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凝在農忙過後, 得到了好一段清閒時光,每天除了掃地餵雞,就是帶著兩個小蘿蔔頭在不危險的地方四處溜達。這不, 溜達著, 溜達著, 就讓她找到好東西了!
那是在離家有段距離的小山坳下, 她帶著弟弟到那採摘些還能用來餵雞的野菜。卻不想, 在她尋找野菜的時候,在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看到了一個不深的小洞, 裡面還有些微的聲響。
劉雨凝聽到聲音還是有點害怕的,示意兩個小蘿蔔頭走遠些, 這纔敢走近細瞧。誰知道這一瞧不要緊, 竟然讓她看到了一窩剛出生沒幾天的小野兔!
這個發現讓劉雨凝十分興奮, 這可是白花花的肉啊!要是,要是能把這些兔子養大, 然後再一窩窩的生兔子,那她不就不用再愁了嗎?
根本不用多想,劉雨凝一下把自己竹筐中的野菜倒了出來,用比較有韌性的藤蔓輕綁小兔子的腿,然後一個一個的放到筐子裡, 又往上面蓋了一些野菜、大樹葉, 這才匆匆招呼兩個小蘿蔔頭回家。
到了家裡, 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跟大人們解釋了一遍, 這纔開始考慮怎麼處理這些小兔子。
不得不說, 劉雨凝的想法非常天真,這個時代的兔子可並不好養, 也不會有人家去養兔子,只因爲成本太高不劃算。
可是這撿來的兔子實在太小,曾父估摸著就算拿到鎮上,也不會有人花錢買。現下也只能暫時讓劉雨凝先餵養著,如果半個月後還活著,也長大一些了,就殺了給家裡人開開葷。
不得不說,曾父的話十分有理,半個月的時間,這一窩7只兔子就只剩下3只活的,剝皮拆肉下來也只能做上一盤,一家6口人,三下五除二就給扒拉了個乾淨,根本就沒留到下餐。
這次的發現雖然沒給增加帶來什麼,倒是安撫了一下大家的胃,也算是不錯的收穫了。
接下來就是炎炎的夏日了。
夏日算是天下所有的莊稼漢最最辛苦的時候了。
這個時候的田地裡出現了許多雜草,爲了不讓雜草搶了莊稼的養分,他們只能每日到地裡頂著日頭鋤草。
曾父自然也不例外。
最近,他爲了地裡的莊稼能多有些收成,硬是比旁人早1個時辰起,到地裡忙活。這又是擔水澆菜,又是鋤草施肥的,忙完之後還跑去旁的田多的人家幫忙,掙幾個銅板。
這讓本來還有那麼一點點肉的他,硬生生的瘦了一圈。
就連劉雨凝這個實際上,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爲此十分動容。
曾父在忙,曾母又何嘗不是呢?
她每日除了在家做飯,還接了些繡活兒,雖說只是袖些簡單的花樣,掙不到什麼大錢,可卻也是在給曾家添一個進項。劉雨凝好幾次見她眼睛都紅了,卻還是忍著不適,一直不停的在繡。
都說這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還真不少騙人的。
曾鐵牛這個小蘿蔔頭倒是很體貼父母,不僅每日陪著自家爹爹到山坡上撿些乾柴,還會幫著在太陽沒那麼曬的時候,幫忙拔拔野草,捉捉蟲子什麼的,頗有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而劉雨凝,她自然也不會真把自己當個孩子,家中洗衣、倒拾菜地的事都是她在做。
還有,她爲了能夠在冬天之前攢足食物,不至於家中無糧,要靠曾父蓋房子掙錢。劉雨凝在夏初,就把家中的各種能曬乾的蔬菜都曬乾了,想著冬天要是沒糧,就燉菜乾吃,起碼不讓胃空著。
當然,最重要的,還得是她春天種下的那些番薯。
番薯種下去倒是簡單,存活率也還算高的,她種下的那些秧苗只死了幾顆,其餘都長得很好,如今已經非常茂盛了。
曾父忙著地裡的莊稼,自然顧不上不知是真是假的糧食,而曾母,也要爲家中增添進項,自然也是忙不過來的。劉雨凝看著只長葉,不漲果實的番薯別無他法,只得自己親自上陣了。
番薯雖然好種,不管理也能有點收穫,可劉雨凝要的可不是那麼點只能當零嘴的東西。所以,她只好按照小時候爺爺奶奶的做法,簡單的給番薯地施點兒肥。誰讓她現在的身體年紀小,幹不了重活呢?
很快,最忙的時候過去了,大家也算是鬆了口氣,每天只要到地裡簡單的除除草,在澆點兒肥水就行了。
8月,秋高氣爽,田裡的稻子顆粒飽滿,成片成片的成了金黃色的。將田裡的水放掉,再等上幾天,就能給一家人的辛勞畫上一個句號了。
收割稻子是非常辛苦的工作,這種時候,自然是全家所有勞動力都出洞的時候。
雖然曾父曾母已經讓他們別去了,劉雨凝卻還是忍不住想要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能讓他們稍微輕鬆那麼一點點。
吩咐好兩個小蘿蔔頭看家,帶好最小的妹妹,別讓她一個人。劉雨凝這才尾隨著曾父曾母到了地裡,沒有鐮刀,她卻能接過他們割好的稻穗,將其通通綁好放到大籮筐裡。
就這樣,做半個時辰,到樹蔭下歇上一刻,又做半個時辰。劉雨凝一直到太陽快到天的正中央時纔跟曾父曾母說上一聲,提前離開,返回家中做飯。
想著這幾天都會很累,劉雨凝咬咬牙,沒經過曾父曾母的同意,就打了2顆雞蛋,和韭菜一起,炒了盤韭菜雞蛋。又從菜地摘了四季豆,先用水焯,在用少許的油炒炒,最後加水煮一會兒。
最後一道,是劉雨凝個人比較喜歡吃的水煮茄子。先用開水把茄子焯熟,在在鍋裡倒入辣椒蒜子,加上適量的鹽,煮上幾分鐘,又下飯,還不耗油,算是現下最簡單又能做的好吃的菜了。
中午曾父曾母回家,自然少不得一通唸叨??伤麄冏匀灰彩侵浪暮眯模瑔堖锻炅酥?,又誇她孝順、能幹,讓兩個小蘿蔔頭多跟她學學,做個好孩子。
劉雨凝這麼大的一個人,都被誇的很是不自在,一吃完碗裡的飯菜,就急匆匆的逃離了現場。
接下來的幾天依舊如此忙碌,稻子割下來之後還要將稻穀和枝葉分離,之後還要每日晾曬,最後纔是交納當年,由收成算出來的賦稅。
曾家幾畝水田共收1890斤稻子,四成繳稅,剩餘1134斤。這剩下的稻穀還要經過加工,去掉殼只餘790斤稻米,再扣除加工費用,最後屬於增加的只有740斤稻米。
按理說,這740斤稻米是夠曾家人過冬的。奈何秋末邊關興起戰事,朝廷又徵收了兩成上去。屆時曾家只剩下將近500斤的稻米,還要賣掉部分換棉花做棉衣,這樣算下來自然就不夠了。
不過這次卻有所不同,因爲劉雨凝種下的番薯也迎來了大豐收!
村裡,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己院子裡,種些瓜果蔬菜什麼的,而自家院子裡種的這些食物,是不用繳稅的。劉雨凝的番薯都是種在院子裡的,自然不用擔心被徵收。
也許是因爲土地合適,又或許是劉雨凝的種植方法得當,這番薯地的收成倒是不錯。在稻米打好之後,家中沒有什麼農事要忙了,劉雨凝這才央了曾父曾母,一起把番薯地挖了一遍。
這地裡的番薯個頭不大,但數量卻不少,等收好了一稱,愣是達到了146斤,大大的超過了預期,很是讓人意外!
110斤用來食用,挑出個頭適中,沒有被傷到的番薯做種。部分被傷到,或者被蟲注了洞的番薯,則是在頭幾天就被增加了熟了吃掉,一點兒也沒浪費。
有這110斤的番薯做緩衝,劉雨凝纔算了放下心來,開始認真思考之後該怎麼辦。
而就在這時,朝廷徵稅的指令已經下達到了村長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