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3節(jié) 法會(下)

其中更有少數(shù)在思想和修煉上與道門融合,加入了道門,像正氣真君所在的唯一正氣宗和浩然大先生所在的浩然仙劍宗便是其中之一。

但不論孔聖得勢或是之後道門掌握天下,俱都不曾對其他異端邪說加以容忍,即使是以魔師宮根腳深固,也只能在外獨(dú)立山門,井水不犯河水。

那些思想偏激或是極端,又或是繼承了其他大道的宗門便被歸結(jié)至一起,被稱爲(wèi)魔道和邪宗。

二者的區(qū)別,魔道通常是在大道的見解上與道門截然相反或是有嚴(yán)重矛盾衝突之處,邪宗卻多數(shù)缺乏獨(dú)自的大道見解,是在某一種大道之上分裂出來,缺少“道”而多注重於“術(shù)”。

如此雜亂,魔道邪宗雖然被稱爲(wèi)“道”和“宗”,實(shí)際卻是沒有融合,只是爲(wèi)了共同的敵人而有時會聯(lián)合起來,甚至某些宗門間亦時常爭鬥,所以這數(shù)千年來,魔道邪宗都沒辦法與道門爭鋒。

正氣真君和浩然大先生所說正是抓住聖盟的最明顯兩個弱點(diǎn),一是魔道邪宗對大道的理解都是混亂不堪,如何傳道授業(yè)?二是一些宗門修煉之道不堪入目,向來被視爲(wèi)妖邪。

不過此次聖盟集合諸派之力聯(lián)合起來欲與道門再爭,除了在大楚在後面推手,顯然也是有所準(zhǔn)備。

蘇無遮笑道:“原來真君是有此擔(dān)心。不過倒也不奇怪,自孔聖傳道開始,不論是孔聖或是當(dāng)今道門,雖然大道不一,但是都可歸結(jié)於‘有序’,以爲(wèi)自己所持之道纔是唯一正確。而聖盟立道,正是認(rèn)爲(wèi)天道無常,玄門先賢亦有言: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

蘇無遮所說正是魔師宮、聖極宗、魔相宗在大道上與孔聖一脈及道門的根本不同,孔聖也罷、道門也好,皆認(rèn)爲(wèi)世間萬物需得有序而作,而且這個序是唯一的,孔聖與道門不同,在於孔聖認(rèn)爲(wèi)這個序是由簡至繁,於是索性他老人家自己來安排這個序。而道門則相反,認(rèn)爲(wèi)大道至簡,不論表象如何繁雜,最後仍需返本歸源。

也就是說兩者都認(rèn)同序是唯一的,只不過一個認(rèn)爲(wèi)序是必須“走在中間”,不可偏,不可倚,若有偏倚則爲(wèi)邪道。

另一個認(rèn)爲(wèi)大道就是個圓,從起點(diǎn)始,不論如何彎曲,如何繁雜,最後都要走回去。

兩種大道體現(xiàn)在修士的修煉上亦是如此,孔聖創(chuàng)浩然之氣,先正己後正人,若自身不正不純不精,任你口吐蓮花,也無法證道,所以孔孟二聖之後,儒道已失,只有儒生,而無儒士,更不用說成聖成賢。

道門的修煉上與此有相通之處,都是求精求純。

魔道三宗同出於玄門,最根腳之處也承認(rèn)世間萬物有序而作,但在這個“序”字上的認(rèn)知卻是與其他大爲(wèi)不同,纔會被歸爲(wèi)妖邪。

最能說明的便是剛纔蘇無遮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這一句,道門據(jù)此認(rèn)爲(wèi)這是返本歸源後狀態(tài),而魔道卻認(rèn)爲(wèi)據(jù)此可以視爲(wèi)是萬物產(chǎn)生有序的最正確方式,即世間萬物一開始便應(yīng)該任其無序,任其混亂,哪怕是如煉屍宗般煉屍爲(wèi)奴,如瘟皇派和百蠱門一樣驅(qū)使蠱蟲或散播瘟疫。

有生無於,所謂的有便是在這種無序和混亂中誕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正確的有序之道。

正因爲(wèi)如此,魔道邪宗纔會通常被放在一起,不論是孔聖或是道門都視之爲(wèi)邪道。

一方認(rèn)爲(wèi)大道如線,一方認(rèn)爲(wèi)大道如點(diǎn)。

“這般,如何傳道?”席慕白也忍不住發(fā)問道。

孔璋亦不由愕然,他修煉至今,蜀山的各種法訣都相當(dāng)於明確的指出了一條風(fēng)險最小的修煉之路。

如果依魔道所說,光是各宗的修煉之道不一,便難以傳道。

蘇無遮卻笑道:“這有何難,本道場不禁世間之道,任何宗門都可以向本道場請求入駐,只要得到道場允準(zhǔn),便可以在此傳道解惑。道場取名稷下學(xué)宮,正是想仿效當(dāng)初諸聖時代,堅(jiān)信百家之道匯於此,自然會優(yōu)勝劣汰,假道僞道,任其之前如何一手遮天,終將無所遁形。”

厲嶽忽然向王純陽道:“純陽道兄也贊成如此麼?不怕亂了你們心中的倫理綱常?”

正氣真君與浩然大先生目芒如劍般望向王純陽,靜待其回答。

“厲宗主,不瞞道門諸位道兄,十年後,陛下有徵伐妖族之意。若是人族內(nèi)部仍糾纏於道統(tǒng)之爭,甚至因此而內(nèi)亂,以陛下之意,便是棄千金於野而不用。”王純陽道,“難得魔師宮向陛下進(jìn)言,諸宗皆願他日爲(wèi)王前驅(qū),陛下以星界之役小試,遂有道場之賞。”

“就我而言,對於魔道諸宗的學(xué)說自然認(rèn)爲(wèi)太過偏頗,但純陽向來認(rèn)爲(wèi)這世間之事需得‘格物致知’,陛下立此道場,便是在限定範(fàn)圍之內(nèi)允其顯現(xiàn)出來,坐而論道,僞道假道一格便知。”

聽得王純陽如此說,席慕無語,厲嶽皺起眉頭,正氣真君卻是怒極反笑道:“陛下倒是好大的氣魄,血河派和化血宗以‘殺’立道,極樂魔宗、黑暗魔巫宗更是倚仗外道,想不到也能容之。”

“真君,若是貴宗有意進(jìn)駐道場,學(xué)宮現(xiàn)有九宮十三殿你可自擇其一,更準(zhǔn)備將數(shù)個洞天與此相連,目前我等法會之處便是其中之一。”蘇無遮故作大方的道。

“我陰陽宗也是起源於玄門,借房中術(shù)而窺仙道,真君與大先生不理其理,有所誤會。”長春真人含笑道。

長春真人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樣子,一望便如神仙中人,若非孔璋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被其師弟桃花真人所脅迫,不免對他的話要信上三分。

道門諸人眉間皆微生憂意,看來武帝是要一意孤行了,爲(wèi)了完成征伐妖族之戰(zhàn),打算動員出人族的所有力量。

對於大楚來說,魔道邪宗如果能爲(wèi)其所用,自然是實(shí)力大增,而且順便可以牽制道門,何樂而不爲(wèi)。

對王純陽而言,儒道已衰,道統(tǒng)被掌於道門之手,如果聖盟與道門相爭,儒道樂得看熱鬧,甚至說不定從中找到復(fù)起的機(jī)會。

“此地是大楚所有,既然陛下執(zhí)意恩賜允立道場,我道門也不便干涉朝政,只是話需得說在前,聖盟傳道需得限於此地,若是出了這荒原之外,便得受巡天仙府管束。”厲嶽漠然道。

“還有我道門原本所轄,他們俱不得前去傳道。”

“道門當(dāng)真小家子氣,我們道場都允你們前來進(jìn)駐,你們卻對自家地方看得緊緊。”北冥神君道。

“爾等屍瘴血腥之處,豈能與我蜀山雲(yún)海、崑崙仙境相提並論。”席慕白淡淡的道。

此話說得聖盟一方神色一變,王純陽忙道:“諸位暫且熄了爭吵,陛下並無大變道門所轄之意。主界之外尚有諸天萬界,之前星界之役聖盟出力不少,陛下有意以此爲(wèi)範(fàn),聯(lián)合道門、聖盟,以及其他散修,便在此法會立下規(guī)矩,凡是神遊八極探索到新界面,都需得呈報(bào)大楚,然後統(tǒng)一各方之力共同進(jìn)駐,待教化其子民,歸於王化,則該界資源按出力多少與各方分享。”

“陛下英明,我等願爲(wèi)陛下效勞。”聲音出自散修一方,喜形於色。

修煉所需的資源,明面上大多被道門和大楚把握,所謂王與道共天下。

除此之外,魔道邪宗佔(zhàn)據(jù)了一些偏僻之處,或是隱藏在暗中行事,也能獲得一些。

另有一些旁門中人所建立的組織,如八荒藏真樓與十方珍寶坊,靠的是效仿世間的商人,在資源交換和買賣上作爲(wèi)中介,但也不敢染指道門所有。

只有這些散修是最苦的,好一點(diǎn)的遠(yuǎn)駐四海四極,佔(zhàn)個孤島,沒得去處的只能苦挨。

一朝劫數(shù)至,便化塵土灰,是諸多散修的寫照。

剛纔王純陽的提議,卻是打破這一局面。

接下來王純陽所說便與當(dāng)初祈皇子在御書房內(nèi)向武帝所說大同小異,孔璋至此才明白當(dāng)日祈皇子的通盤打算

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rèn)這是一個陽謀,雖然道門明知其中大楚獲得最大,到時不論哪一方都離不開大楚,畢竟侵佔(zhàn)異界未必的是件難事,但要管轄下來卻是困難重重。

若是如星界般法則已接近主界程度的異界,幅員遼闊,道門要管轄下來都不是件易事,更不要說那些散沙般的散修,就是頗有實(shí)力的修真世家任中一家恐怕也要傾力爲(wèi)之纔有可能。

但如此一來,必然宗門或世家的實(shí)力都需得貫注其中,以防備異界子民作亂,影響資源採取,又要防備有人暗中下手,哪裡還有餘力再探索新的界面?

正是如大楚的提議才最合乎衆(zhòng)人的利益,定下規(guī)矩,各方分享,便可心無旁騖的不斷探索新界面,得到更多的資源。

說到底,任何修煉都離不開資源。

道門也好,聖盟也罷,修真世家、旁門散修不論是修煉還是渡劫準(zhǔn)備,都需要大量的資源。

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上)第236節(jié) 千魔法會(中)第157節(jié) 奪寶(上)第259節(jié) 第四魔奴第225節(jié) 各方齊至(中)第185節(jié) 宮變(下)第54節(jié) 休整第252節(jié) 壽誕(六)第227節(jié) 亂戰(zhàn)(五)第260節(jié) 亂乾坤(八)第160節(jié) 天志明鬼(下)第89節(jié) 魔質(zhì)風(fēng)波(下)第258節(jié) 鬥法(五)第44節(jié) 捷足先登第162節(jié) 歸還(上)第21節(jié) 入門第251節(jié) 南方(上)第196節(jié) 一雷天下響(上)第241節(jié) 開始(下)第222節(jié) 八方爭位(上)第232節(jié) 殺皇(上)第257節(jié) 劫(中)第159節(jié) 爭奪(下)第177節(jié) 抉擇(中)第190節(jié) 奪符(中下)第197節(jié) 潛入(下)第27節(jié) 交易(上)第232節(jié) 殺皇(下)第248節(jié) 降臨(六)第131節(jié) 爭祭(四)第37節(jié) 破空(三)第230節(jié) 互噬(六)第8節(jié) 捕蟬(上)第198節(jié) 壓力(下)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中)第164節(jié) 局(上)第245節(jié) 先天五太(中)第191節(jié) 人妖之戰(zhàn)(八)第95節(jié) 蜇伏(下)第131節(jié) 爭祭(四)第190節(jié) 奪符(中下)第65節(jié) 天蠱星(上)第206節(jié) 連氏兄弟(上)第95節(jié) 蜇伏(上)第223節(jié) 在路上(上)第112節(jié) 疑竇橫生(上)第89節(jié) 魔質(zhì)風(fēng)波(下)第74節(jié) 募然相見(上)第121節(jié) 反算(下)第248節(jié) 降臨(五)第140節(jié) 拜訪(上)第33節(jié) 宗門獎勵(下)第217節(jié) 謀奪(上)第95節(jié) 蜇伏(下)第86節(jié) 天外來客(上)第6節(jié) 脅迫(中)第176節(jié) 八方來人(三)第252節(jié) 壽誕(一)第233節(jié) 拜謁(下)第189節(jié)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166節(jié) 日後再說(上)第108節(jié) 驅(qū)狼引虎(上)第210節(jié) 拔屌無情(中)第85節(jié) 絕戶(上)第127節(jié) 援軍(上)第58節(jié) 半路遇敵第233節(jié) 拜謁(下)第162節(jié) 歸還(上)第254節(jié) 蜀山會(三)第80節(jié) 煉屍宗(下)第170節(jié) 故人(下)第137節(jié) 結(jié)丹(下)第255節(jié) 災(zāi)(下)第230節(jié) 互噬(六)第94節(jié) 道侶(上)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158節(jié) 亂戰(zhàn)(上)第36節(jié) 結(jié)盟(下)第199節(jié) 闖殿(下)第258節(jié) 鬥法(七)第57節(jié) 江州(下)第82節(jié) 脅迫第199節(jié) 闖殿(上)第24節(jié) 入閣(下)第23節(jié) 掘礦(上)第65節(jié) 天蠱星(上)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214節(jié) 援兵(下)第256節(jié) 幫手(八)第215節(jié) 交易(上)第258節(jié) 鬥法(七)第180節(jié) 脫身(中)第198節(jié) 壓力(下)第136節(jié)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62節(jié) 突入(下)第158節(jié) 亂戰(zhàn)(下)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下)第13節(jié) 得寶(下)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61節(jié) 天若有志(下)
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上)第236節(jié) 千魔法會(中)第157節(jié) 奪寶(上)第259節(jié) 第四魔奴第225節(jié) 各方齊至(中)第185節(jié) 宮變(下)第54節(jié) 休整第252節(jié) 壽誕(六)第227節(jié) 亂戰(zhàn)(五)第260節(jié) 亂乾坤(八)第160節(jié) 天志明鬼(下)第89節(jié) 魔質(zhì)風(fēng)波(下)第258節(jié) 鬥法(五)第44節(jié) 捷足先登第162節(jié) 歸還(上)第21節(jié) 入門第251節(jié) 南方(上)第196節(jié) 一雷天下響(上)第241節(jié) 開始(下)第222節(jié) 八方爭位(上)第232節(jié) 殺皇(上)第257節(jié) 劫(中)第159節(jié) 爭奪(下)第177節(jié) 抉擇(中)第190節(jié) 奪符(中下)第197節(jié) 潛入(下)第27節(jié) 交易(上)第232節(jié) 殺皇(下)第248節(jié) 降臨(六)第131節(jié) 爭祭(四)第37節(jié) 破空(三)第230節(jié) 互噬(六)第8節(jié) 捕蟬(上)第198節(jié) 壓力(下)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中)第164節(jié) 局(上)第245節(jié) 先天五太(中)第191節(jié) 人妖之戰(zhàn)(八)第95節(jié) 蜇伏(下)第131節(jié) 爭祭(四)第190節(jié) 奪符(中下)第65節(jié) 天蠱星(上)第206節(jié) 連氏兄弟(上)第95節(jié) 蜇伏(上)第223節(jié) 在路上(上)第112節(jié) 疑竇橫生(上)第89節(jié) 魔質(zhì)風(fēng)波(下)第74節(jié) 募然相見(上)第121節(jié) 反算(下)第248節(jié) 降臨(五)第140節(jié) 拜訪(上)第33節(jié) 宗門獎勵(下)第217節(jié) 謀奪(上)第95節(jié) 蜇伏(下)第86節(jié) 天外來客(上)第6節(jié) 脅迫(中)第176節(jié) 八方來人(三)第252節(jié) 壽誕(一)第233節(jié) 拜謁(下)第189節(jié)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二)第166節(jié) 日後再說(上)第108節(jié) 驅(qū)狼引虎(上)第210節(jié) 拔屌無情(中)第85節(jié) 絕戶(上)第127節(jié) 援軍(上)第58節(jié) 半路遇敵第233節(jié) 拜謁(下)第162節(jié) 歸還(上)第254節(jié) 蜀山會(三)第80節(jié) 煉屍宗(下)第170節(jié) 故人(下)第137節(jié) 結(jié)丹(下)第255節(jié) 災(zāi)(下)第230節(jié) 互噬(六)第94節(jié) 道侶(上)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158節(jié) 亂戰(zhàn)(上)第36節(jié) 結(jié)盟(下)第199節(jié) 闖殿(下)第258節(jié) 鬥法(七)第57節(jié) 江州(下)第82節(jié) 脅迫第199節(jié) 闖殿(上)第24節(jié) 入閣(下)第23節(jié) 掘礦(上)第65節(jié) 天蠱星(上)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214節(jié) 援兵(下)第256節(jié) 幫手(八)第215節(jié) 交易(上)第258節(jié) 鬥法(七)第180節(jié) 脫身(中)第198節(jié) 壓力(下)第136節(jié)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62節(jié) 突入(下)第158節(jié) 亂戰(zhàn)(下)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下)第13節(jié) 得寶(下)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61節(jié) 天若有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巴林左旗| 娄底市| 治多县| 和田市| 扎鲁特旗| 扬中市| 二连浩特市| 军事| 庆城县| 甘肃省| 阳江市| 弥勒县| 新昌县| 龙陵县| 长宁县| 黄冈市| 五大连池市| 永宁县| 屯昌县| 永吉县| 凤庆县| 永康市| 华蓥市| 靖边县| 白城市| 资源县| 观塘区| 阳高县| 城固县| 衡水市| 青州市| 水城县| 青海省| 北京市| 黑河市| 金华市| 老河口市| 墨竹工卡县| 游戏|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