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收攏人心

回到刺史府,天色已經不早,一輪金色的夕陽懶懶地掛在遙遠的山頂上,緩緩向地平線下沉去。李晨帶著隨行的親兵縱馬疾馳,剛剛看到刺史府那高大的府門,就看到楊雄帶著十幾名官員早早地迎接在府門之外。

看到楊雄,李成忙猛地嘞停了戰馬,躍下馬背,一邊想楊雄迎上去,一邊拱手大笑道:“楊大人竟然親自前來,李成真是慢待了!”

楊雄望著滿身塵土的李成,抱拳回禮,微微笑道:“大人一番辛苦,下官理應前來迎接。”

看了一眼在場的十幾名官員,李成笑道:“大家都久等了,不妨先進府中喝杯茶水,休息片刻。只是,等下本官還要處置今天積累的公事,恐怕不能久候。”

楊雄看了一眼身後的衆人,忙笑道:“這倒不必,下官們原本都是一片心意,大人既然還有公事未完,倒是不打擾了。”

李成搖頭嘆道:“今日身上的確疲憊,加上還有公文沒有處理,所以不能款待諸位了。來日公事上見面再談不遲。今日失禮,改日一定賠罪!”

楊雄還沒有說話,他身後一名年輕的青衣官員笑道:“大人一路勞頓,楊大人自然不忍打擾,大人多慮了。”

李成看了一眼那年輕的官員,知道他是管理軍中名冊的八品小吏,笑道:“前段日子,我新收了一名親兵,不知可曾記檔?”

那官員急忙拱手道:“大人放心此事已經辦妥,王彥的身份已經記檔,只要大人願意,可以隨時讓他在軍中任職、”

李成點了點頭,笑道:“這倒不著急,王彥雖然是個人才,可是還應當留在刺史府一段時間。”

說到這裡,看著楊雄,抱拳道:“過段時間本官將要開始重整軍隊,還需要大家辛苦,所以還請大家能夠鼎力相助。”

楊雄聞言並沒有把李成的話放在心上,只是抱拳笑道:“大人厲兵秣馬自然令人欽佩,只是大宋現在外患倒是不如內亂多,目前童大人所爲倒是令朝中側目,大人何不也奏請皇上徵繳匪患?”

李成看著楊雄,知道他的想法還是沒有多少警惕性,這個時代放鬆警惕幾乎是全社會的毛病,從上流社會,到底層百姓,都沒有什麼防範意識,即便少數可以想到這些的人,幾乎也不會引起關注。李成這時的做法,便有些看起來十分地顯眼,這倒讓李成警覺了起來。

想到這些,不覺點頭笑道:“楊大人說的沒錯,內亂往往猝不及防,提早操練乃是當務之急,若是這次能夠南下接應童大人,自然會有不小的收穫。”

李成這樣說,也是爲了使自己的種種動作不太引人注意,畢竟宋代當權者對於軍隊的防範也是十分變態的。李成也不能不小心一些,免得將來有什麼閒話傳到徽宗那裡,那就比較麻煩了。

聽李成這樣解釋,楊雄顯然鬆了一口氣,點頭笑道:“大人果然才智出衆,下官還要回指揮室去,就不敢再打擾了,告辭!”說畢,向李成微微拱手一禮,帶著身後幾名隨從轉身離開。

李成點了點頭,向其他前來告辭離開的官員一一示意,這才轉身回到府中。剛走進大門便看到王彥一身武士打扮,看到李成,立刻上前跪在地上叩頭道:“官人大恩,王彥今生難報!”

李成用力把他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臂膀,低聲嘆道:“你乃是可堪一用的人才,若是因爲一點小事而耽誤了前途,那就不僅僅是個人的損失,而是國家的損失了!”

王彥看著李成,感激地不知道說什麼纔好,只有動容地道:“大人,王彥今後一切都唯大人的吩咐去做!”

李成對王彥的這個回答真是十分滿意,不覺拉著他的手走進內室,由於李成沒有攜帶內眷,王彥雖然有些意外,卻沒覺得有什麼不方便。

來到書房,李全端上茶水,李成取出一副早前畫好的簡單地圖,淡淡地吩咐道:“你就先下去吧,沒有招呼不要讓任何人進來,我要和王彥談些事情。”

李全看了一眼滿臉驚訝的王彥,點了點頭,放下茶水,轉身離開。李成這才指著椅子點頭笑道:“先坐下喝杯茶,我還有很多事要問你。”

王彥聞言,心中一動,猜到這次可能會關係到自己的前途,隱約覺得,可能是讓他去做點什麼。忙小心地抱拳道:“大人儘管吩咐,王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李成一聽就知道他誤會了,不禁仰首笑道:“王兄不用這樣緊張,李成叫王兄前來不過只是談談軍中的事情罷了。”

王彥看到李成神態輕鬆,便漸漸放鬆了下來,聞言忙抱拳道:“王彥乃是大人家將,如何擔當大人如此相稱?請大人直呼王彥之名便可。”

李成笑了笑,還是毫不在意地點頭道:“額,那我就不客氣了,以後直接叫你王彥吧,這個‘大人’叫的太過彆扭,還是叫我官人吧。”

王彥看著李成,心中驚訝,只好點頭道:“不知道官人想問什麼,王彥自然是言無不盡。”

李成想了想,整理著心裡紛亂的想法,低聲道:“對於現在金遼兩國你有什麼想法?”

王彥詫異地看著李成,暗自皺眉,這樣的話題,似乎不是自己這樣的人可以過問的。只是又不好不回答,忙小心地皺眉道:“官人爲何忽然提起金遼兩國?如今大宋同遼國早已修好多年,雖然金兵時常騷擾,可是也沒有太嚴重的事情。”

李成想了想,知道自己現在就是把金兵滅遼之後南下侵宋的事情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更不會有人放在心上,只好點頭道:“我先做個假設,假如有一個國家和大宋差不多,北面也是金國和遼國這樣的異族虎視眈眈,境內也沒有可供據險而守的險要地勢,一旦北面的一個強國吞併了另一個國家後,會不會早成對南邊這個和大宋相似國家的威脅?”

王彥詫異地看了李成一眼,仔細想了想,點頭道:“若是這個強國吞併另一國家後實力和南邊的這個國家相當,而南邊的這個沒有可供防禦的險關要塞,自會升起非份之想。”

李成看他的想法並不迂腐,心中暗喜,急忙點頭道:“若是對方南下,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王彥看著地圖,皺眉道:“南國無險可守,若是在沒有防範之心,的確是無力抵擋,若想保全恐怕很難!”

李成立刻追問道:“若是割地求和,是否可行?”

王彥虎目一冷,森然道:“此乃無恥懦弱所爲,必然叫世人唾棄!”

李成苦笑著搖頭道:“若是在明知無法相抗的情況下割地求和,避其鋒芒徐圖後舉,倒還不失爲明智之舉,但是若不思進取,只求安逸,自然是遲早都要滅亡!”

王彥看著地圖,皺眉道:“官人莫非已經有些良策了?”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若是能夠在割地後。南國派出精兵猛將,以百人左右小股人馬爲主,分散在被對方佔領的地區依靠深山大澤,不斷襲擾。不與對方正面交手,同時聯繫故國百姓,爭取得到民間的支持,南國的正面軍隊再配合這些六對方境內的小股散兵,裡外夾擊,這樣堅持十年,使對方無力的南侵,待到時機成熟,自然可以揮師北上,收復舊地!”

王彥皺眉道:“這樣一來,留在北方的那部分散兵就沒有了朝廷的資助,糧草輜重大成問題,這個……恐怕……”

【紅票每日滿10張,第二天加更二章正文!】

第二十九章 狙擊之戰第三十三章 有心救美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二十二章 李成納妾第四章 平衡之術第一章 創造商機第十四章 心懷不安第九章 抵達西京第三十三章 暗通消息第三十八章 徽宗寵臣第十八章 素娥情重第十七章 事情難料第五章 製造艱難第七章 劫後餘生第三章 舍人何慄第二十三章 五色神兵第二十八章 再遇王彥第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十七章 內府上門第四十章 宗望施計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第二十九章 宋江起義第二十八章 迎戰金兵第三十四章 開堂審訊第十九章 抱病在家第四十二章 製作皮蛋第四章 脫離險境第十三章 皮影之禍第六章 覲見欽宗第二十六章 再會師師第九章 戰事緊急第二十章 再受封賞第三十一章 趙構北上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十四章 阻礙重重第五章 落難母女第六章 巧遇康王第二十五章 意外之財第一章 創造商機第十一章 不爛之舌第二十三章 童貫來訪第二十四章 真情流露第三十九章 家中之樂第十七章 內府上門第二章 一代名妓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三十二章 蔡絛勸降第二十一章 議論軍制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第十四章 晉封侯爵第十七章 事情難料第三章 美人如玉第三十八章 徽宗寵臣第二十四章 心事難消第四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六章 玉人有意第十三章 定下親事第三十九章 家中之樂第三十四章 開堂審訊第二章 密會蔡攸第二十九章 位列國公第三十二章 皮蛋利益第十二章 險釀慘禍第二十八章 美人情重第七章 共經風雨第三十三章 謹慎小心第二十章 返回太原第十章 諸美爭風第三十章 李安回京第二十五章 安頓家事第一章 處子之身第十三章 定下親事第二章 密會蔡攸第三十二章 紅顏空寂第三十五章 上黨王彥第六章 火器之難第三十五章 暫無戰事第十二章 巧舌如簧第四章 路見不平第九章 戰事緊急第三章 初識汴梁第二章 等待結果第一章 青樓月色第六章 秀娘春情第七章 略施小計第六章 火器之難第十二章 亂象乍起第二十二章 千年杭州第三十一章 中書舍人第四章 平衡之術第十九章 蕙質蘭心第五章 落難母女第三十三章 謀求議和第一章 以命相搏第八卷 萬里河山 第二十七章第十章 李成獻計第一章 形勢喜人第七章 共經風雨
第二十九章 狙擊之戰第三十三章 有心救美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二十二章 李成納妾第四章 平衡之術第一章 創造商機第十四章 心懷不安第九章 抵達西京第三十三章 暗通消息第三十八章 徽宗寵臣第十八章 素娥情重第十七章 事情難料第五章 製造艱難第七章 劫後餘生第三章 舍人何慄第二十三章 五色神兵第二十八章 再遇王彥第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十七章 內府上門第四十章 宗望施計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第二十九章 宋江起義第二十八章 迎戰金兵第三十四章 開堂審訊第十九章 抱病在家第四十二章 製作皮蛋第四章 脫離險境第十三章 皮影之禍第六章 覲見欽宗第二十六章 再會師師第九章 戰事緊急第二十章 再受封賞第三十一章 趙構北上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十四章 阻礙重重第五章 落難母女第六章 巧遇康王第二十五章 意外之財第一章 創造商機第十一章 不爛之舌第二十三章 童貫來訪第二十四章 真情流露第三十九章 家中之樂第十七章 內府上門第二章 一代名妓第二十二章 徽宗插手第三十二章 蔡絛勸降第二十一章 議論軍制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第十四章 晉封侯爵第十七章 事情難料第三章 美人如玉第三十八章 徽宗寵臣第二十四章 心事難消第四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六章 玉人有意第十三章 定下親事第三十九章 家中之樂第三十四章 開堂審訊第二章 密會蔡攸第二十九章 位列國公第三十二章 皮蛋利益第十二章 險釀慘禍第二十八章 美人情重第七章 共經風雨第三十三章 謹慎小心第二十章 返回太原第十章 諸美爭風第三十章 李安回京第二十五章 安頓家事第一章 處子之身第十三章 定下親事第二章 密會蔡攸第三十二章 紅顏空寂第三十五章 上黨王彥第六章 火器之難第三十五章 暫無戰事第十二章 巧舌如簧第四章 路見不平第九章 戰事緊急第三章 初識汴梁第二章 等待結果第一章 青樓月色第六章 秀娘春情第七章 略施小計第六章 火器之難第十二章 亂象乍起第二十二章 千年杭州第三十一章 中書舍人第四章 平衡之術第十九章 蕙質蘭心第五章 落難母女第三十三章 謀求議和第一章 以命相搏第八卷 萬里河山 第二十七章第十章 李成獻計第一章 形勢喜人第七章 共經風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平凉市| 郴州市| 滁州市| 宁都县| 丹江口市| 临高县| 长沙县| 防城港市| 丹阳市| 深水埗区| 钦州市| 班玛县| 松江区| 安远县| 冕宁县| 莎车县| 神木县| 尼勒克县| 章丘市| 忻州市| 盐山县| 肇州县| 南安市| 和平县| 柘荣县| 宣化县| 堆龙德庆县| 天津市| 台湾省| 林口县| 岳西县| 玉屏| 丹江口市| 武清区| 甘孜| 绥芬河市| 金川县| 潢川县| 隆林|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