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1章 備戰合肥

而與此同時,合肥戰役的籌劃和準備也悄悄地拉開了序幕,李璟任命李嚴爲荊襄督糧使,協調荊襄各郡的軍糧運輸,另外,劉璟又下令徵集荊州一千五百艘民船,用於軍隊物資運輸,將巴蜀和荊南的三萬駐軍調往柴桑。

奪取合肥,南可控江東,北可窺徐豫,堪稱一處極大的戰略支點,漢軍要統一天下,奪取中原,兼併江東,合肥就勢在必得,從去年開始,合肥戰役是擺在桌面上的明謀,不僅漢軍上下明確,曹軍也同樣清楚這一點。

曹操想盡辦法來阻止合肥戰役爆發,甚至不惜利用女兒和劉璟的聯姻,但依然沒有效果,除了去年秋冬時節爆發的漢匈大戰延遲了合肥之戰半年外,已經沒有任何力量阻擋漢軍奪取的意志。

除非曹操答應劉璟的條件,讓出洛陽,但這種飲鴆止渴的條件,曹操無論如何不會答應,讓出洛陽,便意味著中原之門大開,漢軍隨時可以橫掃中原,而堅守合肥,與漢軍較量一場,卻尚不知鹿死誰手。

既然洞悉漢軍的戰略部署,曹操也並沒有坐以待斃,他任命張遼爲揚州都督,在合肥及壽春部署十萬軍隊,又任命曹仁爲徐州都督,在徐州部署六萬軍隊,作爲合肥側應。

與此同時,曹操又下令徵集泗、淮一帶民夫二十萬人,加固合肥以及壽春城防,並拓寬河道,更好地連接肥壽兩座重要大城。

新年剛過,曹操便抵達了合肥城,此時他已經明確漢軍會在四月前發動對合肥的進攻,那麼加快合肥的防禦工事進度也就成爲迫在眉睫之事。

合肥城頭,張遼正陪同曹操及軍師程昱視察合肥城進度,逍遙津的水已排幹,上萬民夫正緊張修葺城牆,一座長達三裡的城牆已在逍遙津上初現雛形。

張遼見曹操眉頭緊皺,似乎不太滿意修城進度,他連忙解釋道:“啓稟魏公,在逍遙津上修城工事量極大,倒不是城牆本身,而是要先排幹逍遙津的水,我們用了幾種方案都不成功,最後只能在逍遙津以東先挖一片窪地,封住逍遙津的入水和出水,然後把水泄到窪地中去,再用土填平湖底淤泥,光這項工事就耗時三個月,民夫們日夜忙碌,連正旦也只休息了三天。”

“休息三天?”曹操冷笑一聲道:“我在正旦可是一天也沒有休息,連這些民夫都不如嗎?”

“可是逼得太緊,他們反而會出工不出力”

不等張遼說完,曹操便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問道:“我想知道,民夫死了多少人?”

張遼猶豫一下,低聲道:“先後死了七人。”

“很好,才死七人,估計這七人也是病死的吧!難怪用了四五個月時間,連城牆也纔出現一個影子,我看也不必修了,撤軍去壽春,把合肥直接讓給漢軍,民夫也一個都不用死了,這也就遂了你的愛民之意,張將軍,你說是不是?”曹操似笑非笑地注視著張遼。

張遼聽出曹操語氣中的嚴重不滿,他連忙跪下請罪:“卑職有負魏公重託,卑職願承擔一切罪責。”

旁邊程昱見張遼不通時務,不由心中大急,魏公對進度太慢不滿,那張遼就應該回答如何提高進度,這纔是解決問題之道,這個時候了,他還要領罪,豈不是更讓魏公生氣?

程昱看曹操的臉色愈加陰沉,顯然是要發作了,連忙勸道:“請魏公息怒,微臣覺得文遠也知道事關重大,心中自有定計,不會影響到合肥大局,魏公不妨讓文遠說完。”

程昱的一番話提醒了曹操,既然張遼爲合肥主將,那麼整個合肥的戰局就應由張遼全權負責,以張遼的文韜武略,他又豈會不知局勢緊迫,或許他確有自己的方案,想到這,曹操臉色稍霽,又問道:“那你說說看,你怎麼保證合肥大局不受影響?”

張遼感激地看了程昱一眼,又沉聲道:“卑職在柴桑和廬江都派有暗探,密切關注漢軍動靜,卑職以爲,合肥之戰是關係天下大勢的戰局,漢軍絕不會輕率出兵,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尤其是糧草船隻等戰略物資,必須要事先預備,光是戰備的時間就不會低於三個月,所以卑職就以三個月爲限,卑職可以保證兩個半月後城牆修築完成,再用半個月時間用來冷卻堅固。”

“可是你現在的進度,兩個半月能完成嗎?我很懷疑。”

“啓稟魏公,因爲現在是晚冬,天氣寒冷,土壤中還有冰凝,一旦現在夯土,開春後冰水溶解,原本夯實的土質就會鬆塌,嚴重影響到城牆堅固,所以卑職選擇的方案是先備料,同步準備防禦工事,到二月開春後,立刻動工修砌,因爲準備充分,屆時只需一個月便可完工。”

張遼的一番話使曹操臉色大大緩和,細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他又問道:“那投石機等防禦武器現在進度如何?”

“回稟魏公,八十架投石機已在上月全部製作完成,只待最後安裝上城。”

這時,曹操也覺得自己剛纔對張遼太嚴厲了,他心中有些歉然,語氣愈加緩和道:“文遠,我只希望你明白一點,這次合肥之戰事關重大,一旦漢軍突破的這關鍵的一步,他的天下棋局就部署完成,我們也將面臨巨大的戰略被動,文遠,這一戰我們輸不起啊!”

張遼默默點了點頭,曹操也不再多說,拍了拍張遼的肩膀,轉身下城去了,張遼望著曹操背影走遠,這一刻他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次日一早,曹操離開了合肥,乘船前往壽春視察,從合肥前往壽春主要是通過肥水相連,由於肥水被泥淤所塞,河道很窄,只能行駛五百石的戰船,爲了加強壽春與合肥之間的聯繫,張遼又募集數萬民夫耗時三個月,疏通河道兩百里,使肥水已能行駛千石貨船,大大加快了壽春到合肥之間的物資運送。

曹操站在大船上,負手望著兩岸青山隱隱,碧水如帶,雖還是晚冬時節,但空氣中已經有了一絲暖意,曹操不由大爲讚賞,回頭對程昱笑道:“江淮風景如畫,確實要比北方更加秀美,可惜人口太少,若再給我十年,我當大力向江淮移民,使江淮成爲魏國富饒的糧倉。”

程昱微微笑道:“只要這一次我們能擊敗漢軍,魏公就有機會經略江淮,我看不用十年,五年就能完成魏公的心願。”

曹操點了點頭,又問道:“仲德認爲我這次能擊敗劉璟嗎?”

“魏公,事在人爲,只要魏公充分備戰,並從大局上進行部署,並持之以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合肥之戰的勝利。”

曹操聽出程昱話中有話,他從未提及大局部署,今天卻破天荒提出來,說明程昱心有所思,曹操便笑道:“何謂大局,我願聽軍師詳談。”

程昱不慌不忙道:“卑職這幾個月一直在思索,去年魏公前往江東與孫權會盟,劉璟卻也跟著趕去,這是爲什麼?難道就只是爲了和魏公爭奪大小喬嗎?”

“當然不是!”

曹操淡淡笑道:“劉璟本來就不是一個好色之人,他得到大小喬只是適逢其時,絕非是他刻意去爭奪。”

“魏公說得對,那他爲什麼去江東,魏公想過嗎?”

曹操沉吟半響道:“我覺得他真正目的是爲了破壞我與孫權的結盟。”

“一點沒錯,他正是爲了破壞魏公與孫權的結盟,我後來纔想通,包括他將陸遜放回吳郡,以及火燒江北戰船,都是他的深謀遠慮,全部爲了合肥戰役做準備。”

曹操眼中精光閃動,凝視著程昱問道:“仲德,此話怎講?”

程昱微微嘆了口氣道:“去年秋天荀令君背疾復發,不幸病逝,我代表魏公趕去潁川奔喪,正好遇到了荀攸,我與他談了良久,懇請他看在魏公善待他多年的份上,出山繼續爲魏公效力。”

荀攸自從被劉璟放回鄴都後,便不太願意參與軍事,曹操也因爲荀彧之事而對他不滿,便打發荀攸去許昌出任閒官,不久,荀攸便以回鄉養病爲藉口,返回老家閉門讀書,不問政事。

曹操心中雖然有些悔意,不過讓他向荀攸道歉,卻是萬萬不可能,此時聽程昱談到荀攸,曹操便問道:“他怎麼說?”

“他什麼都沒有說,也沒有表態,不過在我出發來合肥前,卻收到他的一封信。”

程昱取出荀攸的信,遞給曹操,曹操又見到熟悉的字跡,心中也頗有些感概,他打開信,卻見信中只寫了一句話,‘合縱連橫,天下三分’。

曹操眉頭一皺,“他這是何意?”

“微臣一路上就在考慮荀攸這句話的深意,直到昨天晚上,我才終於明白過來,劉璟發動合肥戰役,絕不會爲了攻打中原,劉璟在攻打中原之前,一定會先取幷州,再攻洛陽,最後纔會出兵合肥,現在劉璟在打併州之前便急於發動合肥之戰,再聯繫之前他破壞魏吳聯合,所以微臣敢肯定,劉璟發動合肥之戰的真正目的,不是爲了攻打中原,而是爲了奪取江東。”

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34章 圍剿亂賊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103章 關鍵證人309章 撲朔迷離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63章 氐胡使者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426章 蜂弩問世317章 叔侄夜話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39章 化解危機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65章 請君入甕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82章 木牛問世307章 兩軍對陣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744章 坐地抽傭
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34章 圍剿亂賊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103章 關鍵證人309章 撲朔迷離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63章 氐胡使者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426章 蜂弩問世317章 叔侄夜話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39章 化解危機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65章 請君入甕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82章 木牛問世307章 兩軍對陣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744章 坐地抽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榆社县| 林周县| 周至县| 兴宁市| 顺平县| 马尔康县| 萍乡市| 富川| 色达县| 龙山县| 邹平县| 诸暨市| 勐海县| 兴城市| 福鼎市| 栖霞市| 翁源县| 醴陵市| 承德市| 汝城县| 礼泉县| 白玉县| 兴仁县| 潞城市| 肃宁县| 孝昌县| 永川市| 任丘市| 玉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宁都县| 甘孜县| 渭源县| 龙门县| 南和县| 新津县| 建平县| 桑日县| 东阳市|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