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意外情況

翌日。

麥冬一醒來就毫不意外地發(fā)現(xiàn)整個身子都麻了,背部被巖石硌的隱隱作痛,一直蜷曲的腿更是好半天才能動,看來如果晚上要繼續(xù)在山洞過夜的話,弄個舒適些的牀鋪勢在必行。

早餐與昨晚相同,幾條不怎麼可口的小魚。不知是昨晚吃飽了,還是身體本能地對生食反感,麥冬只吃了三條就實在吃不下去了。

吃過飯,她找將剩下僅有的財產(chǎn)都收拾好裝進竹籃,握著小鏟子和簡易版木矛,沿著小溪下游走。

百川匯海,跟著河流走總能找到出口。

小溪在羣山間遊走,路線複雜又曲折。不時就有巖石或樹木擋路,水流能夠輕快的從縫隙中穿過,麥冬卻經(jīng)常得費盡翻越或者繞路。有時溪水突然消失,流入地下,過一段距離又突然出現(xiàn),這距離有長有短,短的幾米,長的幾十甚至上百米,麥冬必須注意地勢,猜測溪水可能的流向,纔不會走冤枉路。

行到一半,斜刺裡出現(xiàn)另一條小溪與之前的合流,匯成一條稍大的溪流。合流後水速不如之前湍急,水道也拓寬了一些,麥冬還眼尖地看到水中的魚變多了。

之前那條小溪中只有她昨天吃的那種味道不怎麼好的小魚,黑背白鰭,而且大多體型偏小,估計最大的也就像昨晚捉到的那條二十公分的。而現(xiàn)在的小溪中魚類明顯增多,除了黑背白鰭,還有一種腦袋很大,灰不溜秋的,和一種銀白色身體細長的,麥冬按顏色和形態(tài)將三種魚分別叫做黑白魚、胖頭魚和銀魚。

三種魚中小魚苗仍佔多數(shù),但偶爾還是能看到個頭比較大的黑白魚和大頭魚,銀魚則幾乎都是小小的。

可以換換口味了,麥冬苦中作樂地想。

將近中午時,遠方叢林的剪影已經(jīng)完全消失,觸目所及盡是形態(tài)各異的山嶺,盼望中的平原卻完全不見蹤影。

麥冬坐在一棵不知名的樹下休息,濃密的樹冠擋住了中午炙熱的陽光。

她有些焦急,深山裡並不比森林安全,如果今天找不到平原,要麼現(xiàn)在開始返程重回昨天的那個山洞,要麼找到另一個安全的宿營地。

幸好這兒的山大多是巖石山體,含土量較少,植被並不茂盛,因而視野還算開闊,遇到危險能夠及時察覺。

心不在焉地用竹籃捉了幾條魚當午餐,她嫌小魚收拾起來太麻煩,肉又少,就把小魚全扔回去,只挑大的。

忙活半個多小時,最終收穫了一條半大的黑白魚,兩條差不多大的胖頭魚,和一條一指長的銀魚。

銀魚體型實在太小,而且動作靈活,不像黑白魚和胖頭魚那麼笨頭笨腦的直往籃子裡撞,因而實際上麥冬只網(wǎng)到了三條銀魚,另外兩條還沒小指長,估計掐頭去尾之後還不夠塞牙縫的,被她果斷扔回水裡,要不是想嚐嚐味道,剩下一條她也想扔。

生魚片大餐開始

麥冬摘了幾片寬大的葉子,洗乾淨當做餐盤,一片葉子上放一種生魚片。

她先嚐了嘗胖頭魚。原先看著胖頭魚個頭挺大,但那是腦袋襯的,去掉魚頭之後,兩條胖頭魚的肉還不如一隻黑白魚多。

在麥冬看來,胖頭魚的味道也不怎麼樣,雖然刺少,而且肉質(zhì)好像也更嫩一些,但和黑白魚一樣重的魚腥味讓她忽略了其他優(yōu)點。

銀魚到是給了她個大驚喜。

也許是應了濃縮的都是精華這句話,銀魚雖然個頭小,但肉質(zhì)雪白細嫩,最難得的是不僅幾乎沒有魚腥味,反而還有種淡淡的清香。

一片入口,麥冬幾乎感動地落淚。

連續(xù)兩頓不加任何調(diào)料的腥味生魚片早就讓她吃到想吐。

既然有了更好的選擇,她就不準備繼續(xù)虐待自己的味蕾了。把僅有的幾片銀魚吃完後,麥冬猶豫了一秒,昨天飢餓時的感覺還記憶猶新,成功地阻止了她做出浪費食物的舉動。

她將剩下的黑白魚和胖頭魚攤在被陽光炙烤的滾燙的石頭上,準備待會兒帶走。

然後有針對性地專挑銀魚下手,不再靠運氣等著傻魚自己撞上來,而是主動出擊,看到大點兒的銀魚就用籃子攔截或者直接用手撈,如此一來效率提高不少,不一會兒就逮到十幾條。

這頓美妙的午餐可以說是這兩天最讓人高興的事了。

食物給人以無限勇氣,因爲吃到滿意的食物,麥冬重新變得生氣勃勃,在樹蔭下站著消了會兒食後,就拄著木矛,沿著小溪繼續(xù)未知的探險。

蜿蜒的溪流似乎沒有盡頭,除了中途又有一條小溪匯入沒有任何變化。

重重疊疊的羣山彷彿史前巨獸化作的雕像般林立著,原本麥冬以爲靠近森林的那座山峰便是這條山脈中最高的了,但一路走來看來,顯然這個定論下的太早,那座山不過五六百米高,而她眼前就有一座起碼上千米的陡峰,尖刺般的峰頂如哥特式建築直指藍天。

小溪--不,現(xiàn)在已經(jīng)像一條小河了--在其間奔流,繞過一座山峰後變消失在視線裡。

麥冬相信繼續(xù)走下去的話總會找到走出大山,但是,那需要很多時間,而且以山路的難走程度和她的體力,那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最起碼今天的行程要到此爲止了。

而且,不只是今天,接下來的好幾天她可能都無法遠行了。

因爲,就在剛剛,她感覺到身下一陣熟悉的熱流。

察覺到到這個悲慘事實的那一刻,麥冬的心情瞬間糟糕透頂,並深刻理解了爲何歷史上知名的探險家大都是男性。

不說體力優(yōu)勢,女人大姨媽一來,血腥味可是會招來食肉動物的啊。

其實本來按時間,麥冬的例假應該還有四五天才會到,但不知是這兩天糟糕的飲食還是時空的錯亂,總之,現(xiàn)在它提前來臨了。

原本的計劃被徹底打亂,現(xiàn)在她要想的不是怎麼找到出路,而是怎麼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度過這血流不止的幾天。

她稍微處理了下,開始頭疼地思考衛(wèi)生巾的問題。

古代女人怎麼處理月經(jīng)呢?麥冬記得曾經(jīng)看過說,古代女子經(jīng)期時是用布包裹著棉花或者草木灰做成的月事帶。可她沒有布,甚至連草木灰都沒有,因爲她沒有火。

能供她使用的,只有這漫山遍野生於自然長於自然的野樹雜草。

她尋了半天,終於尋到一種比較合適的野草。這種野草長得像黃蒿,植株有半米來高,葉對生,大小形狀如柳葉,表面有細微的絨毛。絨毛密集而柔軟,這正是麥冬看中它的原因--絨毛多少可以鎖住一些水分。她掐取“黃蒿”頂部約二十公分長的柔軟莖葉,在溪水中稍微涮洗後甩幹水分,四五棵攏在一起,下面再墊上寬大的樹葉,就成了超級簡陋版野外“衛(wèi)生巾”。

效果不算太好,但她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勉強解決了這個問題,麥冬馬不停蹄地開始尋找今天的落腳處。

而這次的落腳處卻不能像昨天那樣簡陋了。因爲,她很可能會在這兒待上幾天。

半個小時後,纔在離小溪約五百米的一座小山山腰處找到一處合適的山洞。洞口原先被一叢藤蘿和無數(shù)雜草封住,若不是麥冬找的仔細,很可能就會被忽略了。她拿木矛敲了敲掛在動前的藤蘿簾幕,裡面都沒有傳來絲毫動靜。

周圍沒有野獸的糞便,青草也沒有過被踩踏的痕跡。

應該是安全的。麥冬長舒了一口氣,扒開了綠葉和青藤組成的門簾,望向山洞裡面。

普普通通的一個山洞,縱深五六米,寬約兩米,對一個身材瘦弱的十八歲少女來說足夠?qū)挸恕?

找到山洞,麥冬一秒鐘都沒耽誤,立刻又回到小溪邊開始捕魚。

她有痛經(jīng)的毛病,尤其正式開始第一天時痛的尤其厲害,根本無法做事。再加上經(jīng)期不宜接觸涼水,趁著現(xiàn)在還不痛,先準備好明天,乃至今後幾天的食物纔是明智之舉。

溪面已經(jīng)有一米來寬,麥冬用石頭將小溪截斷,只留下一個小口,將籃子放在小口處,魚想游過去只能鑽進籃子裡。時間緊迫,容不得挑挑揀揀,等籃子裡的魚足夠多時,不分大小種類,麥冬將所有魚都揀出來扔在一個事先用石頭圍好的小水窪裡,然後再將籃子放回水裡,如此反覆。

忙活了兩個小時後,小水窪裡擠滿了大大小小的魚,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

天氣一熱食物不能久放,魚的保存是個大問題。幸好麥冬發(fā)現(xiàn)山洞裡有個直徑約一米的坑,裡面還有些積水,用來放魚剛剛好。

最後一絲餘暉落下時,麥冬終於將所有的魚轉(zhuǎn)移到了山洞的小坑裡。

夜裡的深山更危險,麥冬不敢久待,採了一大把蒿草和樹葉後就鑽進山洞,然後用石頭將洞口堵的死死的。

山洞裡黑魆魆的,麥冬摸索著換上乾淨的“衛(wèi)生巾”,然後挖了個坑,將染血的葉子埋了。

找了塊比較平整的地方,鋪上樹葉就是她睡覺的地方了。

她躺在樹葉上,閤眼。

卻怎麼都睡不著。

樹葉不吸水,大腿處黏黏膩膩的非常不舒服。而且相對人類的肌膚來說,再柔軟的樹葉也顯得很粗糙。剛纔忙著捕魚沒感覺,一停下來麥冬就覺得身下很不舒服,而且短褲肯定已經(jīng)髒了

難道要把t恤撕了做衛(wèi)生巾麼?她思忖著這個方法的可行性。不說t恤撕了之後她穿什麼,一條t恤也做不了幾條衛(wèi)生巾,根本無法支撐到她經(jīng)期結(jié)束。

看來只能在山洞裡一動不動地窩幾天了,她鬱悶地想。

不知道小溪盡頭有沒有平原,有平原應該就有人類吧,也許她沒有穿越,只是誰跟她玩的惡作劇呢?儘管知道也許只是自欺欺人,麥冬還是忍不住將一切往好的方面想。

因爲只有這樣想,纔會覺得有勇氣堅持下去。

第32章 避水第八十三章 第106章 啦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1章 始叢林第26章 恐鳥第23章 記憶第四十六章 第105章 啦第三十八章 第1章 始叢林第五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九十五章 第34章 種菜第四十九章 第九十七章 第31章 歸來第三十八章 第22章 崩塌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八章 第四十二章 第110章 強第九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20章 狩獵場第110章 強第九十八章 第27章 失去第八十六章 第104章 啦第11章 吃蛋殼第30章 等待的第五十九章 第8章 奇怪的蛋第34章 種菜第29章 龍山第六十九章 第五十八章 第102章 迫第113章 再見第106章 啦第34章 種菜第三十七章 第110章 強第19章 摔倒了第8章 奇怪的蛋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24章 海灘第114章 再見(二)第90章 大第四十八章 第103章 癥第五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18章 學說話第3章 尋找水源第17章 終醒轉(zhuǎn)第2章 走出叢林第110章 強第四十三章 第23章 記憶第四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108章 啦第70章 傷離別第103章 癥第100章 大第108章 啦第3章 尋找水源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九十一章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十一章 第10章 蛋蛋孵化第八十八章 第9章 傷口癒合第110章 第六十八章 第5章 鑽木取火第27章 失去第5章 鑽木取火第60章 湊三字第七十五章 第21章 肥皂第7章 地心熔巖第9章 傷口癒合第七十八章 第八十章 第三十六章 第1章 始叢林第3章 尋找水源第八十七章 第32章 避水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一章 第90章 大
第32章 避水第八十三章 第106章 啦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1章 始叢林第26章 恐鳥第23章 記憶第四十六章 第105章 啦第三十八章 第1章 始叢林第五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九十五章 第34章 種菜第四十九章 第九十七章 第31章 歸來第三十八章 第22章 崩塌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八章 第四十二章 第110章 強第九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20章 狩獵場第110章 強第九十八章 第27章 失去第八十六章 第104章 啦第11章 吃蛋殼第30章 等待的第五十九章 第8章 奇怪的蛋第34章 種菜第29章 龍山第六十九章 第五十八章 第102章 迫第113章 再見第106章 啦第34章 種菜第三十七章 第110章 強第19章 摔倒了第8章 奇怪的蛋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24章 海灘第114章 再見(二)第90章 大第四十八章 第103章 癥第五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18章 學說話第3章 尋找水源第17章 終醒轉(zhuǎn)第2章 走出叢林第110章 強第四十三章 第23章 記憶第四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108章 啦第70章 傷離別第103章 癥第100章 大第108章 啦第3章 尋找水源第15章 夢還鄉(xiāng)第九十一章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十一章 第10章 蛋蛋孵化第八十八章 第9章 傷口癒合第110章 第六十八章 第5章 鑽木取火第27章 失去第5章 鑽木取火第60章 湊三字第七十五章 第21章 肥皂第7章 地心熔巖第9章 傷口癒合第七十八章 第八十章 第三十六章 第1章 始叢林第3章 尋找水源第八十七章 第32章 避水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一章 第90章 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阿拉善右旗| 故城县| 商丘市| 洞头县| 阜城县| 普格县| 汝城县| 牙克石市| 左权县| 宜良县| 保德县| 高台县| 松江区| 麻江县| 尚义县| 平阴县| 宜宾县| 康马县| 甘肃省| 涿鹿县| 祁连县| 乌恰县| 平阴县| 竹北市| 灌南县| 西充县| 清徐县| 元朗区| 广河县| 米林县| 万年县| 安达市| 杭锦旗| 龙胜| 新邵县| 永康市| 沁源县| 沙湾县| 林口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