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步覺冷漠的看著跪在他面前的敵對輪迴者,此時對局已經接近大半程,封步覺不但直接告訴了曹操,突然趕來獻策的龐統提出的鐵索連舟的計謀的弊端,而且還識破了周瑜跟黃蓋聯手弄出的苦肉計!
曹操跟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不同,他自身無論是在武力還是在軍事政治上的才能無疑都是頂尖。
所以許劭纔會在第一眼見到曹操後,就給出了:“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這一句評價。
這這個時代,被譽爲最頂尖的謀士荀彧不過是政治才能頂尖,但他的武力值,雖然作爲世家君子六藝是他從小就必修的功課,但肯定是做不到馬上平天下的!
在加上如今全力投入種田大業中,早已經將這些東西放下,恐怕連一個普通士兵都已經無法在打的過!
賈詡也只不過是聰明,深諳爲官之道,所以在三國也只有他得到了善始善終。
能夠跟曹操比肩的恐怕也只有周瑜一人而已,畢竟諸葛丞相什麼都不弱於這兩人,甚至要更甚一籌,但他唯一比不得曹操周瑜的唯有武藝而已。
封步覺這個平時默默無聞,只是因爲“他”的父親是最早追隨曹操的那一批,並且還有一段救命之恩,曹操對待自己的下屬還是不錯的,只要不作死違揹他的政治決策,否則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畢竟養狗的人無論養的狗能不能學會什麼絕活,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必須得聽話。
只有聽話的狗才是好狗,許攸的完完全全屬於他自己作,仗著自己的功勞就直接稱呼爲曹操表字,而且還是用地位比曹操的高的語氣。
他不死誰死?
荀彧的死,是因爲曹操發現無論他跟荀彧在一起這麼多年,如今的皇帝又是如何的沒用,沒有那個命,卻有那個病,整天在“皇宮”裡一副對自己言聽計從的樣子,背地裡卻又一直不停做很多小動作,讓人徒生厭惡。
對如今天下一點功勞沒出的皇帝正統跟自己這個勞苦功高的雄主相比,荀彧居然會選擇已經註定無法在延續下去的漢朝。
太過注重正統理法,不懂得改變自己的眼界的荀彧自然是不會讓曹操這個推出“唯纔是舉”求賢令的早已經看的更遠的雄主所喜。
只不過對於世家,早年的曹操的確是想要改變世家和寒門之門的距離,從他早年重用戲志才以及郭嘉兩人便能看出。
只不過天妒英才,這兩人因爲酒色放縱自己,少時練的武藝早就已經荒廢,染上重病,雙雙便早早推出了這個歷史舞臺。
可惜後來因爲種種原因,哪怕是雄主曹操也無法改變如今的現狀,因爲他本身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個世家!
曹家以及夏侯家!
正因爲如此,科舉制度這個可以說最偉大的制度,只能在幾百年後出現在世間!
當然在這個時間裡,曹操麾下謀士陳羣也同樣推出了一個九品中正制,只不過這個制度是曹操對於世家的妥協,將世家這個詞語發揮到了最大。
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現如今,郭嘉剛死不久。曹操也還沒有出現向世家妥協的念頭,再說,如今是在亂世,雖然政治人才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打天下的軍事人才。
曹操在軍事這方面擁有極高的才能,可一場戰爭並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的,曹操現如今就像是狼皇,統領天下所有狼,但每個狼羣也必須要有一隻狼王率領。
“封步覺”的父親救了曹操一命,他對於擁有軍事天份的“封步覺”自然還是比較看重,只是“封步覺”一直沒拿出什麼像樣的戰績,所以纔在年華二十幾至今未娶,也從來不跟同僚親近。
每個當權者都不喜歡手下結黨營私,就算有,聰明的當權者也喜歡平衡!
所以曹操更加喜歡“封步覺”,對於“封步覺”這個平時一個充當小透明,這次突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相當看重。
這個叫【赤壁】的世界自然是根據三國演義衍生出來的電影,畢竟讓三國這段歷史真正流傳至今的並不是三國志正史,而是三國演義。
只不過演義,擺明了說就是如同現在的小說一樣,跟真正的歷史最多隻有五分真,畢竟真正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沒有真實經歷,看見,年代太過久遠,都只能算是大概確認。
而不能說這就是怎麼怎麼樣,當然能夠百分百確認的歷史肯定是有的。
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這麼多考古學家用盡一生去爲現代人確認古代的厲害到底大概是怎樣一副景象!
在三國演義中便是龐統獻上連環計,徐庶猜到了,但卻沒有說,也就有了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個典故。
然而事實是徐庶從來沒有一言不發,而是說了很多,要不然也不會深受曹操曹丕兩父子器重,最後位至三公!
曹操在聽完了封步覺的分析,臉色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在當庭就將龐統拿下!
在自己人和一個剛來投奔自己的僅有一個鳳雛名號的龐統前來獻計,且這龐統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即將發生戰鬥的時候前來。
如果是在之前,或許是奔著自己的名號前來投奔,又或者是在他們在之後的大戰中受挫,如同雪中送炭一般來給自己獻策都比現在要好太多!
封步覺雖然有些好奇這鐵索連舟不是曹操自己內部定下的計謀嗎?
怎麼變成龐統這個本不應該怎麼早登場,正式登場應該是東吳大都督周瑜突然得了病,很快就死亡,送喪至東吳的典故。
周瑜本身是一個十分的大度的男子,否則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又怎麼會被正史評價爲性度恢廓的人呢。
並且還有江東小霸王孫策死前留給孫權的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樣的話。
從這裡就可以提現孫策是有多麼看中周瑜,如果真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孫策孫權兩兄弟都會如此重用周瑜嗎?
還好,在天啓所在的現實世界中創作三國演義的作家並沒有夾帶這些完全將一個人形象都給歪曲的假貨。
也只能說還好如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在侷限於書面之上,很多知識,只需要動動手指,便能在互聯網找到這些真實情況。
後來封步覺一想,便認爲這是樂園遊戲官方基於歷史進行的二次創作。
這個鐵索連舟不在是內部豬隊友進行的坑隊友,而是對面蜀吳兩家運用的連環計。
但封步覺清楚接下來便是另外一個真實的典故,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
黃蓋聯合周瑜使用苦肉計,詐降使用火攻,用幾十條火源送入被連成一片的艦隊中。
正是這個計謀的成功才直接導致了由曹操主動發起的赤壁之戰大敗而歸的原因。
果然,按照封步覺的提示,在晚上有一隻船靠近了他們,船上的人正是前來獻書的闕澤!
曹操這才完全相信了封步覺的話。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冷汗已經完全浸透了整件衣衫。
不過曹操是什麼人?
曾經,賈詡獻策張繡直接害死了他最喜愛的大兒子以及典韋,並且自己也差點死去。
但最後不但張繡得到了曹操的重要,賈詡同樣也是一直被曹操帶在身邊,明顯同樣是得到了重用。
後來更是在曹丕上位後位列三公!
可以說賈詡的智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所以他最後不但享受了權力,平時的工作也十分清閒。
更是在三國這個平均壽命只有26歲的時期活到了七十幾歲!
曹操原本此時已經被接連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正想著憑藉自己的大軍徹底肅清萬里,總齊八荒的成就。
如今這一記當頭棒喝,徹底將他的美夢敲醒,他想起了在荊州時賈詡時告訴自己的話,如今發動戰爭並不是一個好的時機,如今應該做的是安撫百姓纔對!
可以說,曹操對於賈詡是既愛又恨的,畢竟正是因爲他的計謀纔將自己的大兒子和心腹猛將害死的。
但曹操知道賈詡的才能,他能用到賈詡,所以不能殺。
人人都知道他曹孟德惜才,藉助張繡賈詡二人,他惜才這個名號便能徹底落實,連殺子之仇的敵人都能放過!
而他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污點,對徐州進行的大屠殺,卻是因爲他的父親在徐州城內的州牧陶謙派人所殺。
所以曹操纔對徐州發起了屠殺,畢竟在古代孝是最爲重要的一字。
賈詡也是知道曹操曾經如此瘋狂的給自己的父親復仇。
所以他在曹操麾下從事,總是刻意放低自己的存在感,爲的就是避免哪一天自己因爲說錯話,做錯事就連累的自己一家大小全部跟自己一起命喪黃泉。
從曹操一生一直用賈詡,卻從來沒有重用賈詡便能看出,畢竟他們之間總是留有芥蒂。
這也是賈詡幫助曹丕上位的原因,同樣也是在曹丕上位以後,他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飛黃騰達!
賈詡一生的每句總是會有深意,必須要去想,才能體會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曹操如今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或許賈文和早就猜到自己這次必定會功敗垂成!
龐統跟闕澤無疑都是對面的人,戰鬥還沒結束,誰輸誰贏還不確定,對面又怎麼會真心歸降,畢竟他並沒有像徐庶一樣掌握著這兩人的命脈!
命令手下將兩人嚴加看管,原本闕澤還準備來一出自證,但見到曹操根本無心和自己交流,而是直接將自己綁了起來,等他見到同樣被綁了起來的龐統便明白這次他們失敗了!
所以導致他們兩人被抓!
闕澤只需要周瑜能夠明白自己並未歸來,就是代表了計劃失敗,他跟提前出發獻出連環計的龐統已經被抓!
只可惜,黃蓋白捱了一頓打?。?
聽取了封步覺的建議直接阻止會對他們這次作戰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曹操,自然是對這個平時一點都不顯山露水的“封步覺”對待如同子侄一般!
千兵易求,一將難求可不是一個句空話!
雖然曹操手下有很多善於行兵作戰的將領,但他們都是北方人,無論是士兵還是將領對於水上作戰都不甚瞭解。
曹操原本也只是想著以勢壓人,現在這個教訓讓他想起了他之前跟袁紹進行的官渡之戰。
同樣是以少對多,自己贏了,袁紹輸了。
現在這個場景像極了之前那副場景,雖然他作爲挑起戰爭的那個人,輸了並不會失去整個天下。
但如果這一仗輸了。他得花多少時間進行恢復過來?
這意味著,在他生前或許無法完成他現在的願望。
只不過他是誰?曹操曹丞相,可以說沒有劉協這個皇帝的空名頭,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擁有權力最高的人!
還沒正式決戰,便灰溜溜的離開?
不!他會繼續打下去!哪怕是會輸,但就算他會輸,他也必須得抑制住他早已經看清楚的兩個大敵!
劉備以及孫權!
龐統自知已經失敗,他並沒有大罵曹操,只是很冷靜的待在那裡!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爲什麼這兩人都不選擇跟隨他?
他劉備打著光復漢室的名頭,但如果他真的把這個漢室光復了,這皇帝誰來當?
劉協?別搞笑了,他從始至終不過只是一個吉祥物,只是擁有漢室正統皇帝的名號而已,而且這名號還是大奸臣董賊給的,是毒殺了他的兄長劉辮給的!
孫權呢?一個臣子傭兵自重,自成一地,明顯是弄成了一個國中之國,他纔是那個最大的反賊!
封步覺並沒有自保的想法,也從來沒有產生自己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應該就能穩贏的念頭。
對面可同樣是有這個叫“輪迴者”的存在??!
雖然不知道輪迴者是什麼,但封步覺敢肯定對面肯定是同樣知道赤壁這段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