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章 大局爲重

宇信正在山上佈置兵力準備全力阻擊蹋頓敗逃時,忽然聽到士卒來報,說許褚已經擒得蹋頓,現正押著蹋頓往山上趕來。

沮授聞報連忙拱手恭賀道:“主公,蹋頓被擒,此戰已然大勝,真是可喜可賀……只是,授不知主公將如何處置這蹋頓?”

宇信見沮授如此發問,當下也是一怔,旋即心道你沮授也跟我玩這一招啊。咱可是從新世紀過來的高材生,開玩笑,我能不知道你心中在想什麼嗎?

勝負既定,宇信當下也來了興趣,於是面上佯裝發怒,瞟了沮授一眼便脫口說道:“則注何必多問,蹋頓領軍前來掠殺大漢百姓,不幸被我擒住,我自當殺之以安民心!”

沮授聞言面色一緊,頓時凝視著宇信,滿臉地不相信宇信方纔所說的話:“主公萬萬不可,這蹋頓殺不得啊!”

宇信見沮授一臉嚴肅,良久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則注之心信已知曉。蹋頓乃烏桓王子,深受單于丘力居喜愛,若殺之恐大漢與烏桓再無和好之日……呵呵,我等當以大局爲重,蹋頓年少輕狂,當先以軍威震懾其膽,再施恩惠方可使其歸服,如此可根除烏桓之患。”

沮授聽完宇信這番話,方纔醒悟過來先前宇信是在戲言,於是誠心拜服道:“主公高見,以仁義對暴行,從此烏桓將歸心大漢!”

這個道理宇信何嘗不知?烏桓人雖久居草原,但最重信義,非鮮卑、匈奴可比。若是以殺止殺,表面上可以征服烏桓,但難免日後再起爭端。若不能使其誠心歸順,則大漢北疆將永遠寧日。

宇信見天已快亮,忙喚來親兵讓其去轉告張飛和許褚,先將蹋頓押回城中,派專人好生看管,隨後才下令收兵。

此時薊縣城內的百姓早已得知宇信大破烏桓的消息,都自發地結隊出城十里來迎接勝利之師回城。對幽州百姓而言,以力擊敗兇狠的草原人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宇信當先一馬走在整支隊伍的最前面,後面跟著沮授張飛許褚,再後面則是親兵隊。高覽則被宇信派去城外紮營,以供大軍休養。

待宇信等人趕到城門處時,刺史劉焉帶著滿城官員忙上前來迎接。宇信遠遠看見那領頭之人正是刺史劉焉,忙帶頭下馬步行入城。

劉焉見宇信如此敬重自己,也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宇將軍真少年英雄,一戰就解了薊縣之危,非智勇之將不可爲也!”

宇信連忙回禮道不敢當,心中卻想著如何討好這位名爲漢室宗親的刺史大人,以便趁此良機在此地爲自己手下謀個官職,好在亂世到來之前在幽州紮下根基。

宇信和劉焉相互客套著進了城,待來到刺史府上,宇信纔開口說道:“刺史大人,薊縣一戰能獲得勝利,全賴三軍將士用命,我等當稟報朝廷爲他們請功纔是。”

這回輪到劉焉震驚了,不想宇信首先想到的是三軍將士,而不是隻顧爲他自己請功,當下心中更加佩服宇信的爲人,也更高看了宇信一眼。

宇信有如此胸懷,劉焉自然不會小視他,立即開口表示支持:“宇將軍放心,本官明日就八百里加急將捷報送到雒陽上呈聖上,你就放心吧!”

宇信聽了劉焉的話後這纔想起蹋頓一事來,於是在劉焉面前拜求道:“刺史大人,末將有一事相求,還望大人允許!”

劉焉更是驚訝,宇信雖職位比他低,但歷來軍政互不干涉,宇信完全沒必要行此大禮:“宇將軍乃得勝之將,何故行此大禮,究竟所爲何事,將軍不妨說出來?”

宇信沉默半晌後,才緩緩說道:“刺史大人明察,烏桓之患由來已久,實是因其部族冬季缺糧,爲求活命纔不得已舉衆南下掠奪。今日信雖僥倖擊敗蹋頓,擒得敵首,可殺之易,卻難保他日烏桓不會捲土重來,到時百姓又將經受戰火困擾,如此非上善之策。信斗膽懇求刺史大人容信勸降蹋頓,使其歸順朝廷,若如此則是朝廷與百姓之幸!”宇信說完又以頭觸地,反覆三下以待劉焉首肯。

劉焉聽完宇信一席話後,先是一怔,待醒悟過來時,早已被感動得淚流滿面,當下急忙扶起宇信,好言寬慰他道:“宇將軍真乃我大漢忠貞之士也!老夫雖年邁,亦知殺戮不能杜絕邊患。今將軍之言處處在理,老夫定當鼎力相助!”

其實宇信在這兒耍了個小心眼兒,他和劉焉並非上下級關係,卻能放下身段給劉焉跪下,這就是很給劉焉面子了。劉焉久混官場,自然深諳爲官之道,宇信的這個人情他必須接下。

宇信聞言大喜,躬身施禮道:“謝刺史大人成全,信必竭盡全力說得蹋頓來降。”

劉焉見宇信無其他事,便留下他和部屬在府上吃飯,算是爲他們慶功。劉焉何嘗不知道,他可能被宇信擺了一道,這當官當久了,考慮的事兒也就多了。

當晚回到軍營後,宇信傳令諸將中軍帳議事。待參與昨夜伏擊的部屬全都到齊後,宇信起身走到大帳中央,先躬身向衆人施了一禮,這纔開口說道:“昨夜之戰幸獲大勝,全賴諸位盡心竭力,信在此拜謝諸位了。”

衆人見狀紛紛起身還禮:“末將等實不敢當,全賴將軍之謀。”

宇信當下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昨日之勝,非信之謀,實敵鬆懈所致。信已請劉刺史聯名上報朝廷,爲諸位請功。”

衆將聞言都稱讚宇信用兵如神,賞罰分明。這些軍中將校對宇信感恩戴德也屬正常,畢竟這個年代一個品性優異的主將並不多見。

宇信聽後也不禁暗自得意,又對衆將說道:“戰勝必有首功、次功、再次功。我意昨夜首功當屬許褚,次功當歸張飛高覽田豐沮授及城中守將鄒校尉,再次功當爲全軍士卒。”

衆人聞言一愣,要說宇信所說的首功和次功人選並無不妥,但再次一等的功勞分給參戰士卒,在這個時代看來,委實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士兵的生命賤如草芥,將官不克扣士卒糧餉已是大發慈悲了,哪還會分半分功勞給士卒?

許褚見宇信將首功記到自己頭上,內心雖然興奮無比,可還是跪謝道:“主公,褚雖愚莽,亦知昨夜之戰首功當屬主公。若無主公精心謀劃,我等何能建立這般大功?褚願將首功讓出,請主公成全。”

帳內諸將聞言,皆認爲許褚所說有理。開玩笑,宇信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和老大搶首功那可是自找麻煩,他們打心底裡還是畏懼主帥。

誰料宇信上前扶起許褚,笑著對衆人言道:“許褚勇武且憨厚,信深愛之。然主將者,當衝鋒在前,享樂在後。我意已決,諸位不要再推讓了。”

許褚感動非常,再拜道:“主公恩德,褚當誓死效忠。”

衆人也齊齊作揖,感激涕零道:“謝將軍!”

宇信見衆將都願意領受自己分發的功勞,心中更加舒坦,這才向衆人提起蹋頓:“諸位,我軍昨夜一戰擒得烏桓王子蹋頓,不知諸位對其處置方法有何建議?”宇信說完便將目光投向幽州諸將,意在徵求他們的意見。

衆將聞言都議論紛紛,鄒靖是幽州的老將,但因昨夜並未實際參與襲擊烏桓,所以自覺沒有資格在此問題上插言,於是拱手說道:“將軍,蹋頓雖四處劫掠、作惡多端,可還是沒有屠殺我大漢百姓。況烏桓實力強大,殺之恐遭烏桓報復,到時又得重操刀戈,受害者還是百姓,所以我建議將軍從寬處理。”

宇信聞言,心中大喜,當即給了鄒靖一個讚賞的眼神,暗道此人有眼光,是個可造之才。幽州諸將見頭頭鄒靖都發話了,當下也統一了意見,認爲應當網開一面,爭取和烏桓談判,讓烏桓主動撤出幽州。

宇信見時機成熟,這纔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給衆人聽。衆人聽後都覺得宇信做出的決定合理,一致贊同道:“將軍以國家、百姓爲重,我等願聽將軍號令!”

第267章 猜拳遊戲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119章 二進雒城第98章 龍顏大怒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46章 兵無鬥志第41章 得勝歸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158章 明爭暗鬥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31章 皇子伴讀(一)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5章 河間揚名(二)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41章 得勝歸第130章 刑場上的挑釁(二)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12章 北地情懷第52章 福禍相倚第142章 流星惑敵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2章 北地情懷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65章 爲民作主第96章 密謀造反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57章 白馬義從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65章 欲行廢立第31章 皇子伴讀(一)第253章 文聘救關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22章 以詩見蔡邕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192章 擒保華雄(二)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9章 單騎平山賊(二)第78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11章 洛水會董卓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140章 董卓二掛帥(二)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87章 別陽澗大戰(三)第225章 羣英會(三)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51章 東二喬第125章 殺或恕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25章 封官賜槍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95章 合作之路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191章 擒保華雄(一)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125章 殺或恕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60章 “虛”與“實”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58章 老奸巨猾第191章 擒保華雄(一)第67章 大練兵第11章 論勢收大賢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271章 賈詡歸心
第267章 猜拳遊戲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119章 二進雒城第98章 龍顏大怒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46章 兵無鬥志第41章 得勝歸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158章 明爭暗鬥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31章 皇子伴讀(一)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5章 河間揚名(二)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41章 得勝歸第130章 刑場上的挑釁(二)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12章 北地情懷第52章 福禍相倚第142章 流星惑敵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2章 北地情懷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65章 爲民作主第96章 密謀造反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57章 白馬義從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65章 欲行廢立第31章 皇子伴讀(一)第253章 文聘救關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22章 以詩見蔡邕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192章 擒保華雄(二)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9章 單騎平山賊(二)第78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11章 洛水會董卓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140章 董卓二掛帥(二)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87章 別陽澗大戰(三)第225章 羣英會(三)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51章 東二喬第125章 殺或恕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25章 封官賜槍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95章 合作之路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191章 擒保華雄(一)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125章 殺或恕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60章 “虛”與“實”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58章 老奸巨猾第191章 擒保華雄(一)第67章 大練兵第11章 論勢收大賢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271章 賈詡歸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洪湖市| 克什克腾旗| 汉川市| 涟源市| 芒康县| 舞阳县| 剑河县| 黑河市| 三门县| 黔东| 当阳市| 阜宁县| 淅川县| 牙克石市| 东光县| 长沙市| 曲水县| 桂东县| 玛曲县| 红河县| 中西区| 黄平县| 凤冈县| 贵德县| 新竹县| 渑池县| 江安县| 四平市| 清苑县| 龙胜| 大城县| 泌阳县| 闵行区| 柏乡县| 吉林市| 怀来县| 罗田县| 土默特左旗| 鄱阳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