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最後一天, 林蔓下班後, 到財務(wù)科去領(lǐng)工資。
“單月津貼8塊, 工資48塊,你到這裡一個半月,總計84塊錢。在這裡簽字。”
小王對林蔓指出簽名的地方。那是一張畫細綠格的簿子,上面最右的一欄中, 有個敲“已領(lǐng)”紅章的一格。
“戶口本什麼時候給我?”林蔓領(lǐng)錢簽字後,接過了小王遞來的紅藍封面小簿。藍色封面簿子是居民糧油供應(yīng)證,紅色封面簿子是煤球供應(yīng)本。
小王輕笑:“想什麼吶?集體戶口可不能隨便給你。你想用得提前申請。”
“申請什麼?”林蔓問。
“結(jié)婚啊!一般都是這事纔用到。”小王回答的同時, 又給了林曼一沓票證。
林蔓略掃了一眼。票裡有紅有綠,除了米油肉以外, 還有紫紅色的火柴票,白色的糖票, 以及淺黃色的澡票。
“下月憑糧本來領(lǐng)票。”小王最後叮囑道。
一切完畢, 他向林蔓身後的人揮了下手:“下一個上來。”
林蔓退出房間, 仔細地夾票證在糧本內(nèi)頁, 揣工資進口袋。
財務(wù)科挨著三樓的樓梯扶手,來領(lǐng)工資的人急著上樓, 領(lǐng)過了工資的人終於安心, 不緊不慢地緩步下樓。人來人往,大家摩肩擦踵在財務(wù)科內(nèi)外,喧嚷、叫囂、譁鬧,各種噪響此起彼伏,熱鬧得就像菜市場。
林蔓邁步下樓, 偶爾摸到口袋裡鼓囊囊的毛票,想到以後每月都會有這樣一筆收入,心裡莫名的踏實。
“趙嬸,這是下月的伙食費。”
林蔓回到家時,馮愛敏正在廚房裡蒸饅頭。一屜白花花冒熱氣的饅頭才取出,她又將新的一屜放進蒸鍋。旺火猛燒,不多會兒的功夫,香味便隨著蒸汽冒出來了。
“哪兒用這麼多!”馮愛敏雖說著客氣話,但接錢的動作倒一點也不含糊。
林蔓輕笑:“嬸子,聽說明天的供銷社有肉賣。”
“呦,那明兒個可得早點起來。家裡米油沒了,剛好一起買。”馮愛敏掏出糧本,按照家裡的人口,聚精會神地計算需要買的數(shù)量。
案板上的黃瓜只切了一半。
林蔓帶上灰色袖套,主動攬過了切黃瓜的活。
咚~咚~咚~咚~
不多會兒功夫,林蔓切完了黃瓜,馮愛敏端上來一個大肚小口的陶土罈子。兩人一起把切成滾刀塊的黃瓜往罈子裡塞。
“明天我和你們一起去!我想買些紅糖。”林蔓說道。
馮愛敏欣然回道:“成,那我把副食品票給你,你替我們多買點糕點糖果。德子過兩天要相親,人家姑娘來家裡,可不能沒有像樣的東西招待。”
黃瓜塞滿了罈子後,林蔓和馮愛敏又往裡拌了醋薑糖蒜。黃瓜冒出壇口,馮愛敏用力往下壓,好不容易將其又撳了回去,林蔓連忙蓋上蓋子封嚴。
這是江城人常吃的小菜。配饅頭、配稀飯、配烙餅,酸甜辛辣,無一不搭。每當(dāng)吃時,只要取出些放進小碟,即可佐菜。
當(dāng)天晚上,林蔓和老趙一家很早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要去供銷社搶肉買,他們不得不提前養(yǎng)精蓄銳。
“快起來,再晚就不趕趟了。”
第二天天不亮,林蔓被馮愛敏叫醒。她一睜眼,馮愛敏的消瘦臉龐就印入了眼簾。周遭漆黑一片,四下裡靜得出奇。外間屋裡人的腳步聲,她聽得分外真切。
“趙梅呢?”林蔓問道。
趙梅的牀空蕩蕩。前夜裡趙梅蓋的被子,已經(jīng)被整齊地疊好,置於牀頭。
“我讓她和德子先去肉鋪佔位啦!你快起來,我們也要走了。”馮愛敏回道。
林蔓騰地起身,迅速穿好衣服。
馮愛敏跟趙裡平在準(zhǔn)備裝米的布袋和盛油的桶。
林蔓抓緊時間吃早飯。前晚蒸的兩鍋饅頭擺在炕桌上,堆得像座小土丘。她隨手拿了一個下來,就著醃黃瓜大吃了幾口。黃瓜尚未入味,鹹甜滋味不足,只吃的出沖人的酸辣。但由此,到恰好更開胃了。僅用了三兩口,林蔓就吃完了手裡的饅頭。
“蔓啊,我們走!”趙裡平和馮愛敏站在門外催。他們兩人,一個拿著棉麻布縫的口袋,一個捧著用來裝油的玻璃瓶。
林蔓快步出門,和馮愛敏跟趙裡平一起,朝著廠區(qū)東面最大的供銷社走去。
平房區(qū)裡起來了許多人,和平常不同,他們無暇寒暄說話,見到熟人也都來不及駐足客套。大家都急匆匆地洗漱完畢,就拎著瓶子袋子奔出門。
這些人都只有一個目的地,那就是東面的供銷社。整個廠區(qū)裡,只那裡有肉賣。
供銷社外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人羣,一眼看不到邊際。兩扇雙開木質(zhì)大門緊關(guān)。“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的大紅刻字赫然立在門上。
人們或站或蹲,還有的坐在自帶的馬紮上。不少人和趙德趙梅一樣,早早就等在門外。他們佔好位置,只爲(wèi)在開門的時候,可以一舉搶下一絲半點的肉到手裡。
林蔓站在人羣裡向四下張望。半天沒有找到九姐的身影,她問馮愛敏道:“怎麼不見鄧書記他們來買?”
“領(lǐng)導(dǎo)們吃的菜可都是後勤部統(tǒng)一負責(zé),哪兒能和我們一樣。”馮愛敏酸溜溜地回道。
大門內(nèi)響起門閂鬆動聲。
供銷社外頓時安靜一片。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目不轉(zhuǎn)睛地緊盯門縫,
“開始了!開始了!”隨著有人高聲大喊,兩扇大門同時開啓。
如潮水般的人流瘋狂涌入了供銷社。每個人都想比其他人佔領(lǐng)更有利的位置。大家互不相讓,很快便混作一團。
米油麪的窗口前迅速排起長龍。
排隊的人龍裡,屬賣肉的窗口前最爲(wèi)壯觀。纔不過開門三兩分鐘,就已經(jīng)排出了店門,圍供銷社的牆邊,一直站到了房後。
“我去買油,你快去買面。”馮愛敏衝向售油窗口的同時,不忘指揮趙裡平。
林蔓拿著馮愛敏寫的清單,擠進買副食品的隊伍。她左推右搡,好不容易站到了櫃檯前,不問價格,看到糕點糖果就買。
馮愛敏心滿意足地捧著油瓶走出人羣。塞橡皮栓的透明玻璃瓶裡,裝滿了黃澄澄的菜籽油。
她剛出人羣,身後的售油窗口就擺出了售罄牌。
收銀員高聲大喝:“油沒了!”
同一時間,趙裡平和林蔓也從各自的隊伍裡出來。他們每個人都得償所願。趙裡平不光買到了特好的一級面,還搶到了少許精米。林蔓裝了滿滿一挎包糖和糕點,既足夠馮愛敏招待客人,也能供她自己偶爾打打牙祭。
“大米和麪粉沒了!”
“點心餅乾沒了!”
“糖沒了!”
售磬的聲音陸續(xù)響起,不斷有人哀嘆,怎麼沒起的更早些。
現(xiàn)在,唯有買肉的隊伍裡還沒動靜了。
賣肉的窗口遲遲不開。
林蔓和趙裡平、馮愛敏走到趙德趙梅身邊,大家一起焦急地等待。
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吃到肉了。今天是多日來供銷社第一次有肉賣。無論有多困難,他們都想盡力弄到。
嘩啦~~~
賣肉的窗口開了。隊伍前面的人開始聳動,隊伍後面的人不斷抻頭向前望。
“賣完了!”
才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賣肉的窗口又再關(guān)上。
衆(zhòng)目睽睽之下,唯一買到肉的人走出隊伍。他的手裡拎了一條肥多瘦少的五花肉。看著那上面白花花的油脂,所有人都不禁嚥了一下口水。
望著肉鋪窗上的售磬牌,林蔓沮喪極了。
近日來,她想肉想得發(fā)慌。爲(wèi)了能吃到肉,她甚至不惜向空間裡的棺材求助,讓那頭快燒些肉過來。
棺材沒有像以前一樣給予林蔓迴應(yīng),就好像被切斷了線的電話一般,林蔓與原來的世界徹底失去了聯(lián)繫。由此,她不得不另想辦法。
“你是肉聯(lián)廠的職工,難道連你也買不到肉?”林蔓不甘心地問趙梅。
趙梅沒有買到肉,亦是萬般的喪氣:“我們領(lǐng)導(dǎo)說了,先是供應(yīng)省城,再是市裡,最後才輪到我們。現(xiàn)在市裡的肉都供應(yīng)不上,更何況我們了。”
馮愛敏發(fā)愁道:“這可怎麼辦,過兩天要請客吃飯,桌上連個硬菜都沒有,像什麼事啊!”
趙德忽的想到件事,眼前一亮:“對了,我有個同事前幾天在黑市弄到了肉。要不然,我去問……”
“行啦,”趙梅不耐煩的搶斷道,“肯定是騙人的,連我們?nèi)饴?lián)廠都沒有肉了,黑市上怎麼會有。”
馮愛敏點頭附和道:“是啊,黑市上的人哪兒能有這大本事。”
馮愛敏和趙梅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走在前頭,趙裡平緊跟在兩人身側(cè)。
趙德被母親和妹妹連番否認,再不說話,低下了頭,沒精打采地走在最後面。
林蔓放緩腳步,等趙德走到身側(cè),輕聲地問道:“那個黑市,你能對我講講嗎?”
趙德一早沒了初時的興趣。林蔓問他,他便只簡短地回答道:“我有一個同事,上星期去江南的文化宮辦事,發(fā)現(xiàn)文化宮後面的小樹林裡有一個黑市。在那個黑市上面,可以用錢和票證交換到肉。”
馮愛敏發(fā)現(xiàn)趙德落得遠了,回頭喚他。趙德顧不上林蔓,快步上前。
林蔓獨自一人走著,心裡默默地盤算:“文化宮?說不定,真會有個交易黑市呢!”
第二天上中班,班上清閒,林蔓找了個“生病”的藉口,翹班出廠。
站在往江南去的輪渡上,林蔓遙望江對面高矮不一、五顏六色的建築。
欄桿邊,一個外地人指著江對岸好奇地問:“那個紅色的矮樓是哪裡?”
“那是新開的春天百貨商店。”與外地人同行的本地人回道。
“那個黃色的塔一樣的樓呢?”
“是電報大樓。”
“唉,那個灰色大樓是什麼?”
“那個啊,應(yīng)該是公安局!沒錯,那就是江城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