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

朱翊鈞從來不知道,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竟然會有自己完全不清楚的一面。在短時間之內,大量的訊息以他完全接受不了的速度噴涌到面前,讓他這個曾經自認爲親政之後就能爲所欲爲的皇帝無所適從。

而一向親近的張誠靜靜地侍立在一旁,沒有解釋,沒有說明。裡頭另一個他素來信賴的張鯨正在那痛哭流涕,向馮保表示忠心。

就在他心亂如麻之際,馮保的話就猶如兜頭一盆涼水,讓他一下子清醒了起來。

因爲他幾乎是馮保看著長大的,張居正還只是常常進宮,對他的課業進行一番評點,有時候也會宣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明君和聖賢,而馮保卻不一樣,擡頭不見低頭見。除了司禮監,不少時間都會放在他這兒。只要馮保在他面前一站,甭管他本來的心情如何,都會立刻端上一副肅容,時刻注意言行,否則就會引來馮保的提醒,而緊跟著就很可能是母親李太后的訓斥。

於是,聽到馮保對張鯨的痛罵,覺察到張鯨那啞口無言的反應,朱翊鈞反而覺得這纔是應該的,因爲馮保素來就應該是這樣強勢。而伴隨著這種情緒,他又覺得如釋重負,因爲聽馮保的意思,馮保和張宏是站在一塊的,並不像剛剛張鯨說得那樣,有什麼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矛盾。可一想到張宏之前一個一個把張誠和張鯨撈出來,張鯨卻還要丟開張宏去投馮保,爲此彷彿還栽贓了張誠,他就忍不住覺得如同吞了一顆蒼蠅那般噁心。

連帶著看張誠的目光,他都沒有往日那般和煦。

因爲從前張居正也好,馮保也好,連帶慈聖李太后,都曾經用不同的語言講述過同一個道理。那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於是,再也忍不住的朱翊鈞突然就這麼氣咻咻拂袖而去。張誠的動作卻慢了半拍,而是在原地停留了片刻,苦笑了一下,這才默默跟上了這位小皇帝。

他們這一前一後一走的動靜實在是不小,外間的張鯨儘管被馮保罵得已經面色蒼白,但還是不可避免地發覺了剛剛後頭有人偷聽。然而,他怎麼都想不通馮保會需要有誰在後頭聽這番話,轉念一想,便自以爲聰明地猜到一個可能。那就是張宏其實並沒有在家告病,而是正在司禮監,馮保這番話不是說給他聽的,而是說給張宏聽的。

然而,他很快就知道,自己實在是錯得離譜!

“是不是想知道,剛剛後頭的人是誰?是不是張容齋?”馮保如同老鷹耍弄獵物一般,低頭俯視著張鯨,卻在其露出又驚又喜的表情時,驟然丟掉了那根救命似的稻草,“張容齋還在宮外他的私宅養病呢。後頭角門那兒的人,如果我沒有猜錯,應該是皇上和張誠。”

張誠也就罷了,可爲什麼還有皇帝!

張鯨只覺得整個人一下子癱軟了下來,那種極致的恐懼感比剛剛馮保痛罵他更甚。因爲那時候他還能夠用馮保不過是做戲來安慰自己,如今儘管還是做戲,卻成了在朱翊鈞這個小皇帝面前做戲,他哪裡不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在懸崖上方,而是被打落了萬丈深淵底下!

他就猶如許許多多機關算盡卻誤了性命的前輩一樣,聲音沙啞地問道:“爲什麼?爲什麼馮公公您寧可相信張公公,也不信我?”

“張容齋也好,你也好,張誠也好,我誰也不信。”馮保吐出了這句話,見張鯨那張臉完全僵住了,他就呵呵笑道,“但我和張容齋共事那麼多年,大體知道他是怎樣的人。就好比張太嶽提攜了呂調陽,一直以來這個次輔精心輔佐,可他到頭來卻疑忌對方要奪位一樣,我也自然防著張容齋覬覦我的位子。可是,相比至少還有底線的他,你這個人做事實在是太不擇手段了。知道今天有誰跑去張容齋那邊告了你嗎?你的侄女,徐爵的小妾。”

張鯨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和徐爵的那番促膝長談,想到了那個執壺侍酒,完全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侄女張三娘。那一瞬間,他整個人抖得如同篩糠似的,再也沒了一絲一毫的僥倖。張三娘會做出這種事,乍一聽簡直不合情理,可只要想想一直以來他是怎麼對她們母女的,他就能明白那深入骨髓的恨意。

但從前他一直都沒把這種恨意放在心上,更不覺得一個連字都不認識的女人能夠做到什麼,可這一次,事實狠狠甩了他一巴掌!

既然知道自己的圖謀已經被朱翊鈞這位天子給聽到了,馮保又顯然不是能夠輕易原諒自己的善茬,張宏那邊更是顯而易見完全放棄了他這麼個人,知道這一切的張誠只怕更加恨不得將他扒皮拆骨,張鯨就彷彿眼看溺水越來越深的人,還想抓住救命稻草。

“馮公公,之前是我癡心妄想,是我貪得無厭,但我還是有用的,我能夠幫您做很多事情……對,高拱那些文稿還在我那裡,我能幫您剷除了這個心腹大患……”

見張鯨已經越說越是語無倫次,甚至直接承認了高拱文稿就在其手中,馮保反而再沒了之前乍然聽到這件事時的驚怒和急切。他甚至認真反省了一下自己把高拱趕下臺後,還繼續趕盡殺絕的那場王大臣案,再想想之前夤夜闖入內閣,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儘管已經成爲司禮監掌印多年,可是在高拱的淫威以及隆慶皇帝的不信任之下,那段身爲司禮監秉筆提督東廠,卻依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經歷,實在是在他的心裡留下了太深的烙印。

“很好,把東西取來給我,我可以饒你一次,放你到南京去。”見張鯨爲之一喜,馮保又趁熱打鐵地說道,“你不用擔心張誠會報復你,我既然要拿掉你,就不會留下他。如此一來,我和張容齋纔算是扯平了。”

當張大受進來,押著張鯨回私宅去取東西之後,馮保這才往後一靠,靜靜思量應該如何處置徐爵,如何處置張四維。

徐爵是他的書記,他的私臣,他將其從即將沒頂的污泥之中拉上來,給了地位和權勢,而徐爵也顯然並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一直以來都做得可圈可點。即便是這一次,也不能完全說是背了他。但是,徐爵如果事先向他稟報過張鯨的事,他非但不會在意,而且還會嘉許,但徐爵選擇的卻是自作主張,與張鯨私下裡勾連,如此一來二去,天知道將來會不會真的背主?更何況,有一個就很可能會有第二個。

而且,張居正沒有容忍遊七,他又如果容忍了徐爵,張居正會怎麼想?徐爵雖說很能幹,但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而張四維是當朝三輔,日後的次輔,他用病了的名義派出御醫和宦官把人給護送了回家,雖說這種藉口和假象可以管用一時,但哪能長久?如今,雖說他已經確定了張四維只不過是被張鯨挑中,作爲此次算計的另一個對象,可既然知道張四維和高拱一直有私下勾連,高拱也確實一直有文稿藏在張四維這邊,那麼,這麼一個顯然有異心的三輔,他是否需要暫時容下呢?可就算要趕走,也絕對不能用他之前在朝議上提到,卻被人非議的告病藉口。

之前他實在是被突發事件氣昏了頭,忘了現如今已經不是高拱剛剛去位,滿朝皆是同情者的時候了!

張宏既然沒有提督東廠的實權,馮保在其他方面自然要敬著這位長者,慈聖李太后和小皇帝亦然,馮保的弟侄當初世襲錦衣衛副千戶,張宏的弟侄則是世襲錦衣衛百戶,這也是內官之中第二份。他在宮外的私宅並不比馮保家中小,三路四進的大宅院,甚至比很多閣老尚書的宅院還有體面。因爲他的弟弟和侄兒也全都住在這裡,於是他並沒有把宮中私宅那些私臣派到這裡,只在此收留了幾個清客相公。

而且,因爲他的老家遠在廣東,故而並不像某些出自北直隸的宮中大璫一樣,常常回鄉遴選資質頗佳的同鄉幼童閹割後提攜入宮中,引以爲援。從這一點來說,這也是馮保對他放心的原因。

當在家“養病”的他得到宮中馮保傳出來的訊息時,他正在和新投奔來的門客樂新爐閒話。

樂新爐三十出頭,相貌俊秀,在科舉向來極難的江西鄉試中屢次折戟而歸,便懶得再費這個勁,在南監捐了監,索性上京交遊公卿,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左右逢源,這裡呆一年半載,那裡呆三五個月,而且渾然不在乎東主是士大夫還是太監,日子過得非常滋潤。當看到外間來人在送上信之後,張宏朝自己掃了一眼時,他便爽快地起身告退,但步子卻故意邁得慢了一些。

雖說投了一位大榼,名聲上不如投了哪位閣老又或者尚書好聽的,但他卻知道這是最實惠的。君不見徐爵當初只不過是一介充軍逃回的犯人,可託庇於馮保帳下,不但舊案全消,還一路加官進爵,如今有個錦衣衛職銜,甚至在東廠也是說一不二?張宏雖說不如馮保聲勢烜赫,而是較爲低調,可終究是司禮監秉筆,如果他能夠把這位給打動了,和次輔門客又有什麼區別?

然而,一直緩步走到門邊上的樂新爐,最終也還是沒有如願以償地被張宏叫住,只能有些失望地跨過了門檻出去。而他自然不會知道,張宏在迅速看完信後,便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的背影。

宮裡發生這麼大的事,馮保當然不會提到張宏招納的一個小小門客,只說自己已經從張鯨手上得到了高拱的那些文稿,時過境遷,也懶得和這麼個放歸鄉里的前首輔計較,所以打算親自閱覽過那些文稿,如果沒問題,就直接拿了去給張居正,張居正要結集出版也好,要還給高拱也好,隨他的便。,也好給自己建立大度的名聲。

但對於張鯨,馮保卻說已經上奏慈聖李太后和朱翊鈞,打算把人發到昭陵司香此昭陵不是彼昭陵,乃是穆宗隆慶帝陵寢張誠則去南京擔任守備太監。

毫無疑問,馮保之前說會對張鯨所謂寬容處置,完全是騙人的。

但張宏在意的是,馮保提到,張鯨勾結徐爵,可既然用了徐爵多年,從微末之中把人提拔上來,又是官職又是產業,賞賜無算,如今徐爵竟然背主,馮保雖不想手軟,卻也不希望如當初遊七似的鬧那般大,所以找他拿個主意。

張宏當然頭疼馮保的這麼一招,可從遊七和徐爵,他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剛剛那個談吐不俗,與他頗爲投契的樂新爐身上。只不過,和只是家奴的遊七,一介逃軍的徐爵相比,那樂新爐號稱山人,在京師各家公卿那邊都當過門客,其中便有成國公朱家,身份就不盡相同了。如果沒有遊七和徐爵的事,他倒是不吝於收攏此人於門下,而後用來參謀參謀,可既然前車之鑑就這麼清清楚楚地擺在了眼前,他就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而張宏的決斷做出得非常快。就在這一日傍晚,在自己的小院中悠然看書的樂新爐便得到了張宏的一份薦書。那薦書上洋洋灑灑皆是溢美之詞,赫然用的是張宏這個司禮監秉筆被翰林院名士們薰陶出來,足可媲美不少名士文采的筆法,但卻難以掩蓋一個事實。

說是將他舉薦給武清伯李偉,但實則卻是將他禮送出門!

武清伯李偉那個泥水匠,站在哪裡都如同一介老農,他這名士跑到那不是對著豬羊談玄?

當汪孚林得到張宏讓都吏劉萬鋒捎來的銅丸密信,知道此事的最終結果時,已經是這天入夜的事情了。

已經好幾天宿在都察院沒回去的他深深舒了一口氣,暗想可算是過了羣魔亂舞的這一關。雖說信上從頭到尾都沒提到,究竟張四維那邊該怎麼善後,可他一想到馮保連張鯨都不是立刻趕盡殺絕(估計是風頭過了再殺),對高拱都網開一面(不過故意炫耀大度),張誠趕去了南京,徐爵暫且以病了的藉口軟禁(兩三個月後肯定會報個病故),心裡大體就有了數。等回頭馮保在對待張四維時,哪怕留下人在內閣,那也會相當有技巧地加以防範。

當擺脫了當年舊事的陰影之後,恢復了理智,又當了多年的司禮監掌印,馮保這個人陰起人來,比他汪孚林的段位肯定要高多了!

想到眼下平安無事過了這一關,何心隱又只是受請于徐階,理應不至於受到追查,自己又和張宏搭上了線,汪孚林忍不住打了個呵欠,生出了幾分睏意。雖說這件事從頭到尾就和他本人談不上什麼大關係,可連日來始終關注著卻也挺累人。就在他打算提早弄點熱水燙了腳準備上牀就寢時,外間卻傳來了輕輕的敲窗聲。面對這光景,思量這是都察院,決不至於有不軌者潛入商人,所以他不大理解爲啥有人敲窗而不是敲門,當下便懶洋洋問了一聲。

“窗外何人?”

他本以爲是哪一道的值夜官員,又或者是什麼小吏。可下一刻,開著一條縫的支摘窗縫中,卻是一個紙團丟了進來。

ps:第一更(。)

第907章 天子私詔第778章 又是熟悉的文華殿第800章 人未走茶先涼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278章 低調閃人,好人有好報第196章 李師爺走了,許老太爺回來了第112章 紫陽書院換門聯第165章 我很欣賞她第357章 和事老第21章 行情看漲的汪小官人第772章 張府說奇聞,首輔行家法第242章 戰鬥力爆表第832章 煽風點火告自己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753章 貪婪的背後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1章 爹!第817章 骨肉姻親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632章 能者多勞!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58章 敲飯碗?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44章 演技派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607章 文華殿上三堂會審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830章 謝老師您找錯人了!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35章 爭!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653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478章 風雅和銅臭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門之行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750章 誰走誰留?第11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141章 競爭上崗?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歡我?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225章 急公好義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777章 鴆殺和爆發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903章 李堯卿是誰?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926章 把酒交心第680章 循循善誘的汪巡按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948章 生路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167章 店大不欺客,更不能被客欺第193章 犄角旮旯裡的律條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305章 衣裳取人第291章 疑神疑鬼,拉人發財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313章 知己知彼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71章 逼宮!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704章 聲勢浩大的探病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460章 不吃不相識第789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60章 致命的誘惑
第907章 天子私詔第778章 又是熟悉的文華殿第800章 人未走茶先涼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278章 低調閃人,好人有好報第196章 李師爺走了,許老太爺回來了第112章 紫陽書院換門聯第165章 我很欣賞她第357章 和事老第21章 行情看漲的汪小官人第772章 張府說奇聞,首輔行家法第242章 戰鬥力爆表第832章 煽風點火告自己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753章 貪婪的背後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1章 爹!第817章 骨肉姻親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632章 能者多勞!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58章 敲飯碗?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44章 演技派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607章 文華殿上三堂會審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830章 謝老師您找錯人了!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35章 爭!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653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478章 風雅和銅臭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門之行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750章 誰走誰留?第11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141章 競爭上崗?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歡我?第712章 緊急事件和帖卷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225章 急公好義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777章 鴆殺和爆發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903章 李堯卿是誰?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926章 把酒交心第680章 循循善誘的汪巡按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948章 生路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167章 店大不欺客,更不能被客欺第193章 犄角旮旯裡的律條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305章 衣裳取人第291章 疑神疑鬼,拉人發財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313章 知己知彼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71章 逼宮!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704章 聲勢浩大的探病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460章 不吃不相識第789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60章 致命的誘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小金县| 旬阳县| 蓬溪县| 玉环县| 农安县| 营口市| 宁远县| 重庆市| 潞城市| 本溪市| 马鞍山市| 冷水江市| 云安县| 亚东县| 彭山县| 龙川县| 潍坊市| 新民市| 潮州市| 来安县| 土默特右旗| 舞阳县| 盘锦市| 福泉市| 阿拉善左旗| 托里县| 鲁山县| 高平市| 河源市| 马龙县| 北辰区| 许昌县| 班玛县| 夏津县| 静宁县| 泊头市| 兴城市| 望江县| 太康县|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