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篇開始,算是步入正題,不過既然是寫會計十年,可能還會牽涉到一些會計方面專業的知識,我在剛畢業時就和不懂會計的人說過,我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讓他完全明白會計是做什麼的,我學東西基本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基本思路,萬變不離其宗,方法的改變都是可以很快理解的。後來我做過幾次試驗,有時做很多人的培訓,有時單獨講給一個人聽,兩個半小時基本能讓對方懂得會計的主要思路,我也經常地告訴那些非會計人員,學一些會計的基本知識,對人的一生非常有用處,所以如果你有興趣讀完我的全文,你肯定是半個會計了,不要說我爲了吸引眼球阿。不過我也帶過這樣的會計,本科都畢業了,培訓了,上崗了,每個月再教他,半年後你看他做出來的東西,他根本還不是個會計,雖說這樣的人佔少數,但實在是選錯行了。
在家裡休息了一週,其實很無聊,狐朋狗友全都上班了,連個聊天的人都沒有,又不再有考試學習的壓力,簡直就無所事事,對未來又全然沒有概念,似乎本來一直在一條看得見未來的大道上按部就班的走著,從來不用考慮明天要往哪裡去,忽然發現走進了森林,迷了路,上不見天,下不見路,旁邊也沒有人,該怎麼走呢,要走向哪裡呢,茫然無知,極度困惑阿。我想大多數初出校門的人可能都有這種感覺,兒時的憧憬展望遠在藍天白雲處,一下子跌進現實中,茫然無顧!自己是誰呢,要到哪裡去呢,都成了問題。
在一個明麗的日子裡,我乘上車,帶著滿腹的心事和茫然的目光回到了島城,到了長途車站,怎麼去廠裡呢,不知道,打車是不行的,從來不敢打車的,出口處有很多三輪車應該便宜些,問一下:“師傅,去XX多少錢呢?”“35元!”太貴了!我從家回來長途票纔不到20元,“能不能便宜些呢”“不能再便宜了,路很遠的”,很遠也不至於35元啊,旁邊的一個三輪車主也說:確實很遠,35元不多,我開始想也許真的很遠,車主說要不然30元吧,我上了車,一路上還和師傅聊了不少,說我是剛畢業來報到的大學生,三輪車走了很久,終於到了廠門前,他停下車問我,就是這兒?我說是阿,這破地方你也來,你快連報到都別報了,我聽了這話很不是滋味,但是我舉目無親,必須先住下來再作打算,誰知這一住就是兩年。
到了廠裡後,師傅告訴我,打車從長途站過來也就是7元錢,我被騙了!類似被騙的經歷我想很多人有過,各級地方政府或真或假的採取過很多措施,但是還是有類似職業的人屢禁不止,也算是中國的一種經濟文化了。儘管如此,我的這30元錢,廠裡還是給我報銷了,當時讓我迷惑不已,既然知道我錯了,爲什麼還報銷了呢?老師沒有教過我類似的實際操作。
其餘的幾個學生也陸續到了(一人除外),只是我們的行李好像還沒提,去問人家,人家說不急,我說我自己不急,但是過期會被罰款的,那位和我說十年前就已經是科長的人,(被我回敬了一句:十年後的今天你還是一個科長)笑著對我說(笑容裡有一些少見多怪的表情):沒事,到時候廠裡就一塊去提了。等到一週後幾個學生一起去提行李的時候,因爲超期被罰款200多元,接近我兩個月的工資!沒有任何人問爲什麼,就到財務報銷了。爲什麼?這是我在問我自己,而且很多年過去我還是常想對這件事問爲什麼,因爲企業不是自己的?因爲大家沒把企業當作自己的?還是中國的事情就是該這樣處理!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讓人瞠目啦,就我一個女生,廠裡就在門衛旁邊倒一間房子給我住,男生呢,職工宿舍樓裡還有套套一的房子,讓他們住,可是報到後讓我們都先去住旅館,爲什麼?房子沒收拾出來,我們幾個自己也可以收拾阿,不急,先住那兒等著吧,想想也是理由,可能有些手續沒辦好,等一兩天沒關係,可是這一等,7個人就在旅館裡住了兩個禮拜,報銷上千元的住宿費的時候,沒有人感覺異常,就應該如此!
以上幾件事情,我想在中國的大多數國營企業裡,每天都在發生,要追查責任嗎,我想是大家的良心出了問題,在整個流程中,有一個環節的人有責任心,就不會進行下去,可惜整個國民都是麻木狀態,基於此,在以後的工作生活過程中,我常常對人說,會計其實是個良心活兒,我們雖然不能直接創造效益,但是隻要我們有責任心,我們一句話節約的可能比你一個月收入的要高。
我們到這家工廠的時候,上一年度他們進了一個專科生,其餘所有的在職職工都是中專以下了,一下來了這麼多本科生,他們是不是很高興啊,都是人才阿,接下來的事實讓我們知道我們能夠做什麼。
我的專業明顯,進財務部是肯定的,廠裡的人見了我都好羨慕,本身好多人要進廠就比較困難,更不用說要進全廠最好的財務部了,爲什麼財務是最好的部門,我不太懂,拖拖拉拉一週後,我進了財務部。
財務部一起辦公的6人,科長1人什麼具體工作都不做,每天上班和大家聊聊天,有時候和局裡通通話,有時候在廠內其他部門轉轉,上下班都不正點。主管一人,就做一下總帳,出一下報表。成本兼記賬1人,負責記錄所有的帳務。現金出納1人,負責所有現金進出的業務,其實進的現金很少,收貨款基本是支票或電匯,大部分工作就是給職工報銷,發工資。銀行出納一人負責所有銀行業務,存支票,給客戶付款,發支票。存貨一人,負責非車間的材料進出覈算。同時三個車間每個車間還有一名成本員,採購部和銷售部還各有庫存人員2名,計劃部還有2名統計,工會還有1名會計,業務上都隸屬財務,這家工廠只有200人左右在職職工,當然還有100名退休職工,有多少會計呢?16人還不加我!
我進去做什麼呢?記得報到的時候有一天碰見廠長,別人介紹說我是財務科剛進來的大學生,廠長立刻就說:財務部很忙,趕緊去財務報到吧,我想可能是很缺人手,等我到財務科了,科長問主管“讓她做什麼呢?”一聽這話,我就感覺自己是沒有用處的人,位置很尷尬,“要不先把我那本帳讓她記吧”,“行啊”科長說,於是我的工作就是記一本費用明細賬。我是記賬員,我是會計了!很是興奮,興奮過後呢,趕緊開始工作吧,既然“財務工作那麼忙”,我高興的翻開帳頁,小心的詢問師傅們(在廠裡,叫師傅是尊稱)怎樣做,然後開始記賬,可是看看我的師傅們好像都沒什麼事,我先做吧,一個上午沒擡頭,中午的時候我面前的憑證已經全部記完了,還有嗎?沒有了,我對桌的男生笑著說,然後呢,然後你這一個月就坐這兒玩行了,我圓睜著雙眼,看著對桌男生臉上異樣的笑容,我疑惑不已,可能是騙我的吧,接下來的事實證明,這就是我的全部工作量。一本帳的記賬員的全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