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駐蝦夷島

呂鶴舉道:“工部已經接到首輔的命令,籌建紙幣制造廠,所以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只要科技院把圖紙和技術送過來,我們就可以開始生產?!?

高峻山道:“你們開工生產之前,去都察院備個案,都察院會派官員過來全程監督你們的生產流程,紙幣的存放和運輸也必須由都察院來監督管理?!?

”明白?!眳晰Q舉點頭道,然後又問,“陛下,我們已經有鑄幣廠,把這個紙幣廠交給鑄幣廠去完成不是更好嗎?”

高峻山道:“鑄幣廠的那一套機制是前朝定的,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形勢了,而且,鑄幣廠將會被逐步地淘汰掉,取而代之的就是現在的紙幣廠,你們一定要嚴格按照都察院所定的規章來執行紙幣出產?!?

呂鶴舉道:“我明白,印出來的紙幣那都是錢來的?!?

“明白就好,所以必須要有嚴格的監管制度。”

……

時間如梭,轉眼新年就過去了。

1656年元月13日,征戰島國的南方司令部已經踏上了島國的國土——平戶島。

高峻山接到電報之後,他決定起程前往平戶,親自指揮對島國的戰爭。

這一次,百里沙沒再阻攔高峻山,高峻山爲他選定李林先來接他的班,他有幾年的時間把權利一點點地移交給李林先。

就在高峻山準備啓程之前,他收到了鄭芝龍發來的一份電報:德川幕府已經無暇顧及平戶島的事情了,因爲他們正在忙於鎮壓島內的浪人暴動,以浪人爲核心發動的騷亂,遍及島內各地。

趁你亂,要你命。此時不下手,還待何時?

高峻山給南、北司令部、海軍部、朝鮮軍團司令部,以及高橙軍、鄭芝龍分別發出了電令,以追剿倭寇的名義,向島國發動全面戰爭。

此時的德川幕府,正是島國的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是由幕府設立幕藩體制來統治島國的。幕藩體制下幕府(即將軍)與藩國(即大名)對土地和農民擁有強大的統治權,政治體制上每年徵收糧食稅,總之就是封建社會體制。

幕府爲鞏固武士爲首的統治制度,按“士農工商”的身份制度嚴格劃分等級制度,從上至下爲武士、農民、工人和商人。爲轉移農民和市民對幕府的不滿,又在商人之下添加“賤民·非人”的身份等級,從此少數的武士階層,統治著大多數的民衆。

面對德川幕府沉重的苛捐雜役和自然災害引起的饑荒歉收,島國在浪人的影響下,舉行大規模的暴力反抗。

……

蝦夷島。

蝦夷島後世稱北海道。在漢朝時期,蝦夷島屬於遼東諸郡管轄,唐朝時期,蝦夷島屬於安東都護府管轄,明朝時期,蝦夷島屬於奴兒干都司管轄。

此時的蝦夷島歸屬於華夏國的西疆省管轄,李定國的第八軍團808師就駐守在該島上。

北方軍團司令部就設在蝦夷島,目前在島上已經集中了四個陸軍師和一個海軍陸戰師,以及三個朝鮮新編陸軍師,還有各種戰艦、運輸艦三百多艘。

朝鮮陸軍師全部裝備了華夏國生產的米尼槍,整個師都是按照華夏國的軍制來建立的,而且是由華夏教官訓練出來的,是朝鮮最先進的作戰部隊,也是朝鮮最年輕的部隊,這些師組建還不到半年,是一支沒有經過實戰考驗的新軍。

北方軍團司令原本是高一功,因爲在臨出發前,高一功突然發病,不能隨軍出發,所以高峻山臨時任命第八軍團軍團長李定國,爲北方軍團司令。

此時北方軍團司令部駐紮在蝦夷島最南端的函館,此地是蝦夷島南部的重要港市,位於蝦夷島之南岸,南臨太平洋,隔著津輕海峽與島國的本州島相望。

在津輕海峽有華夏國幾百艘戰艦往來,引起了島國弘前藩藩主津輕信政的警覺,他一面進行積極的防禦準備,一面前幕府求援。

跨海作戰,對於華夏國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了,海軍陸戰師就爲了登島作戰而設立的,他們擁有十分豐富的作戰經驗,目前正佈置在沿海一線,等待著軍團的命令。

目前在函館的陸戰師,是由身經百戰的海軍第一陸戰旅整編而成的,師長是李飛雄,下轄四個團,一個海上運輸隊。

這天,剛剛進駐蝦夷島的第一陸戰師師長李飛雄,急匆匆地來到了北方司令部的指揮部,向李定國請戰。

李定國也知道李飛雄是一位作戰勇猛的將領,特別是在海上攻堅戰方面,是個軍事奇才,當李飛雄前來請戰的時候,李定國熱情地接待了他。

“李司令,我們什麼時候過海?”李飛雄見到李定國心急地問。

李定國道:“李師長,你們師剛剛抵達函館,先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再說,仗是有得你們打的,不用著急嘛!”

李飛雄道:“我們第一陸戰師從來不需要什麼休整,什麼時候都是第一時間就投入戰鬥的,就請李司令下命令吧,我們堅決完成戰鬥任務。”

李定國道:“目前我們還沒有戰鬥任務。要向島國開戰,必須要做到南北統一行動,這是在出發前陛下親自下的命令,誰都不可違抗。所以我們必須等待命令?!?

正說著呢,參謀長給李定國送來了高峻山的電令,命令以追剿倭寇的名義,向島國發動全面戰爭。

李飛雄看到這份電報,高興壞了,他對李定國說道:“李司令,陛下的電令來了,要我們向島國發動全面戰爭。這回你可以下命令了吧?”

李定國道:“李師長,陛下的電令是說,以追剿倭寇的名義,向島國發動全面戰爭。我們總該研究一下,倭寇在哪裡吧?”

“管他倭寇在哪裡,我們打過去就是了,反正是打著追剿倭寇的名義,是不是真有倭寇,一點都不重要?!?

李定國道:“李師長,你先回去,等司令部制定出方案,立即給你出擊的命令?!?

李飛雄離開後,李定國便與參謀部開始制定作戰方案。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成立談判小組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仰光第五百七十八章 建設非洲鐵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在美洲建市第一百一十八章 巡撫坐了大牢第二百零九章 木牛流馬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上了吉普車第一章 緊急跳傘第三百零三章 三條規矩第三百四十七章 改進印刷技術第三章 白花花的大米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文詔進駐石油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次南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膽設想的貨幣方案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零一章 視察長安煤礦(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列艦上授課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次休戰第三百一十章 發現了電子管第四百六十六章 在孫財主家避雨第五十七章 會騎馬的夫人不一定會打仗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六十八章 四不收第三十五章 黃雲發的急信第二百二十七章 少生游擊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市長齊志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上殲滅戰(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立太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一百三十章 不得了,賊寇來勢很猛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享其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打獵(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閒不下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英國使團的到來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五百八十八章 勘察海岸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額哲失蹤了第三十四章 曹文詔兵敗湫頭鎮(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菸草年收入十五萬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十八章 英勇無敵曹文詔第二百四十四章 傳授知識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七十章 真陽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糧食多得吃不完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二百零一章 打獵(上)第四十九章 收了三個義子第三百零八章 沒有吃成的“晚宴”第八十四章 突圍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戶藩主不敢囂張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海亮劍第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雄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成立橡膠樹工作組第三百零三章 三條規矩第十五章 移師鐵角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事局荷蘭站站長第一百一十一章 點將入川第三百三十章 海軍上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華夏百姓謀萬年福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二十三章 備戰第十三章 明軍來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吉普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文詔的來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金蘭灣的漁家妹第二百九十章 移民進駐新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搶灘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二百五十八章 上海計劃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後花園第四百四十二章 產科大夫第二百二十六章 召見瑞典使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五百零四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二十八章 再燃戰火(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鋼鐵還需要大發展第二百九十一章金蘭灣市長一百九十五章 報務主任好緊張第四十八章 韃子滾回老家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揮師大昌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一口油井出油了第三百章 坐火車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二百零九章 木牛流馬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爲了糧食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成立談判小組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仰光第五百七十八章 建設非洲鐵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在美洲建市第一百一十八章 巡撫坐了大牢第二百零九章 木牛流馬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上了吉普車第一章 緊急跳傘第三百零三章 三條規矩第三百四十七章 改進印刷技術第三章 白花花的大米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文詔進駐石油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次南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膽設想的貨幣方案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零一章 視察長安煤礦(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列艦上授課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次休戰第三百一十章 發現了電子管第四百六十六章 在孫財主家避雨第五十七章 會騎馬的夫人不一定會打仗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六十八章 四不收第三十五章 黃雲發的急信第二百二十七章 少生游擊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市長齊志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上殲滅戰(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立太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一百三十章 不得了,賊寇來勢很猛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享其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打獵(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閒不下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英國使團的到來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五百八十八章 勘察海岸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額哲失蹤了第三十四章 曹文詔兵敗湫頭鎮(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菸草年收入十五萬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十八章 英勇無敵曹文詔第二百四十四章 傳授知識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七十章 真陽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糧食多得吃不完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二百零一章 打獵(上)第四十九章 收了三個義子第三百零八章 沒有吃成的“晚宴”第八十四章 突圍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戶藩主不敢囂張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海亮劍第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雄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成立橡膠樹工作組第三百零三章 三條規矩第十五章 移師鐵角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事局荷蘭站站長第一百一十一章 點將入川第三百三十章 海軍上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華夏百姓謀萬年福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二十三章 備戰第十三章 明軍來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吉普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文詔的來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金蘭灣的漁家妹第二百九十章 移民進駐新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搶灘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二百五十八章 上海計劃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後花園第四百四十二章 產科大夫第二百二十六章 召見瑞典使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五百零四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二十八章 再燃戰火(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鋼鐵還需要大發展第二百九十一章金蘭灣市長一百九十五章 報務主任好緊張第四十八章 韃子滾回老家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揮師大昌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一口油井出油了第三百章 坐火車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二百零九章 木牛流馬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爲了糧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满洲里市| 武夷山市| 五指山市| 奎屯市| 霞浦县| 邵阳县| 金秀| 太保市| 昂仁县| 承德市| 东阳市| 甘德县| 甘谷县| 东乌珠穆沁旗| 白山市| 抚州市| 天津市| 榆社县| 镇平县| 木兰县| 乌兰浩特市| 商洛市| 广安市| 黄陵县| 长沙县| 濉溪县| 新田县| 开化县| 英吉沙县| 呼伦贝尔市| 灌阳县| 会同县| 云龙县| 广丰县| 繁昌县| 罗山县| 墨玉县| 惠水县| 同德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