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下鄉

餘額不足

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張國忠撒腿就跑,可就在此時,李大明忽然像一灘泥一樣癱倒在地。張國忠聽到撲通一聲,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就在這一剎那,只見李隊長忽然咧著嘴衝了上來,一把掐住了張國忠的脖子。

這時旁邊愣著的壯小夥也都反應過來了,蜂擁而上,掰開了李隊長的胳膊,要說這李隊長的力氣比起李大明可小了不少,頃刻間就被捆了個結實。此時張國忠用手捂著脖子,大口的喘著粗氣,只見李隊長蹲在地上傻笑,表情和李大明一模一樣。

此時李隊長的兒子衝上來就要打張國忠,“你這個小王八羔子,我爸那麼信你你卻把那東西弄到我爸身上了…”衆人正攔著,忽然李隊長又撲通一聲躺在了地上,此時倒在地上的李大明又擡起頭,發出了一陣陰笑,笑聲不大,卻沁到了人的心裡,讓人覺得異常刺耳。

雖然兩次都失敗了,但張國忠對這本《茅山圖志》的看法卻徹底改變了,他開始相信,書中的內容絕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絕不是科學能夠解釋的。

帶著對李隊長和李大明女兒的歉意,張國忠回到了城裡。找個了機會把自己在農村的經歷原原本本的跟爺爺說了一遍,他爺爺聽完一皺眉,“有那麼利害?”“就這麼利害!最後連笤帚棍一樣粗的麻繩都差點掙斷。”“以後少惹這種事!我年輕時候跟你一樣天不怕地不怕,吃了不少虧。那東西不是咱們凡夫俗子能斗的過的!”爺爺搖搖頭,回閣樓去了。

然而張國忠的思想卻久久不能平靜。從農村回來的第二天,一份瞎編的批判文章交到了革委會。文章中,張國忠教導村民相信科學,好多神漢巫婆治不好的病人,張國忠帶著大夫過去,打了一針就好了,《茅山圖志》上寫的東西用到村民身上根本不管用,誤人誤己,最後還是醫生運用科學救人等等,文章中,張國忠以無產階級科學史者的身份拯救了被封建迷信毒害的廣大村民,而那本代表封建迷信思想的《茅山圖志》,理所當然地成了社會主義祖國的大毒瘤。

文章受到了校革委會領導的表揚,還要推薦到市裡。在文章中,那本《茅山圖志》被張國忠當衆燒燬,象徵著偉大的無產階級科學觀最終戰勝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此時已經是1968年春天,更大規模的運動迫使全社會陷入混亂狀態,白天,張國忠像往常一樣出去打砸搶,搞運動,晚上便回家,偷偷學習這本《茅山圖志》,這期間,從不少老知識分子家中又抄出不少老書,甚至包括一本保存完好的民國版《康熙字典》和鉛印版的《白話易經》,這對張國忠研究這本以古文爲主的《茅山圖志》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做用。

一晃一年過去了,張國忠對於《茅山圖志》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方式方法都已經掌握了,不少以前摸不著頭腦的東西,藉助一些抄家抄出來的古書,也都能個現實裡的物品對上號了,這時張國忠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學出點真本事,去救救那個李大明,那李大明家實在窮的太離譜了。

文革時期誰家都窮了吧唧的,尤其是張國忠家,父親當初受爺爺牽連被廠裡開除了,母親給一家鞋墊廠看倉庫,一個月17塊錢,張國忠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一個月20塊錢工資,張國忠還有個弟弟念高三,全家加在一起,一個月37塊錢養活5口人,如果誰家窮的連張國忠都看不下去了,那是真窮。

這天,張國忠他媽用報紙包了兩雙鞋墊回家,說是廠裡發的,對鞋墊,張國忠倒沒什麼興趣,但報紙上的字卻引起了張國忠的注意。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

這是毛主席的號召,不過在張國忠的眼裡,這是一個名正言順去農村的機會,那裡有更多的怪事,也有助於自己學習《茅山圖志》。

對於張國忠去農村的事,家裡本來是強烈反對,但張國忠跟校革委會主任關係不錯,把念高三的弟弟安排到學校上班了,算是頂替自己,反正弟弟上學的高中早就停課了,稍微有點真才實學的老師基本也都被打倒了,這種高中上與不上沒啥區別。雖說過去的頂替制度都是兒子頂老子,但在那個亂哄哄的年代,校長就是個挨鬥的活靶子,革委會纔是大哥大,什麼事主任點頭,也便沒什麼人反對了。經濟問題解決了,家裡也就不怎麼管了,畢竟收入沒怎麼少,卻少了一張吃飯的嘴。於是,張國忠收拾了幾件衣服,拿著該拿的書,以一名知青的身份,和一羣十五六歲的禿小子一起下了鄉,而張國忠去的地方,正是李村。

第35章 威脅第43章 密室第24章 圈套第1章 實話實說第37章 俘虜第53章 夜守趙宅第32章 馬陽的報復第46章 拍賣會第13章 過敏第29章 身份第29章 寒骨洞第48章 改命第53章 三鬼仙人第8章 調查第31章 遺孀第58章 三畝薄田第5章 下鄉第60章 濟北雙塔陣(上)第13章 秘密第35章 釋艮陣第12章 野鷂子第45章 禁陣第53章 絕書第46章 拍賣會第42章 盜魘第20章 打道回府第32章 籤文第29章 寒骨洞第31章 深夜來電第58章 三畝薄田第44章 9分35秒第67章 人陣合一第29章 沅甫家書第6章 舊案重提第7章 稚殂第45章 分工第64章 人胄第48章 精忠陣第42章 進 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13章 秘密第51章 臉影第65章 圭鬼第57章 護道者第36章 劍中劍第12章 衝身第24章 長柄青銅錘第21章 鐵箱第50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走廊鬼聲第6章 舊案重提第33章 再上娘娘山第1章 《茅山圖志》第62章 瓶子第64章 遺願第13章 屍穴第36章 猜測第25章 鑰匙第20章 鐵鎖屍第33章 八千里路客棧第51章 蛛絲馬跡第7章 稚殂第62章 怪符第30章 目的第13章 小山洞第30章 席子村第34章 怪 夢第23章 殄文第40章 赤流陣第35章 威脅第54章 坐屍第43章 燈芯草第7章 盜墓者之顱第14章 突破第51章 寶慶奇案第17章 盲點第32章 馬陽的報復第14章 字屍第20章 馬糞紙第28章 李代桃僵第33章 三兄弟第60章 茅山五子第60章 茅山五子第6章 河堤第20章 馬糞紙第60章 十八冥丁第8章 冥界之梯第32章 星吮臺第45章 禁陣第13章 過敏第36章 猜測第51章 蛛絲馬跡第9章 健民診所第51章 臉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26章 建文謎蹤第27章 石臺第56章 秦戈的發現第20章 鐵鎖屍
第35章 威脅第43章 密室第24章 圈套第1章 實話實說第37章 俘虜第53章 夜守趙宅第32章 馬陽的報復第46章 拍賣會第13章 過敏第29章 身份第29章 寒骨洞第48章 改命第53章 三鬼仙人第8章 調查第31章 遺孀第58章 三畝薄田第5章 下鄉第60章 濟北雙塔陣(上)第13章 秘密第35章 釋艮陣第12章 野鷂子第45章 禁陣第53章 絕書第46章 拍賣會第42章 盜魘第20章 打道回府第32章 籤文第29章 寒骨洞第31章 深夜來電第58章 三畝薄田第44章 9分35秒第67章 人陣合一第29章 沅甫家書第6章 舊案重提第7章 稚殂第45章 分工第64章 人胄第48章 精忠陣第42章 進 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13章 秘密第51章 臉影第65章 圭鬼第57章 護道者第36章 劍中劍第12章 衝身第24章 長柄青銅錘第21章 鐵箱第50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走廊鬼聲第6章 舊案重提第33章 再上娘娘山第1章 《茅山圖志》第62章 瓶子第64章 遺願第13章 屍穴第36章 猜測第25章 鑰匙第20章 鐵鎖屍第33章 八千里路客棧第51章 蛛絲馬跡第7章 稚殂第62章 怪符第30章 目的第13章 小山洞第30章 席子村第34章 怪 夢第23章 殄文第40章 赤流陣第35章 威脅第54章 坐屍第43章 燈芯草第7章 盜墓者之顱第14章 突破第51章 寶慶奇案第17章 盲點第32章 馬陽的報復第14章 字屍第20章 馬糞紙第28章 李代桃僵第33章 三兄弟第60章 茅山五子第60章 茅山五子第6章 河堤第20章 馬糞紙第60章 十八冥丁第8章 冥界之梯第32章 星吮臺第45章 禁陣第13章 過敏第36章 猜測第51章 蛛絲馬跡第9章 健民診所第51章 臉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26章 建文謎蹤第27章 石臺第56章 秦戈的發現第20章 鐵鎖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嘉禾县| 南通市| 文安县| 遂溪县| 洛扎县| 连州市| 邹城市| 岑巩县| 五华县| 大埔县| 金溪县| 彩票| 辽阳市| 合阳县| 沙河市| 莱州市| 克什克腾旗| 大庆市| 哈密市| 永顺县| 新津县| 宣恩县| 大姚县| 绵阳市| 当雄县| 开封市| 石狮市| 吐鲁番市| 无棣县| 肇源县| 景德镇市| 教育| 石门县| 凤庆县| 塔河县| 金秀| 弋阳县| 蒙山县| 绥棱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