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煩瑣的朝拜禮儀終於結束,御座上的徽宗看著下面近百位大臣,含笑點頭道:“衆位愛卿都平身吧。”
殿內衆人這才同時從地上爬起來。徽宗目光一轉,看著跪在身前正剛剛起身的蔡京,示意內侍上前扶起,這才點頭笑道:“太師年高,無需多禮,還是先坐下吧。”
說畢,一名小內侍忙上前將一把椅子搬給蔡京,蔡京這才重新謝了恩,扶著蔡絛在椅子上坐下。
看到殿內神態恭敬的一衆朝臣,徽宗淡淡一笑,點頭道:“新年伊始,大家也都十分操勞,若是沒有什麼事情,便散朝罷。”
說著,就要起身,旁邊服侍的衆人便準備向後殿褪去。蔡京卻看了一眼還站在人羣裡的李成,冷冷地道:“中書舍人李大人似乎有事要向皇上稟奏!”
殿內的百官這時都在等著徽宗起駕離開後,便可散朝回家,都沒有想到蔡京會忽然出頭。都同時一驚,紛紛向李成望來。
迎著徽宗那詢問的目光,李成硬著頭皮上前,取出手裡的奏章,鄭重地跪在地上,朗聲道:“微臣有奏章上奏!”
他話音剛落,徽宗淡淡一笑,搖頭道:“李愛卿暫且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李成不知道蔡攸究竟有多大能力把今天的事情挽回來,聞言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蔡京,發覺蔡京和蔡絛臉色同時大變。李成便知蔡京並不知道他去見蔡攸的事情。
這時,只聽徽宗淡淡低笑道:“今日乃是正月初四日,正是新年之首,有什麼事還是慢慢說來,朕今日心情不錯,所以覺得李愛卿一定是有什麼新鮮的好東西了,快些拿出來吧!”
說到這裡,看著還在發呆的蔡京父子,微微皺眉道:“兩位愛卿難道還有事嗎?”
蔡京飛快地批了一眼李成,急忙顫巍巍地行禮道:“老臣不知陛下宣召李大人究竟有什麼事情?李大人的奏本,不妨當面呈上,這樣老臣才能放心。”
徽宗笑道:“原本倒是沒什麼大事,只是蔡攸昨晚給朕遞上奏章,說是青州知府誤以爲他貪墨賑災款項,已經將他平寇的各項支出呈給朕看了。賑災雖然關係重大,但是平寇事關社稷,所以朕倒覺得蔡攸之言十分有理。他有擔心李大人誤會,朕也知李愛卿一心爲國,屢次舉薦良才,所以有心替他們兩人解開誤會!”
蔡京臉色不變,平靜地躬身道:“老臣年事已高,對於子弟的管教著實疏忽,還請陛下降罪!”
徽宗微微笑道:“這件事就這樣罷了,大家都是一場誤會,原也不是什麼大事。”
蔡京神色愧疚地拱手道:“老臣管教不嚴,真是慚愧啊!”
徽宗笑了笑,看了一眼李成,笑道:“李愛卿爲人忠厚,難免被表面所惑,太師也不要放在心上纔好。”
蔡京尷尬地拱手道:“皇上英明,李大人乃是罕見的正人君子,蔡京自然不會將一時的誤會而遷怒於人。”
徽宗笑了笑,看著蔡京點頭道:“今日宮中弄了一些新鮮玩意,太師既然留下,便隨朕一同欣賞罷。”
李成見狀,忙上前跪下道:“皇上洞察先機,李成差點誤會了青州知府,真是莽撞!”
徽宗淡淡一笑,點頭道:“李愛卿對於朝中的事情還是不大瞭解,不妨隨著太師在各處走動,瞭解一些各級官署,各上下關係,這樣日後朕才能放心於你。”
李成猛地一驚,沒想到徽宗竟然會讓自己插手其他事情,而且還是這樣地肯定。雖然只是觀察瞭解,但是對於剛剛進入官場不到半年的一個新人,徽宗的這份信任也的確讓李成有些意外和感動。
心中對自己爲了自身利益,不願輕易改變已知歷史,看著眼前這個含笑的儒雅皇帝,李成很難想象十年後徽宗慘死五龍城的淒涼。
不禁暗自嘆了一口氣,李成苦笑道:“皇上看重,微臣更加惶恐,只是擔心生性愚鈍,另陛下失望。”
徽宗點頭嘆道:“愛卿這樣屢次拒絕功名,卻依舊忠心耿耿之人,朕還沒有見過幾個,便是太師他們也未必能做到愛卿這樣心無他念,如此一心爲我大宋!”
李成知道徽宗因爲前面兩次推薦了合適的人選,而自己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對他的感覺很好。只是童貫完全平定方臘也要在四月,而張叔夜招安宋江也要開春之後,眼下所有的一切看在別人眼中,都還是不切實際的。如今徽宗這樣說,多少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威脅,不過有了徽宗這樣的表態,也就是一把雙刃劍,帶來威脅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少的好處,而且自己這樣也沒有數麼實權,別人就算反對也說不出什麼。若是有人暗下黑手,有了徽宗的表態,也要考慮一些了。自己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難過,只是對於大宋即將到來的災難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自己能不能真的改變歷史呢?
看到李成跪在地上發呆,旁邊的張公公焦急地提醒道:“李大人,李大人!”
李成這纔想起自己還沒謝恩呢,急忙叩頭謝恩,心中卻大感無奈。古人的禮節,現代人的確難以適應。對待上位者,現代人根本沒有那種森嚴的等級觀念,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忘記這種至關重要的事情。
看著李成跪在地上謝恩,徽宗笑道:“愛卿送入宮中的皮蛋太妃很是喜歡,只是皮蛋不能多次,太妃時常感念。”
李成急忙笑道:“皮蛋味道雖好,卻不宜多吃,太妃鳳體貴重少吃爲宜。微臣盡力多送一些進宮。”
徽宗點頭道:“昨日太妃還念及你家,說是如此傾盡全家之力頗爲不易,恐怕會要賞賜於你呢!”
李成只好再次跪下,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感慨地道:“原本是微臣的一點心意,如何當得太妃這樣看重?”
徽宗搖了搖頭,笑道:“太妃大約是要召你家娘子進宮,你回去稍作準備,也不要太過緊張便是了。”
李成聞言雖然心裡並不看重,但是想到素娥一定十分看重這個消息,不覺也大感驚喜。看到李成驚喜的神情,
徽宗笑了笑,轉頭向蔡京望去,點頭道:“太師的孫女,太妃時常提及,正是想念呢。太師明日著夫人也進宮來,你我君臣憂心國事,女眷們進宮來也算是太妃的慈心吧。”
話題不知不覺已經被徽宗轉到家長裡短上來,蔡京雖然不爽,可是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好面無表情欠身道:“皇上天恩,太妃鳳體安康乃是微臣們的福氣,孫女如今年紀漸長理當時常進宮陪伴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