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白梅含香

樑蕭一氣奔出老遠(yuǎn),坐在一塊石頭上,心道:“那小啞巴分明是嫉妒我,怕我學(xué)了劍法,打她個落花流水。呸,不陪我練劍,誰稀罕麼?大丈夫貴在自立,我樑蕭堂堂男兒,一個人也能練成劍法!”想到這兒,心緒稍平,望著前方路徑,曲折幽深,直通山頂,不由動念道:“山頂上必然人煙稀少,我先上去練好劍法,再找小啞巴比劍,殺她個落花流水。”想著展開輕功,一路攀上。不到兩個時辰,便已接近東峰,遙見一座八角小亭擱在一塊巖石之上,亭角伸出懸崖,狀若飛鷹,亭旁有一塊石碑,大書“弈棋亭”三字,字旁有注:“宋太祖輸華山處”。

樑蕭少時聽父親說過。宋太祖趙匡胤沒做皇帝時,曾在此地遇上道士陳摶。陳摶未卜先知,心知這紅臉小子來日貴不可言,便拉他下棋,並以華山爲(wèi)賭注,說好趙匡胤若輸了,等來日做了皇帝,就免去華山賦稅。趙匡胤連輸數(shù)盤,於是輸了華山。

樑蕭想著當(dāng)日趙匡胤輸了棋的倒黴模樣,暗覺好笑。走入亭中,見有石桌一方,上刻縱橫棋盤,兩角各有棋子一盅,盤上也擺放黑白棋子,似爲(wèi)一局未完殘局,不由忖道:“此地似有人來,但棋子怎也不收拾乾淨(jìng)?”他不通棋道,但見黑棋白子左右相圍,似乎鬥得激烈,但激烈在何處他卻道不上來。

正當(dāng)此時,樑蕭忽覺背後有人注視,不禁回頭喝道:“誰?”卻見身後空曠,寥無人跡,尋思道:“是我疑心生暗鬼麼?嗯,上山徒耗時光,這裡地勢平坦,又沒人看,正好練劍。”當(dāng)下也不在意,取出寶劍縱躍刺擊,練起“乾劍道”來。練了一陣,轉(zhuǎn)身之際,忽覺頸後微微溼熱,似有人獸呼吸,樑蕭汗毛陡豎,回手撈出,哪知手掌過處,竟是空空如也。

樑蕭大吃一驚,略一沉思,忽地掉過身子,背朝東方,此時午時未到,陽光自東向西照來,頓將他的身影投在地上。樑蕭低頭細(xì)看,只見地上除了自家影子,還有一條人影,儒巾長衫,身形頎長。樑蕭心頭劇震,厲叫道:“誰?”那人見他看出端倪,哈哈笑道:“我乃罔兩也。”“罔兩”一語出自《莊子齊物》,指的是影外之影,即是影子的影子。樑蕭不知這兩字的意思,脫口罵道:“什麼王娘?我還是李爹呢!”他惱那人戲弄,趁機(jī)出口佔(zhàn)他便宜。

那人大覺氣惱,罵道:“渾小子不學(xué)無術(shù),胡亂罵人!”伸手一擊,打中樑蕭屁股。樑蕭臀上如被火燒,頓時暴跳如雷,覷著人影方位,反手一劍拍去,不料那人吃吃一笑,人隨劍走,仍不離樑蕭身後。樑蕭左右開弓,劍刺手抓,卻好像狗兒咬尾巴,哪裡夠得著。驚怒之餘,翻滾後刺,凌空飛劈,諸般法子使過,屁也沒摸著半個,每每站定,卻又聽見那人吃吃發(fā)笑。

如此一來,樑蕭怒意漸去,大是駭然:“這人身法邪乎,人力不及,莫非他本就不是人,而是山精木魅?”想到這裡,脊樑上躥起一股子寒意,幾乎想要拔腿就逃,但轉(zhuǎn)念一想,若連對手面目也沒看見,豈非太過無能。

他眼珠一轉(zhuǎn),忽地縱出數(shù)丈,站在弈棋亭後巖石邊緣,背對懸崖,心道:“後面便是千丈懸崖,瞧你怎麼立足?”一念未絕,忽聽那人吃吃笑道:“這招也不管用!”樑蕭大駭:“哎喲,莫非他真是鬼魅,我大白日見鬼了麼?咦,別忙,莫非我尚未退盡,後面還有餘地?”他心知若然轉(zhuǎn)身觀看,那人定又轉(zhuǎn)到身後,當(dāng)下也不轉(zhuǎn)身,反手佯刺一劍,吸引對方眼神,然後大大後退一步,如此一來,對方若爲(wèi)人類,勢必立身不住,翻到樑蕭前方,露出本來面目,若不閃避,必被擠下崖去。

哪知右足跨出,竟然一腳踏空,樑蕭心頭咯噔一下,大叫不好,左足欲要穩(wěn)住,卻不料石上生苔,滑膩異常,頓時站立不住,向崖下翻落,心中大叫:“哎呀,老子只顧跟這鬼東西鬥氣,枉送了性命……”念頭尚未轉(zhuǎn)完,手腕忽被人一把扣住,將他落勢剎住,吊在半空。樑蕭驚魂未定,舉目一瞧,只見一個儒生衝他微笑。那儒生年約三旬,鬚髮蓬亂,五官清癯,一雙眸子湛然若神,左手攥著樑蕭胳膊,右手卻攀著上方巖石,五指陷入蒼苔,便似生澆鐵鑄一般。

樑蕭瞧得他是人類,心中稍安,想到戲弄之事,又覺氣惱,正想叫罵幾聲,不料下方一陣山風(fēng)涌起,山高風(fēng)大,樑蕭頓如鞦韆般蕩了起來。霎時間,他的心提到喉間,戰(zhàn)戰(zhàn)地說不出話來。卻聽那儒生哈哈一笑,手臂順風(fēng)一振,大喝道:“去吧。”樑蕭耳邊風(fēng)響,已如騰雲(yún)駕霧般翻上崖頂,猶未落地,頭頂風(fēng)聲陡疾,那邋遢儒生後發(fā)先至,翻身飄落。樑蕭又是氣惱,又是駭服:“這人好生厲害,卻是何方神聖?”

儒生打量他一眼,笑道:“渾小子,賭氣也不是這樣賭的,若是落下去,只怕摔得連罔兩……哈哈,連影子也沒有啦。”樑蕭怒道:“你還有臉說我,都怪你裝神弄鬼,我沒招惹你,你幹嗎作弄人?”儒生笑道:“我在這裡下棋,誰叫你來擾我?”樑蕭啐道:“你一個人下個鬼棋?再說我上山時又沒見你。”儒生兩眼一翻,冷笑道:“我就愛一個人下棋,怎麼啦?你上山時腳步震山響,擾人清靜,害我忘了下一步如何走法!我不作弄你,還有天理嗎?”

樑蕭不通棋道,聽他說得一本正經(jīng),一時竟被唬住,尋思道:“擾人下棋終究不對。”便道:“好,我不擾你下棋了,我上山頂去。”儒生道:“那也不成。華山一條路,你等會兒下山,我若正想到緊要處,豈不又被你打擾了。”樑蕭怒火陡起,但想終是自己不對,忍氣道:“那我下山好了。”儒生冷笑道:“好啊,你害我忘了棋路,就想溜回家去?”樑蕭一怔,心道:“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這鬼書生要我怎樣才甘心?”

儒生瞧出他的心思,笑道:“這樣好了,你乖乖呆在這裡,一動也不許動,待我想起棋路,才許離開。記住不能亂動,若有聲響,又會擾了我的思緒,害得我從頭想起。”樑蕭怒道:“這叫什麼話?你十天想不起來,我豈不要等你十天;一輩子想不起,我豈不要等你一輩子。”

儒生笑道:“說得正是!莫非你不肯答應(yīng)?”樑蕭氣道:“那是當(dāng)然。”儒生道:“如此說來,我只有用強(qiáng)了。”他作勢動手,樑蕭疾退兩步,手捏劍訣,凝神以待,生怕被他逼著一動不動,站個三天三夜。

儒生目不轉(zhuǎn)睛,瞧他半晌,忽地一手叉腰,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滿臉鬍鬚抖個不停。樑蕭詫道:“你笑什麼?”儒生也不理他,前俯後仰,只是狂笑,笑到極處,一手按腰,一手指著樑蕭道:“哈哈,真笨,哈哈,真笨,哈哈……”樑蕭怒道:“我怎麼笨了?”儒生笑道:“我胡說八道你也信麼,天下哪有這種荒唐事,哈哈,笨蛋,哈哈,大笨蛋,哈哈,高興,哈哈,真高興……”

樑蕭當(dāng)真哭笑不得,搔著頭想:“我也真笨,這些渾話一拆就穿,我卻當(dāng)真了!哼,這壞書生,從頭到尾都在作弄人麼?”那儒生好似一輩子也沒笑過,仰天俯地,狂笑不已。忽然間,他抓起石桌上的圍棋子,一邊大笑,一邊脫手扔出,只聽哧哧聲不絕於耳,那些棋子俱都打在壁上,嵌入一寸來深,樑蕭瞧得兩眼瞪圓,駭然不已。

儒生扔罷棋子,忽又暴怒起來,狠狠瞪著樑蕭,厲聲道:“你以爲(wèi)我願意一個人下棋麼,你以爲(wèi)我願意一個人下棋麼……”他雙眼神光暴射,猶如長槍大戟,似要將人刺穿。樑蕭不自禁倒退半步,攥緊寶劍,胸口窒悶,竟似氣也喘不過來。忽見那儒生目光一暗,又柔和起來,終於嘆了口氣,對樑蕭招手道:“小娃兒,你過來。”樑蕭心神稍定,呸了一聲,道:“你叫我小娃兒,你纔多大。”儒生笑道:“你瞧我面嫩麼?嘿,論到年紀(jì),我做你老子的老子也差不多了。”樑蕭道:“你又想作弄人麼?”儒生素性懶散,也不多加解釋,哂道:“不信拉倒,我且問你,你方纔練的劍法,誰教你的?”樑蕭道:“是了情道長教的。”儒生一怔,嘿然道:“了情?嘿嘿,了情!”

樑蕭瞧他神色古怪,奇道:“你認(rèn)得她?”儒生搖頭道:“不認(rèn)得,你這路劍法我卻認(rèn)得。”樑蕭一驚,又聽儒生道:“小傢伙,你再從頭到尾,使給我瞧瞧。”樑蕭冷笑道:“你想得美。我這歸藏劍是天下第一的劍法,怎麼能給你看到?哼,原來你鬼鬼祟祟,就是想偷看我的劍法?幸虧我發(fā)現(xiàn)得早,幾乎就被你得逞了。”儒生大皺眉頭,罵道:“臭小子胡吹大氣。”身形一晃,憑空掠出兩丈有餘,足尖在山壁凸石一撐,倏忽又拔起三丈,信手摺下一枝白梅,大袖振動,悠悠飄落於地上。這份輕功一露,樑蕭不禁目瞪口呆。

儒生嘿然道:“你說歸藏劍天下第一麼?哼,我用這枝梅花與你交手,你若能將枝上的花兒擊落一瓣,就算你贏。”此時雖是深秋,但山高風(fēng)寒,梅花已然結(jié)出細(xì)小花蕾,花蕾吸透了露水,瑩潤潤十分光豔。

樑蕭被他如此小覷,心頭大怒,朗聲道:“好,可是你說的。”劍光一寒,陡然刺出,儒生手中白梅也跟著拂出。劍梅交錯,蓓蕾雖被劍風(fēng)激得簌簌發(fā)抖,但儒生手腕疾轉(zhuǎn),那梅枝自樑蕭腕上拂過。花蕾雖說柔嫩,但經(jīng)儒生雄渾內(nèi)勁透入,仍叫他脈門酥麻。樑蕭反手疾削,那梅枝卻遠(yuǎn)引開去,又自左方拂來,在樑蕭面頰上留下一片露水。幸得是花骨朵兒,若是寶劍,樑蕭的腦袋就此搬家。他心驚萬分,慌忙揮劍護(hù)身。

如此進(jìn)進(jìn)退退拆了五十來招。樑蕭使盡全力,也未將蓓蕾擊落半朵,反被儒生趁時抵隙,屢屢戲弄。又斗數(shù)招,那白梅忽地一斜,繞到樑蕭身後,在他頸窩裡撓了一下,樑蕭又麻又癢,咯咯笑出聲來。這一笑之間,他心念電閃:“哎喲,方纔這一劍,若我以‘秋高雲(yún)淡勢’向左虛應(yīng),以‘上窮碧落勢’揮劍北指,窮酸是萬萬轉(zhuǎn)不到我身後啦;然後以‘八面轉(zhuǎn)鬥勢’防身,以‘萬古一羽勢’反擊,哪有不勝的道理。樑蕭你這蠢材,怎就想不到?”

他追憶前面招數(shù),陡然開竅,明白了許多“乾劍道”的妙諦,興致一起,惱意漸消,心神盡被那枝千奇百變的白梅花吸住,只忖度如何虛招誘敵,如何實(shí)招進(jìn)擊,如何奇正互生、虛實(shí)相應(yīng),又如何攻中帶守、防其偷襲。心手相應(yīng),漸漸生出一些奇特變化來。

又斗數(shù)招,那儒生忽地足不擡,手不動,倒退兩丈,樑蕭一劍落空,正欲追擊,卻聽他笑嘻嘻道:“什麼歸藏劍,狗屁不通,狗屁不通。嘿嘿,窮酸肚皮餓啦,吃飯去,吃飯去!你若不服,明天再來。”他哈哈一笑,將梅花一扔,趿著一雙破鞋,嗒嗒轉(zhuǎn)過山樑,徑自去了。

樑蕭正鬥在興頭上,對手卻說不打就不打,一拍屁股走人,握著寶劍,羞怒至極:“了情道長教的劍法很好,只是我習(xí)練未精。哼,這廝小覷歸藏劍,我偏要用這路劍法打敗他不可。”他坐在亭中,將方纔悟出的妙處回想一遍,又比劃半晌,忽覺肚中咕咕作響,這才返回玄音觀用飯。

到得觀外,見啞兒正在看書,瞧他回來,小嘴一撅,也不理睬。樑蕭心中氣惱,裝作不見,徑自入觀。阿雪下山買了菜蔬,整治了一桌素席,見樑蕭回來,甚是歡喜,擺好桌子,張羅開飯。了情不好奢華,眼見菜餚甚多,便道:“阿雪啊,弄這麼多,怎吃得完呀?”樑蕭笑道:“不多不多,道長你看我吃。”他跟儒生苦鬥半日,消耗極大,一時便如風(fēng)捲殘雲(yún),把飯菜掃去大半。阿雪見他吃得高興,心裡甜滋滋的,不時給他夾菜添飯。啞兒口不能言,心中卻暗罵樑蕭飯桶。

用過飯已是傍晚,樑蕭走到懸崖邊,遙望山下稀落***,想起白日裡與儒生交手的情形,心潮起伏,當(dāng)下掣劍出鞘,又練了起來。使了數(shù)十招,忽聽了情喜滋滋地道:“樑蕭啊,你竟然明白了這麼多。”樑蕭轉(zhuǎn)身笑道:“了情道長好。”了情搖頭嘆道:“你這孩子真不能以常理揣度。既然如此,貧道也不能慢騰騰的。來,坐這裡來。”她挑了塊大石,坐在上面,樑蕭也跟著坐上。

了情嘴說手比,在凜冽山風(fēng)中,傳授心法口訣。樑蕭凝神傾聽,與白日鬥劍情形兩相對照,多有領(lǐng)悟,一時眉飛色舞,喜不自禁。二人坐在崖邊,一教一學(xué),直說到明月中天,了情方纔催促樑蕭回去睡覺。

樑蕭休憩一夜,次日用過早飯,又到弈棋亭旁。那儒生早在亭中相候,見他來到也不多說,笑嘻嘻折下一枝梅花,便與他拆招。樑蕭得了情傳授劍理,心法雖有精進(jìn),但那儒生卻太過厲害,拆了數(shù)百招,樑蕭仍未及削落梅花,儒生又藉口吃飯,撒手去了。

樑蕭氣惱萬分,心忖再拆數(shù)招,便能削落梅花,但儒生要走,卻又拿他沒法。轉(zhuǎn)念再想,今日又領(lǐng)悟不少精義,當(dāng)下又覺歡喜,拿起長劍,一招一式,細(xì)細(xì)揣摩起來。

夜裡樑蕭返回觀中,了情見他精進(jìn)神速,驚喜之餘暗生疑竇,便問他白日去了哪裡。樑蕭大是羞慚,尋思道:“我勝不了那儒生,有辱歸藏劍威名,又怎能和了情道長交代?”於是只說是覓地練劍。了情渾沒料到這少年的爭勝之心,也不再問,繼續(xù)傳他心法。

到得次日,樑蕭又與儒生鬥劍,但他每強(qiáng)一分,那儒生也強(qiáng)一分,總不讓他打落梅花。鬥到午時,樑蕭又怏怏而回。但他性情堅韌,自小便百折不撓,此時一顆心盡放在歸藏劍上,夜晚做夢也與那儒生廝鬥,夢境所及呼呼喝喝,手舞足蹈,幾次用力過猛,摔下牀來,揉眼一瞧,卻見明月依然皎皎。

了情見樑蕭悟性驚人,欣喜至極,當(dāng)下馬不停蹄將“乾劍道”心法講完,又講坤、艮、兌、坎、離、巽、震七大劍道。

八卦之中,“坤”卦爲(wèi)大地,故而“坤劍道”沉渾厚重,是極厲害的防守劍術(shù)。“艮”卦爲(wèi)山嶽,是以“艮劍道”雍穆雄奇。但這路劍法很少獨(dú)運(yùn),多與“兌劍道”合使,兌爲(wèi)沼澤,山澤相容,一正一奇,往往陷敵於無形。而“坎”爲(wèi)天下之水,“坎劍道”自也深得水性,若江若海,若湖若瀑,要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這路劍法極得“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的妙諦,堪稱歸藏劍中最厲害的劍術(shù);“離劍道”則爲(wèi)火象,霸氣十足,無所遮攔,可一旦使出,便似野火燎原,勢不可當(dāng)。了情性子平和,說到這路劍法時,不大瞭然,可樑蕭卻十分喜歡,學(xué)來也最用心。

“離劍道”教完,便是“巽劍道”。巽者風(fēng)也,風(fēng)乃宇宙之氣,起於青萍之末,舞於松柏之下。“巽劍道”變化多端,爲(wèi)“歸藏劍”之最,輕柔時有揚(yáng)花拂柳之妙;但若是癲狂起來,則有碎石伐木、摧枯拉朽的大威力。

最後一路是“震劍道”,“震”爲(wèi)雷霆霹靂,雷霆萬鈞,但只是一瞬。是以這路劍法只有一招,不出則已,出則無堅不摧。其狠辣迅疾,足爲(wèi)歸藏劍第一。

這天,了情傳完“震劍道”,吩咐樑蕭將“八劍道”從頭到尾使上一遍。樑蕭依言使完,卻見了情站在當(dāng)?shù)兀羧徊徽Z,心中甚奇,問道:“了情道長,我使錯了麼?”了情還過神來,搖頭嘆道:“你使得一點(diǎn)兒不錯。唉,真像是劍仙附體一般。真是奇怪,爲(wèi)何你能精進(jìn)得如此神速?別說我講明白的地方你一一學(xué)會,就是我沒說到的地方,你竟也無師自通了。”她一時蹙著眉頭,好生不解。

樑蕭暗叫慚愧:“多虧那個儒生,若非他天天與我使氣鬥劍,我萬不能領(lǐng)悟這許多妙處。但如今梅花將凋,我卻未削落他一片花瓣。唉,他那等本事,才稱得上劍仙……”正在胡思亂想,忽聽了情道:“不過,樑蕭,你若以爲(wèi)這八劍道便是歸藏劍,那便大錯特錯了。”樑蕭吃驚道:“難道歸藏劍還不止於此麼?”了情搖頭笑道:“八劍道貌似厲害,實(shí)則不過是歸藏劍的基本。你既然聰明,可知其理麼?”

樑蕭一怔,無言以對。了情撫著手中竹簫,笑道:“樑蕭,這一根竹簫,很容易折斷,但若八根捆在一處,你能一下折斷麼?”樑蕭道:“若是全力施爲(wèi),也能折斷。”了情微微一笑,道:“若是六十四根呢?”樑蕭愕然道:“那就決計不能。”了情笑道:“是呀,八劍道也不是各自分離的竹簫,以《歸藏》中的先天易理做繩子捆起來的。再打個比方,八大劍道,就如宮商角徵羽五大音律,單一聽來乏味至極,但一經(jīng)樂師調(diào)和,便可繞樑三日,令人不知肉味了。”

樑蕭微一沉吟,拍手道:“我懂了,‘乾’卦與‘坤’卦相合,乾上坤下便成天地‘泰’卦,坤上乾下則成了天地‘否’卦,如此一來,無異變出‘泰劍道’與‘否劍道’,若泰否兩卦相交,又成新卦,如此循環(huán)演化,當(dāng)可無窮無盡了。”

了情略一默然,嘆道:“樑蕭啊!跟你說話真是省事。許多話,只用起個頭,你就都明白了。”樑蕭笑道:“都是道長教導(dǎo)有方!”了情白了他一眼,道:“你這孩兒,何時變成馬屁精啦?”話一出口,方覺不妥,敢情她日日跟樑蕭說話,受他感染,言談間竟也少了許多拘束,慌忙整肅臉色,重守禪心。

樑蕭沉吟道:“但劍法終究不比數(shù)術(shù),後者推演變化,想也難不倒我。但‘乾劍道’的路子與‘坤劍道’截然相反,坎離二劍也各走極端,要將這兩路劍法融會貫通,談何容易?”了情笑道:“這便考較人了。你就好比統(tǒng)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八劍道是你的士兵,歸藏之理是你的兵法。如今兵有啦,兵法也有啦。但真正上了戰(zhàn)場,不按兵法,胡打蠻纏不成;只靠兵書,卻又是紙上談兵,要吃敗仗的。所以說,如何用兵法指揮士兵,發(fā)揮他們的本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自古以來,名將和庸才的差別可大得很。”

樑蕭聽到這裡,心有所悟,向了情告辭,回房歇息去了。

是夜朔風(fēng)呼嘯,觀外雷聲轟隆隆打個不停,樑蕭夜中幾度被風(fēng)雷所驚,睡得甚不安穩(wěn)。到了天明,才一推門,便有一股寒風(fēng)裹挾著飛雪撲來。放眼望去,山川樹木,都是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他不覺想道:“這般大的風(fēng)雪,也不知那個邋遢書生會不會去?”

樑蕭著好衣帽,頂風(fēng)冒雪,攀到弈棋亭處,只見亭中並無人影,不由忖道:“今日雪大,他莫非不來了?”念頭才起,便聽嗒嗒之聲,轉(zhuǎn)眼一瞧,只見那儒生一搖一晃轉(zhuǎn)過山樑,他鬚髮上掛著晶瑩雪花,衣衫仍舊破爛單薄,許多地方露出肉來。

儒生手裡提著個裝酒的紅漆葫蘆,遠(yuǎn)遠(yuǎn)瞧見樑蕭,喝了口酒,哈哈笑道:“小娃兒,還不死心啊,今天又有什麼新招?”擡頭看去,卻見一夜風(fēng)雪肆虐,梅花殘敗了許多,不由嘆道:“過得今日,這樹白梅便要凋了。罷了,今日再與你玩耍最後一回。”樑蕭奇道:“爲(wèi)什麼?”儒生冷笑道:“梅花都沒有了,還玩?zhèn)€屁?”

樑蕭驀地生出孤注一擲的豪氣,冷冷道:“今天我定要勝你。”儒生拍手笑道:“小子志氣不弱,嘿嘿,可惜本事卻不夠。”他將葫蘆掛在腰間,折下一枝梅花,上面還掛著三朵白梅,儒生迎風(fēng)一抖,抖落兩朵,僅留一朵。樑蕭看在眼裡,心頭罵翻了天。要知二人拼鬥,儒生須得時時護(hù)持枝上梅花,枝上梅花越多,他越要熬心費(fèi)力,因爲(wèi)梅花雖多,但只須被樑蕭掃著一朵,他便輸了;反之梅花越少,儒生心神守一,便省事許多。樑蕭與他鬥得久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眼看這樹白梅花期將過,枝上梅花一天少過一天,天意如此,本也是無可奈何的,但儒生公然抖落梅花,卻是近於無賴了。

儒生瞧了瞧樑蕭,嘻嘻一笑,隨手斜指,道:“小傢伙,來來來!”他內(nèi)力所至,那朵將開未開的白梅花竟然忽忽悠悠綻了開來。便在這孤梅怒放的一瞬,樑蕭掌中精光迸發(fā),長劍應(yīng)手而出。一時間,風(fēng)雪更緊更疾。

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章 否極泰來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三章 勝者爲(wèi)王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八章 折弓爲(wèi)誓第十章 見花生佛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八章 折弓爲(wèi)誓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十一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五章 冰炭加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五章 槍挑東南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九章 迷陣無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九章 六花妙術(shù)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一章 左右爲(wèi)難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十一章 撥雲(yún)見日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二章 蛇嘯雀來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九章 六花妙術(shù)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十一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十章 漢水驚濤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八章 天機(jī)有月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六章 赤毛之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五章 人命至重
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章 否極泰來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三章 勝者爲(wèi)王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八章 折弓爲(wèi)誓第十章 見花生佛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八章 折弓爲(wèi)誓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十一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五章 冰炭加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五章 槍挑東南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九章 迷陣無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九章 六花妙術(shù)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一章 左右爲(wèi)難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十一章 撥雲(yún)見日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二章 蛇嘯雀來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九章 六花妙術(shù)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二章 佳人爲(wèi)注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十一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十章 漢水驚濤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huán)劫第八章 天機(jī)有月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六章 風(fēng)波險惡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六章 赤毛之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zhàn)城南第五章 人命至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宾川县| 铜山县| 定日县| 绥棱县| 湘潭县| 昌乐县| 荃湾区| 瑞丽市| 宁都县| 子长县| 云林县| 合作市| 沾益县| 博罗县| 大庆市| 灵丘县| 钟祥市| 保德县| 景谷| 如东县| 宜兰市| 灵川县| 江西省| 中宁县| 平度市| 张掖市| 永兴县| 邯郸市| 昌乐县| 保山市| 赞皇县| 涟水县| 来安县| 青龙| 廉江市| 裕民县| 凉城县| 六安市| 炎陵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