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嘉靖對楊聰是真有那麼點欣賞了,起碼楊聰編撰的《格物致知之理》就很不錯,而且楊聰這個人還很誠實,說到鹽引的問題,他並沒有迴避,而是老老實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小子是個不錯的人才,可以好好培養(yǎng)一下。
至於怎麼培養(yǎng),嘉靖心裡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想法。
他甚至已經(jīng)決定,就用楊聰去對付韃子!
韃子的問題已經(jīng)困擾了他這麼多年了,他真有點受不了了,而楊聰想出的辦法應(yīng)該算是對付對付韃子的最佳方案了,如果按楊聰說的,給邊軍精銳配備火器和戰(zhàn)車,三五年內(nèi),還真有可能解決韃子的問題。
他已經(jīng)厭倦了那些朝臣耍嘴上功夫了,他準備用用新人,而新人裡面最有能力的應(yīng)該就是這個楊聰了,至少他目前是這麼認爲了。
他之所以當面考察楊聰,也是出於這個方面的考慮。
楊聰?shù)谋憩F(xiàn)已經(jīng)獲得了他的認可,再加上陸靈兒的關(guān)係,更堅定了他培養(yǎng)楊聰?shù)臎Q心。
那麼,怎麼培養(yǎng)楊聰去對付韃子呢?
直接將楊聰擢升爲兵部尚書又或是總督、巡撫什麼的肯定是不現(xiàn)實的,他雖然喜歡用火箭般的速度提拔他看重的人才,但是,提拔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成績。
嘉靖這個人就是這樣,只要他覺得你有才能,那你的機會就來了,但是要獲得提拔,還是得做出成績來,沒有一點成績,他是不可能胡亂提拔的。
楊聰這會兒也算是做出了一點成績了,至少這《格物致知之理》編撰的就很不錯,如果真的能編成一套類似於《永樂大典》的傳世鉅著,他也會因此爲後人所頌揚。
這點成績,應(yīng)該怎麼提拔呢?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解縉在編撰《永樂大典》之前好像只是個從九品的翰林院侍詔而已,後面他編撰《永樂大典》,取的了一定的成績,很快就被擢升爲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這會兒楊聰已經(jīng)是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了,編撰《格物致知之理》也出了一定的成績,擢升爲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應(yīng)該是沒問題的,還有,他還想培養(yǎng)楊聰去對付韃子,翰林院官員是不可能調(diào)去收拾韃子的,一般調(diào)去對付韃子的都是都察院御史、右僉都御史又或者兵部郎中,兵部侍郎,這會兒楊聰?shù)钠芳夁€不夠兼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掛個御史,去某個邊鎮(zhèn)巡按還差不多。
想到這裡,嘉靖突然又問道:“清風(fēng),你可敢去邊鎮(zhèn)指揮大軍與韃子作戰(zhàn)。”
暈死,這個問題,楊聰還真沒想過。
不是他沒這個膽,主要他的官銜跟指揮大軍作戰(zhàn)實在是扯不上什麼關(guān)係,翰林院修撰怎麼可能去指揮大軍作戰(zhàn)!
嘉靖這麼一問,他心裡頓時激動起來,這位皇上,那可是出了名的任性,提拔官員那就跟神經(jīng)病一樣,只要入了他的法眼,他什麼官都敢給人升!
指揮大軍跟韃子作戰(zhàn),好啊,只要你敢給我升官,我就敢去!
其實,文官指揮大軍作戰(zhàn)並沒有多少危險,除非實力特別懸殊,被人圍的走投無路,一般文官是不大可能戰(zhàn)死的,而且,親臨現(xiàn)場還能實驗一下兵法的可行性和火藥武器的威力,對兵法的成型和火藥武器的改進都有莫大的好處,還有,獲取軍功可是升官的捷徑,只要打出點成績來,那官職還不是蹭蹭的往上升。
去就去,誰怕誰啊,在熱武器面前,韃子騎兵就是盤菜。
想到這裡,他毫不猶豫的道:“微臣也想爲國出力,奈何微臣這職位實在不合適指揮大軍作戰(zhàn)啊。”
嘉靖欣慰的點頭道:“只要你有這個心就行,朕可以給你掛個都察院御史,去邊鎮(zhèn)巡按,先不說六個邊鎮(zhèn),一個邊鎮(zhèn)的大軍你還是有權(quán)指揮的。怎麼樣,你覺得去哪個邊鎮(zhèn)最好。”
這傢伙,還真敢給胡亂給人升官啊!
楊聰仔細想了想,隨即激動的道:“皇上,要不就宣府吧,宣府離京城最近,調(diào)派匠戶最爲方便。而且山西三鎮(zhèn)裡面,宣府鎮(zhèn)最有可能遭遇韃子進攻,微臣覺得,可以現(xiàn)在宣府設(shè)立兵工廠,生產(chǎn)火槍、火炮、轟天雷和火龍戰(zhàn)車,等宣府鎮(zhèn)的邊軍全部裝備好了,再向其他邊鎮(zhèn)推廣,這樣一來武器裝備這塊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了。”
嘉靖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那好,朕就給你掛個都察院御史銜,巡按宣府,專門負責對付韃子騎兵。”
楊聰連忙拱手作揖道:“多謝皇上恩典。”
嘉靖緊接著又問道:“你估摸著這《格物致知之理》需要多少人編撰,大概多久能編撰出來?”
這個楊聰心裡還真沒底,誰知道要跟韃子打多久,三年,五年,有可能只能把六萬邊軍精銳裝備齊整,至於深入草原將韃子趕出塞外,那還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呢,而且《格物致知之理》不光是《五行篇》、《兵法篇》、《器械篇》,也不光是怎麼對付韃子,內(nèi)容還多著呢,編撰起來是很費時間的。
他仔細想了想,這才拱手道:“皇上恕罪,微臣想先集中精力對付韃子,這《格物致知之理》編撰起來可能會比較的慢,或許打完韃子之後還需要幾年時間。”
嘉靖聞言,沉吟了一陣,隨即緩緩點頭道:“嗯,對付韃子的確是當前第一要務(wù),至於《格物致知之理》的編撰,慢慢來也沒關(guān)係,要不你先組織點人慢慢編撰吧,等收拾了韃子再集中精力,全力編撰。這會兒你有沒有看中的人,朕可以先給你調(diào)派一些。”
這編撰人員楊聰?shù)故窃缇陀袛?shù)了,他毫不猶豫的道:“微臣先前編撰的時候翰林院侍讀羅洪先、兵部員外郎唐順之、趙時春、工部主事王宣都給了微臣不少的幫助,要不就這幾個吧,皇上,您看行嗎?”
嘉靖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好,就他們幾個,朕就擢你爲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負責編撰《格物致知之理》。”
暈,一下升兩級,這升官速度果然快啊。
楊聰正興奮著呢,嘉靖突然想到,這傢伙可是自己的準妹夫,如果此去宣府巡按出了事,那陸靈兒豈不成了寡婦!
他想了想,乾脆道:“你此去宣府巡按,隨時可能碰到韃子騎兵,以宣府現(xiàn)有的兵力恐怕很難抵擋韃子騎兵的侵襲,這樣吧,朕給你調(diào)派一千神機營精銳,外加一百錦衣衛(wèi)隨行保護。”
這傢伙,意外的收穫簡直太多了,楊聰興奮的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只能一個勁的拱手作揖道:“多謝皇上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