公安县| 盘山县| 上虞市| 扎鲁特旗| 广汉市| 台东市| 盐边县| 翁牛特旗| 平和县| 衡东县| 普定县| 余姚市| 苏尼特左旗| 郸城县| 巴楚县| 油尖旺区| 台前县| 郁南县| 大姚县| 吉首市|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