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隊到達京都的時候,沿途跪滿了小老百姓和全部的朝臣,此時此刻不論他們是否接受新皇都在迎接著,天子的威嚴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日頭正好,京都的天氣顯然比順府好了許多,陽光也是那般燦爛。
只可惜,所有的瑤宮女眷,不論正室妾室都在下船的同時被請進了軟轎之中,還沒來得及瞧上一眼京都的大好風光。百里清苑對此感到有些惋惜,又忍不住埋怨自己好容易回到熟悉的地方卻只能待在轎中。
沿途不斷傳來百姓的高呼聲,那種熟悉的被人朝拜的榮耀感將百里清苑的心佔據著,叫她熱血沸騰著,那是屬於她的卻又不再是專屬於她的喝彩。以往……當她還是大康的昭和公主,坐於轎中,自可安然享受這版塊朝拜,可是現下,新皇是新皇,她成了一個附屬品。
造成這般境況非一人之力,而是整個大康的無奈,百里清苑悄悄掀起轎中的小簾子,露出眼睛往外看去,人羣熙熙攘攘每一張臉都是那麼熟悉而陌生,他們曾是她的子民,現在卻是朝拜著另一個人。
正當百里清苑想要收回目光,鎮定下來繼續等待進宮時,一個人影吸引了她的視線,在路邊的醉仙樓上,那白色的身影顯得那般突兀且孤寂,那熟悉的眼神落在百里清苑的軟轎上,也仿若落在她的心上一般,可眼中淨是不甘願和淒涼。
“少澤哥哥,你這是何苦呢?”只消一眼,她就可以分辨出他的模樣,那眼神分明就是在看著她,其實也不難猜到這個軟轎中所坐之人就是百里清苑,他們這一行人都是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分配的前行順序。
只是百里清苑沒有想到,祁少澤會在這個時候專程到樓上來看她,依稀記得她的少澤哥哥當初是何等意氣風發,少年風光一去不返,餘下的也只是家國難安的虛無。在即將錯過之時,祁少澤忽而揚起一個笑容,映在百里清苑
的眸中是那般純粹。
這時候,祁少澤理應同百官一道,在宮牆外跪候著纔是,過來瞧上一眼也僅是因爲知道一旦百里清苑被送入宮中,日後怕是難以再相見,趁著這點縫隙時間前來偷看一眼已是心滿意足。
宇文天佑爲進京新皇,理應在隊伍的最前方,而且爲展示天子威嚴,他需身著華服坐於十二人擡著的轎攆之上,接受沿途百姓的一一跪拜,而百里清苑作爲正室夫人,身份在衆妾室之上,也就是緊跟著新皇的軟轎後面,與之不同的,大概就是擡轎子的人數只有十人。
按照這規矩下去,玥夫人那邊是八人大轎,秦錦繡因著身孕而得以享受與之相同的待遇,在人羣中好不風光,只可惜了所有女眷的軟轎都是封得嚴實,不得命令不可擅自掀開,就連百里清苑也只是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纔敢掀開一條縫隙瞧瞧。
經過熱鬧的長街,終於,一行人到達了宮牆外,第一道大門是正北門,又稱爲青闋門,天子經過此門便直接左轉繞過長長的宮殿長廊,路過乾清宮,再到金鑾殿,與朝臣會面,待簡單囑咐事務行禮之後纔可回到寢殿歇息片刻。
至於一衆女眷便是在進入青闋門之後就被右轉送入各自暫時居住的殿閣當中,因著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還未處理完善,諸位夫人暫時沿用當初在順府的殿閣名稱,等待著新皇冊封儀典之時一一更名,再換上額匾。
在宮牆外的百官,不論權家亦或是玄家的勢力都必須行三拜九叩之禮,藉以彰顯天子的至高無上,此時天子需出轎在百官面前接受國師的洗塵禮,然後換下服侍,再回到軟轎,一切的禮儀都有相應的規定,自大康王朝存在之日開始就一直沿用著。
宇文一族剛剛得勢,新皇根基不穩,斷不會隨意否決祖宗規定,所以宇文天佑都是一一照做,舉手投足之間自帶王者風範,不夠言笑的模樣
叫底下的百官紛紛不敢直視,他踏過瓦臺,在城牆最高處敬天,然後隨國師走下來。
百里清苑坐在轎中,但是沒有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她靜靜地看著,看著她的心愛之人,成爲萬衆敬仰的王,從此大康不再隨著她的姓名,從此宇文天佑也不再僅是她的夫。昭和公主不復存在,再回首餘下的,只是身爲正室夫人的百里清苑。
這時候,百里清苑有些埋怨自己竟然能夠將這些儀典內容清楚地記著,在不往外看的情況下,能夠根據軟轎的顛簸分辨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旁邊是什麼宮殿,那裡有什麼樹,上面傳來的花香都還是當初的味道。
這裡的一切,她都太過熟悉,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阻止她現在的複雜情緒慢慢發酵,這個地方曾是她生長的地方,甚至這裡的每一步都曾印下過她的腳印,她說過的話曾經飄散在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女眷的隊伍同新皇分開之後,被一一送回寢殿歇息,她們有三天的時候整頓,等三天之後的新皇登基大典與各位夫人的冊封大典啓動之時,再換上彰顯彼此身份等級的衣服服侍,正式成爲大康的皇族。
不知是有意爲之還是機緣巧合,百里清苑被送回的地方正是當初她偶爾入宮居住的阮冠殿,這名字還是長孫氏特意給她取的,叫她皇兄親筆寫下三字叫人表了起來,置於宮殿正門,如今三個大字仍然還在,人卻是不知所蹤。
“娘娘,下轎吧。”夏意彎下身子,扶住了百里清苑的左手,一路走到了殿門口。
仰望那三個大字,百里清苑如鯁在喉,久久不能言語,身後的侍衛們也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兒,沒得到命令也只能安靜在原地候命。
倒是夏意瞧明白了百里清苑眼中的淚光,心疼不已,小心提醒道:“娘娘,該進去了。”
“好。”她一步一步,走入了阮冠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