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一章 解放戰爭的第一槍

實際上眼下整個中國戰場,日軍都尚未得到繳械,作爲一個軍事集團整體還存在。甚至作爲一支軍隊,各部隊還在服從各自的上級命令,還在有序的運轉。而重慶一方面不允許距離日軍最近的八路軍接受日軍的繳械,一方面主力部隊又都遠在大後方。

最精銳的部隊,更是遠在滇緬邊境乃至大西南。向日佔區,尤其是華北這樣的敵佔區調動,以當時中國各派系軍隊極其落後的運輸手段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樣也就出現了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時無法填充日軍空缺的重慶。

只能一方面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將部隊從大西北、大西南向敵佔區緊急開赴,一方面又只能命令日軍先不要放下武器,維持佔領區的持續。除了避免敵佔區陷入混亂之外,更多的也是擔心日軍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落入到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手中。

外戰打完了,對於有些方面來說,已經到了該解除所謂內患的時候了。重慶的這個部署,除了防範共軍之外,同時也在防範其他的雜牌軍,得到日軍武器裝備做大做強,成爲他新的威脅。也正是有了重慶方面的這道命令,敵後各個戰場的日軍才死硬到底的。

但相對於長治城內頑固的日軍,壺北與潞東兩個縣城駐防的日軍可是老實的多了。八月二十一日,就在李子元第二次下達最後通牒的第三天,兩縣城在外援無望,內無糧食可維持的局面。

最關鍵的是,李子元這個曾經給他們造成嚴重傷害的八路指揮官,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內外交困,知道打也打不過,自己也不想在打,跑是更泡不到的情況之下,最終沒有執行上級的命令,而是選擇了按照八路的要求開城投降。

駐紮在兩縣的日軍獨立二四三步兵大隊主力,以及二四四步兵大隊一部,以及輜重部隊、工兵部隊各一部分,一共一千五百餘人分別在壺北縣城外以及潞東縣城,向李子元所部無條件繳械投降。

這些日軍開出兩縣城外,在周邊潞東軍分區的部隊押送之下,在兩縣交界處向李子元以及潞東軍分區投降。兩縣投降的日軍,共計交出步槍一千一百餘支,輕機槍六十多挺、九二式重機槍十三挺。

步兵炮兩門、山炮各兩門、迫擊炮四門。軍馬百餘匹、卡車十五輛,並一千多發炮彈,以及大批的彈藥、鋼盔、防毒面具等作戰物資。駐紮在兩縣城的僞軍,也沒有選擇抵抗放棄了投降。繳出步槍一千五百支,重機槍七挺、輕機槍七十三挺並彈藥一批。

獨立步兵二四三大隊長村田彌藏少佐,向李子元交出了自己的軍刀。這位在潞東境內已經待了整整大半年,與李子元作戰之中多次有過徹骨之痛的日軍大隊長,看著站在面前的李子元,並未像一般日本軍官那樣不服氣。

而是低下了曾經自認爲高昂的頭顱,老實的接受了李子元的安排。他的部下在繳出武器之後,更是徹徹底底的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在整天面對這個魔鬼了,自己總算可以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了。

儘管他們的上級一再要求他,不允許向八路投降,想盡辦法向長治撤退。但在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的前提之下,在加上內無隔夜之糧。這些日軍還是很明智的選擇了投降,要不然怎麼辦?

曾經在支那耀武揚威的陸軍,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各地日軍在八路的攻擊之下自身難保,不投降難道大家都餓死在這裡?帝國已經戰敗,就不要讓更多日本人的血,白白的浪費在這裡了。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回去重建已經被炸成一片廢墟的家園,而不是在這裡爲別人賣命。

所以,這個村田彌藏少佐,在仔細分析了一下週邊的情況之後,下達了他作爲軍人生涯中最後一道命令。也是他成爲一名軍人以來,第一次違抗上級意圖的命令。向兩縣的八路軍繳械投降,交出全部武器和物資,以換取這些人平安的撤回長治。

按照上級的命令,李子元將向自己繳械投降的日軍,全部押送到長治城附近。準備在解決長治之敵後,一併將其送走。隨著兩縣城的日軍投降,整個潞東地區除了日軍俘虜之外,再無一個日本人。

李子元乾淨利落的肅清了潞東軍分區轄區的日僞軍,但長治的日僞軍卻是始終拒絕投降。儘管其所部在撤回長治的途中,被周邊的八路解決了一部分。但該部之敵,還是堅持到了晉西方面接應的部隊。

晉西的二戰區部隊動作,從來都沒有這麼快過。在駐紮在山西各地的日軍配合,甚至提供交通工具的情況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日佔區快速的挺近。利用軍區主力正在向周邊日僞軍駐地反擊,四分區部隊實力單薄的情況之下,以兩萬多兵力搶先進駐了長治。

但在該部向東準備繼續進佔壺北縣城的時候,剛剛完成接受兩縣日軍投降的李子元,立即指揮所部展開,毫不畏懼的迎戰。大搖大擺東進的該部晉綏軍,在長治與壺北、潞東兩縣之間的交界地帶,與集中了幾乎所有部隊的李子元所部,爆發了一場激戰。

在戰鬥中李子元採取攔頭、斷尾、斷腰的戰術,在兵力略微佔優勢的情況之下,經過三十六小時激戰。全殲二戰區東進搶佔壺北與潞東的兩個個主力師,並配屬該師指揮的其收編的僞軍,組成的一個暫編縱隊。

並不知道自己實際上,打響了解放戰爭山西戰場第一槍的李子元,這一戰打的是痛快淋漓。晉綏軍的兩個加強了炮兵的主力師,並收編的僞軍近九千人的部隊。被李子元集中了全分區的部隊並動員部分民兵,以及四分區緊急北上的一個團。

徹底給全殲在了壺北與長治、潞東三縣之間,這個面積並不大的三角地帶。在戰鬥部署上,兵力大致相等的情況之下,李子元將自己在潞東軍分區整訓的結果,運用到了極致。以兩個獨立營加上動員的兩千多民兵,阻擊長治出援的兩個師晉綏軍。

自己則指揮其餘的所有部隊,在部分民兵的配合之下,幾乎以一對一的兵力,圍殲了七千多加強了十二門山炮的晉綏軍一個加強師,以及收編的兩千多僞軍,並生俘該部所有的團以上軍官。繳獲山炮十二門、迫擊炮三十多門,輕重機槍三百餘挺。

而該部晉綏軍緊急從長治東援的兩個師,在何三亮指揮的兩個獨立營並大部民兵的層層阻擊,以及在收到李子元與長治之敵打響的情報之後。四分區司令員親自指揮四分區一部緊急增援,加入阻擊行列之後,直到戰鬥結束都沒有能夠趕到戰場。

反倒是在參戰八路軍各部隊的阻擊之下,損兵折將大半個師,只能無奈的撤回了長治閉門死守。李子元這一仗,讓搶佔了長治的晉綏軍,近一步東進搶佔長治周邊產糧區的目的,徹底的破滅不說,反倒是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李子元這一戰,可謂爲新成立的晉冀魯豫軍區,獻上了一份大禮。併爲隨後打響的上黨戰役,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就連剛剛從陝北返回太行山區的師長,都不由的感嘆李子元這仗打的精彩。

而隨著去延安的師長與政委返回,重新回到指揮位置上。八月二十日,負責指揮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的晉冀魯豫軍區,正式宣佈成立。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嶽四個野戰縱隊成立,晉西方面在搶佔長治後形勢變的越來越複雜。

但在這種形勢之下,以太行軍區各部隊爲主先後成立的太行縱隊之中,卻沒有李子元的身影。在隨後的上黨戰役之中,總算正式擔任分區司令員的他,指揮潞東軍分區部隊是作爲地方基幹武裝參戰的。

原本在十月份的時候,晉冀魯豫野戰軍以太行軍區部隊,爲基礎組建第六縱隊的時候,預定三個旅長中的一個。但在時任太行軍區司令員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將他留在了太行軍區,承擔作戰任務

用這位李子元老首長的話來說,精兵強將都編成主力外線出擊去了,總得給我留個能打的吧。太行軍區東俯視平漢線、南控豫北,向西是晉綏軍在晉南最重要的控制區臨汾。以一個軍區先後組建了兩個野戰縱隊,相當於整個太行軍區主力部隊絕大部分都被抽調走。

最優秀的軍事幹部,也調走了一大半。要是在不給留幾個能打的,主力一旦外線出擊,三面受敵的太行軍區怎麼辦?眼下的太行軍區,可是整個晉冀魯豫軍區最穩固的一個軍區。相對於不時拉鋸的冀南與冀魯豫來說,這裡承擔著整個外線出擊部隊大後方的任務。

自身還要面對晉綏軍的不時進犯,並承擔著一定的作戰任務。雖說大部分部隊都升級拉走了,可整個晉冀魯豫軍區幾次大戰,太行軍區可是次次都沒有落下,一直都以地方基幹武裝參戰。要是能打的都調走了,那軍區在面臨強敵的時候怎麼辦?

這位老兄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也許是他的理由真的很充足,最終居然神通廣大的說服了軍區政委。在政委的點頭之下,李子元最終也只能無奈的繼續留在太行軍區。先後調任太行一分區司令員、太行軍區獨立旅旅長、獨立一旅旅長。

雖說一直都在關鍵位置上,可畢竟是很長時間,都沒有撈到大仗打,這讓李子元多少有些鬱悶。只能看著自己的老戰友,跟隨外線出擊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先後參加了隴海路作戰和出擊魯西南,一場大戰打的比一場精彩。

第六百九十四章 王鐵石的恨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打長治(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級別最高的警衛員第五百三十二章 與張子健的談話第六百八十四章 日軍的自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四十一章 憋屈的馬永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窮兇極惡的叛徒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一百零三章 戰地觀摩團第八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問題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告慰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一百五十章 代價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搏?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三亮的轉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腳踏實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七百六十七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破了紀錄第四十一章 新兵與瘋狂訓練第一百章 連環伏擊(二)第三百章 你也別太苛刻了第五百五十章 委屈的楊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禍水級別的女特務第六十五章 打了一個烏眼青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九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八百一十二章 戰術第九十二章 老子做回主第七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二十九章 不是心疼的時候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虛弱的時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硬氣的日本特務第八十八章 那個傢伙不是簡單人第六百零五章 沉住氣第六百九十三章 這次不跳出外線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序幕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八百一十五章 馬家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失落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修棧道、明度陳倉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二百八十章 兩難的選擇第二百零四章 口供第三十三章 燈下黑第六十七章 我相信他第四百五十七章 好人做到底第八百一十五章 馬家軍第四十八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六十九章 背黑鍋很光榮第七百一十三章 喜川芳吉的搶糧行動第二百零三章 耐心與得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塌不下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百三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九十七章 伏擊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冒冷汗的鶴田沼楠第二百二十章 我並不意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醜話說在前邊第八章 大帽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沒必要鑽牛角尖第八十八章 那個傢伙不是簡單人第二百三十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章 後怕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第五百零七章 舊怨第七百三十四章 敵情有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站在城樓觀山景第五百三十五章 咱們自己去當這個漁翁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多嚼不爛第八十三章 新的敵情第八十章 煙霧彈?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二百七十五章 現在我說了算第三百零五章 對決(一)第九十一章 劉雁來的火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總的玩笑第六百九十五章 王鐵石的決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子筠的抱怨第六百五十四章 要做到耳朵磨出繭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董平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死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陰婚不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李子元曾經的擔心第三十六章 是俺的幸運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糊塗第二百八十一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兵行險招第三百四十二章 往哪兒打?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九章 日軍真實意圖是什麼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
第六百九十四章 王鐵石的恨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打長治(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級別最高的警衛員第五百三十二章 與張子健的談話第六百八十四章 日軍的自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四十一章 憋屈的馬永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窮兇極惡的叛徒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一百零三章 戰地觀摩團第八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問題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告慰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一百五十章 代價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搏?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三亮的轉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腳踏實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七百六十七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破了紀錄第四十一章 新兵與瘋狂訓練第一百章 連環伏擊(二)第三百章 你也別太苛刻了第五百五十章 委屈的楊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禍水級別的女特務第六十五章 打了一個烏眼青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九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八百一十二章 戰術第九十二章 老子做回主第七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二十九章 不是心疼的時候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虛弱的時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硬氣的日本特務第八十八章 那個傢伙不是簡單人第六百零五章 沉住氣第六百九十三章 這次不跳出外線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序幕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八百一十五章 馬家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失落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修棧道、明度陳倉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二百八十章 兩難的選擇第二百零四章 口供第三十三章 燈下黑第六十七章 我相信他第四百五十七章 好人做到底第八百一十五章 馬家軍第四十八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六十九章 背黑鍋很光榮第七百一十三章 喜川芳吉的搶糧行動第二百零三章 耐心與得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塌不下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百三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九十七章 伏擊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冒冷汗的鶴田沼楠第二百二十章 我並不意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醜話說在前邊第八章 大帽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沒必要鑽牛角尖第八十八章 那個傢伙不是簡單人第二百三十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章 後怕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第五百零七章 舊怨第七百三十四章 敵情有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站在城樓觀山景第五百三十五章 咱們自己去當這個漁翁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多嚼不爛第八十三章 新的敵情第八十章 煙霧彈?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二百七十五章 現在我說了算第三百零五章 對決(一)第九十一章 劉雁來的火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總的玩笑第六百九十五章 王鐵石的決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子筠的抱怨第六百五十四章 要做到耳朵磨出繭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董平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死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陰婚不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李子元曾經的擔心第三十六章 是俺的幸運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糊塗第二百八十一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三十二章 兵行險招第三百四十二章 往哪兒打?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九章 日軍真實意圖是什麼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准格尔旗| 阳山县| 泾川县| 盐亭县| 宁远县| 泗洪县| 乃东县| 绍兴市| 新田县| 永登县| 鹤岗市| 新津县| 萨嘎县| 南靖县| 青龙| 赣州市| 甘洛县| 伊金霍洛旗| 屯门区| 武平县| 青川县| 河源市| 都安| 西乌珠穆沁旗| 鄄城县| 威海市| 常熟市| 璧山县| 昂仁县| 郧西县| 封丘县| 清丰县| 蓬莱市| 林口县| 建平县| 浦城县| 罗城| 梁河县| 长葛市| 昌黎县|