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媚、軟風如薰,山嶺的空靈高遠將我心中的躁鬱盪滌掉許多。
和一幫博曉古今的青年同行竟然是這般的有意思。歷史與考古都是聽起來了無生趣悶到死的工作,但原來其中的人才個個都是侃大山的好手,哪怕是一草一木經他們的口中說出都能有個子醜寅卯來。我一路跟他們到南京知識真的長了很多很多。
徒步在羣山環繞、風景秀麗的明孝陵的神道之中,深秋的紅葉可比北京的香山,不語的石獸已經在此守立600年,真是令人感慨人不及物長呀。
人羣分成兩堆,精神奕奕的安琪帶我在前面開路,南京她是常客、六朝古都歷史研究的學會也很多,一年總要來許多次。她爲我細述著這朱元璋的明孝陵爲何歷經600年都沒被盜伐,她對我這門外漢如同演講地說:“這是有很多原因的哦!首先,這墓啊依山而建是積石積沙墓,如果有盜墓賊進來沙子和石頭就會把他們埋死了;其次,很幸運的是明朝後來的幾個政權都非常注意保護明孝陵,清朝自不必說啦,爲了收買漢人的心連皇帝都要來拜謁明孝陵”她說著做了個快步上走的姿勢說:“來,我們快點。等下還能看到康熙爺的題字呢!”
“真的啊!”我響應加快腳步。
可就在同時,身後的人羣卻有些不平靜起來。我和安琪不明所以走近他們,才明白是vicent和隊裡的一個實習生有了一點摩擦。
只見vicent手裡提著一隻不知是誰的相機,板著面孔很嚴肅的跟那實習生說:“我不是迷信,但我一直很反對有人對著古人的墓碑照什麼相片。如果不是科研的需要非拍不可,這就是對古人的極大不尊重!”vicent越說越激動:“你是把這些先人的長眠之地當做風景了嗎?在你拍下這些相片的時候能懷有敬畏之心嗎!”
原來是這樣,這vicent平時看起來就一美國佬還挺不拘小節的,沒想到發起瘋來毛病還不少,人家拍個照片也至於弄得這樣難堪~我倒看看是什麼人的墓!我不經意的朝他們身後的墓碑看去——
孫、權、墓!
我腦袋一嗡,身子不自主的晃了兩下。
我懵懵地囈語問:“這裡不是明孝陵嗎,怎麼會出現一個……孫權墓?”
安琪還沒發覺我的失常,饒有興趣地給我解釋:“嗯,這裡本來就是孫權墓,明朝的時候朱元璋也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就也把墓修在這兒了。好在朱元璋也敬仰孫權是個英雄,特別用心地保存下了孫權的墓地。你看,就連明孝陵的神道到了此處都繞開了呢,這也是明孝陵的神道不是筆直的原因……我想朱元璋一定也是非常仰慕這位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吧!”
孫權墓。
我的心像被人活生生的擰了一下,簡直痛得不能再繼續心跳。
我一步步走近那塊墓碑,我的眼睛再不能從那方石碑上移挪開,眼淚彷彿有自己的意志般、不通過我的控制就成串成串的自己往下掉來!
終於,周身的力氣都像被震盪一空,我一手捂著心口一手扶著石碑跌坐在那三個字腳下……我的呼吸變得好淺,我努力地大口大口呼吸、卻似乎仍找不夠使我得以喘息的氧氣!
“司琪司琪!”安琪驚呆了,vicent和所有的人也被我突如其來的癥狀嚇到,不再管什麼照相的事了都跑來圍在我的身邊。安琪半跪著托起跌落下的我不知所措的問:“天哪,你怎麼了,怎麼會這樣啊!”
我看向安琪雨淚紛紛的搖著頭,求助她:“我也不知道,我突然心口好難過、好難過……”我捂著心口,沒來由的是如此的傷心欲絕,我幾乎口不能言的哀嘆:“姐姐,我好痛……真的好痛啊。”
劇痛中,我忍不住勉強再回頭瞥一眼那方鑲嵌於假山上的石碑——孫、權、墓……我的頭重重的恍惚了下。
“司琪司琪!你不要嚇我不要嚇我啊!”安琪已經哭了出來。她向周遭的人哀求呼喊:“誰能救救她呀,求求你們!誰能救救她呀?”
耳邊紛紛都是大家焦急詢問的聲音。
Vicent掏出手機按了幾個鍵:“喂,是120嗎?這裡有位女士可能突發疾病昏倒了,請速速快點過來救援!我們的位置是明孝陵的南面神道,孫權墓!”
*
*
*
沒想到南京之行卻在醫院結束,而且這次的突然昏倒簡直就是沒有理由!醫生作出的解釋是身體太虛弱,大概去南京的那天多走了些勞累了一點。我畢竟是剛做完手術的人呀,體力不支,所以昏倒了。
對於這個結論我只能笑笑,我暗自確信這絕不會是什麼體力不支的原因。爲什麼我在明孝陵看見孫權墓就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呢?
孫權墓?!哎喲,提到這三個字,心裡還是會咯噔一下!我真的太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了。難道這會和我過去的某些經歷有什麼關聯或者相似之處呢!難到他的墓會和玉樹什麼地方的墓相似嗎?
怎麼可能呢?這是古人的墓地啊,玉樹遇難者的墓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或者我之前來過這個地方,還有什麼特別的經歷?
那就不知道了,有經歷了我也失憶了。
明孝陵、明孝陵……或者我認識朱元璋或者馬皇后或者是孫權?
什麼跟什麼啊!我搖搖頭,胡扯!怎麼可能了呢,除非我是穿越了!我可從小就不相信這世上還有穿越這一說法的。
咦,我條件反射地一摸手!好像,好像很久沒見我的龍螭了!姐姐說是去拿去給一個法師加持了,想想,從我醒來後就沒見過龍螭!這也有不少日子了,安琪平時最怕龍螭離開我了,這次怎麼放心龍螭離開我這麼久呀……
無事在路上邊思索邊走著,覺得處處都有疑惑。
恰在此時一縷悠曼的琴箏聲音飄進了我的耳朵……立足細細一聽,是《梁祝》啊!
我孤身就這樣呆呆地佇立在了街邊,閉上眼來體味竟覺得有些飄忽恍然。
我的腦中像是要記起什麼,但是如何都追尋不到個真切。只是覺得這琴箏彈出的旋律是如此熟悉、是如此的有情節、像是知到我來龍去脈的一位舊友,正想要提醒我記起一些什麼一樣……
我難以抗拒誘惑地循聲走進一家琴行。這琴行與別家的無異,窗明幾淨、裡面寬敞而不落空,高高低低放著不同的樂器。
此時是下午三點,琴行裡沒有學童。只見一位老師模樣的年輕女子款款坐在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箏前嫺熟地撥弄著琴絃,那婉轉纏綿的旋律便是從她指尖悠悠地送來的。
我竟非常羨慕起她的演奏,忽然從心底升起一種渴望,很希望這樣的曲子自己也能信手彈來。
真是太熟悉的場景了啊,眼前的人兒彷彿也不實起來,忽然我又想起了一段舞蹈,我甚至記得某些動作……
“小姐,你有什麼需求嗎?”不知何時琴聲停了,彈箏的女子站起身來詢問我。
我把目光移向她的琴,輕輕用手指小心撫過幾根琴絃,又些不好意思的問:“請問你,古箏要學多久才能像你一樣彈奏呢?”
那女子溫柔地笑了,但她還是想了想回答我:“小孩子嘛大概要三年,嗯……如果是成人,可能要久一點。小姐,你是想學嗎?我們這邊也收成人學員的。”
原來要這麼久啊,我心中不免得有了低落。但轉念一想,
又試探地問她:“如果只學這一首呢?”
眼前女子一愣,領會了我的意思後才說:“嗯,那大概只要一個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