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

鹽商畢竟只是一小撮,嚴厲地打擊他們,他們也翻不了天。

這天,高峻山在文華殿召見了商部尚書徐以顯。

“下臣拜見陛下!”徐以顯一見面就先行拜見之禮。

高峻山連忙道:“免禮平身。賜座。”

等徐以顯坐下之後,高峻山又道:“徐愛卿,朕這次請你過來是要與你商量鹽商的事情。”

徐以顯道:“都察院現在打擊鹽商,一時間造成市面食鹽短缺,鹽價飛漲。”

“徐愛卿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徐以顯稟道:“只有控制鹽場,並保證運輸暢通,缺鹽的局面便可緩解。”

高峻山道:“徐愛卿太保守了,我們不是要控制鹽場,我們要控制整個食鹽的銷售渠道,換言之,食鹽必須專控起來,不能讓私人去經營。朕叫你來,就是希望你們商部專營食鹽,由都察院監管。”

徐以顯擔心道:“由我們來經營,也難免會出現貪污腐敗現象。”

高峻山道:“所以要嚴格監管,無論天南地北,鹽價全國統一。”

徐以顯道:“統一鹽價不容易做到。全國這麼大,交通運輸條件不盡相同,從成本上來說,不可能統一。”

高峻山道:“如果是私人做的話,的確統一不起來,由你們商部來做,鹽價的統一就不是什麼難事,完全可以以贏補虧,朕還可以讓戶部給你們撥一筆款子,把鹽價降到最低限度,讓全國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鹽。”

徐以顯眼睛一亮,道:“如果有一筆週轉金,統一鹽價能夠辦到。”

高峻山提醒道:“我們專營食鹽的目的不是賺錢,是爲了讓全國的百姓都有鹽吃。所以,朕把鹽價定在七文錢一斤,同時,還要提高鹽工的薪水,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中間利潤,有人想從中謀取利潤也不可能了。今後,如果有誰膽敢在食鹽的經營上面做手腳,坑害百姓,誅滅九族!”

徐以顯滲出一身冷汗,心想,這位皇上可是鐵腕人物,自己行事必須小心,一旦有差池,吃不了還得兜著走。

……

劉芳亮得到高峻山的御旨,躊躊滿志地要幹出一番大事來,他下令都察院在全國範圍內查處鹽商,自己還親自前往江南督辦此事,因爲江南的鹽商是最富有的。

臨走之時,他來向高峻山辭行。

高峻山正在傳心殿的御書房看書,孫可望稟報:“陛下,劉都御史求見。”

他擡了擡頭,道:“讓他進來。”

劉芳亮進來拱手道:“下臣給陛下請安!”

“有什麼事就說吧。”

劉芳亮道:“下臣要去金陵,特前來辭行。”

高峻山囑咐道:“這次金陵之行可要吸取上次的經驗,打擊面不可太廣,只是查處鹽商,你不要把人家米商、茶商、綢緞商都給抓起來。”

劉芳亮保證道:“陛下放心,下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旨意辦事,絕不會亂來。”

“嗯!”高峻山點頭,突然想起一事,又道,“你去金陵替朕辦一件事。”

“請陛下吩咐。”

高峻山示意劉芳亮附耳過來,然後他壓低聲音道:“朕在金陵有一小妾,你到了金陵通知她,讓她進京來伺候朕的起居。”

“一定照辦。不知姓甚名誰?”

高峻山道:“她叫柳如是,就在金陵的宮中,你去了之後,讓劉文秀的漕幫送過來。”

劉芳亮不解道:“陛下發一個電報給劉文秀不就解決了嗎?何必要下臣再走一趟呢?”

高峻山道:“你代表朕親自前往,以顯對她的重視。”

“一定照辦!”

高峻山揮揮手,示意劉芳亮退下。

劉芳亮退下之後,孫可望手中拿著一份電報進來。

“陛下,江國榮的電報。”

高峻山接過電報,孫可望就轉身退出了書房。

他獨自在書房看著江國榮的來電。

江國榮在來電中說,西昌這個地方,土地肥沃,大片的土地有待於開墾,且適應居住。他建議至少移民二十萬人去西昌,他認爲,如果把這裡的地都種上莊稼,一年的收成可以養活半個華夏。

江國榮的報告有點誇張,那裡的黑土地的確肥沃,但一年的收成決養不活半個華夏。

高峻山並不是看中那裡肥沃的土地,他看中的是豐富的地下資源。在西昌(不是後世的西昌)蘊藏著豐富的地下資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鈾、黑色和有色金屬(鐵、鉻鐵礦、錳、銅、鋅、鋁土礦、鎳)、貴重金屬(黃金、白金)以及非金屬礦物原材料(石棉、滑石粉、石墨、菱鎂礦、高嶺土等)。

這些並不需要地質專家去勘察,生在後世的他就早已知道。但是他很支持江國榮的想法,他知道,開發地下資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種糧食卻可以立竿見影,當年就會有收成。

高峻山給江國榮回電,並告訴他,要高築牆,廣積糧。

高築牆的任務自然是交給戴自成去做,他們經過三年的努力,已經把喀喇沙爾城建設得像模像樣,現在高峻山又要他去建設烏拉爾山腳下、伊賽特河畔的西昌城。

戴自成的水泥廠已經建起來了,而且第一批水泥已經投入到了喀喇沙爾城的建設當中,高峻山命令戴自成把水泥廠的技術向全國推廣,華夏國的道路建設、造船業、建築業,都需要用到水泥,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水泥廠必將如雨後春筍般地遍地開花。

讓他欣喜的還有,派往克拉瑪依的石油工作組也不負期望地找到了石油,高峻山發去賀電,嘉獎了他的不畏辛苦的崇文弟子們,並希望他們繼續努力,前往西昌去勘探石油。

高峻山向他們許偌,在西昌,將會給他們最好的條件,等西昌城建好之後,裡面的房子由他們挑,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套宿舍房,並分給五十畝田地,如果他們不想種地,國家可以高價回收。

他知道,石油工作組的這些弟子是最最辛苦的,自從工作組成立以來,工作組的成員每天都在野外,有時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頓熱飯,爲了找到石油,甚至把結婚生子的大事都耽誤了。

當然,與石油工作組一樣,地質工作者也是整年地風餐露宿地跑野外,他們爲了華夏國的興起,把自己的美好年華都奉獻給了廣袤的山野。

對於這些英雄們,他是會爲他們記功的。

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五百九十三章 重回海參崴第一百零四章 山崩地裂,左良玉兵敗羅英山第二百零五章 三道命令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個兒媳婦第五百八十二章 住進了豪華客艙第九十一章 這位小哥,你是誠心來搗亂的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文詔的來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七三二部隊第四百九十八章 菸草年收入十五萬第一百七十一章 冊封第一百零六章 又發了一筆橫財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鬍子的火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見英國國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駐金蘭灣第三百二十四章 紙幣的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二十五章 發展教育第五百四十八章 進城看病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段司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章 曹文詔要打仗第五十五章 滎陽大會第三百八十章 爲了鐵路,死幾個倭人沒關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雄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姆定律與牛頓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五百九十三章 重回海參崴第六十九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洲軍團啓航了第五百九十章 繁忙的漢口碼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南美女董小宛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五百零五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血護衛團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五百五十七章 皇上也逃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三百七十四章 五百萬勞工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喝了蒙汗藥,睡兩天就沒事了第一百一十章 基礎建設開工啦!第四百五十六章 宋州,有著廣袤的農田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二百七十二章 阿瓦城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軍演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和寶船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三百零一章 交趾剿匪(本卷終)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六十八章 臥底秘信第二百四十章 貴州歸順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五百七十四章 建立海防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九十章 閱兵(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開採煤礦(感謝浮華沉桑的打賞!)第三百一十七章 成功登岸第五百八十六章 城市有了公共汽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衙門難入第一百零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初試鋒芒(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來到卡斯科奎姆河第二百七十章 年產鋼鐵二十萬噸第三百一十章 發現了電子管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四十二章 發財不是夢第五百二十一章 第一次聽廣播第一百六十六章 入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視察湄南河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到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泰晤士報》(感謝呼籲能的月票)第三十六章 曹文詔被軟禁第六百章 對袁崇煥的討論(二)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肉麻的國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入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上殲滅戰(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建海灣軍團第八十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二百九十四章 火車,火車!第五百八十三章 有了西紅柿第三百二十章 登陸仰光
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五百九十三章 重回海參崴第一百零四章 山崩地裂,左良玉兵敗羅英山第二百零五章 三道命令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個兒媳婦第五百八十二章 住進了豪華客艙第九十一章 這位小哥,你是誠心來搗亂的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文詔的來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七三二部隊第四百九十八章 菸草年收入十五萬第一百七十一章 冊封第一百零六章 又發了一筆橫財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鬍子的火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見英國國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駐金蘭灣第三百二十四章 紙幣的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二十五章 發展教育第五百四十八章 進城看病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段司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章 曹文詔要打仗第五十五章 滎陽大會第三百八十章 爲了鐵路,死幾個倭人沒關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雄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姆定律與牛頓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五百九十三章 重回海參崴第六十九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洲軍團啓航了第五百九十章 繁忙的漢口碼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南美女董小宛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五百零五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血護衛團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五百五十七章 皇上也逃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了錯誤就改正第三百七十四章 五百萬勞工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喝了蒙汗藥,睡兩天就沒事了第一百一十章 基礎建設開工啦!第四百五十六章 宋州,有著廣袤的農田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二百七十二章 阿瓦城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軍演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和寶船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三百零一章 交趾剿匪(本卷終)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六十八章 臥底秘信第二百四十章 貴州歸順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五百七十四章 建立海防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九十章 閱兵(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開採煤礦(感謝浮華沉桑的打賞!)第三百一十七章 成功登岸第五百八十六章 城市有了公共汽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衙門難入第一百零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初試鋒芒(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來到卡斯科奎姆河第二百七十章 年產鋼鐵二十萬噸第三百一十章 發現了電子管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四十二章 發財不是夢第五百二十一章 第一次聽廣播第一百六十六章 入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視察湄南河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到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泰晤士報》(感謝呼籲能的月票)第三十六章 曹文詔被軟禁第六百章 對袁崇煥的討論(二)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肉麻的國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入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上殲滅戰(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建海灣軍團第八十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二百九十四章 火車,火車!第五百八十三章 有了西紅柿第三百二十章 登陸仰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年辖:市辖区| 炎陵县| 上杭县| 阿克陶县| 滦南县| 名山县| 和平区| 开封市| 柘荣县| 咸阳市| 宝坻区| 揭东县| 江西省| 阿拉善右旗| 仙居县| 廉江市| 高雄市| 桓台县| 雷山县| 渭南市| 瓮安县| 吉林市| 富宁县| 通渭县| 安国市| 琼结县| 成都市| 武城县| 阿克陶县| 临夏县| 隆安县| 出国| 青海省| 桃园市| 永城市| 玛纳斯县| 且末县| 景德镇市| 高邑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