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零一章 臺灣島的發展3

二百零一章臺灣島的發展 3

二百零一章臺灣島的發展3

正是因爲工業的大規模發展,使得臺灣島內的工業產值達到了臺灣島內的產值的四成,超過了農業的三成半。另外有兩成,是商業貢獻的,剩餘的那半成是其他行業貢獻的。

這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獨一份的,此時的臺灣島儼然成爲了周邊的大明,日本,朝鮮,南洋各小國以及歐洲的工業品提供地。大量的白糖,玻璃製品,毛紡織品,傢俱,以及各種民間工廠生產的皮革,生漆,藥材等等產品遠銷各地。

當然,這些產品的最大消費地還是臺灣島本身。特別是鋼鐵和水泥,臺灣島內還嫌不夠呢,哪有可能出口啊只有製成的火炮,每年都有兩三百門出口到日本,朝鮮也有一點,但是不多,畢竟此時的女真對朝鮮的威脅還不是很大。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說一下蕭明乾的收入了。五年來,他在每個白糖廠都參了一定的股份,當然是正規的參股。水泥廠,鋼鐵廠也有技術入股。毛紡廠和玻璃廠所佔的股份更是達到了九成。

這樣一來,蕭明乾的財富是快速的膨脹起來。比如水泥,鋼鐵這種臺灣島內大規模消耗的東西,就爲蕭明乾帶來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財富。僅僅是萬曆四十五年這一年,蕭明乾的個人收入,就達到了四百六十多萬兩。

五年下來,即使是蕭明乾大規模的向教育投入資金,加上其他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投入,他的個人財富也超過了八百萬兩。這可完完全全是他的個人財富,不是一開始的那些從海盜那打劫來的財富。那些財富大部分都被蕭明乾劃歸聯合護衛軍和軍政府的公有財產。

最重要的是,這還只是個開始。以後會更加的恐怖。如此恐怖的斂財速度,讓所有人都爲之眼紅。要知道,他此時的個人財富以及超過了除林鳳一家以外的所有臺灣島內的家族。

但是不要忘了,林鳳一家可是幾十年的積累,才擁有了這過千萬兩的家財,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前搶來的。更何況,只需一兩年,蕭明乾的財富就能夠超過林家。

這麼大的一筆財富,讓所有人都爲之眼紅。特別是唐洪生,他數次的打劫蕭明乾,讓蕭明乾在這五年內向教育投入六百多萬兩後,還向軍政府提供了近兩百萬兩。這樣的情形,讓蕭明乾都有了大明皇帝的那種被大臣們一遍又一邊的逼著從內庫拿銀子的感覺。

當然,大明皇帝內庫的錢其實也是從普通老百姓頭上刮來的。和蕭明乾這種以技術和資本投資得來的錢,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蕭明乾可不是大明皇帝那種冤大頭。從內庫中拿出去的錢,大部分都進了貪官的口袋。蕭明乾專門組織了一個團隊,對自己投出去的錢進行監管。如果有誰敢向蕭明乾的錢下黑手,蕭明乾是遇到就殺。到現在爲止,已經有三個人栽在這上面了。

當然,蕭明乾也不是守財奴,他並沒有將這八百萬兩的家財埋到地下,而是全部的都投了進去。工廠無法開的更多,他就組織了十數個研發團隊,每年的研發費用就有百萬兩左右。

蕭明乾還在臺灣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以個人的形勢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比如他集合了島內五十多爲工商業的大戶,投資興建了一條從臺北到臺南,貫穿淡水,鳳山,縱貫臺灣島南北的水泥路。這條路,總投資多達五百萬兩,蕭明乾一人就投入了三百萬兩。

當時所有人在聽到蕭明乾要建這樣的一條路的時候,都以爲他瘋了。臺灣島這樣一個四面環海的地方有必要建這樣的一條耗費如此之大的路嗎?什麼東西不能通過海洋來運輸啊甚至於唐洪生都抓著蕭明乾教育了一個多時辰,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開建了。

雖然這條路完全建成的只有臺北到淡水,鳳山到臺南這兩小段,但是其效益已經顯現出來了。兩段路周圍的成了人口的聚集區域,經濟發展教之其他地方要快上很多。更何況,有了這樣的一條路,島內的水泥廠是開足了馬力去生產。

這也使得蕭明乾第一次體會到錢從左手出,右手進,而且還把事情給辦成了的快感。而且,有了這麼一條路,臺灣的經濟流通明顯快了很多。民間的各類大小工廠先後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的冒了出來。沿路地區的經濟活躍程度完全強於其他地區,讓以前反對修建這條路的人,全部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總之工業的發展,使得臺灣島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發展了起來。爲了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蕭明乾甚至是在兩年前花光了初始從海盜那得來的金銀後,每年收上來的稅收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臺灣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

就是聯合護衛軍的軍費,軍政府的賦稅也每年只提供15。或許在後世,這樣的比例已經不低了,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極低的比例。這樣一來,軍政府每年的軍費開支僅僅七八十萬兩。

這麼點錢,哪裡能夠維持逐漸壯大起來的聯合護衛軍啊要知道,此時的聯合護衛軍海軍已經有了四萬人,而陸軍也有了兩萬人的編制。每年僅餉銀就得有一百五十萬兩左右。更不要說那些戰船,火炮,火槍什麼的了。

以至於,蕭明乾專門將自己在一些工廠裡的股份劃做聯合護衛軍所屬股份。每年由此產生的兩百四五十萬兩的分紅,全部做爲聯合護衛軍的軍費。

雖然這樣做,使得聯合護衛軍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軍政府的轄制,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蕭明乾希望通過這樣的措施,保持住臺灣島的這種發展勢頭。

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利於蕭明乾對聯合護衛軍的控制。在現階段,有利於聯合護衛軍和軍政府這個團體的穩定。對於蕭明乾,對於臺灣島是個好事。。.。

第42章 子弟兵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一百八十七章 事未成派系生第11章 豐收第110章 吳榮堂棄商從政二百七十五章 小城日照二百一十四章 人口占據南洋的最強大武器二百九十七章 期待已久的戰鬥二百四十七章 吞併琉球牽制薩摩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86章 金粉世家罪孽多第106章 嚴苛的土地政策第16章 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強大軍隊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四百九十七章 孫承宗之死噩耗連連二百四十章 交鋒第15章 海盜屠村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四百七十三章 尾隨而擊二百八十三章 邀請沈有容二百五十八章 鳳山見聞1第107章 謀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四百二十八章 頭領請來了天兵天將第69章 策劃東方三角貿易航線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二百四十章 交鋒三百六十六章 莫須有的罪名赤裸裸的誹謗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第4章 震撼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三百七十章 攻伐日本第一站青森第140章 新艦啓航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二百八十三章 邀請沈有容二百三十章 不甘寂寞的吳運東第52章 東西方帆船差異問題凸顯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一百九十六章 五年後孫新報仇來了二百零六章 軍律法依則存悖則廢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二百三十八章 派往遼東的情報人員二百二十七章 以戰代練第81章 林辛老的實力一百九十七章 法佈雷加斯的擔憂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一百七十章 拒絕林鳳鉅額財產的原因二百一十九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站1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3三百五十三章 參謀制度和軍校擬建二百三十五章 鐘錶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四百三十章 高迎祥造反二百章 臺灣島的發展2四百三十二章 天啓死了魏忠賢逃了515章 印度鉅變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二百零三章 臺灣島的發展5第117章 不歧視不扶持第11章 豐收二百三十二章 放開對大明的糧食出口四百七十七章 今年遼東的春天提前到來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三百九十九章 朝鮮謀劃第62章 無聊的把戲第123章 待客之道一百七十三章 陳元贇你還能再壞點嗎第131章 澎湖海戰二百四十章 交鋒二百一十一章 南洋啊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第46章 新式醫院二百六十三章 鳳山見聞7第59章 吳榮宗的不安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第93章 一個國家裡不應有太多的兄弟第34章 八一建軍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二百九十六章 奧古斯汀的直覺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第99章 教材編寫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二百一十五章 南洋攻略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三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般的反叛計劃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39章 再聞海盜上岸三百八十八章 戰果分配和遼陽之敗二百六十三章 鳳山見聞7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三百六十一章 暗殺進行時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二百八十九章 南洋未來的行政體系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二百五十八章 鳳山見聞1
第42章 子弟兵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一百八十七章 事未成派系生第11章 豐收第110章 吳榮堂棄商從政二百七十五章 小城日照二百一十四章 人口占據南洋的最強大武器二百九十七章 期待已久的戰鬥二百四十七章 吞併琉球牽制薩摩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86章 金粉世家罪孽多第106章 嚴苛的土地政策第16章 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強大軍隊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四百九十七章 孫承宗之死噩耗連連二百四十章 交鋒第15章 海盜屠村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四百七十三章 尾隨而擊二百八十三章 邀請沈有容二百五十八章 鳳山見聞1第107章 謀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四百二十八章 頭領請來了天兵天將第69章 策劃東方三角貿易航線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二百四十章 交鋒三百六十六章 莫須有的罪名赤裸裸的誹謗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第4章 震撼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三百七十章 攻伐日本第一站青森第140章 新艦啓航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二百八十三章 邀請沈有容二百三十章 不甘寂寞的吳運東第52章 東西方帆船差異問題凸顯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一百九十六章 五年後孫新報仇來了二百零六章 軍律法依則存悖則廢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三百八十七章 你個死太監二百三十八章 派往遼東的情報人員二百二十七章 以戰代練第81章 林辛老的實力一百九十七章 法佈雷加斯的擔憂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一百七十章 拒絕林鳳鉅額財產的原因二百一十九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站1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3三百五十三章 參謀制度和軍校擬建二百三十五章 鐘錶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四百三十章 高迎祥造反二百章 臺灣島的發展2四百三十二章 天啓死了魏忠賢逃了515章 印度鉅變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二百零三章 臺灣島的發展5第117章 不歧視不扶持第11章 豐收二百三十二章 放開對大明的糧食出口四百七十七章 今年遼東的春天提前到來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三百九十九章 朝鮮謀劃第62章 無聊的把戲第123章 待客之道一百七十三章 陳元贇你還能再壞點嗎第131章 澎湖海戰二百四十章 交鋒二百一十一章 南洋啊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第46章 新式醫院二百六十三章 鳳山見聞7第59章 吳榮宗的不安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第93章 一個國家裡不應有太多的兄弟第34章 八一建軍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二百九十六章 奧古斯汀的直覺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第99章 教材編寫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二百一十五章 南洋攻略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三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般的反叛計劃一百六十五章 逆子弒父第39章 再聞海盜上岸三百八十八章 戰果分配和遼陽之敗二百六十三章 鳳山見聞7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三百六十一章 暗殺進行時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二百八十九章 南洋未來的行政體系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二百五十八章 鳳山見聞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郴州市| 襄汾县| 丰原市| 墨脱县| 信宜市| 鹤山市| 阿拉善盟| 新营市| 青浦区| 买车| 肃北| 秭归县| 连云港市| 正蓝旗| 平原县| 波密县| 南投市| 化隆| 当涂县| 彩票| 颍上县| 威远县| 右玉县| 龙岩市| 读书| 营口市| 胶州市| 兰西县| 辽宁省| 岱山县| 平邑县| 济南市| 安庆市| 徐水县| 旅游| 西青区| 长沙县| 淄博市| 呼图壁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