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九章:君憂臣辱之時

李朝先面帶微笑。

居然……沒有一丁點傷心的感覺。

或者說,師叔說出這番話,沒有給他一丁點的違和感。

這就是師叔啊,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

他忙是拜下,誠惶誠恐:“是,小道胡言亂語,惹師叔生氣了,三萬兩銀子,明日送到,師叔不要生氣,若是因此而氣壞了身子,小道萬死難恕。”

方繼藩後悔了。

這傢伙,確實是發財了啊,早知如此,應當獅子大開口的,三萬兩銀子他眉頭都沒有眨一下。

李朝先下午,還得趕一個法事,所以正午留在方家陪方繼藩吃了一些糕點,便匆匆去了。

臨行時,他又給方繼藩鄭重其事的行禮:“師叔還有什麼差遣嗎?”

方繼藩擺擺手:“滾。”

李朝先樂了。

這一聲滾,很多日子沒有聽到了,透著親切、自然,說實話,這些日子忙著事業,不,是忙著超度亡靈,給高門大族們祭祀祖先,李朝先是忙的腳不沾地,實是沒功夫來拜見,人在外四處奔波心裡總覺得空落落的,像是少了一點什麼,少了一點什麼呢?

今日一聽這清亮的滾字,李朝先想起來了,就缺這個字啊,這一聽下來,渾身舒泰,頓時給自己疲憊的身體,注入了新的能量,他深深行了個道禮,依依不捨道:“師叔,告辭。”

門生故吏也是有壞處的。

這大年初一,一個接一個的門生故吏來拜訪,實在令人討厭,方繼藩的耐心,已磨了個乾乾淨淨。

今年這年,沒法過了。

終於過了十六,宮中卻傳出了消息,陛下龍體,略有不適。

難怪這些日子,朱厚照都不見人影,方繼藩心裡還嘀咕出了什麼事。

他陡然想到,弘治皇帝駕崩是在弘治十八年,不過到了弘治十六年,身體就已開始虛弱了,史料之中,弘治皇帝在十六年開始,便極少召見大臣,當時人們猜測,是不是弘治皇帝到了晚年,是否開始沉湎於宮中的某些不可描述的娛樂,開始鬆懈。

這些流言蜚語,其實是可以理解,皇帝突然就不見外臣了,一般的事務,也都交給別人去處理,而且,弘治皇帝現在三十多歲而已,正在盛年,怎麼就突然如此了呢。

等到弘治十七年之後,人們才意識到,皇帝身體欠佳,至十八年,駕崩,這兩年的時間,弘治皇帝幾乎都在病中度過。

方繼藩聽聞到龍體欠佳的消息,於是便請求覲見。

不過沒有得到宮中的準許,命他好生協助太子,署理鎮國府事務。

沒辦法,方繼藩只好找了歐陽志,歐陽志乃是伴駕的待詔翰林,此時陛下身體不好,他也需時刻陪伴在陛下身上,同時,隨時記錄陛下的言行舉止,作爲翰林院修撰實錄之用。

歐陽志凝視著恩師,朝方繼藩點點頭:“是,恩師,陛下近來,身體都有些不好,勉強能視事,平時都是疲憊不堪,太子殿下與公主殿下,而今都伴在帝側,太醫們用了許多藥,也沒見好。”

方繼藩不由唏噓:“陛下的病,是何癥狀?”

“腹中脹痛,微熱,全無食慾……”歐陽志沉默了片刻:“御醫的診斷,各有不同,有人說染了風寒,也有人說,乃天釣癥,更有人說……陛下……腎……”

“腎虧?”

方繼藩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還了得。

陛下才一個妻子而已,又沒有嬪妃,這樣都能腎不好?

不過,從歐陽志的描述來看,怎麼聽著……這像是……像是……闌尾炎呢?

確實許多癥狀都對的上,方繼藩也不敢確定。

倘若是闌尾炎,這就有點懵逼了,在這個時代,闌尾炎被稱之爲‘天釣癥’或者是‘腸癱’,總而言之,這玩意可能在後世是小病,一般得了這個病,醫生都會輕描淡寫的來一句‘割了吧,割了就不疼了’。

可是在這個時代,人們根本沒法割這玩意兒,這不割,留在腹中,便只能一直任其潰爛脹濃,引發各種可怕的疾病,至死方休。

這幾乎已形同於是絕癥了,只能等死。

方繼藩倒吸了一口涼氣:“你再去探探好,且聽聽大夫們會診的結果,還有任何癥狀,要隨時稟報。”

歐陽志頷首點頭,行禮:“學生知道了。”

方繼藩心裡唏噓。

真的是闌尾炎嗎?

可闌尾炎怎麼治啊。

開刀……

好可怕。

搖了搖頭,此時還是不要輕舉妄動,還早著呢,這腰子還能疼一年半載,才真正會害了陛下的性命。

內宮之中的隱事,終究暫時還沒有傳出宮外,大家只是發現,陛下幾乎開始深藏不露起來。

這倒和成化年間時,躲在深宮裡求仙問藥的成化先皇帝一樣,給人一種不太愉快的記憶。

春闈……轉眼將至。

方繼藩爲了此次春闈,也費了極大的心,太子而今不見蹤影,方繼藩倒是想治陛下的病,卻又不敢治,現在不治還能活,若是自己斗膽去治,駕崩了,這算誰的?

只能以拖待變,再看看情況纔好。

內閣大學士謝遷主持今科科舉。

於二月十五這一日,便已入駐貢院。

此時,人們不再關注宮內之事了。

據說是前幾日,陛下還是召見了謝遷,而謝遷觀察過陛下,陛下顯得有些虛弱,不過在見謝遷時,精神還算好,詢問了關於科舉的事,讓謝遷擇選良才,以充廟堂,接著又嘉許勉勵了幾句。

謝遷預備告辭時,他看到了弘治皇帝略帶悲哀的眼睛。

謝遷心裡咯噔一下,突然沒來由的,居然淚水磅礴,又拜倒:“陛下是否龍體欠安。”

這句話是極不得體的,方繼藩那種腦疾少年信口來問,倒也無礙,可謝遷作爲老臣,不該這樣問。

且不說外臣不宜詢問陛下的身體狀況,因爲這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疑竇和猜忌,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你想作亂呢。

可謝遷還是問了。

弘治皇帝沉默了很久,道:“卿乃賢良,朕之肱骨,朕託付掄才重任,萬不可懈怠,好生用命即可。”

沒有得到答案。

這卻令謝遷心裡更是抑鬱,他知道,若是陛下只是一般的疾病,不會如此的。

領了使命,至貢院之後,親率諸考官拜見了明倫堂中的聖人畫像,謝遷定下了神,不再多想。

天下各府縣的考生,盡都到達,人們對於這一次的科舉,有許多的非議,其中有人暗中將矛頭,指向了西山書院,認爲西山書院不習程朱,這八股文,到底能做的出嗎?

在這議論紛紛之中,西山書院十五個舉人,已經摩拳擦掌了。

二月二十二日,清晨。

劉傑領著十四個師弟,清早便提著考藍,出現在了方家。

他們是從西山書院出發的,也沒有回家,直接預備了考藍之後,便一齊到了方家門外,聽說師公還在熟睡,沒有起來,劉傑等人也不敢叨擾,便與衆生一齊在方家儀門之外,拜倒,行了謝師之禮,接著劉傑起身,領著諸師弟往貢院去。

可就在這方家不遠的街角。

在這大清晨,曙光未露,宛如濃墨一般的天穹之下,一頂轎子,停在不起眼的角落。

轎簾子掀開了一角,恰好見到了自街頭而來的一行考生擦身而去。

坐在轎子裡的人,深深凝視著,接著一聲嘆息。

劉健一宿未睡,在這轎裡足足等了一夜。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從西山書院出發,也不可能帶著同窗們歸家和自己見上一面,但他和同窗定會途徑方家時,答謝恩師,於是,在這必經之路上,劉健等了一夜。

他沒有從轎子出來,只看著暗暗的街角燈火之下,劉傑意氣風發和同窗們說著什麼,匆匆自轎前走過。

劉健的心裡……一下子暖和起來,比毛衣覆在身上還要暖和。

等人已遠去,劉健依舊還坐在轎裡,似是緬懷著什麼,想著劉傑自出生起的樣子,想著他牙牙學語,想著他蹣跚學步,想著他也曾年少輕狂,又歷經了屢試不第的打擊,接著,重新復起……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如幻燈片,定格成了一個個畫面,卻又飛快的在劉健的腦海中輪轉。

劉健微微一笑,吁了口氣。

“老爺,您已一宿未睡了,還是趕緊回家歇一歇吧。”轎伕低聲道。

劉健坐在轎中,捋須:“入宮吧,時候已不早了,入宮當值去吧。”

“可是……”

“現在陛下龍體欠安……”劉健嘆了口氣:“此君憂臣辱之時,豈容後乎?內閣還有許多奏疏,等待老夫署理,出發吧。”

轎伕不敢再勸,轎子起了。

而劉健坐在轎中,心裡既滿懷著對兒子的希望,又帶著對宮中的擔憂。他和陛下,君臣之情,非同尋常,而今,陛下病倒了,自己不是大夫,不能救治陛下,唯一能做的,只好用這無用的殘軀,盡力去爲陛下分擔一些國事。

…………………………

第二章送到,雙倍月票,雙倍月票,一票頂過去兩票,你投不了吃虧,投不了上當,老虎在此拜謝,碼字很辛苦啊,來一點動力吧。

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六十八章:什麼都懂第一百二十五章:奇珍異寶第三百六十八章:有滋有味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八十六章:除夕第七百一十五章:擒賊先擒王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五百九十六章:聖王出世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八百零八章:鳳顏大悅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威武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內存知己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七百六十一章:帝心難測第四百三十六章:喜訊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天的恩賜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七百五十七章:神藥誕生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縱英才第四百八十二章: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三百六十四章:聚財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三百零三章:好運氣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五百三十七章:恩師仁義啊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五百六十一章:神醫朱厚照第六百四十六章:喜當爹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十章:三才子出世第三百八十一章:文武雙全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賢明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一百六十二章:送禮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八百八十三章:飛黃騰達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四百零四章:太子殿下賢能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八百七十四章:家國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五百六十二章:聖意第二百一十二章:朕餓了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
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六十八章:什麼都懂第一百二十五章:奇珍異寶第三百六十八章:有滋有味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八十六章:除夕第七百一十五章:擒賊先擒王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五百九十六章:聖王出世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四百三十四章:拜見師祖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三百五十一章:苦盡甘來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八百零八章:鳳顏大悅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威武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內存知己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七百六十一章:帝心難測第四百三十六章:喜訊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天的恩賜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七百五十七章:神藥誕生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縱英才第四百八十二章: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三百六十四章:聚財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三百零三章:好運氣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五百三十七章:恩師仁義啊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二百四十九章:方學浩瀚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五百六十一章:神醫朱厚照第六百四十六章:喜當爹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三十章:三才子出世第三百八十一章:文武雙全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賢明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一百六十二章:送禮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八百八十三章:飛黃騰達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四百零四章:太子殿下賢能第六百七十四章:萬全之策第八百七十四章:家國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五百六十二章:聖意第二百一十二章:朕餓了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铜鼓县| 东山县| 宁国市| 百色市| 连江县| 六枝特区| 九龙坡区| 随州市| 荣昌县| 枞阳县| 桑植县| 邵武市| 科技| 泰安市| 隆昌县| 会东县| 济南市| 蕉岭县| 昭平县| 宜兰市| 老河口市| 商丘市| 达州市| 阜新| 疏附县| 罗山县| 儋州市| 隆尧县| 奉新县| 桃江县| 宜兰县| 大名县| 犍为县| 英超| 汉中市| 宣汉县| 莱芜市| 万载县| 吴堡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