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六章 被斷了退路的援軍

當太原的日軍以及忻州城的日軍,都焦急的等待著他們裝甲師團的好消息時,等來的卻是民兵主力兵臨忻州城下的殘酷現實。稍有頭腦的人都清楚,這些民兵主力能如此迅速的抵達忻州,意味著他們用做殺手鐗的裝甲師團結局可想而知了。

連他們最強的裝甲師團也全軍覆沒,甚至連最後玉碎的電報都沒有發出來,由此可見他們承受的是何等猛烈的打擊。那麼面對這樣實力兇悍的攻城部隊,忻州城的日軍應該做何決定?太原城的日軍高層們,又要選擇死守還是趕緊撤退呢?

抵達忻州城外的民兵部隊,還是跟以前一樣首先給忻州城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限令三時內做出繳械投降的決定,否則民兵部隊就將發起攻擊。到時,忻州城的日軍享受不到任何俘虜的待遇,將會視爲戰犯通通槍決。

這話如果換做以前,這些眼高與的日軍可能不會理會,但有朔州以及忻州幾個縣城的日軍例子在。他們如果真的拒不投降,那麼等待他們的下場,只是時間早晚被破城的結局。

怎麼辦?

一時間得到通牒的忻州日軍指揮官們,也顯得一臉愁容的坐在會議室,商談到底是堅守還是投降。仗打到這個份上,他們能夠守住忻州城的可能性根本沒有。而且被三個主力師包圍的忻州城,已經不可能有讓他們突圍逃脫的可能。待在城裡都有可能堅守不住,更別提到了城外跟民兵交手了。

看著會議室中軍官們明顯分成二個陣營,有主張投降的,有主張死守的。但對於忻州的城防官而言,部下有一個主張投降,就意味著忻州城陷落是必然的事情。連一向堅持武士道精神的軍官,面對這民兵的勸降,都絲毫不加考慮的做出決定。選擇投降以保存性命。那麼可想而知,城中那些意志更爲不堅定的普通士兵,他們又有多少能戰之心呢?

軍官們劍拔弩張的對立,讓身爲大佐的城防官心中暗暗下了決定,看向那些決意死守的軍官道:“我知道各位都是帝國的勇士,那我請問你們,面對連裝甲師團都無法拖延他們一天的時間。你們覺得,就我們城中這不足六千的部隊,我們能死守多久?

而且你們不要忘記一,城中六千駐軍中。還有一半是剛剛補充到忻州不到半年的新兵。他們都沒有經過什麼殘酷的戰役,一旦交戰時出現潰敗,那我們的結局會是什麼?

我知道你們已經抱定必死之心以報天皇陛下的厚愛,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死去之後,本土等待你們平安的親人會是何種心情?這種明知是死還不肯認輸的態度,做爲你們的長官,我是不支持但也不反對。

可我想問一句,竹騰中佐。據我所知你來華夏時,你新婚妻子應該是懷有身孕的吧?我也知道,你應該收到她給你寄來孩子的相片。你想過沒有,如果你死了。她們母子的未來怎麼辦?靠國內那根本發不出來的撫卹金嗎?

我知道向華夏的軍隊投降很丟人,不配當一個帝國的軍官,可你們都應該知道。我們並不是第一支向他們投降的部隊,雖然帝國一直投降的軍官都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但他們現在還活著。他們在國內的家屬,還能不時收到他們寄回家的書信。他們還有重逢團聚的機會,而那些死了的人呢?他們得到的是什麼呢?一句口頭的表揚。還是什麼呢?

除了竹騰君,你們幾位的情況應該都差不多吧?雖投降民兵部隊很丟人,但至少我們有回國的機會,我還想將來有一天活著看到我的妻子跟孩子,還想去看一眼美麗的櫻花。所以,我決定投降。我希望你們能支持。如果你們實在不願意投降,還是覺得以死表示忠誠,那我也不會阻止。現在告訴我,你們的最後決定吧?

我想告訴諸位的是,不管將來軍方會如何追究,這個責任都會由我承擔。我感謝諸君這些年對我的支持,這最後的恥辱就由我一人承擔好了。其實在北平陷落的時候,我就清楚的認識到一件事,我們發動的戰爭已經開始劃向深淵。再不收手,只怕我們將永遠沒辦法再踏入那片心目中的聖地了。”

城防官面帶懷念般的訴,讓剛纔還死硬著堅持死守的軍官,再也不好什麼。其實他們也開始厭倦了這種無休止的戰爭,原來進入華夏時的興奮,也隨著民兵總隊一個個戰勝的消息傳來,而開始變得意志受挫。現在城防官直接拋出對戰爭的未來不看好的觀時,他們這些下級軍官更不知道如何反駁。

見統一了意見,忻州城的城防官派人給城外的民兵部隊送信,希望對方可以保證他們投降官兵的性命。如果能答應這一,那麼他可以下令全城放下武器,向民兵部隊投降。

對於這個忻州城防官如此識趣,民兵指揮官自然也很高興。雖然他們也很想殺光這幫鬼子,但能夠以這種和平的手段解放忻州,對於他們對於忻州的未來都是有好處的。所以,民兵指揮官們,很爽快的答應了這個條件。

因此當太原城的日軍高層們,發來電報指示忻州的日軍必須給他們爭取一到二天的撤退時間時,等到的卻是忻州光復並且是獻城投降時。太原的日軍高層們,簡直是氣吐了血。這樣一來,連給他們撤離的時間都沒有了。

就在他們又一次陷入趕緊走還是死守時,接管晉軍在陝省根據地的人民黨武裝,突然挺進晉省境內。將他們準備用於撤退的路線給阻死,並且跟南河交界的晉省日軍,也收到了據被南河人民黨軍隊攻擊的電報。

更令太原日軍失去最後一絲逃離希望的是,一直按兵不動的民兵西南軍分區,突然以一個主力師一個摩步旅的建制,挺進太原的另一道屏障陽泉境內。這種形式意味著,他們這些待在晉省全境的日軍,已經徹底失去了撤退的機會。給他們的選擇只有投降或者戰死二項,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意識到退路已絕的晉省日軍,潰敗的速度簡直可以用神速來形容。除了幾個將縣城的守軍匯聚到大城的幾支日軍還在負隅頑抗外,晉省全境已經實現了全面光復。

眼看晉省的十多萬部隊又將面臨被全殲的下場,坐鎮東南指揮的侵華日軍高層們,實在不甘心這麼多日軍被殲於晉省境內,抽調他們在陝省的主力部隊,配合從鄂省集結的二支師團,立即匯合陝省境內的日軍援軍,向人民黨形成的阻擊陣線,發動猛烈的進攻。

一直沒有出動的空軍部隊,在他們援軍司令官的命令下,開始成批次的進入晉省上空,實施對攻擊部隊的轟炸。

可是這些空軍沒等將帶來的炸彈投下,迎接他的是實力一天天在增長的民兵空軍的空中獵殺。直到殺的靠近晉省的日本空軍指揮官,開始朝日軍司令官吼叫,這是自殺性進攻時。陸軍司令官才只能無奈的打消這種空軍支援的想法,轉而命令再次組建的三個師團近十萬地面部隊,並且儘快將晉省境內的日軍給迎救出來。

面對三個日軍主力師團的進攻,佈置在陝晉交界的人民黨部隊,最終在血戰三天後。收到了高層發來的放開缺口,把這三支師團放進來再打的命令。而接手收拾這幫鬼子的部隊,則同樣是增加了晉省兵力的民兵部隊。

至於人民黨的武裝,則在晉省全境被民兵接手時,開始有針對性的向抽走了不少兵力的陝境日軍發動了進攻。一蠶食掉,日軍在陝省境內的佔領區。甚至於連一直被日軍壓制著的**部隊,在鄂省被抽調了二個針對他們佈防的日軍後,悍然發動了一輪輪猛烈的反攻。

結果這樣一打,侵華日軍總司令官有些悲哀的發現。這原本平靜的東南戰場,又再次燃起了全面戰火。更讓他有些無奈的是,這次發起反攻的國黨部隊,因爲其武器大多更換了美式裝備,加上從民兵部隊那邊購買的完整裝備,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已經能跟他們日軍一較高下了。

這時的日軍總司令才明白,什麼叫‘偷雞不著蝕把米’。晉省的近十萬日軍救不救的出是一,現在反倒又搭進去近十萬部隊。這打的到底是什麼仗啊!

就在讓開了缺口,三個快速來援的日軍師團,在匯合了晉省的晉省守軍時。由西南軍分區開出的另外三個主力師,借道南河境內直插晉省的另一個軍事重城晉城。其猛烈的進攻以及炮火,讓剛剛保障了這道後退防線的日軍,再次被民兵部隊接管。

聽到後退的道路再次被截斷,還沒來的及高興的援軍會徹底慌張了。爲了保證他們能順利的退回到自己所在的防區,他們兵分二路,由一個機械化行軍速度較快的師團,前往接應準備突圍的太原日軍外,另外二個師團則停止前進,準備奪回這條生命通道。但是被民兵總隊拿下的地方,是這麼好搶回的嗎?

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仗也能賺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日軍聯合空軍的轟炸第三百一十一章 閻老西的感嘆第三十七章 許明遠的婚宴第六十六章 民兵柳二愣第一百二十一章 陣地前熟人相見第七十七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鄧成功遇襲第四章 孤身劫寨第三百二十八章 恐怖襲擊第三百五十章 轟炸東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被拖下水的華北日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九十三章 保定城中的狙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分鐘過去收屍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二十七章 視察根據地第三十二章 不一般的水匪頭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晉三十五軍的麻煩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長的民兵部隊第三百六十章 末代皇帝的餘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悲喜二重天第九十七章 八路軍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 成了棄子的河防聯隊 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末的高層軍事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國府示好第三百九十章 華美核危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組建空軍的可能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然改變的歷史第一百九十章 什麼叫財大氣粗第一百七十二章 春意盎然的病房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東北師的下馬威第六十三章 飛鷹夜襲敵營第三百六十五章 註定失敗的首輪會談第七十三章 華北民兵縱隊的規模第二百零三章 我老馮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開辦人民銀行第二百零八章 車騎兵互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借道跟威脅第二章 初遇土匪第九章 暗夜行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海防營的漢奸頭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華夏科技復興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急如焚的三女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陷大廠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喜獲千金與遠征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組建飛行大隊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沒想過收復綏遠?第二百九十八章 飛鷹突襲航母艦隊第十一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佟掌櫃的驚訝第四十三章 共和國特工之王第二百二十章 組建海軍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鬼子要打游擊戰第五十七章 邢字號A級情報員第一百三十章 戰北平之炮擊防空戰第一百零一章 加了料的手榴彈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北平之日本銀行第六章 創建第一支民兵隊伍第三百一十八章 空軍的致命一擊第二百零二章 無處不在的民兵情報員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仗也能賺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鬼子要打游擊戰第八十六章 鬼子夜襲大王莊第七十七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九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聯插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炸我的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何去何從的三十五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遲到的洞房花燭夜第一百零五章 成了棄子的河防聯隊 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民兵大學與人才儲備第五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兵種誕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三百四十九章 東北少帥的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炸我的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首輪攻擊受挫第三百四十五章 深謀遠慮蔣夫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櫻花特工隊的偷襲第三章 進山剿匪第二百六十四章 撿便宜的二線民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佟掌櫃的驚訝第六十三章 飛鷹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殲日軍21師團第三百零二章 暗龍第五十七章 邢字號A級情報員第二百二十九章 疫情擴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家的幸福第二百三十八章 民兵總隊VS遠東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雪夜下的突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箭炮與火箭筒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三方會談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民黨的擔憂第三章 進山剿匪第三百零二章 暗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鷹的分筋錯骨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人民黨的崛起第三百零九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仗也能賺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日軍聯合空軍的轟炸第三百一十一章 閻老西的感嘆第三十七章 許明遠的婚宴第六十六章 民兵柳二愣第一百二十一章 陣地前熟人相見第七十七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鄧成功遇襲第四章 孤身劫寨第三百二十八章 恐怖襲擊第三百五十章 轟炸東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被拖下水的華北日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九十三章 保定城中的狙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分鐘過去收屍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二十七章 視察根據地第三十二章 不一般的水匪頭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晉三十五軍的麻煩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長的民兵部隊第三百六十章 末代皇帝的餘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悲喜二重天第九十七章 八路軍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 成了棄子的河防聯隊 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末的高層軍事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國府示好第三百九十章 華美核危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組建空軍的可能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然改變的歷史第一百九十章 什麼叫財大氣粗第一百七十二章 春意盎然的病房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東北師的下馬威第六十三章 飛鷹夜襲敵營第三百六十五章 註定失敗的首輪會談第七十三章 華北民兵縱隊的規模第二百零三章 我老馮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開辦人民銀行第二百零八章 車騎兵互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借道跟威脅第二章 初遇土匪第九章 暗夜行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海防營的漢奸頭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華夏科技復興第一百六十四章 心急如焚的三女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陷大廠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喜獲千金與遠征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組建飛行大隊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沒想過收復綏遠?第二百九十八章 飛鷹突襲航母艦隊第十一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佟掌櫃的驚訝第四十三章 共和國特工之王第二百二十章 組建海軍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鬼子要打游擊戰第五十七章 邢字號A級情報員第一百三十章 戰北平之炮擊防空戰第一百零一章 加了料的手榴彈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北平之日本銀行第六章 創建第一支民兵隊伍第三百一十八章 空軍的致命一擊第二百零二章 無處不在的民兵情報員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仗也能賺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鬼子要打游擊戰第八十六章 鬼子夜襲大王莊第七十七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九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聯插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炸我的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何去何從的三十五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遲到的洞房花燭夜第一百零五章 成了棄子的河防聯隊 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民兵大學與人才儲備第五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兵種誕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三百四十九章 東北少帥的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炸我的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首輪攻擊受挫第三百四十五章 深謀遠慮蔣夫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櫻花特工隊的偷襲第三章 進山剿匪第二百六十四章 撿便宜的二線民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佟掌櫃的驚訝第六十三章 飛鷹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殲日軍21師團第三百零二章 暗龍第五十七章 邢字號A級情報員第二百二十九章 疫情擴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家的幸福第二百三十八章 民兵總隊VS遠東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雪夜下的突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箭炮與火箭筒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三方會談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民黨的擔憂第三章 進山剿匪第三百零二章 暗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鷹的分筋錯骨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人民黨的崛起第三百零九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宜君县| 蓬安县| 小金县| 连城县| 波密县| 明星| 天水市| 淮阳县| 井研县| 云梦县| 张家界市| 广昌县| 诸城市| 武川县| 呼和浩特市| 夹江县| 望都县| 清苑县| 临武县| 阿尔山市| 清苑县| 左贡县| 闻喜县| 应用必备| 峨眉山市| 丰台区| 广宗县| 大化| 乌拉特前旗| 南宁市| 盘锦市| 会昌县| 团风县| 班戈县| 平乡县| 萨迦县| 邻水| 富阳市| 喀喇沁旗|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