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遊行請願

“張兄,你聽說了嗎,恭親王犯事了!”

“哦,原來是王兄啊,這事兒我知道,恭親王爺真不是東西,勾結叛軍,意圖謀害聖上,謀朝篡位大逆不道!幸好有馬天師和他麾下的天師軍坐鎮(zhèn),否則還真讓他得逞了!”

“非也,非也。張兄誤會了,恭親王爺?shù)拇_犯事了,不過卻沒有如此嚴重。昨日天師軍的好漢們進王府搜查,倒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叛賊的蹤跡,洗清了恭親王的嫌疑。”

“啊,這樣嗎?可惜了,我覺得吧,恭親王一定不是什麼好人,不是謀反,肯定也犯了什麼大罪!”

“嘿嘿,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貪墨受賄!”

“什麼,貪墨受賄?這算犯什麼事,偌大的王爺,貪墨點小銀子打什麼緊!”

“哎,張兄你有所不知,恭親王貪墨的可不是一筆小銀子,這個數(shù)!”說著那人豎起一個手指頭。

“十萬兩!”

“呵呵,張兄太保守了!”

“難不成一百萬兩?”

“呵呵,還是太少了!”

“不會吧,這恭親王也太不是東西了,我們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銀子,他竟然貪墨了一千萬兩銀子!”

“呵呵,張兄,不是一千萬兩銀子,準確的說是一千萬兩黃金……哎哎哎,張兄,你怎麼了,你別吐白沫了,來人啊,快來人救命啊,張兄犯羊癲瘋了!”

各種流言像瘋了一般在京城內傳播,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恭親王貪墨受賄了,而且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有說一千萬兩的,有說一千萬兩黃金。

甚至還有傳言說,整個恭親王府都是由金磚金瓦打造,只是外面刷了一層厚漆,平時看不出來罷了!

這麼荒誕不羈的流言也不知道有沒有人信,反正當天晚上,恭親王王府南牆就被人扒倒了,砌牆的磚頭被偷盜一空。

這種敏感的時刻,華夏官方一致保持沉默,無論是刑部,大理寺,還是御史臺,三緘其口,表示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一切等調查的結果出來再說。

朝廷如此曖昧的態(tài)度,更是落實百姓們心中的猜想,沒錯了,恭親王一定是貪墨了一千萬兩黃金!

華夏碩鼠!

一夕之間,恭親王的聲名變得臭不可聞,百姓們紛紛以碩鼠稱呼之,對他的厭惡不言而喻。

恭親王府下人們如今也如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他們如今根本不敢出門,全部龜縮在王府內。

可是憤怒的百姓們根本不打算放過他們,積蓄的憤怒必須要有發(fā)泄的方式。

正好,最近幾日,華夏日報上的一條民俗新聞引起了百姓們的主意。

想當初,三皇五帝臨朝,民氣開放,百姓若有不滿,完全可以遊行請願!

沒錯,咱們可以遊行啊!

幾個人領頭人一拍大腿,當場定下了遊行的策略。

次日,他們聯(lián)絡了京城百姓中的頭臉人物,有鄉(xiāng)紳富賈,私塾夫子,街頭好漢……這些人本來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但是如今在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鄉(xiāng)紳富賈:“難怪說這幾年的生意越來也難做,原來是有背後黑手在作怪,強烈要求朝廷政府嚴懲惡徒!”

私塾夫子:“聖人云: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學生上表朝廷,切莫包庇私人,罔顧法度!”

街頭好漢:“替天行道,殺盡貪官!”

……

當天的遊行從京城南門開始,一路向皇宮,最後在午門出上表萬萬民書,請願朝廷嚴懲貪官,還華夏一個朗朗乾坤!

起初,遊行的人員還並不多,只有萬餘之衆(zhòng)。

隨著遊行深入,加入的人羣也是越來越多,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手持白布炭筆寫的標語,喊著“嚴懲貪官污吏”的口號,一路向著皇宮涌去。

場面之浩大,聲勢之壯觀,可把九門提督給嚇壞了,連忙調派禁衛(wèi)軍驅趕遊行的百姓。

百姓們如此大規(guī)模的集結遊行,絕對是萬分危險的事情,若被有心人利用,很容易煽動譁變,造成不可收拾的叛亂。

可是,此刻百姓們民氣被激發(fā),正處於激動萬分的狀態(tài),禁衛(wèi)軍的強行驅趕反而激起了他們的狂狂怒氣,更加激烈的反抗回來。

百姓們和禁衛(wèi)軍的衝突越來越尖銳,甚至遊行百姓們撿起地上的石塊木棍,開始圍攻禁衛(wèi)軍。

禁衛(wèi)軍當然也不是吃素的主兒,用刀柄一通猛砸,他們都是有功夫在身的主兒,每一下都是勢大力沉,砸得四周的百姓們人仰馬翻,甚至有些受傷嚴重,鮮血狂噴。

百姓們此時的情緒極度亢奮不穩(wěn)定,甫一見血,更是爆到一個不可控制的地步。

百姓們瘋狂叫囂,前呼後擁的向著禁衛(wèi)軍們涌去,整個局面完全失去了控制。

此時,天際一道道劍光亮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衝來。

間不容髮之際,馬雲(yún)的天師軍終於趕到。

爲首之人正是馬天師,他身穿藏青色寬鬆道袍,衣袂飄飄,周身靈氣光華流轉,仙風道骨,恍若九天神仙下凡。

“諸位,且聽貧道一眼,遊行請願乃是好事,貧道很贊成,但是發(fā)生暴力流血衝突就不值得了!”

馬雲(yún)聲音如雷炸響,滾滾滔滔在京城上空來回震盪。

如今馬雲(yún)人望極高,他一句話抵上旁人千句萬句,躁動的百姓們終於平復下來。

馬雲(yún)再次開口道:“諸位,不如大家給貧道一分薄面,此事暫且揭過不提,咱們該請願還是請願,受傷的人由貧道帶回道正司療傷,請願沿途則換由我道正司天師軍護衛(wèi)大夥兒的安全,如何?”

馬雲(yún)一番話直說到百姓們的心坎裡去了,又是療傷,又是派兵保護,他們還有什麼可挑剔的呢!

一場偌大的危機,讓馬雲(yún)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在襁褓之中。

禁衛(wèi)軍衆(zhòng)人對馬雲(yún)也是萬分感激。他們與馬雲(yún)麾下的惡鬼道兵們一脈相承,想當初張龍、趙虎等惡鬼道兵們也是出自禁衛(wèi)軍。這麼算起來,禁衛(wèi)軍和天師也算半個自己人。

天師大人果然還是關照自己人啊!

其實今日接到任務驅散遊行百姓,禁衛(wèi)軍就一千一萬個不樂意,這麼欠揍的任務簡直是去討打。果然不其然,縱然他們小心了又小心,最後還是和百姓們發(fā)生了激烈的衝突,幾乎引起譁變……

現(xiàn)在好了,一切交給天師軍,他們總算順利脫身出來了。

這次請願,最開心的人莫過於了漢正帝了,他早就想對付恭親王了。可惜他這個弟弟實在太過狡猾,做事滴水不漏,愣是他讓抓不到什麼把柄!

現(xiàn)在嗎,一切就好辦了!

漢正帝準時在午門出現(xiàn),接受了萬萬民請願書,然後一邊流著淚,一邊情真意切的道:“諸位,朕作爲華夏天子,在此承諾,一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交代。但是,朕作爲平凡的老人,在此懇求諸位父老鄉(xiāng)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請大家再朕的弟弟一次機會!”

漢正帝一番掏心置腹的話,感動的百姓們稀里嘩啦。有些老夫子難抑激動的心情,伏倒在地嚎嚎大哭,太感動了啊!

無疑,這一次的萬民遊行,最大的獲益者正是我們的影帝漢正帝!

他以精湛的演技,徹底的征服了京城的百姓。

如果說,在以前的百姓們的心中,漢正帝是略顯平庸的,漢正帝既無大功,也無大錯,當皇帝只能獲得一個勉強及格的分數(shù)。

但是現(xiàn)在,漢正帝在百姓們心目中的形象儼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看看,大家快看看我們偉大的聖上,既公私分明,又深具人情味。

京城的百姓們依稀記得,漢正帝正值中年,應當是意氣風發(fā)的年紀,可是現(xiàn)在呢?他卻白髮蒼蒼,身子佝僂,一副風燭殘年的模樣!

究其原因,無非不過兩點。

第一,日理萬機,爲國事操勞。

第二,憂心胞弟的安危。

華夏能有這樣的皇上,實乃萬民之福啊!

只是皇上,你萬萬要保重龍體啊!

遊行到最後,竟然演變成萬民爲漢正帝祈福,世事發(fā)展之奇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漢正帝嘴都笑得合不攏,連連誇讚馬天師神秘妙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馬雲(yún)一臉莫名其妙,“聖上謬讚了,貧道什麼也沒做,不敢居功。”

漢正帝一愣,“遊行請願不是天師你暗中發(fā)起的嗎?”

馬雲(yún)正色道:“聖上,您說話可要講證據(jù),貧道什麼時候煽動百姓們遊行了?華夏日報只不過說了一個小小的典故,多虧了聖上治國有方,民氣開化,百姓們才能自己想到遊行,和貧道真心沒關係。”

漢正帝會意,不由哈哈大笑,“哈哈哈,沒關係,的確是沒關係。話說朕還真是治國有方,民氣竟然開化到如此高的境界,想想還真是有些小激動呢!”

漢正帝爽朗的大笑,彷彿一下年輕了十歲。

這一回,他算是名利雙收了,既抓住了恭親王的小辮子,能名正言順的好好治治他,又狠狠的撈了一把同情票。如今百姓們對漢正帝的尊崇,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家家戶戶點著長明燈,爲漢正帝祈福。

面對民間氣勢滔滔的聲討,恭親王府一直保持沉默,王府大門緊閉,恭親王也一直爲露面解釋,顯然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京城郊外,有一處小莊子,人不多,只有百餘口,整個莊子都姓劉,故而莊子也被稱爲劉家莊。

劉家莊距離京城五百餘里,不近不遠,地廣人稀,這裡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有著十餘畝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風淳樸,路不拾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日暮西山,阡陌狗吠,青磚土房,家家戶戶升起裊裊炊煙,村子裡瀰漫著濃濃的飯香味。

此時幾個斗篷罩面的神秘人穿過村子,腳步匆匆的向著莊子中央,唯一一家三進三出的大院子走去。

這件院子乃是本莊鄉(xiāng)紳劉老太爺?shù)母。瑒⒗咸珷斎缃癜耸啐g,卻是精神矍鑠,拄著一根純精鋼柺杖,一身的好功夫,早年間闖蕩江湖便有偌大的名頭,如今虎隱山林,照樣受到莊子裡的百姓們尊崇。

劉老太爺如今歸隱了,一身江湖豪氣卻依然不減,生平最好結交江湖義士,莊子裡偶爾出現(xiàn)一些神秘人,百姓們也見怪不怪。

只不過,今日來的神秘人著實有些奇怪,似乎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在地裡鋤草的劉二狗就望見了,幾道劍光從天際飛來,再然後這幾位神秘的爺兒就出現(xiàn)了。

莫非……是修士!

百姓們茶餘飯後又多了些談資,“嘿,要說起咱們劉老太爺,還真是這個。”說著一條大拇哥,“沒想到老太爺和修士都有結交,厲害啊……”

百姓們還未及胡吹還侃,家裡的門就被敲響了,打開一瞧,卻是劉老太爺府上的家丁。

這些人平時也都認識,正想打招呼,卻冷不防一場彌天大禍降臨。

家丁們面露兇相,亮出兵刃,二話不說,猛然一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鮮血噴了滿地都是,可憐的百姓還不知道究竟衝了哪路煞神,就這麼一命嗚呼了。

家丁們像發(fā)了狂似的,一個個雙目赤紅,見人就殺,很快整個劉家莊就被屠戮一口。

接著,又不知從何處冒出一羣黑衣人,他們動作矯捷,兔起鶻落,乾淨利落的將所有屍體拖走淹沒,將莊子裡的一切血跡擦拭乾淨。然後他們脫了黑衣,換上百姓們的衣服,搖身一變,化爲了老翁,壯丁,孩童……勞作的勞作,吃飯的吃飯,整個劉家莊又充滿了生機。

此刻,劉老太爺府上正迎來了一個神秘的大人物。

劉老太爺滿臉激動,顫巍巍叩拜在地,口中虔心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老臣劉鬥,叩見主公!”

“平身吧!”神秘大人物淡淡的一擡手,語氣中充斥著威嚴冷漠,儼然帝皇之相。

劉老太爺顫巍巍的站起,恭敬的立在一旁,渾濁的老眼爆射出璀璨的神光,“主公,自當初一別,您快有二十年沒聯(lián)絡老臣了吧,老臣好想您……”

劉老太爺情難自禁,老淚縱橫。

看著忠心耿耿的老臣,神秘大人物不由想起往昔意氣風發(fā)的歲月,一時惆悵感慨萬千!

想當初,他五皇子是何等的風光,文能提筆定乾坤,武能縱馬安天下,滿朝文武有八成是他的人。先帝駕崩之後,滿以爲他是繼承大統(tǒng)的不二人選,誰知道半路殺出個先帝遺詔,竟然宣召由老四繼承皇位!

他不信,他寧死也不願意相信,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遺詔是僞造的,遺詔一定是老四那個陰險小人僞造的!

於是老四那個陰險小人變成了漢正帝,而他,才華橫溢,衆(zhòng)望所歸,能將華夏偉業(yè)推向盛世巔峰的一代明君,最後竟然成了區(qū)區(qū)一個恭親王。

他悲憤交加,狂怒滔滔,甚至一度想要弒兄篡位,可是面對隱忍沉穩(wěn)的老四,他最終還是技差一籌。

先帝遺詔在先帝發(fā)殯之日,當著文武百官,華夏百姓的面宣讀,天下皆知,改無可改!

再者說,漢正帝這些年來也培養(yǎng)了一些心腹,雖然比不上恭親王門人遍佈文武百官,不過卻順利扶持起兩個人。

一個是九門提督狄龍,一個是禁衛(wèi)軍統(tǒng)領趙雲(yún)。

莫要小看這兩人,關鍵時刻他們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重要。

恭親王想要篡位,只能發(fā)動兵變,可是京城最強力的軍隊乃是禁衛(wèi)軍,如今已經(jīng)被漢正帝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精兵潛入控制內城皇宮,那也是癡心妄想。

九門提督官職雖然不高,卻管著內城九門的守衛(wèi)和門禁,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狄龍會第一時間關閉九門。

內城皇宮易守難攻,沒有兩、三天絕無可能攻破。

兩、三天的時間,足以禁衛(wèi)軍來回碾壓十八遍了。

他們是絕無成功的可能的!

於是乎,天下最諷刺的事情發(fā)生了,縱然他恭親王手握重權,幾可調動天下所有兵馬,最後卻眼睜睜的望著皇位落入漢正帝之手。

也曾有人瘋狂的建議恭親王乾脆徹底兵變算了,調動各地守軍,圍攻京城。反正漢正帝手中掌握的只有禁衛(wèi)軍,各地戍衛(wèi)軍都是恭親王的人。

恭親王再癡傻,也不會採納這條喪心病狂的計策。

拋開家國責任不談,就算將整個華夏拉入水深火熱的戰(zhàn)爭泥沼中,他也絕無可能贏得了這場篡位之戰(zhàn)的!

皇權至上,在百姓眼裡,皇帝就是天!

百姓們心裡很質樸的觀念,誰當皇帝,他們就服誰,一切亂臣賊子都改誅九族,就這麼簡單!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奪了京城皇宮,殺掉漢正帝,還得謊稱漢正帝暴病而亡,恭親王還有可能篡位成功。

一旦戰(zhàn)爭陷入僵局,全天下都知道他要篡位,誰還會幫他呢?除了真正的心腹,好好的誰會跟著他去造反?恐怕屆時各地戍衛(wèi)軍第一個倒戈相向!

前程往事不堪回首!

恭親王深深嘆息一聲,望著激動不已的劉老太爺,緩緩開口道:“這些年辛苦你們了!放心,如今時機依然成熟,大夥兒不需要等太久了……”

第2章 殺劫開啓第168章 一吻定情第11章 陣法天才第229章 中伏(下)第20章 罷了,罷了……第92章 紅雲(yún)隕落第190章 煅體祛毒第333章 綠帽子王第7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3章 四國公主第12章 所謂練兵第110章 計中計第112章 你信嗎?第14章 三大靈獸第81章 中伏第221章 走火入魔第87章 白虎殺劫落幕第274章 星羅大陣第185章 生不如死第111章 金仙來臨第123章 情勢危急第240章 全殲(上)第330章 鎮(zhèn)妖塔?鎖妖塔!第90章 憂國憂民第32章 所言有理第11章 破五子(中)第63章 道基不穩(wěn)第267章 水淹幽州軍第88章 你們繼續(xù),繼續(xù)……第122章 城樓坐談第308章 大破陣法第19章 死的冤枉第202章 老高突破第138章 百曉生第213章 請大家嚴肅點(下)第241章 全殲(中)第35章 雙方打和第49章 危急萬分第96章 落在你魔爪裡第176章 百曉生的故事第39章 我等來助你第11章 陣法天才第102章 激烈廝殺第299章 翻臉第66章 死傷慘重第74章 開天闢地第71章 公正公平第146章 乾坤布袋第107章 誅殺金剛第38章 誅仙劍現(xiàn)第134章 道德楷模第92章 幽州戰(zhàn)略第112章 勢力結盟第80章 紫霄宮第228章 中伏(中)第107章 一條妙計第289章 蜀山強援第30章 早沒人這麼修了第41章功德池第19章 死的冤枉第123章 情勢危急第181章 不情之請第33章 再臨怡紅院第102章 黑蓮聖火令第146章 乾坤布袋第264章 全身而退第12章 破五子(下)第67章 黃泉地宮第336章 劍膽琴心宮,願意、加入道正司第29章 瘋狂暴亂第38章 各顯神通第51章 公主到訪第6章 熱鬧的金鑾殿第116章 兩虎相爭第110章 巨靈提升第96章 欺負人第89章 他是聖人嗎?!第49章 危急萬分第274章 星羅大陣第1章 天師威武!第182章 一句悄悄話第125章 金翎雕中伏第225章 拉攏(下)第98章 神獸變第335章 不小心岔了氣,傷了寶貝第39章 我信第20章 賞月來的第76章 秦虎出場第3章 栽贓陷害第23章 二品劍心第1章 天師乃神人第4章 華夏當亡第63章 天師多慮了第237章 埋伏第6章 熱鬧的金鑾殿第7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6章 前塵往事第305章 誰來送死第88章 獨孤守煌第288章 六大神仙
第2章 殺劫開啓第168章 一吻定情第11章 陣法天才第229章 中伏(下)第20章 罷了,罷了……第92章 紅雲(yún)隕落第190章 煅體祛毒第333章 綠帽子王第7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3章 四國公主第12章 所謂練兵第110章 計中計第112章 你信嗎?第14章 三大靈獸第81章 中伏第221章 走火入魔第87章 白虎殺劫落幕第274章 星羅大陣第185章 生不如死第111章 金仙來臨第123章 情勢危急第240章 全殲(上)第330章 鎮(zhèn)妖塔?鎖妖塔!第90章 憂國憂民第32章 所言有理第11章 破五子(中)第63章 道基不穩(wěn)第267章 水淹幽州軍第88章 你們繼續(xù),繼續(xù)……第122章 城樓坐談第308章 大破陣法第19章 死的冤枉第202章 老高突破第138章 百曉生第213章 請大家嚴肅點(下)第241章 全殲(中)第35章 雙方打和第49章 危急萬分第96章 落在你魔爪裡第176章 百曉生的故事第39章 我等來助你第11章 陣法天才第102章 激烈廝殺第299章 翻臉第66章 死傷慘重第74章 開天闢地第71章 公正公平第146章 乾坤布袋第107章 誅殺金剛第38章 誅仙劍現(xiàn)第134章 道德楷模第92章 幽州戰(zhàn)略第112章 勢力結盟第80章 紫霄宮第228章 中伏(中)第107章 一條妙計第289章 蜀山強援第30章 早沒人這麼修了第41章功德池第19章 死的冤枉第123章 情勢危急第181章 不情之請第33章 再臨怡紅院第102章 黑蓮聖火令第146章 乾坤布袋第264章 全身而退第12章 破五子(下)第67章 黃泉地宮第336章 劍膽琴心宮,願意、加入道正司第29章 瘋狂暴亂第38章 各顯神通第51章 公主到訪第6章 熱鬧的金鑾殿第116章 兩虎相爭第110章 巨靈提升第96章 欺負人第89章 他是聖人嗎?!第49章 危急萬分第274章 星羅大陣第1章 天師威武!第182章 一句悄悄話第125章 金翎雕中伏第225章 拉攏(下)第98章 神獸變第335章 不小心岔了氣,傷了寶貝第39章 我信第20章 賞月來的第76章 秦虎出場第3章 栽贓陷害第23章 二品劍心第1章 天師乃神人第4章 華夏當亡第63章 天師多慮了第237章 埋伏第6章 熱鬧的金鑾殿第7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6章 前塵往事第305章 誰來送死第88章 獨孤守煌第288章 六大神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乌拉特前旗| 榕江县| 文山县| 南和县| 西乌珠穆沁旗| 杭州市| 安陆市| 米易县| 德江县| 巫溪县| 荣昌县| 莱阳市| 北宁市| 江源县| 忻州市| 惠来县| 北川| 镇安县| 中方县| 来安县| 保亭| 筠连县| 安义县| 伊川县| 维西| 通海县| 黄浦区| 西贡区| 醴陵市| 夏河县| 钟祥市| 色达县| 屯留县| 仙居县| 得荣县| 泾阳县| 河东区| 来宾市| 香格里拉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